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风云箓 > 第568章 昌隆

风云箓 第568章 昌隆

作者:白玉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1-17 01:57:49

薄凉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与复杂。他轻声试探道:“你身上有掩藏修为的神兵,我竟无法看透你。不如你直言修为,我以相应的境界出手,生死搏杀,两道无悔。”然而,祝春华只是淡淡一笑,转身离去,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必了,你连我的模样都已忘却,当年的事又能记得多少呢?”

望着祝春华渐行渐远的身影,薄凉子没有再多言,也没有阻拦。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那份执着与不羁。许久之后,残山上空回荡起一阵幽幽的话语:“这把剑我带走了,他日我还会再来。到时,你薄凉子也好,剑隐门也罢,都等着我吧……”

空谷回音,剑崖之上,薄凉子轻叹一声,随即身形消散于原地。自那日起,心魔如同附骨之蛆般缠绕着薄凉子,日益昌盛。他不知祝春华何时会再来寻仇,更不知自己将如何面对那份深重的恩怨。但他知道,唯有不断修行,方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于是,薄凉子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闭关苦修。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压制心魔、参悟剑道,终于在前所未有的境界中迈出了关键一步——达到了剑道之顶的无我无剑至尊境界。他自创的青锋徐来剑法更是圆润无碍、大成之境,剑隐门也因此声名大噪、威震四方,彻底压过了正道所有的宗门,连那些上古传下的道统如苍云宗、青离宫等也难以望其项背。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辉煌时刻,薄凉子的心中依旧有着难以言说的遗憾。他先后传下的两名弟子——谢青山与崔白发虽然修行百年、成就非凡,但在他眼中却仍有不足。老大谢青山忘情于剑却太过无情;老二崔白发追求无他无我又显得太过木讷。这样的性格缺陷使得他们在修行之路上难以走得更远,更难以执掌一教宗门。

薄凉子深知修行有碍、心境难修的道理。他多次教导却无果而终,最后只能寄希望于心境历练。他让两人下山历练、闯荡江湖,以期在凡尘俗世中找回本真。然而几番历练下来,虽然名堂闯出不少、修为也有所提升,但两人的心境却依旧难以改善。薄凉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这样下去两人只会陷入无尽的心魔之中无法自拔。

于是他果断叫停了两人的历练之路并将他们强行闭关。三十年的闭关苦修虽然化去了大半的戾气但两人心中的坚守依旧如初。太上忘情、无它无我这两道之守的真谛他们始终无法领悟。薄凉子暗自摇头感叹或许是自己本事不够无法教出更好的弟子也或许是他二人太过温养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动荡与变迁。

面对这样的困境薄凉子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焦虑。他深知自己寿元已高恐将来时日无多若不能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剑隐门的未来堪忧。他开始在天下间寻找贤能之士但能够入他法眼者寥寥无几。那些寥寥可数的几人也不如他两位弟子优秀。就这样十年过去了薄凉子依旧未能找到满意的继承人。

然而他并未放弃。他深知作为一代宗师自己肩负着传承剑道、弘扬道统的重任。他将继续在天下间寻找那个能够继承他衣钵、引领剑隐门走向未来的传人。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直到找到那个命中注定的继承人。

在那风起云涌的江湖之中,剑隐门,这一古老而神秘的门派,突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一个海外归来的年轻人,手持一柄传说中能令剑隐门弟子趋之若鹜的神兵利器,以一己之力,竟然轻松破开了剑隐门世代守护的山门大阵。他留下的不仅是一块冰冷的令牌,更是宣告了复仇之火的熊熊燃烧,让整个剑隐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薄凉子,这位剑隐门的当代掌门,听闻此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多年的修行,让他几乎忘却了心中的那份执念与仇恨,但此刻,那尘封已久的心魔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触动,缓缓苏醒。他深知,祝春华的现身,绝非偶然,对方既然敢于如此明目张胆地挑战剑隐门,必定是有着十足的把握与深不可测的修为。

事实上,祝春华的出现,确实如同一道惊雷,让剑隐门上下人心惶惶。他并非以绝顶的修为震慑众人,而是以一种近乎无赖的方式,对剑隐门的弟子展开了无差别的偷袭。无论是修为高深的圣阶强者,还是初入门的年轻弟子,只要他们踏出山门一步,便有可能遭遇祝春华的毒手。这种不讲规矩、不顾及身份的复仇方式,让剑隐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之中。

半年之内,剑隐门数十名弟子的修为被废,其中不乏一些天资卓越、潜力无限的年轻才俊。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剑隐门上下人心浮动,许多弟子甚至产生了逃离的念头。然而,剑隐门的弟子大多性格刚烈,他们不愿就此屈服于祝春华的淫威之下。于是,老一辈的高修们纷纷挺身而出,联手对抗祝春华。

然而,祝春华的修为同样深不可测,他虽未能在正面交锋中占据绝对优势,但凭借其诡异的身法与狠辣的手段,依然让剑隐门的高手们吃尽了苦头。尤其是当他第二次偷袭时,更是拼死反伤了数位高手,其中包括两位当年联手对付他大哥的仇人。这一战之后,祝春华也身受重伤,暂时退出了江湖的视线。

然而,薄凉子却深知祝春华的心性坚忍,他绝不会因为一时的挫败而放弃复仇。果然,三年之后,五帝城封禅大宝之时,祝春华再次现身。他趁着正道各派齐聚五帝城之际,孤身一人闯入了剑隐门的山门。这一次,他并未对剑隐门的弟子大开杀戒,而是带走了薄凉子唯一的骨肉——那个自幼便失去母亲、随父亲一生修行的孩子。

三个月后,一盏巨大的灯火明灯晃晃悠悠地飘回了剑隐门的残山之上。灯火之下,挂着一口青色的石棺。当薄凉子亲手打开石棺之时,只见他那苦命的儿子静静地躺在里面,已然失去了生机。襁褓中失去母亲的他,从未与外界争斗过一丝一毫,最终却为了偿还父亲的血债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薄凉子强忍着悲痛,拿起了儿子胸口处的书信。那潦潦草草的两行字,没有署名,却如同利刃一般刺痛了他的心。“一剑青锋不过天,到头又有几影玄。倘若徐来君不在,薄凉一世薄凉仙。”原来,薄凉子本家姓徐,他儿子正是徐来。而他一生所创的青锋徐来剑法,正是以儿子的名字命名。他原本打算将衣钵血脉一并传给儿子,无奈儿子却对剑道并不热衷,只学去了他三四成的功夫。尽管如此,徐来却一生要强,不愿辱没父亲的名头。他早年发誓要将剑道大成,否则不娶妻不生子,也不理世间任何事。然而,两百多年过去了,他也不过是达到了圣阶无相的境界而已。

剑道至尊没有后人,这成了薄凉子心中永远的痛。他悔恨自己当初未能保护好师叔与祝春光的父亲,导致今日大仇来寻。他更悔恨自己未能将儿子培养成才,让他无辜地承受了这一切。心魔难挡之下,他再次提起了那柄引发一切的神兵利刃。然而此时的他却发现,自己的剑道已如那利刃一般黯淡无光、内中败絮。他被心魔所扰乱,一生所创终究还是走了歧途。

就在这时他突然有了顿悟。他意识到自己的剑道之路已经偏离了正轨,被仇恨与执念所蒙蔽。他黯然转身离去,决定放下心中的仇恨与执念重新开始。他不再寻仇也不再提当年的过错而是将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剑道的修行之中。从此之后剑隐门在他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十年一个充满了希望与和平的时代。

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十年仿佛弹指一挥间,却足以让世间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谢青山与崔白发,这两位剑隐门的杰出弟子,在闭关苦修十载后,毅然踏出山门,踏遍万水千山,只为探寻那天地间的一线天机。他们的足迹遍布四海,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剑隐门正义与玄妙剑法的传说。弟子们纷纷效仿,以剑为笔,以心为墨,为正道之名,挥洒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而薄凉子,这位传奇人物,更是在红尘中再度寻觅,他的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寻找一位能够继承他衣钵,化解世间一切纷争的真正传人。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一个十年悄然而至。剑隐门在谢青山、崔白发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赢得了四海苍生的敬仰,其大义高玄之名,响彻云霄,坐实了正道之首的宝座。同时,剑隐门也成功地为玄门之教挽回了一些原本的宗旨,使得玄门之道在世间再次焕发光彩。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祝春华,在这十年间更是修为突飞猛进,达到了高玄入顶的境界。他的名字,如同海外昆仑一般,威震四方,无论是正道还是邪道,都对他敬畏三分。毕竟,连薄凉子这样的高人,都对他无可奈何,谁又能轻易招惹这位煞星呢?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再过二十年,一个名为寒门的势力悄然崛起,其门主狱中人,更是一位横压一切的绝世强者。他虽修行时间不长,出身也成谜,但修为却高绝无比,连当时的玄门绝顶高手白乾一也只能胜他半筹。在他的带领下,寒门横扫邪道,座下五十五位绝顶高手,数万门徒子弟,威风凛凛,能力压正道,成为继万魔渊后又一个以魔宗之名抗衡整个天下的不世之雄。

寒门的崛起,标志着又一个时代的到来。正邪之战,战火纷飞,又是十年光阴匆匆流逝。在这十年间,寒门网罗天下英才,门主狱中人经天纬地之才,风头甚至盖过了当年的魔山老祖。邪道在他的带领下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真正统一,整个邪道俱是寒门。

为了巩固这份来之不易的统一,狱中人打破了原有的门规束缚,将整个寒门重新编制。门中开设殿堂,各堂主、殿主、阁主等人皆由门人共同选举产生,唯才是举,不问出身与仇怨。这种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使得寒门内部更加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来自正道的压力。

与此同时,正道也不甘示弱。在隐忍与对策中,正道中人才辈出。剑隐门三大名剑斩断桎梏,各自破开心结修成了自己真正的剑道;薄凉子重铸青锋剑,晚年得成无丝毫隐患;谢青山、崔白发等弟子虽然心中仍有执念固守,但修行所道已窥见真谛,不久亦将剑道大成。青离宫掌教帝君长生大帝长春子更是培养出了金鼎、符箓、术数三门后继有人的杰出弟子尤其是孔阳真人更是以女子之身修道成就非凡道家三记绝学她一人独修修为心境皆是青离宫除长春子之外最高之人隐隐有堪破上古之势。

除了剑隐门和青离宫外,其他宗门也不甘落后。苍南海云宗、西昆仑瑶池仙境以及西南往西的须弥宫纷纷亮出绝学不再藏拙门下的弟子修为也是突飞猛进。苍云宗掌教帝君苍云大帝白乾一独断玄门之能令天下人不敢妄之其门下子嗣门徒更是飞跃而修苍云七宿先后成名九凤之子亦震古今;瑶池仙境继任仙主玄姑子一身当家更有师父太瑶仙帝古道大师坐镇瑶池山;须弥宫则是佛山须弥山上太佛尊者独掌三藏佛经一人修冠大衍论、大相论、轮回篇三部通天箓使得佛门大兴。

这段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与英雄主义的光辉。无论是正道的坚守与反击还是邪道的崛起与统一都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以及对于力量与真理的不懈追求。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