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 第333章 二帝怒骂九殿下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第333章 二帝怒骂九殿下

作者:海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7 14:11:16

邓肃在那边低头说着,可赵佶此时已然被气的是浑身发抖,咬牙切齿道:“赵构啊,赵构,我的好儿子,昔年诸皇子说他性格懦弱,戏称其为九妹,为此朕还责罚过他们,如今看来此子真懦弱无胆之辈!”

赵佶作为赵构的父亲,那自然是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可邓肃身为臣子自然是不敢多说半句,只得垂手立在一旁,听赵佶骂完后,才继续讲接下来发生的事。

南京城破之后,自然是牛头山岳飞救驾,诸位小将闯营报号,九路大军齐破兀术大军,赵构移驾建康。

赵佶听到这又骂道:“建康?康王竟然选择去建康?他这是被兀术吓破了胆了吗?竟然弃祖宗宗庙社稷于不顾!”

此时气急的赵佶,脸色涨红,破口大骂,那唾沫星子都快要溅到邓肃的脸上了。邓肃唯恐把赵佶气死在当场,只得赶快挑了黄天荡大败兀术,讲给赵佶听。

赵佶听完后点头赞道:“韩世忠之名朕早有耳闻,当年征西夏时他就屡立战功,那两狼山也不能全怪他,康王这次的封赏倒算是合理。”

邓肃眼见赵佶不再生气了,急忙上前拱手道:“启禀太上皇,如今我大宋东有韩将军募兵御敌,西有岳帅练兵备战,想来用不了几年时间就能反荡平金贼,迎回二位陛下。”

一旁的赵桓却摇头道:“邓大人,不必说这些好话,唱这些喜歌来为我和父皇宽心了,要是情况真有这么好,那九弟他也就不用派你前来议和了,甚至还提出以淮河为界。这议和一事,皇帝向来会给出一个最好的范围和一条最差的底线,而使臣则负责在这个范围能争取最大利益。你邓肃向来刚直,由你谈下来的,必然不会是最差的,这么算来再结合他移驾建康来看,我这位九弟恐怕都能接受以长江为界吧。”

赵桓如此说,邓肃也是面色一凝,要是别人来可能还会撒个谎,可邓肃这脾气容不得他说半句谎话,当下只能拱手称赞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

道君皇帝父子见邓肃应下,具都是长叹一声,赵佶摇摇头道:“邓大人,那就请你说出此行的目的吧,我们这两个亡国之君,还不值得你专门来拜见一番,讲些朝局给我们听。”

邓肃看着神情没落的赵佶,急忙拱手道:“启禀太上皇,微臣此来是想求一封禅位的诏书,这样一来康王殿下才算是师出有名,才能更好的管理淮河以南的各路大军,防止各地大军拥兵自立。只有内部安定了,大军才可专心对敌,也好早日迎二帝还朝。”

赵佶摇头道:“这个康王啊,如此简单的手段都没有,竟然还要靠我们两个被俘之人。罢了,罢了,这里没有纸笔,等稍后朕写一封血诏你带回去吧”。赵佶说完这句话后,似乎用尽了所有力气,向后瘫坐在椅子上,这往后一靠,赵佶自然看到立在门边的赵斌,当即问道:“邓大人,这位将军是谁啊,你怎么也不引荐一番,看上去颇为威武啊。”

赵佶如此问,邓肃才反应过来,却发现这一路上对自己礼遇颇多的狄将军竟然没有上前,甚至连躬身行礼都没做,急忙帮赵斌辩解道:“启禀太上皇,这位狄将军乃是昔年面涅将军之后,在牛头山时从军救驾,如今是奉岳帅的命令保护微臣北上的。狄将军久在乡间,不识礼仪,还请陛下勿怪。”

谁知赵佶盯着赵斌,却微微摇摇头:“不对,你不是狄将军后人,我被金人俘虏前皇城司曾有消息,那狄青的后人狄杰,和昔年张忠、李义、刘庆、石玉的后人隐居在一处庄院中,对外称狄家庄。朕观你年岁必然不是狄杰,而狄杰只有一子,姓狄名雷,据皇城司的情报所说,此人浑身皮肤黝黑,心思单纯,最关键的是此人用两柄镔铁榨油锤,乃是一员步将。”

一旁的邓肃闻言一愣:“陛下,不对啊,狄将军所带铜面确是前朝古物啊,这似乎不是假的啊。”

赵佶摇摇头道:“一个物件罢了,只要狄家愿意,谁又不能戴呢?”

赵斌笑着迈步走进院中,“道君皇帝果然慧眼啊,不错,某的确不是狄家后人,只是借狄家的名头行事方便些。不过我这里有另外两个消息,你恐怕更感兴趣。”

赵佶闻言眉头一皱:“什么消息?是邓大人刚才有所遗漏吗?”

赵斌笑道:“邓大人在朝官不过左正言,所知也不过是朝内一些公开的消息,我要说的这两件事可是邓大人这些大臣不能知道的。”

赵佶闻言坐正身体道:“哦,那朕倒是想听听,你这来历不明的人,能说出什么石破天惊的事来。”

赵斌双臂交叉环抱在胸前,随即身形斜靠在一旁的柱子上,缓缓说道:“这第一件事,就是你当年派赵构去金营时,这位康王殿下为了自保,曾拜兀术兄长粘罕为义父,改名完颜构。后来更是随兀术北上黄龙府,只不过你们二人被他们当做犬戏,可这位九殿下却舒舒服服的当着他的王子,享受着金人的伺候。”

赵佶还没说话,一旁的赵桓却抢先按捺不住了,起身指着赵斌怒骂道:“你胡说,你这人究竟是何来历,竟然敢如此造谣生事,九弟虽然性格懦弱,但绝对不会做出这认贼作父之事!”

“是吗?那二位不妨问问邓大人,咱们这位九殿下为何会从这金国腹地出现在兀术二次南侵的前线,这位康王殿下在崔府君神庙被救时穿的又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一出,不光赵桓没话说,一旁的邓肃也呆立当场,康王出现在前线这事,群臣不是没想过,只是没人敢去问,至于袍服一事,原本大家都以为是金人善待大宋宗室,可今日看着面前二帝的素袍,邓肃却再也说服不了自己。

坐在那里的赵佶则缓缓问道:“这义子一事暂且不说,许是他卧薪尝胆,第二件事又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