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龙吟壮歌 > 第349章 卷终结引(三)

龙吟壮歌 第349章 卷终结引(三)

作者:张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2:14:38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于北宋末年投身军营,直至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抗金名将、汉民族英雄。

纵观中国历史,只要提及忠君爱国、含冤而死的话题,岳飞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名字。他以身许国、从无私念,他守土抗金、战功卓着,他惨遭陷害、令人痛惜。

然而有如此遭遇的远不止区区一人:西汉开国功臣,兵仙韩信;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杀神白起;大唐安西节度使,纵横西陲的高仙芝;秦朝名将,北击匈奴的第一勇士蒙恬;还有后来的明朝名臣,保卫京师的于谦,他们哪个不是忠心耿耿,谁又不是战功赫赫,可到头来却无一人不是悲剧收场。

忠臣难善终!自古皆如此。

岳飞的死,意味着一心忠君思想的悲哀,也间接导致了宋的彻底灭亡,而宋之后,中华民族进入了数百年的黑暗时期。

“宋亡之后无中国!”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野心,磨灭了血性,丧失了反抗精神,那么这个民族的最终结局只有一个:灭亡!

中华民族本是英勇尚武的民族,可自宋开始,扬文抑武几乎贯穿了整个朝代。甚至在很多时候,统治者对武将的打压和遏制令人无法理解。久而久之,民族精神衰亡,民族气节萎靡,民族性格转变。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宋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它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也不为过。

宋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其繁荣程度冠绝天下,可是外交上的相对软弱至今依然被人诟病。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宋高宗赵构。

赵构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又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的君王。他少年时期和登基之后的反差之大,令人费解。而他对敌国和功勋将领的做法,更是饱受指责。他一生的经历传奇且精彩,今天利用有限篇幅简单分析一下这个人,仅代表个人观点,也欢迎大家提出不同建议并给予指正。

赵构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时间三十五年,退位后做了太上皇,可是依然把持朝政十多年,可以说他控制了南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在这期间,中国南方的经济得到空前的飞速发展,文化艺术及民族制度体系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他大力发展农业、工商业,并开始重视发展海上经济,这些措施也使得南宋统治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富足的地域。从这一点来说,赵构并非是一个在治国上毫无建树的昏君。正是他的一系列发展举措,也为今日南北方的经济格局奠定了基础。

南宋的外交政策始终饱受指责,赵构更是被冠上“逃跑皇帝”的雅号。众所周知,赵构成为宋高宗之后,在面对金人的步步紧逼之时,所表现出的怯懦和无能,的确让人鄙视。作为君主,他全无抗敌的决心和帝王的风骨,简直丢尽了颜面。而一味的向金岂和,也让赵构贪生怕死的皇帝形象与他少年时英武的康王之姿大相径庭。

再说说南宋和金国的和议条件,完全是不平等的、屈辱的,那么为什么即便如此,赵构还是坚持与金议和呢?

首先战争对国家的消耗巨大,而沉重的经济负担最终只能压在老百姓的身上。随着各类赋税的增加,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百姓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农民无地可种,只能奋起反抗。

在对抗金国的过程中,南宋多地爆发农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内忧外患。这种情况下,赵构忍让求和,选择向现实低头不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虽然南宋每年要向金国支付金银绢帛,可这些比起战争的开销或是议和之后的国库盈余简直是微不足道。

从宋金议和之后的情况来看,南宋的农民起义明显减少,时局稳定,百姓安心,经济得以在相对健康的秩序下飞速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南宋为了和议,割让了大片土地给金国,赵构在保全了大部分领土和百姓的情况下,牺牲了被占领区的宋人百姓,这些人是无辜的,无助的,也是无力的。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统治者的无情和决绝。

不过,除了在面对金国略显软弱之外,南宋对其他国家还是保持比较强硬的态度,为了防止高丽倒向金国,赵构遣使拉拢,遭拒绝后,赵构甚至打算派兵攻打高丽,后被劝阻。

南宋也曾派兵征讨西夏,并且始终对东南亚各国保持着上国之风。迫于形势,赵构也曾经积极抗金,并启用张俊、韩世忠、岳飞等抗金将领。可是,为了巩固统治,示好外敌,他迫害忠臣良将,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他人生抹不去的污点。当他向忠君爱国的岳飞举起屠刀的瞬间,也将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后世对赵构的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残杀忠良、沉溺享乐、畏敌怯战,绝算不上是明君。

总之,宋高宗既非明君,却也“昏”的不彻底,他的功过是非,当真难以一概而论。

我们唾弃封建统治者的残忍和不公,也高度赞扬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正是有如岳飞这样爱国英雄的不断涌现,才能永远傲视屹立。

关于岳飞和赵构的评论,书中已详细描写,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至此,本书的第三卷《悲叹英魂泪》就完卷了,此卷主要讲述了民族英雄岳飞悲壮的人生结局。为了丰富内容,突出中心思想,加入了虚构和演义的描写,在年代上也做出了一些变更。

再次感谢兄弟姐妹的陪伴和支持!!

岳飞离开了,而他北伐中原、收复河山的心愿由谁来完成?朝廷又会如何对待岳家军的其他人?陆文龙等人又将何去何从?

敬请点阅《龙吟壮歌》第四卷:《聚义凤凰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