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525章 崇祯思陵,安葬入陵

大明皇帝驾崩,按照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是要进行二十七天的祭拜活动。

满朝文武官员们在服丧期间,须得披麻戴孝,戒酒戒荤吃素食。

朝廷各部衙门的行文,不能使用朱笔批示,全部改用蓝笔蓝印,

天下各大寺庙道观,须得每日鸣钟上万次,为天子诵经吊唁。

另外还有民间百姓,也是禁止婚嫁,不得杀生,不得作乐。

崇祯皇帝是在八月二十一日龙御归天,祭拜活动是在九月十七日结束的,之后便是要把崇祯皇帝安葬入陵。

大明皇帝的陵寝之地,除了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陵寝是设在南京之外,其余历代皇帝的陵寝则是设在了北京。

九月十九日。

崇祯皇帝安葬入陵的当天,整个京师城的街道上与城外的官道上,跪满了恭送天子安葬入陵的军民百姓们,绵延十数里之长。(具体的步骤就不详写,免得读者以为又在水数字,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

大明监国太子朱慈烺亲自扶着崇祯皇帝的棺椁,从京师大明门正门而出,满朝文武官员们则是从大明门侧门而出,一起跟随前往天寿山麓的明思陵。(崇祯皇帝的陵寝)

沿途经过的地方,所有军民百姓都需跪地祭拜,以示对天子的吊唁与敬重。

在天寿山麓,还有成祖皇帝的长陵、仁宗皇帝的献陵、宣宗皇帝的景陵、英宗皇帝的裕陵、宪宗皇帝的茂陵、孝宗皇帝的泰陵、武宗皇帝的康陵、世宗皇帝的永陵、穆宗皇帝的昭陵、神宗皇帝的定陵、光宗皇帝的庆陵、熹宗皇帝的德陵。

再算上崇祯皇帝的思陵,在后世统称为明十三陵。

........

九月二十日,下午申时三刻(下午三点四十五分)。

出殡的队伍抵达了天寿山麓的明思陵。

自古皇帝安葬入陵的仪式,向来都是复杂繁琐的,而且也是非常的隆重,若是没有个几天时间,是根本完成不了的。

到了明思陵后,太子朱慈烺先去献殿行礼跪拜,满朝文武官员们则在殿外行礼跪拜。

接连四次跪拜后,则是初献锦帛与御酒,而后再读祝文。

祝文读完之后,朱慈烺与满朝文武官员们再次行礼跪拜四次。

紧接着便是亚献与终献,两次都是献酒,每次献酒都要跪拜四次。

一番繁琐的程序下来,也还只是完成了奠帛、献爵、 读祝、跪拜等仪式,后面还有举哀、入葬、享礼、安神等仪式。

而且在入葬时,还要举行迁殿礼。

所谓的迁殿礼,就是由鸿胪寺官员担任护丧官,跪请崇祯皇帝的灵驾赴玄宫,然后用龙辇运到玄宫皇堂(后殿)内,将棺椁安放在棺床之上。

安放好崇祯皇帝的灵驾之后,内侍太监们则是将一件件随葬物品放入玄宫,这就是所谓的‘赠礼’。

至于有关后宫嫔妃的殉葬制度,则是早已被明英宗朱祁镇下令取消了,同时也没有宫女太监陪葬。

完成了‘赠礼’后,护丧官再次向天子赠献玉、帛等随葬物品,之后才是关闭玄宫石门,并在玄宫大门外接行“享礼”。

礼毕,内侍官在玄宫外陈设香案、酒馔,放好题主案桌。

题主官洗手,开始题写神主。

题写好神主后,先是放在棱恩殿灵座之上,再次举行“安神礼”。

再次礼毕,由护丧官军将神主护送回京,享于太庙。

至此,崇祯皇帝的入葬仪式,这才算是完毕。

不过这个时候,朱慈烺与满朝文武官员们还是不能离去,需要在第二日之时,在几筵殿内举行‘奉慰礼’。

直到第三日时,朱慈烺与满朝文武官员们才能返回京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