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谋定三国之贾诩文和 > 第16章 董卓入京(1)

谋定三国之贾诩文和 第16章 董卓入京(1)

作者:狼内个浪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2:13:18

苍天,阔地,已破碎,再难救。

白夜,血阳,黑白是非颠倒。

苟生,赴死,民陨乱世。

人间,此处,谋者棋局,孰来对弈?

公元188年。

随着不断扩大的战功以及李儒运筹帷幄下各种明争暗斗的结果,不断升迁的董卓势力急速膨胀。伴随着董卓势力的崛起,朝廷并没有随之复兴,却反而势况日下。年内,汉灵帝病重,一封任命信递交到了董卓手里。

议事大厅之内,董卓身边的众将在等候着大人的到来。现在董卓的手下已经不是当初那一个帐篷所能容得下得了。四海之内,各种能人志士在此效命。

在所有武将最前方,立着两个人,一个瘦骨伶仃,文人打扮,这自然是董卓的首席军师李儒。另一个虎背熊腰,身披肩甲,这是董卓新招募的女婿,叫做牛辅。

总有人议论牛辅是依靠着与董卓的私关系才步步高升,最终做到了现在的位置,但是无论牛辅才能到底如何,在牛辅手里掌管着董卓大军大部分的军事实权却是真的,哪怕有再多非议的人也难免对他敬畏三分。

牛辅和李儒身后分别跟着三位将领,这六位将领就是董卓军的中坚力量了。在牛辅身后跟着的是李傕、郭汜和同样是新人但是升官速度很快的张济;在李儒身后的分别是徐荣、胡轸、李肃。

贾诩依旧只是张济身边的一个谋士,有过好几次,张济想要举荐贾诩但是都被贾诩谢绝了。贾诩认为,越是高的官位就越是暴露自己,看着自己的人越多,施展计策就越是困难。

众人已经开始有些躁动之时,一个身影才慢慢的走进大厅之内,他肥硕的身躯几乎整挡住了整个门,他步步走向最前方的座椅,所到之处,各位将领无不拱手鞠躬,这个人就是董卓了。

董卓大踏步走到椅子前坐下了,手里拿着一封信。

“诸位,我把此信读给大家。”董卓开始诵读信中内容,大体意思是朝廷要提拔他当并州牧。

东汉时期,全国共分为十三州,当上一个州牧,无异于已经拥有几乎十三分之一的天下了。

就在董卓诵读完的瞬间,牛辅几乎第一个半膝跪地,对董卓歌功颂德着:“恭喜董州牧!”

听到牛辅的话以后,基本所有人都开始下拜,整个大厅之内,各种赞美的言辞不绝于耳。

你听听!你听听!贾诩暗笑,此时听你们的言辞啊!可是一个个堪比文学家大家的手笔了!

贾诩偷偷注视着李儒,他注意到李儒闭着双眼保持着沉默。很快所有人都注意到李儒了,牛辅略带不满的怒视着李儒,用眼神呵责着他的无礼。

董卓看着李儒问:“李军师有何高见啊?”

李儒拱了拱手禀报:“董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应允!”

李儒话音刚落,大厅又开始躁动了起来。

“哦?军师且言之。”董卓稍微挪动了下身体,让自己努力展现出靠近李儒的样子。

“大人,我等本在凉州,现在让大人就任并州,明升实降,其一,远赴并州是断我本地现有根基,其二,州牧之职虽统一州之所有,然非独专军权,此实为削弱大人也!”李儒分析着朝廷的用意。朝廷就是想对董卓明升暗降,夺他兵权。

其实董卓手下众多将领,能看出此门道的非止一人,甚至贾诩很大程度怀疑董卓自身都明白这事理。但明理之人迫于众人之口都在装糊涂,所以这些话,只有也只能李儒来说。

贾诩注意到董卓脸上露出了笑容,看来他早料到此事。

“我又如何不知!可是这是朝廷的命令啊!”董卓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大人直接回绝即可。”李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儒的话音刚落,整个大厅再次躁动了起来,众将们议论纷纷。抗旨?这和造反又有什么区别?贾诩在众将领中闭口不言,等待着李儒说下去。

“大人,有军权就有话语权。”李儒对董卓说着,“现汉朝摇摇欲坠,天下已成群雄并起之势,能左右将来的不再是汉朝的命令,而是手中的兵刃。”

武将们渐渐安静了下来,几乎每个人都注视着李儒。

你的想法很大胆,但我很喜欢。贾诩非常认可李儒的观念。

“我们直接回绝,军权在手,汉室必不敢贸然将我等归于叛党。”李儒说着,“纵然有一二冒死之士进言,但朝中无兵,不敢征伐,其余诸侯为保得自身周全,也必不敢尽力出兵。”

贾诩知道这一句句话肯定说到了董卓的心坎上,而董卓也一定会这么做,董卓就是有这种胆色的人,贾诩也正是因此才选择了董卓作为主公。

“倘若直接回绝会略为生硬,军师还需教我一道推辞也好。”董卓追问着李儒。

“大人自可言前往凉州边陲抵御羌人。”李儒说着,“其一,凉州不远于汉室,若天下有变,我等可迅速赶往;其二,我等本在凉州,此地为我等故土;其三,汉室视我等为威胁,我等前往戍边,远离汉室也算为被拒绝的朝中挽回薄面;其四,羌人之地,边章才逝,韩遂新立,羌人自乱之中,我等前往趁乱收编汉羌胡,可壮我军势。”

听完这些话,董卓满意的靠回了座椅之内,这就是他想要的回答。

“还劳烦军师为我拟文。”董卓把这件事交给李儒去做了,气的在一旁的牛辅吹胡子瞪眼。

李儒的分析很是到位,但是如此一来,远离了朝廷前往边陲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天下有变会来不及策应,不过既然是李儒,就一定会有后手的。

不久之后,朝廷接到了董卓的回信:“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大意士卒们跟着我很久了,感恩我的养育,愿为我卖命,我们愿意向北为朝廷戍边。)

灵帝还欲再休书,下人却禀报,董卓已经自行将自己的部队率领前往边境了,如同李儒所说,灵帝奈何不了董卓,只得作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