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610章 继承大统,选择藩王

既然徐弘基等人已经商定下了另立大明天子的决意,那么接下来所需要商议的问题便有两个。

一个是选择哪位藩王继承大统。

另一个则是如何以隔江对峙的方式,应对北面的大明朝廷。

只听得徐弘基率先开口说道:“诸位同僚们,虽然我们已经是确定了另立大明天子的主意,但是我们还需慎重的商议一番,应当选择哪位藩王继承大统之位。”

选择哪位藩王继承大统之位?

在场所有的官员们没有说话,而是转将目光聚集在了忻城伯赵之龙、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诚意伯刘孔炤三人的身上。

毕竟赵之龙、韩赞周、刘孔炤三人的身份地位与权势,几乎完全可以代表在场所有的官员们。

看着在场的官员们纷纷投来的目光,赵之龙、韩赞周、刘孔炤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赵之龙主动说道:“魏国公,依照太祖皇帝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若是有嫡则立嫡,无嫡则立长,父死则子继,兄终则弟及。”

“如今北面朝廷的大明天子,是先皇的嫡长子。按照继承制度来讲的话,那么皇位应当是由先皇的二皇子继承大统。”

“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之下,我们根本无法拥立先皇的二皇子继承大统。所以再往上推论的话,我们只有从神宗皇帝的皇子们中选择。”

神宗皇帝,也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

万历皇帝朱翊钧总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明光宗朱常洛(已经驾崩)、朱常溆(早夭)、朱常洵(已经死在李贼之手)、朱常治(早夭)、朱常浩(端王、封地汉中)、朱常润(惠王、封地荆州)、朱常瀛(桂端王、封地衡阳)、朱常溥(早夭)等八位皇子。

听得赵之龙的话语后,徐弘基点头说道:“忻城伯说的甚是,如今的先皇一脉根本没有合适的皇子继承大统,熹宗皇帝一脉也根本没有皇子留下。”

“再往上推论的便是光宗一脉,可是光宗一脉只有熹宗皇帝与先皇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皇子。”

“所以依照忻城伯所说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制度,我们就只有从神宗皇帝的皇子们中,选择一位藩王继承大统之位。”

“而就当前神宗皇帝的皇子们中,还有端王、惠王、桂端王三位藩王适合继承大统之位。”

说到此处时,徐弘基故意停顿了片刻,看着在场官员们望来的目光,随即主动问道:“诸位同僚们,不知依你们之见来看,在这三位藩王之中,哪位藩王适合最继承这大统之位?”

在场所有的官员们还是没有说话,目光依旧是聚集在赵之龙、韩赞周、刘孔炤三人的身上,等待着三人的率先说话。

诚意伯刘孔炤沉思了片刻,随后率先说道:“魏国公,若是依照太祖皇帝定下来的继承制度,目前最为适合继承大统的,当是封地汉中的端王。”

“嗯!诚意伯说的确是如此。”

徐弘基赞同的点了点头,紧接着却道:“可是如今的陕西之地,已被榆林亲王掌控在手。本公爷且还得到具体消息,端王已被榆林亲王软禁在了王府之中,根本无法外出。”

“如果选择端王继承大统之位,这恐怕是一个不大合适的主意,毕竟我们无法将端王迎接到南京登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