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682章 置身事外,南下山东

对于弘光皇帝朱慈烺派人捉拿惠王朱常润之事,根本就瞒不过一些有心之人。

特别是在毫无保密可言的皇宫之中,这个事情很快就被传了出去。

第一时间得知这个事情的,自然是京师城内的一众文武百官与勋戚们。

而一众文武百官与勋戚们的首先反应,那就是有些难以相信,心中甚是震惊。

毕竟惠王朱常润好好的就藩于荆州,也并没有做出任何违背大明律法的事情。至少是在明面之上,惠王朱常润并未做出触犯大明律法之事。

如果仅是凭着一个毫无确凿证据的谣言,就要直接派人捉拿惠王朱常润入京,那么这对于惠王朱常润来说,也就实在是有些冤枉。

可是话又说了回来,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

就算惠王朱常润与这个谣言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在朱慈烺的心里,却是不这么认为的。

明初之时的靖难之役,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成祖皇帝是如何夺得皇位的,朱慈烺自然是非常的清楚。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历代皇帝对于就藩的藩王,可是极为的限制与防范。

一旦发现有某位藩王逾越了祖制,那么轻则就是削去王位并且圈禁处置,重则就是赐予黄绫三尺,根本毫无半点的留情。

而大明历代皇帝之所以如此的严厉处置,就是为了防止藩王做大,避免威胁到皇权的统治。

弘光皇帝朱慈烺身为当今大明天子,自然是要稳固好自己的皇位,这么做也就情有可原。

至于一众文武百官与勋戚们感到震惊的是,当今大明天子的处置手段,确实是有些雷厉风行,另外还有一些杀伐果断。

不过这对于一众文武百官与勋戚们来说,此事还是旁观为好,不能插手其中。

因为这也算是皇家之事,而且还又牵扯到了皇位之事,一众文武百官与勋戚们可不敢随意的插手此事。

唯有当作旁观者置身事外,这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

关于此次传遍了整个京师的谣言,榆林亲王刘博源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还有弘光皇帝朱慈烺对于此事的处置,刘博源在知晓了后,也只是淡然一笑,根本没有过多的放在心里。

因为此时的刘博源,正在为了攻占江南各省做着准备,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关注京师城内发生的事情。

在率领威武军第一军警卫连与一万京营老军离开京城后,刘博源便是一直没有停止南下的脚步,向着山东济南府方向行军而去。

虽然一万京营老军的行军速度,每天只能行进四十里左右,但是刘博源也并未下令催促,只要一直南下就行。

离开京师的第四天,保定府的两千卫所兵赶来了汇合。

看着由一名指挥使亲率的两千卫所兵,刘博源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两千卫所兵,说是兵的话,着实有些不切实际。

因为在两千卫所兵的手中,根本没有多少兵器,其中大都是一些长枪与长刀。

甚至有些长枪与长刀,都是锈迹斑斑,也不知晓能不能上阵杀敌。

就这么一支队伍,哪里能称的上是一支明军,说是一支乞丐军都不足为过。

当然了,刘博源也并不期望这样的一支队伍,能够真正的上阵杀敌。

只要能够负责后勤之类的事务,那就是最大的用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