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503章 大明南京,南京官员

崇祯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南直隶,应天府。

南京城。

大明时期的南京城,乃是一座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形城池。

南北长约二十余里,东西长十一余里,整个周长为七十里左右。

整个南京城共有十三座城门,南面有三门,正门为正阳门;西面有五门,东面有一门,北面有四门。

城墙是用大石条奠基,内砌夯土,外裹青砖,高有近四丈。另有城头垛口上万之多,藏兵洞两百多个。

南京城墙依山带水,占据着极为优势的地利,防守也是十分坚固。

南起聚宝山,北至狮子山,西包石头城,东尽钟山之麓,有‘皆据岗城之脊,犹如蟠龙’之称。

作为六朝古都的存在,南京曾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夺取天下时定下的国都,成祖皇帝朱棣迁都京师后,南京作为大明帝国的留都仍然存续。

京师城内所有的行政机关,南京城内依旧保留着,三卿六部也都存在。

而唯一不同的是,只有天子是在京师。

这也间接的说明了,只要京师没有陷入敌手,那么南京城内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是作为后备的存在,根本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

不过总有一些不大安分的官员们,很不甘心作为后备的存在,一直想要真正的执掌实权。

特别是崇祯皇帝明发天下的三道旨意,很快传到了南京城后,更是引发了某些官员们的各种心思。

对于崇祯皇帝明发天下的第一道旨意,南京城内的很多官员根本就不相信。

英国公张世泽、成国公朱纯臣、永宁伯王天成、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陈新甲、兵部左侍郎魏藻德、礼部左侍郎陈演等数十人,哪一位不是地位显贵的大明勋贵与朝廷重臣,怎会因为不满朝廷的残酷统治,从而鼓动数万京营兵马发起哗变作乱。

朝廷说出这样的理由,简直就是在糊弄无知愚民,根本没有多少的可信度。

特别英国公张世泽、永宁伯王天成等人,全部都是与国同休的大明勋贵,世代享受着朝廷的优待,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还有朝廷明发的第二道旨意,同样是引得许多南京官员的极度反对。

自从大明立国以来,何曾赐封过异姓王,而且太祖皇帝早就定下过规矩,异姓不可封王。

可在如今,天子竟然再次打破了祖制,赐封榆林郡王为亲王,这简直就是不将祖制规矩放在眼里。

作为大明朝廷的忠心之臣,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天子犯错,而自己却不主动纠正呢!

至于第三道明发的旨意,则是并不值得多少的关注,毕竟这也只是皇室与臣子之间的婚事而已,与南京城内的官员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还是前面两道明发的旨意。

在某些南京官员的眼中,这两道朝廷明发的旨意,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很有机会真正执掌实权的机会。

数十位大明勋贵与朝廷重臣的死伤,也就代表着他们的位置空闲了下来,特别是当朝内阁首辅、兵部尚书、兵部左侍郎等官位,更是让人垂涎渴望。

如今正有机会执掌实权,怎能不好好的谋划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