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576章 三道旨意,官绅受损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朝廷接连明发三道旨意,引得整个大明一片震动。

第一道旨意,是公布了关于朝廷在延绥镇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当前所收到的秋赋收入,增加了足有三成之多。

这就足以可见,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确实是一个有利于朝廷的政策。

而朱慈烺之所以明发这道旨意,就是为了给第二道旨意做出铺垫。

第二道旨意上言,为了稳定的恢复朝廷实力,利于天下万民的休养生息,朝廷决定继续以试点的方式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

选择试点的地方,将在年后做出决定,并公之于众。

这道旨意还是显得比较温和,并没有过于激进的意思,这也是朱慈烺做的比较成熟的决定。

至于第三道旨意,才是重中之重,也是最为主要的。

朝廷明发旨意,鉴于目前的朝廷财政较为紧张,也由于民间的海上贸易蓬勃发展,朝廷将决定全面取消海禁措施,改为全面开海,并增设海关司。

所有出海的贸易船只,一律按照船上货物价值的十分之一,向海关司上缴海关赋税。

若是发现有走私偷税的行为,朝廷将依法没收船上的所有货物,以示惩戒。

........

对于朝廷明发天下的三道旨意,最先表示反对态度的,自然是那些利益受损的官绅士族们。

原本朝廷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之策,这已是使得官绅士族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尽管朝廷只是继续以试点的方式实施下去,但却仍是损害到了官绅士族们的利益。

而且还有最为主要的,那便是朝廷全面开海、增设海关的行为,更是触及到了许多官绅士族们的利益。

在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时期,朝廷曾经严旨禁海,禁止任何的海上贸易行为。

除了朝贡交易之外,严令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到了隆庆皇帝时期,朝廷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商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不过朝廷所开放的港口,也就只有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这就使得海外的庞大市场,只掌控在了社会高层之中。

而社会高层的代表,则是那些享有国朝优待的官绅士族们。

就以江南各省为例,至少是有大半的官绅士族们,全都参与了海上贸易。

毕竟大明所产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品,都是西洋人最为喜爱的商品,这也使得这些商品价格倍增。

往往出海一趟,就能赚回数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利润。

对于如此暴利的海上贸易,官绅士族们自然是要牢牢的掌控在手,岂能让民间商人插手其中。

然而朝廷明发天下的旨意,却是直接打破了官绅士族们垄断的海上贸易,再也不能独享庞大的海外市场。

朝廷这样的做法,已是公然的触犯到了许多官绅士族们的利益,就连京师城内都有大半的官绅士族们,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

不过京师城内的官绅士族们还是有些忌惮,不敢直接的上奏皇上,也不敢逼宫皇上。

前段时间发生的午门事件,依旧是历历在目,他们怎敢触怒皇上。

准确来说,是不敢触怒榆林亲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