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383章 捐献反响,群臣应对

尽管这个时候的京师城内,早就已经宣布了全城戒严,禁止军民百姓们在街上逗留,但是对于朱慈烺下达的旨意,却是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仅仅不到半天的时间,朱慈烺所下达的旨意已是传遍了整个京师,立时引起了一片哗然,相互议论声充斥着整个京师。

最先响应朱慈烺的旨意捐献钱粮的,并不是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而是一些颇有家财的商人与富户。

这不得不说,要论忠君爱国,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没有一个能够比及。

虽然这些商人与富户捐献钱粮,是为了能够得到太子殿下的墨宝与接见,但是他们却是真真实实的捐献了钱粮,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到了当日傍晚之时,朱慈烺已是筹集到了十三万五千多两白银,至于粮食则有两千四百多石。

半天时间不到,就已筹集到了如此多的钱粮,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当即使得朱慈烺满心欢喜,心里对于捐献钱粮的商人与富户充满了肯定。

然而就当朱慈烺以为,只要再过几天时间,那就一定能够筹集到两百万两白银与十万石粮食。

可是现实的情况,犹如一个大大的巴掌,狠狠的扇在了朱慈烺的脸上。

在下达旨意的第二天,朱慈烺却只筹集到了七万三千多两白银,一千三百多石粮食。

对比前一日捐献的钱粮数额,实在是无法比及。

而且前来捐献钱粮的人群中,依旧还是京师城内的商人与富户,至于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却只来了十数人,所捐献的钱粮数额也比不过商人与富户。

这简直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当即使得朱慈烺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在回到宫里之后,朱慈烺便向崇祯皇帝告知了此事,希望崇祯皇帝能够想一想什么应对的办法。

可是对于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应对之法,因为在崇祯皇帝主持朝政之时,就曾多次遇见了这样的情况。

而最后的结果,全部都是不了了之。

在细思了许久后,崇祯皇帝这才想到了一个应对之法,那就是豁出崇祯皇帝的这张老脸,再次派出内侍太监前去一干朝廷重臣的家中,要求他们进行募捐。

如果能够募捐到钱粮的话,那就自然是一件好事,若是一干朝廷重臣不愿捐献钱粮,那就进行强制性的摊派。

尽管到了那时,会使得君臣之间的关系闹得很不愉快,但为了大明数百万百姓能够渡过这场鼠疫疾病,崇祯皇帝还是决意强制性摊派。

在听得崇祯皇帝说出的应对之法后,朱慈烺的脸上当即露出了惊喜之色,显然很是赞同这个办法。

六月二十四日。

十数名内侍太监奉了朱慈烺的旨意,前往一干朝廷重臣的家中进行募捐,希望能够募捐到足额的钱粮。

然而事与愿违,面对着十数名内侍太监亲自上门募捐,一干朝廷重臣丝毫没有顾及朝廷的脸面,不仅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装穷卖惨,更是有气无力的哭诉着自己家境的困难,希望能够得到太子殿下的资助。

对于这样的情况,十数名内侍太监实在束手无策,只好返回宫里复命。

........

紫禁城,东暖阁内。

“该死!实在是该死!朕以为本宫是不知道你们的家境,竟敢在本宫面前装穷卖惨,端的是不为臣子!”

听得十数名内侍太监返回来复命的结果,朱慈烺的脸色立时阴沉了下来,心中更是充斥着满腔的怒火。

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些朝廷重臣竟然全都一毛不拔,一点钱粮也是不愿捐献,反而还向着朱慈烺装穷卖惨,希望得到朱慈烺的资助。

若是朱慈烺没有事先了解过这些朝廷重臣的家境,恐怕还真是相信了这些朝廷重臣的话语。

然而据朱慈烺暗中了解,这些朝廷重臣的家境虽然称不上富可敌国,但是随随便便捐献出万两白银与千石粮食,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目前的情况却是,这些朝廷重臣竟然故意的装穷卖惨,端的是不要了脸面。

“身为臣子,就当要有为君分忧的职责,既然你们全都不愿捐献钱粮,那就休怪本宫对你们进行强制性摊派了。”

朱慈烺愤怒不已,当即决意进行强制性的摊派。

在六月二十四日当天下午之时,十数名内侍太监再次奉了朱慈烺的旨意,前去一干朝廷重臣的家中,传达了朱慈烺进行强制摊派的旨意。

强制摊派!

一干朝廷重臣收到朱慈烺的旨意,脸色也是同样的阴沉了下来,心里已是开始计划着实施苦肉之计。

至于一众大明勋贵们的反应态度,也是与一干朝廷重臣一样,心里已在计划着如何置之不理,并且等待着嘉定伯周奎的带头卖惨。

........

六月二十五日上午。

朱慈烺突然收到急奏,朝中一名正五品官员因为家境实在贫寒,家中老母亲竟然活生生的被饿死了,就连家中妻儿也是瘦的皮包骨头。

收到这样的急奏,朱慈烺的第一反应就是绝不相信,因为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当中,就没有一个是家境贫寒的。

哪怕是一名七品县令,日常的生活也要过得比朱慈烺舒坦。

堂堂当朝一名正五品官员,家中老母亲竟然会被活生生的饿死,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尽管朱慈烺不大相信这样的事情,但他还是需要做出样子,派人前去那名正五品官员的家中,了解具体的情况。

然而就在当日下午之时,派去了解情况的内侍太监返回来复命,向着朱慈烺说出了具体的情况。

“回禀太子殿下,那名正五品官员的家境确实十分贫寒,家中妻儿也是饿的皮包骨头,就连他自己也是卧病在床。”

“依照仵作的验尸结果,那名正五品官员的老母亲,也确实是活生生的饿死的,死的时候体重都不到五十斤。”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

听得内侍太监的禀报,朱慈烺满脸的震惊之色,似乎根本就不相信内侍太监的话语。

堂堂一名朝廷正五品官员,竟然家境如此贫寒,就连最为基本的温饱都是难以得到保证。

放眼在整个大明境内,都是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

要知道,虽然大明官员的俸禄并没有多高,但是完全足够养活十口之家,怎么可能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你给本宫讲清楚,为何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那名正五品官员的家中,为何会如此贫寒?”

朱慈烺目光灼灼的看着内侍太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