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101章一渡一束,八股新文风

寒门帝师 第101章一渡一束,八股新文风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101章一渡一束,八股新文风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101章一渡一束,八股新文风上一秒还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突然又喜笑颜开。

徐鹤这表情的变化,落在两位考官眼中,他们心中不由好奇起来。

李知节因为是徐鹤的老师,这事很多人知道,所以为了避嫌,他忍住心中好奇,只能在座上喝水掩饰。

但彭汝玉却不然,他早就听说过徐鹤的一些事情,见徐鹤这状态,心中也起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他先是跟李知节一样,抓起茶盏喝了一口,然后站起身来到堂下。

彭汝玉背着手,装作巡视考场,先是看了看别的学童的文章。

但此时考试才刚开始不久,大多数人都还在想着如何破题。

有几个开始动笔的,他站在那几人身边看了一会儿,却没有什么惊艳之处,甚至有个家伙还将题目破歪了。

但彭汝玉见状却不动声色,继续朝后走去。

来到徐鹤身边时,他立马感觉到徐鹤与其他人的不同。

别的学童见他走来,有的谄媚一笑,有的神情拘谨,有的故作沉思。

但徐鹤却不同,自他来到徐鹤身边,徐鹤竟然连头都没抬一下,自始至终都在稿纸上写着文章,没有丝毫分心。

彭汝玉年近五旬,眼睛已经有些老花,他弯下腰,凑近了看去。

只见徐鹤开篇第一句破题写道:“圣人赞有虞之乐,文备而情亦备焉。”

彭汝玉见到这个破题顿时浑身汗毛直竖,倒抽一口冷气。

“此子扣韶字起讲,矜贵庄严,前句以虞代舜,后句释韶字为文情俱备,实乃提纲挈领之述!”

原来,舜之先封于虞,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破题中徐鹤用虞代指舜帝,既点名了原文所述为何,又不直接写出韶为舜乐,这样绕一个弯弯,既点名自己知道此典出处,又暗合了八股破题的规矩,可以说非常巧妙。

而后一句则写出了他自己对韶乐的认识,说白了就是韶这种音乐,既优美动听,还言之有物,这一句既阐明了原文之意,又给下文做了铺垫。

这就是为什么彭汝玉见之则喜的原因。

彭汝玉按捺住惊喜,继续往下看去。

“笙鏞琴瑟,有以极音律之和,而闻之者心融。

干戚羽旄,有以备物采之华,而观之者忘倦。

歌九德而间九功,雍雍乎凤鸟之和鸣也,而声孰尚之。

舞九韶而协九奏,跄跄乎百兽之率舞也,而容孰尚之。”

彭汝玉看着这时,甚至手都激动地微微颤抖起来,仿佛大夏天喝了一瓢井水,畅快无比。

国朝百多年,自八股定为科举正场必考之后,还从未有人写出如此文字优美而又言之有物的文风。

寥寥几句,彭汝玉仿佛回到了上古虞国,亲眼看到了鸟兽和鸣,百姓亲睦的年代,而这,不就是儒家一直向往的时代吗?

看到这里,徐鹤开始阐述自己对原文的理解:

“谓之尽美,信乎其文之备,而无以复加矣。然其中又有尽善者存焉。

盖其声之美,不止于音律之和也,而咸宁之化,实洋溢乎其中。

其容之美,不止乎物彩之华也,而至德之光,实交畅于四表。”

彭汝玉也是进士出生,但从来没见过徐鹤这种八股写法,一渡一束,文章萦纡起伏,无处不透着新意。

而且文中咸宁之化、至德之光一下子将朱子所注:“美是声容之盛,善是美之实”的阐述给点了出来。

八股文是什么?

是代圣人立言,但这不是胡编乱造,自由发挥,国家是给了你标准答案的。

标准答案是什么?那就是朱子对圣人之言的阐发解释。

徐鹤不仅文辞优美大方,而且紧紧扣题。

这完全达到了谢夫子所言的,将八股文章作出小品的那种境界了。

一篇好文,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那是可以引发共鸣的。

彭汝玉不由自主将自己代入到徐鹤的位置:“如果现在场中参加府试的是本官,本官能做出与之比肩的雄文吗?”

答案让彭汝玉有些丧气,他不行,完全不行,这种新颖的写法,这种紧扣文题,比兴渡束的写法,不仅他闻所未闻,甚至连细细揣摩之后也未必临摹得出。

“此子真乃天纵之才,难怪能做出那么多惊才绝艳之诗!”

彭汝玉收拾心神,接着往下看。

只见徐鹤的文章已经写到了尾声。

“揄扬咏叹,依稀乎文明濬哲之风,音有尽而意无穷也。俯仰周旋,想象乎揖逊雍容之状,心悦之而口不能言也。

谓之尽善,则美之中又有实焉,而非徒以其文矣。韶之为乐,其盛也一至此哉。”

没了,写到这,这一篇文章就这么结束了。

彭汝玉有些惋惜,就像后世那些看小说的读者。

明明知道故事到这里结束最完美不过了,但因为接下来的日子没法追更,所以在小说最后一章结尾开始喷作者。

“这特么就结束了?烂尾!”

“有没有番外?没有番外我一星差评!”

“不管了,作者明天不更我寄刀片!”

彭汝玉此刻的心情不能说是差不多,只能说是一毛一样。

他看着徐鹤的眼神都开始变得幽怨了。

见徐鹤已经开始检查文章中有没有犯讳和用词不当的地方,彭汝玉怅然若失得直起腰来,他想再去看看别的考生文章作的如何。

但砸吧砸吧嘴,又觉得看完徐鹤的文章再去看别人的,就有点索然无味的感觉了。

于是他索然无味地拖着两条腿回到堂上。

李知节见他下了堂便一直站在自己学生身旁,此刻又这一副不开森的样子,顿时心中咯噔一下。

“这小子,如果文作的有失水准,看我回头怎么收拾他。”

虽然李知节也是抓耳挠腮想知道自己学生文章到底如何,但终究为了彼此好,他还是没问彭汝玉到情况到底怎么样,只能听着老彭坐在旁边案上唉声叹气。

这时,已经有作文速度较快的考生开始交卷。

府试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基本跟县试差不多,但又比县试稍稍规矩一些。

比如县试中,李知节那日心情放松,那就随便出了个试帖诗的题目。

但府试不同,不管考几场,但其中三场必考,一是制义、二是贴经、三是策论。

彭汝玉接过第一个头发花白考生的卷子,他看了看,然后随便用笔圈出那考生卷中一字道:“汝写文章,一遍在稿上,一遍在卷上,连抄两遍都未发现贤字下面的贝字少了一横?下场不必再来,本官这次不会录你!”

他这番话说完,那老头哭诉道:“禀大人,学童老眼昏花,许是少些一横未曾看清!求大人看在学童白发摇齿的份上,给学童一个机会吧!”

彭汝玉闻言大怒:“本官给你机会,那谁给那些文虽不好,却无一个错字的学童机会呢?”

那老学童闻言,顿时面色如纸,踉踉跄跄、失魂落魄的站到考棚外等着了。

接下来几人的文章,彭汝玉看得极快,几乎是扫了一眼便告知这些人下场不用来了。

考棚中的考生听到这么多人竟然一人未录,全都忐忑起来,有些想交卷的也踌躇着不敢上去触霉头了。

这时,突然他们的身后有一拍桌椅哗啦啦响起,彭汝玉和李知节也被这动静惊动了,抬头朝那方向看去。

只见徐鹤正站起收拾笔墨纸砚,不一会拿着考纸便朝堂前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