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龙吟壮歌 > 第285章 骤变

龙吟壮歌 第285章 骤变

作者:张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2:14:38

素有报国之志的秦桧,不甘心碌碌无为的虚度人生,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考举之路。

从州府的解试,到礼部的省试,直到皇上亲自主持的殿试,秦桧的才华得到了皇上和王公大臣的认可,最终考取了状元,但是他并非当年殿试的第一名,考取殿试榜首的人是何栗。(一定有人会问,殿试第一名是何栗,何栗才是状元,为什么秦桧也成了状元?这里普及一个小知识:在北宋时期,殿试的第一名称为榜首,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列其左右,如同双眼一般,故称为榜眼,而只要是殿试的前三名都统称为状元。秦桧和何栗是在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参加的殿试,他们也都是殿试一甲之列,也就是都进入了前三名,要知道殿试一甲只有三人,因此排名第一的何栗是状元,进入一甲的秦桧也是状元。到了南宋,殿试一甲才改了称谓,第一名仍然是为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这种叫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何栗长秦桧一岁,为人正直,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不畏强权,也得到了当时的太子赵桓的器重。

后来,金兵压境,徽宗赵佶怯战退位,赵桓于危难被迫登基,改国号靖康,赵桓也就是宋钦宗。钦宗掌政之后,立时想到了何栗,那时的何栗因得罪了朝中权贵,又与徽宗政见不合而被外放泰州,钦宗排除众议,将何栗接回京城,并委以重任。

然何栗还京不久,金人又大举来犯,钦宗此时的表现比之父亲徽宗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根本不考虑如何抗金,而是命宗泽赴金营议和。宗泽是主战派,誓言宁死不向金人低头。

怎奈宋兵战力低下,根本无力抵挡金人的铁骑,靖康元年,金军挥师南下,兵锋直逼宋京开封,钦宗只得又遣何栗与金人议和。何栗与宗泽一样,是力主抗金的,面对金人提出的割地赔款的苛刻要求,他当即便严词拒绝,导致了议和的破裂。

回到朝中,钦宗听闻议和失败,失望至极,欲答应金人的要求,以促成乞和的目的。

何栗力主不可割让国土,并言道:“金人诈而无信,不割地他来,割地他亦来,目下应坚守京城,速令各地兵马总管统兵勤王。”

只可惜钦宗并没有听取何栗的建议。

后来,金军果然进攻汴京,何栗主张坚守待援。可钦宗却听信妖术破敌之说,导致宋军大败,汴京也最终沦陷。

在将这座空前繁华的历史古城洗劫一空后,金人班师北撤,并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宗室嫔妃,内侍大臣,宫女工匠三千余人,一并北上,何栗亦在其中。

当时的何栗身居宰相,面对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君臣沦为阶下之囚的局面,他悲愤至极,却又无力回天,以绝食相抗,为国殉节。

“念念通前劫,依依返归魂。人生会有死,遗恨满乾坤。”这首诗是何栗的遗作,可见他当时的爱国之心。

何栗满腔热血,心向祖国的行为深深地感染着很多爱国志士,也深深地打动了一个人,这个人在当时也和何栗一样,被押往北国,这个人和他一同参加了当年的殿试,何栗身居宰相之时,这个人也做到了殿中侍御史,这个人就是秦桧。

秦桧曾视何栗为好友和表率,可以说秦桧早期的政治主张多少受到了何栗的影响。他们是同龄人,他们都是热血男儿,都有着一颗爱国之心,他们都曾宏愿抱负,欲穷尽毕生所学为国家所用。

金兵大举南下之时,就连秦桧的岳父王仲山都降金了,可他却对此十分不耻。在对金的态度上,秦桧和何栗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他认为宋对金要保持强硬的姿态,不可有惧怕的心理。当金兵兵临城下之际,曾派遣使者向钦宗索要金银和土地,秦桧对此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割地赔款。

钦宗也曾派秦桧出使金营,意图乞和,可金人的条件令秦桧十分愤怒,议和之事自然没有达成。

后来,金人扣留肃王赵枢为人质,并最后通牒,如宋不能满足金的条件,金军将立即攻打汴京。

得知这个消息,徽、钦二帝大惊失色,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当时,包括皇上和太上皇在内,加之朝中十之七八的大臣都同意割地赔款,向金人低头,反对的人少之又少,而秦桧就在这少数人当中。

然而,何栗、秦桧等人的努力并没有改变汴京城破的命运。靖康元年,金兵攻入宋都城汴京,钦宗上表降金。随后金人废掉徽、钦二帝的皇位,贬为庶人,并欲推立异姓人为帝,建立傀儡政权。当时已身陷金营的秦桧毅然上书金国统帅,表示应继续立赵氏为帝,结果被拘押。

秦桧的转变是从往北国的路上开始的。

当时,宋朝君臣同为阶下囚,一路上受尽凌辱和折磨。昔日高高在上的徽、钦二帝受尽侮辱却摇尾乞怜,嫔妃公主任人欺凌而无力反抗,不幸染病者被丢弃任由其自生自灭。

这些在宋人眼中最为高贵的一群人,却被异族以最野蛮的方式蹂躏。这一切带给秦桧的震撼甚至超过了都城被攻陷。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却也渐渐明白了朝纲沦丧的根本所在。

面对着外敌的欺压和凌辱,一国之君尚且胆小怯敌,不思抵抗,满朝大臣也多数与皇上是一个嘴脸,有如此君臣,岂能不亡国?

此时的秦桧悟出了一个道理,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大宋灭亡的现实。既然如此,不如改变自己。从志愿到信念,从责任到理想,都彻底的改变!

此时的江南,传来了一个令秦桧欣喜若狂的消息,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登基,做了南宋的皇帝。

秦桧知道他重新证明自己的时候到了,他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首先要做的是活下来,哪怕是另一种活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