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110章轮榜

寒门帝师 第110章轮榜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110章轮榜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110章轮榜谢良才刚刚离开,储渊等人便兴奋地找了过来。

“小鹤,快啊,今天府试放榜你忘了?”储渊进门就拉着徐鹤往外走。

当几人来到街上时,徐鹤发现,整个扬州城似乎像是有块吸铁石似的,将一个个作读书人打扮的学童朝一个方向吸引而去。

街头巷尾仿佛过年一般,不仅是读书人,甚至一些贩夫走卒都在议论纷纷。

“咱们扬州府,几千个读书种子,最后就取录五十名,若我家小儿能过府试,做个童生也算是祖上冒了青烟了!”

“可不是嘛,童生多厉害啊,咱先别说那些高高在上的生员、举人,单说童生,扬州府里这么多童生聚在一块儿,就算是知府老爷也得给点面子!”

“对对对,我听衙门的人说,他们私底下称呼童生叫童天王呢!”

“为啥?”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童生虽然没有秀才公、举人公高高在上,但他们人多啊,遇到什么事,动辄呼朋唤友把衙门围了,老爷们法不责众,也拿这群读书人没办法!”

这些百姓们说的,徐鹤也听人说过。

府试被取中,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算是童生。

童生必须要通过府试后,参加一次道试才能正式被称为童生。

童生本不是一种科名,但在读书人中也算是小有成就,在普遍尊重读书人的当下,社会地位肯定是比老百姓稍微高点的,且享有一定的优待。

比如碰到打官司,平头老百姓在状纸上头须写告状人,民人XX,而童生则可以在状纸上称是童生XX。

过堂呈供时,虽然童生没有功名,不能像生员、监生那样站着不跪,但一般县令看到状纸,知道对方是童生后,在问话的语气和用词上都会比较客气。

倘若是年纪稍大的老童生,也不是什么大案要案,或者他只是出庭作证,县令也会让他站着答话。

但老百姓就不行了,就算你七老八十,年高体衰,按规矩你也得跪着,因为这是体制所关,县令也不能违例,否则上司或者各处巡按监察御史风闻便会呵斥,甚至参奏处分。

再就是童生在去世后,其用栗木制的神主牌上可写“侍赠登仕郎”。

什么是侍赠登仕郎呢?

这是一种散官的名称,一般正九品的官员可封登仕郎。

可童生连科名都没有,肯定不能称自己是登仕郎的。

但古代封赐官员家人,生者曰封,死者曰赠,死者为童生,没有做过官,但他儿子若是做了九品官,朝廷在他死后就会赠他登仕郎的头衔。

但儿子又没当过官,死后神主牌上啥也没有,脸面无光。

这时候,童生的社会地位就给他加持了,可以在神主牌的中间写上登仕郎这个最低的散官官阶,但上头要用小字加上侍赠二字。

别小瞧这神主牌上小小的改动,普通老百姓看到了可是很羡慕的。

五人中,徐鹤的社学同学刘志高和另外两人似乎情绪不是很高。

刘志高沮丧道:“我这次文章做得不好,交卷时,彭知府看都没看我一眼!不像小鹤跟储渊,都是必过的!”

考完府试后,徐鹤一直在关注着周家的案子,还真没有跟同窗们聊聊他们的考试情况。

另外两个被拖着结保的海陵县学童苦笑着摇了摇头:“考得不好,题目太难!”

不过之前他两说过,这次府试,社学的夫子之所有让他们参加,是想让他们提前熟悉一下府试,以备来年,所以二人并不是很失落。

倒是刘志高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家里面本来打算让他读书得了个童生的头衔,便给他议门亲事。

有了童生头衔,虽然没办法找个富贵人家,但最少也能娶个殷实家庭的女子。

而且这些年,刘家供他读书很是艰难,刘志高的父亲说了,如果考不上童生,这次回去就要学着给人记账,做生意去了。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年少时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心中没有任何隔阂与等级观念。

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你会发现身边人越来越少。

刘志高就是个例子,也许他现在还能跟徐鹤等人说笑聊天,并行去看发榜,但很可能下一次,他就只能倚靠在哪家店的柜台旁,看着街上的读书人怅然对旁人道:“那个谁谁谁,当年跟我一起参加的府试!我还跟他说过话呢!”

见气氛沉闷,徐鹤拍了拍他肩膀:“没事,说不定就考上了,就算没考中,将来也能教你的孩子读书嘛!”

刘志高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你呢?储渊,考得怎么样?”徐鹤转向储渊。

储渊摇了摇头:“不知道,作是做出来了,知府大人也对我的文章点评了两句,但并未有褒扬之词!”

不知不觉间,几人再次来到府衙前。

这次府衙前比那日府试应考时人还多。不仅考生和家长们聚在这里,整个扬州城的很多百姓也来看热闹。

徐鹤他们来得正好,刚刚挤到前面就听见府衙门口方向有人喊道:“出来了,轮榜出来啦!”

话音刚落,人群立马跟疯了似的朝前挤去。

府衙里很快有三班快手持了水火棍出来维持秩序。

徐鹤遥遥望去,只见一个吏员打扮的人手拿一张红纸从大门里走了出来,并在门口等着的快手帮忙下,将其贴在府衙旁的墙上。

“知道吗?这府试的轮榜跟县试的一模一样,榜式都是圆圈型!”徐鹤身边有个胖乎乎,作读书人打扮的家伙正在给同伴科普。

县试的轮榜他是见过的。

正如刚刚那胖子所言,县试的录取的榜单呈圆形,按顺时针方向写,第一名在圆圈正中,即十二点的位置,然后依名次写。

五十个为一圈,姓名头都朝外。

大魏朝的科举比起另一个时空的大明更加残酷,大明的榜单还会写个几圈,但大魏朝府试录取率极低,只能堪堪排成一个圆圈。

之所以要把录取名单排成圆型那是有原因的。

如果直排或者竖排,那就有前后之别。

但说到底,府试只是三级童子试的第二级,国家科考的第一个正式头衔其实是“生员”。

通过府试,并不能代表最后生员的取录名次。

所以,排列圆形,也算是给读书人们一个继续努力,赶超对手的激励。

“快看,今科府试的府案首是海陵县的徐鹤!”

“哗……”人群沸腾了。

即使是猜到自己肯定府试被录取了,但徐鹤真的没想到自己竟然继县案首后,又得了府试第一名。

“徐鹤在哪里?”

“徐鹤来了吗?”

“案首出来讲两句啊!”

在场所有人全都鼓噪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