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鼎定南北朝 > 第0013章:难以入籍

鼎定南北朝 第0013章:难以入籍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8:46

第0013章:难以入籍

次日,卫铉携带一应资料前去县衙办理入籍事宜。刚走向一间官房,就看到负责交割田庄时所见的县令厍狄干带着几名役丁趋行而出,他连忙上前拱手道:“参见县令。”

“卫郎免礼,入内说话。”厍狄干笑着还了一礼,示意卫铉入内。

入座后,厍狄干说道:“战乱时,百姓死的死,散的散。今战事结束,官府尽皆抓紧时日恢复秩序、恢复民生,更要重新修订户籍、清查人口。卫郎府上人数较多,我正要去卫家庄办理此事,不想卫郎却是来了。”

“今来拜会县令,便是办理入籍事宜。”卫铉解下背囊,取出了一应资料。

“哈哈,倒是巧了。”厍狄干哈哈大笑,令人备上笔墨纸砚。

卫铉看了下“表格”般的范文,便起身走向一旁案几,依式写下自己的家世籍贯。

卫家从汉末卫觊、卫瓘开始显达;晋朝建立时,卫瓘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荣宠无两。但由于卫瓘秉性刚直,触怒了朝廷多数大臣,尤其触怒了贾南风,最终包括卫瓘在内的卫家差点被杀光。

卫玠的兄长卫璪仓促担任家主,就面临“八王之乱”“衣冠南渡”这样的大乱世,于是决定让体弱多病的弟弟护送母亲去南方避祸。当卫玠到了江夏不久,卫璪一脉又被攻克洛阳的刘聪大军杀了个精光。

及至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政权,以卫瓘玄孙、卫玠之子卫崇继嗣。

其后,卫氏因祖宗坟茔无人祭拜,深感不安,于是有一支在魏孝文帝改革期间举家北迁原籍;然而北方的安定只是暂时的。当孝文帝驾崩,很多鲜卑人在新旧交替之时作乱,将北方搅得一塌糊涂。

自此以后,北方就没有真正安生过,于是卫家又倒了大霉。

卫铉之所以活下来,便是因为老观主乃是他叔祖,叔祖在他小时候就将他带去上清观学艺;这一层关系,也是他得以继承观主之位的主要原因。

而家世是古代最重要的身份证明,都在脑海里记着,卫铉不敢说倒背如流,却也烂熟在心,他又能书会写,自不用他人代写。

厍狄干起初只是在等,可卫铉迟迟没有写完,于是过来观看。当他的视线落在卫铉写下的字,目光怎么挪不开了;其脖子似乎越伸越长,不知不觉之间,其下巴都快杵在卫铉的肩头之上了。

待到卫铉止笔,厍狄干赞不绝口的说道:“卫郎这字刚劲有力、雄浑有力,结体宽博而气势磅礴、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行云流水般的笔意跃然于纸上,不愧是书法世家子弟。”

卫家确实是书法世家,卫觊、卫瓘、卫璪、卫玠等人都书法名家,外嫁的卫夫人甚至还是王羲之的师父。卫铉没有祖上那么好的学习环境,可书法,仍旧被叔祖往死里抓,如今的的字不敢说是超越先祖,但是在当世,也称上相当好。

卫铉听了这话,扭头看了旁边的厍狄干一眼,笑着问道:“县令也钟爱书法?”

“不、不、不。这倒没有……”厍狄干退后几步,目光眨也不眨的盯着案上写满字的纸张,赧然道:“书法也是我朝晋升的品评标准,我虽喜欢写字,奈何写出来的字着实无法见人,故由衷羡慕和佩服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人。”

厍狄干是恒州鲜卑人,因战乱举家避入并州,他向来推崇和喜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认为汉字文明是史上最出色的文明,同时很想好好学习书法、经史、兵法、谋略,可是知识尽在名门世家之手,便是皇家子弟、王公子弟也未必入得名门世家之眼,他一个小角色又算得了什么?

前年他去王氏求学,竟吃了个闭门羹,连门都进不了。

求学太难、求学无门,也让他更想学汉家文化。

“字的笔法、运笔腕力和走势也讲究诀窍和法门,只要学到个中妙法,且勤加练习,写出来的字绝不会差。县令他日若有暇,可一起研习书法之道。”卫铉虽有后世之魂,可悲剧的是当今不是比较熟悉的汉末三国、隋末唐初,而是“生冷”得连很多小说家都不知从何下手的南北朝。

现在,他除了大致的历史梗概、几个大事件,以及大事件里涉及的历史人物,其他的完全是一无所知。若干惠如果不是被包含在“八大柱国双十二大将军”之内,卫铉照样不知道。

至于名字怪怪的厍狄干,卫铉在前世听都没听说过。不过多個朋友总是没错的,此时眼见“父母官”似乎钟爱书法,便投其所好的说了这么一句。

厍狄干闻听出知书法名家的卫铉此言,心中却是大喜过望。他惟恐卫铉后悔,连忙行礼道:“卫郎,等过了这忙碌时节,我定登门拜访、向您学习书法之道,您可不要闭门不见。”

说着说着,语声中竟带上了敬语。

“县令若能上门,焉有闭门不见之理?”卫铉不知厍狄干求学艰难,将此事应了下来,而后问道:“请问县令,我在县城没有产业,若想入籍,能否直入太原郡梗阳县县城?”

“嗯,这还是要看卫郎自家心意。”厍狄干依依不舍的将目光从写满字的纸张上拔出,向卫铉介绍道:“卫郎若要入籍其他州郡县,也可移交他处。只是梗阳田产却要向梗阳课税。”

“原来如此。”卫铉又好奇问道:“还有其他区别吗?”

“自然是有的!”厍狄干答道:“落籍地广人稀之乡,得授田地多;反之,则少。不过各州郡县远近不同、产出皆有差异,诸输课役也不尽相同。另外就是丁男丁女一入籍即需输课,粮食布帛还是小事,而役力却是十分繁重,若无官身或者特别豁免,一年需要劳作数月。”

听到厍狄干如此一说,卫铉总算明白韩信寨山民为何放弃田地、家园了:他们躲避战乱只是其次,主要还是官府不要老百姓了,连条生路都不给。

老百姓一年的劳动果实多数要上交,仅剩下的一丁点,连养家糊口不够。此外,每年还要从事繁重的劳役、力役、兵役;而这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还会客死他乡。

既如此,那还不如不要官府给予的田地;可是逃到山中当黑/户一样不行,因为官府当他们是盗贼,军队更是视他们为晋升的军功。

总而言之,只要你还活着,它们就有办法弄死你。而世间一切美好,只属于高高在上的它们。

厍狄干本就知道卫铉与尔朱家有关,不然貔貅也似的尔朱彦伯哪能将那块好地送人?此时又见卫铉愿意把卫家书法诀窍教授于己,心下好感大增。

眼见卫铉眉头深锁,面色沉重,他犹豫了片刻,使那些役丁退下,小声道:“官位有限、官身难得。然而豁免的法子却三样:一是王公将相及其幕僚、门客皆有豁免之权,若能投身某个府邸、捐身侍用,一家人皆可免除一应税役。二是携田地家业投入大门阀,此法是一条不归路;一旦踏上,世世代代皆为其奴,形同货值、牲畜,生死尽在主家一念之间。三是佛家子弟皆有豁免权,只要用田地家业换取某座寺庙发放的名牒,便是佛门中人;日后不仅不用诸输课役,还是自由之身,可像佃户那般租种寺庙田地。”

“对于一般人来说,第一种门路难如登天,第二种太过苛刻,故纷纷投身佛门。不过卫郎系出名门,非同常人,仅仅只是这手书法,就能轻松成为王公将相的幕僚、佐官,只是并州有开府权的人不多,还需卫郎好生权量。”

“多谢县令相告,能否思量后再入籍?”卫铉暗自庆幸遇到好人,如果冒冒失失为那几亩不知好歹的田地而入籍,那便成了屡屡吃亏的老实人。

看来古今亦然——好事,哪轮到我?

厍狄干笑着说道:“卫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又有大好前景可选,着实无须急着入籍。而卫郎之田庄出自尔朱公,只需尔朱公不在意,自可一直这般模模糊糊、朦朦胧胧下去。”

弄清个中门道,卫铉也不入籍了。而是投其所好,聊起了书法技巧。

官房之中不时传出厍狄干又惊又喜的声音“哎呀,原来如此,我可真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