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347章 崇祯出面,附议弹劾

六月三日这天的早朝,是一场气氛十分紧张的早朝。

以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兵部左侍郎魏藻德、礼部左侍郎陈演、兵部给事中光时亨等十数名文武官员附从,大肆的抨击弹劾榆林郡王刘博源德行不配,并请大明监国太子朱慈烺向崇祯皇帝传奏,请求收回刘博源的王爵之位。

面对着陈新甲等人抨击弹劾,刘博源丝毫不予理会,也丝毫不将陈新甲等人放在眼里。

不过是一群牙尖嘴利的腐儒之辈而已,只要京城情报司收集了这些文武官员们的罪证,那他们就是死路一条。

至于刘博源参加这次早朝的目的,只是为了向朝廷请奏,希望朝廷能够拨发赈济钱粮,救济辽东军民。

也就是这一个事情,竟是引发了陈新甲的强烈反对,并危言耸听的向朱慈烺告知,二十万京营将士已是三个月没有发放军饷。

若是再不发放军饷的话,恐有哗变的危险,京师也将危矣。

毫不知情的朱慈烺自然是被吓得不知所措,当即便向统领京营的英国公张世泽询问具体情况,需要发放多少军饷才能安抚京营将士。

虽然英国公张世泽清楚的知道,拖欠京营将士的军饷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但在面对着送上门的钱粮诱惑时,张世泽没有丝毫客气的狮子大开口,奏请朱慈烺下发三十万两白银与三万石粮食。

而张世泽的这种做法,简直就是从虎口里夺食,而且还是从刘博源的口里夺食,这岂能容忍。

随即,刘博源便以京营老军为借端,向英国公张世泽发难,毫不留情的揭破了京营将领吃空饷、喝兵血之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更进一步的引发了刘博源与张世泽、陈新甲等人的紧张对峙,从而导致这次的早朝充满了火药气味。

而刘博源仅以一人之力,对峙张世泽、陈新甲等数十名文武官员,丝毫没有落入下风,并且还占据着优势。

可是,这对于主持朝议的朱慈烺来说,却是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大殿之内的紧张局面。

就在这个时候,大殿之外突然传来了一道尖锐的大喊声。

“皇上驾到!”

听得殿外传来的大喊之声,殿内的一众文武百官们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惊讶、疑惑、沉思等各种神色。

而高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慈烺则是面露惊喜之色,倏然起身站起,目光紧紧的望向了大殿之外。

很快的。

只见十数名锦衣力士抬着一架龙辇,进入了大殿之内。

在龙辇之上,正是坐着脸色略显苍白的崇祯皇帝。

“父皇!”

朱慈烺面色惊喜,连忙快步的走下御阶,来到了龙辇之前。

待得十数名锦衣力士小心翼翼的放下了龙辇后,朱慈烺当即上前搀扶着崇祯皇帝,从龙辇上走了下来。

随后,朱慈烺又搀扶着崇祯皇帝走上御阶,坐到了龙椅之上。

“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博源、陈新甲等一众文武百官们连忙跪地俯首,向着崇祯皇帝齐声高呼。

“嗯!”

崇祯皇帝轻轻应了一声,随即挥手道:“众爱卿不必多礼,全都平身吧!”

“谢皇上隆恩!”

刘博源、陈新甲等一众文武百官们再次齐呼谢恩,随即便从地上起身。

........

崇祯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了大殿之内的一众文武百官们后,这才开口问道:“诸位爱卿,朕听闻今日的朝议,你们都在抨击弹劾榆林郡王,不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得崇祯皇帝的询问,一众文武百官们顿时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都在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当中,有十数名文武官员们的目光望向了陈新甲,还有一些文武官员们的目光望向了英国公张世泽。

迎着这些文武官员们望来的目光,陈新甲与张世泽两人自然不会站出来回答,而是用眼神示意着手下的官员,命他们站出来回答崇祯皇帝的询问。

大殿内安静了片刻后,兵部给事中光时亨越众站了出来,向着崇祯皇帝拱手行礼,低首回道:“回禀皇上,微臣确实是要弹劾榆林郡王。”(李自成陷大同时,崇祯皇帝便有南迁的念头,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反对,并指使光时亨激烈谏阻,坚决主张固守北京。)

看着光时亨越众而出,崇祯皇帝皱眉问道:“光爱卿,不知榆林郡王有何过错,你竟是要弹劾榆林郡王?”

光时亨回道:“回禀皇上,太祖皇帝曾经有言,异姓不可封王,榆林郡王因功封为王爵之位,这实在是有违祖制。”

“而且在今日的早朝之上,榆林郡王殿前失仪,藐视朝纲威严,根本就是德行不配,实难为我大明郡王。”

“因此,微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削去榆林郡王的王爵之位,降为榆国公才是最为妥当。”

“启奏皇上,微臣亦是附议,恳请皇上收回封赏榆林郡王的王爵之位,万万不可有违祖制啊!”

“皇上,微臣也是附议!请皇上收回封赏成命,万万不可违背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

“异姓不可封王,这是太祖皇帝就已定下的规矩,还请皇上莫要违背祖制。”

“请皇上收回成命,收回封赏榆林郡王的王爵之位,否则微臣必将以死相谏,以此维护祖制规矩。”

“......”

随着光时亨的带头弹劾,紧接着又有十数名文武官员站了出来,纷纷附议着抨击弹劾刘博源。

听得光时亨等十数名文武官员的抨击弹劾后,崇祯皇帝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深了几分,脸上的神色也是变得阴沉。

光时亨等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在抨击弹劾刘博源,但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了崇祯皇帝。

什么收回成命,什么有违祖制,这与逼宫有什么区别,简直就是在打崇祯皇帝的脸面,使得崇祯皇帝十分的难堪。

封赏仪式都已过去,整个京师的军民百姓们也都知道,大明榆国公刘博源因立战功,被皇上封赏为榆林郡王。

若是要崇祯皇帝收回成命,收回封赏的王爵之位,这岂不是让崇祯皇帝失信于天下。

从此以往的话,那崇祯皇帝还有什么威严,还有什么可信度。

因此,光时亨等人请奏崇祯皇帝,要求收回成命,收回封赏的王爵之外,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