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龙吟壮歌 > 第327章 绍兴和议(下)

龙吟壮歌 第327章 绍兴和议(下)

作者:张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2:14:38

绍兴十一年,南宋派魏良臣为禀议使赴金商讨议和事宜,随后,金国以萧毅、邢具瞻为使,随魏良臣入宋,提出和议具体条件。在高宗的授意下,双方并未太多分歧,最终达成和约。

而这次金宋停战议和,史称“绍兴和议”!

不出数日,朝廷的议和条文便发到了朱仙镇,岳家军众将看了之后顿时气炸英雄肺腑。

这议和的内容可谓是条条不公,款款不等,表面上看便是丧权辱国、苟且乞和的投降书,而实则它对后世的影响更为长久和严重。

南宋一旦向金国称臣,也就等同于承认了金国的统治地位,从而使自己沦为附属国。此后宋朝政权至少在法理上已经彻底失去了完整性、独立性和中心地位。

不仅如此,因为南宋的降服,连带着那些依附于南宋的番邦外化一并屈膝于大金国的皇权之下。可以说在名义上,金国已经几乎实现了天下一统。

高宗赵构欣然接受了金国对他的册封,从“名不正言不顺”的宋高宗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宋国皇帝。而他也如愿以偿的领回父亲和母亲的梓棺,终于可以尽孝道了。

这也看出高宗赵构的心机之深,在整个和议过程中,他只字不提皇兄钦宗赵桓,甚至拒绝了金国归还赵桓的“好意”。很明显,他要做皇帝,他要坐稳这个金人授予他的皇位,谁也不能对他的皇位有任何威胁。

再说两国重新划定的疆界,则更是彻底的葬送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抗金成果,也使得那些为国尽忠、壮烈牺牲的将士们的鲜血算是白流了。

按照新的疆界,不计其数的南宋百姓沦为金人的管制,他们的命运必然是极其可悲,再无光明之日。

象征着汉人至高文化的中原地带全部归于金国,南宋只能龟缩一隅,苟延残喘。

而南宋在军事上的损失更为巨大,西部和关中的养马之地几乎全数落入金国之手。这也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宋朝军队的骑兵将消亡衰落,宋军将再也没有可以抗衡女真铁骑的骑兵军团,即便是面对当时的蒙古骑兵或是西夏骑兵也难有胜算可言。以步兵对抗骑兵,其结果不用想也知道。

绍兴和议的文榜告书昭告天下之时,南宋举国上下,百姓顿首,将士震惊,无不对这个软弱无能的朝廷失望和痛惜。一些爱国官员甚至罢官还乡,再不为这样的朝廷效力,这其中便包括枢密使韩世忠。

韩世忠原本武将出身,半生戎马,为国拼杀,朱仙镇一战之后,韩世忠等人联名上书,请战北伐,意在收复中原。可他等来的却是“升迁”的圣旨。试问一位以驱逐鞑虏、收复河山为己任的爱国将领,哪里做的了枢密使的闲职?

韩世忠心里明白,这是皇上对他起了戒心,而他的志向与高宗一味求和的思想背道而驰,他也正因如此才被罢了兵权,明升暗降。

这件事,明眼人都看得真切,韩世忠自然也心知肚明。只是此刻的他深知即便据理力争也无济于事,还有可能会落下更悲惨的结局。他累了,他也死心了,想到自己的家人,韩世忠最终选择了以沉默来抗争。

令韩世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绍兴和议的条款竟如此丧权辱国。一个胜者向刚刚被击败的对手俯首称臣,甚至摇尾乞怜,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想到高宗那乞和的嘴脸,百官虚伪的谄媚,韩世忠痛恨切齿又心灰意冷。

如今金宋议和已定,韩世忠也知道以自己之力不可能改变这板上钉钉的事实,但若让他和这些文武百官同殿称臣,对高宗赵构叩首朝拜,他再也做不到了,因为那样做他觉得恶心,耻辱。

韩世忠下定决心,这一日进宫面圣。

见到高宗赵构,韩世忠跪地叩首,高呼万岁。

这几日,高宗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虽然令他头疼的事不少,却也总得一件一件的解决。显然能与金国议和,在他看来是最难的毕竟完颜兀术在朱仙镇遭遇惨败,金国势必会迁怒于他,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两国罢兵言和。

眼下达成和议,是赵构最想看到的结果,至于和议的条件是什么,只要他能够继续做南宋的皇上,其他的都可以妥协。

至于接下来要做的事,对他来说不会很难,因为岳飞已经被下大理寺监牢,连带着岳云和张宪也都下狱。而岳家军的其他众将只需稍加手段,便可以控制。否则,便将他们也一并铲除。

高宗看出韩世忠今日有些反常,亲自将韩世忠扶起,问道:“韩爱卿急忙见朕所为何事?”

高宗赵构对韩世忠还是很客气的,毕竟,在他刚刚临位之时,韩世忠是最先站出来支持他的武将,为他能够坐稳皇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世忠站起身,说道:“臣疲于征战,得陛下恩宠,高升枢密之职,然微臣行伍出身,疏于应事,实难以胜任,特来祈请陛下能准微臣告老还乡。”

高宗闻言先是一愣,他没有想到韩世忠会做出这个选择。但很快他便平静下来,高宗知道,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他们君臣二人的政见不和,这一点他们都很清楚,也瞒不得别人。朱仙镇战役以后,韩世忠明升暗降,被罢去兵权,这对于一个渴望继续征战沙场的老兵来说真的很残忍。如今,金宋又达成和议,韩世忠也几无再次领兵的可能,他决定解甲归田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高宗还不能确定韩世忠说的到底是不是心里话,于是说道:“诶!爱卿此言差矣!如今我大宋内外交困,正是需要爱卿这般能征惯战之大贤,朕怎么舍得爱卿就这样离去呢?”

高宗此时心里早已拿定主意,但凡有想阻止或推翻他议和的人,不论是谁,都势必除掉,尤其是像韩世忠、岳飞这样的他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武将。

这句看似不舍的试探,却决定着韩世忠的生死,只等他如何答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