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风云箓 > 第327章 密卷

风云箓 第327章 密卷

作者:白玉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1-17 01:57:49

可妖僧普渡踌躇半天,再次开口,说得却是云山雾罩::“天下者,天下也,苍穹不改,唯无尽长河,只是这天下大运,只人族可遇无极,此乃定数,亦是大道气数,不可抗,不可求,故人族者,气运也,佛宗者,妙法也。”

他这话说得模糊,风万霖却听得明白,正所谓大道不衍天道不过,天下有无尽生灵,可浮禹苍生唯人族当触摸大道,此为定数,亦是佛宗祖师当初感悟,虽然不解其中关键,但佛宗祖师跳出三界脱身五行,此后才说出言论,或许到了那个境界便知晓一切。

只是佛宗祖师留下此言,关键并非在己身修行,而是在人族本身,所谓大气运,天道加持大道惠顾,如此造化,不管在谁人身上,其天生异象必随身携带,虽然这异象未必是生来就有,可半数以上皆是如此,余下者凝聚而来,如此所谓天象,不过天道之手将其聚拢,从而灌注再行显化,其根本乃人族本身。

说白了,大气运皆是天意,天道借异象出手,自万千人族丝毫剥离,从而聚拢再灌注一人,此强取硬借便是气运,亦是命途天意。

故而所谓经天纬地者,以往多数都凌驾众生,有其既定亦循规蹈矩,即来到世间,自有其该走的道路,看似无常,却更像是完成使命,如此怎可强求,又怎可更改。

换个角度,所谓时势造英雄,返回头那大灾大难多少无量,每有举世之人力挽狂澜,看似应运可回头细想,何尝不是此人量身,其本身就是灾星,那一切灾劫俱是命途,为塑造也为历练,否则如此人物何以成就,故一切似乎皆天道有意。

再说得明白一些,乱局中有人逆天,可反过来没有这绝世之人,便不会有天下大劫,反之量劫将至,那逆天者已然不远,故无法强求,亦无法阻隔,除非有超越天道,可能超天道又怎会在乎这般琐事?

风万霖有些感悟,但此事却不可心急,有些事还需循序渐进,眼下他更加关心另一层意思,普渡言论中佛宗之本,表面上普渡众生,实际却网罗气运。

须弥宫八十一路游方尊者游走天下,苦救苍生为名,普济天下为本,如此高明的手段无人怀疑,佛宗弟子以此为基,坚定不渝至死不动,从来没有人怀疑其中。

这里边要说高明,佛宗弟子苦救苍生,其行恩行惠问心无愧,可受人恩惠者心存感念,有回报,对佛宗也心存大义,而佛门修行,信仰汇集便是功德,这功德来自万民,亦来自天下苍生。

飞禽走兽,草木竹石,灵智不开亦有本能,虽然微乎其微可寥胜于无,滴水可成江河,苍海亦是万川,但此事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然人族圣心,世人多怜悯,佛宗者行取天下苦救苍生,对万物尚且如此,即便未受恩惠,观其行事,许多人心中亦有共情,如此便有香火,香火亦是功德,功德则立教之本。

而其中的关键,那信仰本身正是人族所谓气运,万民汇集佛宗收敛,可镇压一教气运,后世弟子当参悟佛法,至深者亦可享用,继而修行更上,佛法也越发精深,如此往复,佛法越深修行越高,达则便可窥成大道,大道一但被触碰,天地之外便有了机缘,缘法既是造化,此乃佛法真谛,亦是佛宗真谛,甚至有可能是玄门真谛。

“佛法,道法,呵呵,大师毕生所求,可想过前人亦入了歧途?”风万霖眼神孤傲。

这一刻,他仿佛万古无敌,哪怕修为不足又身在法末,可这份气度,即便放眼长河,悠悠无尽自上古而来,就这份道心,难有匹敌。

而风万霖本身,也正是在这一刻真正的道心无碍,亦同样在此,风万霖境界暴涨,只一瞬间便从圣阶无相,直接飞跃到混元之境。

只是混元境错综复杂,风万霖虽踏过门槛,可真正的修行还尚未开始,不过这鸿沟难越,他一朝踏过便再无阻拦。

往后的路,只无敌世间。

风万霖一身直接越境,跨无相入混元,在场的无不震惊,殷无寿摇头苦笑,叹天下如此人物,寂灭禅师满脸叹服又无比可惜,恨此人不是佛宗之人,可有心度化却满眼无奈,风万霖本身至高,背后还有两位帝尊。

那两位,春秋大帝骆红尘乃授业恩师,其岳父更是玄门绝顶苍云大帝白乾一,此二位单出一个,都不是佛宗可轻易招惹。

春秋大帝孑然一身,吃罪了放下颜面,真要跟佛宗为难,须弥宫只能封山避世,至于苍云大帝,呵呵,白乾一玄门绝顶天下魁首,一人可压住寒门不敢放肆,于此佛宗又算得了什么,寂灭禅师硬生生压下念头,暗道自己痴心妄想。

“阿弥陀佛。”妖僧普渡双手合十,口诵佛号接着说道:“风施主一言证道,可喜!可贺!!”

普渡眼中皆是真心,此刻他心智恢复,风万霖一言夺境,此仁风侠义,对整个玄门,可以说天大的幸事。

反之风万霖倒毫不在乎,眼下菩提祖树魔根松动,上面的封印随时崩坏,而且普渡先前做下恶事,那城中惨案皆生灵之血,恐怕那封印已更加危险,当务之急,问罪普渡便更加迫切:“大师还是说说正题。”

“善哉,风施主且听。”妖僧普渡也不废话。

打稽首接着说道:“贫僧方才说祖树根茎内附有魔种外则封印,那封印需人族之血浇灌松动,当初盗走之人不知在何处得了机缘,其修成魔陀化身黑莲,差一步捣碎成魔,也正是如此关键,其造化所得炼化本心,短暂的神智清明,那魔陀寻回本心得知一切,幡然醒悟下以本体立咒,化黑莲穷往后轮回命锁妖魔,菩提根遁其玄妙,魔莲当再回金身。”

说到此处,妖僧普渡顿了一下,转头看了看须弥山所在,之后继续:“魔陀诅咒除了命锁妖魔,也锁住了菩提本身,当初佛祖留下本体,涅盘后有意菩提祖树佛光普照,护佛宗佑道统,可菩提根遭遇侵蚀,异族不死,魔种难除,佛宗气运衰败欲破此障,便需重塑佛祖金身,以菩提祖树再造佛法,如此方可化解一切。”

“因此,佛宗不得不镇杀异族,只是封印不解诅咒不除,便无法办到,而且唯一的办法,当初那位命锁妖魔的魔陀,魔莲中留下交代,欲达此功需应劫之人,此人需承受罪孽,造大杀伐以血浇灌,直到魔莲诅咒中三灾六劫尽数应满,而后历九九八十一难成就金身,金身成更献祭自身,取一身罪孽化开封印,以毕生的功德净世炼魔,如此八苦坠身九戒缠魂,许毕生宏愿生生将异族拖出祖树断根,之后方可以魔莲为本再次封印,这般断根重续,佛祖金身重塑,须弥山佛轮普照,佛宗当有大兴。”普渡一气把话说完,只是说完又暗自苦笑,似乎这一路可悲可叹亦无比可笑。

只是听他说完,殷无寿有些眼神不对:“你这话前后不通,说惨案乃无奈之举,可方才所言亦鲜血浇灌,莫不是有意为之?”

有人怀疑,妖僧普渡点了点头,之后又摇了摇头,他自己知道,方才说杀害无辜属心智迷失,后来与诅咒有关,前后矛盾,换谁听了也有些怀疑:“不错,殷堂主所言不差,贫僧正有此意,可出家人不敢诳语,之前作恶确实是心智迷失,那生灵血脉魂魄浇灌,如此才引出魔莲,而一切说辞,贫僧也是后来知晓,当时魔莲下守一丝神志,贫僧才有机会决定本心,是贪生怕死,还是舍生取义。”

“呵,好个舍生取义!!”风万霖冷冷一笑。

随后他转头将布袋拿出,只手中一抖,一点细小的波动,如水纹般轻轻荡漾,在不易察觉下泛起涟漪。

而随着动荡,寂灭禅师与妖僧普渡,这两大高僧先是一愣,瞬间后眼神冰冷,一身气息也逐渐死寂,最后如先前一般,眼中杀机凝结,周身酝酿全力,似乎看着风万霖与殷无寿想要随时出手。

见此情形,风万霖反手一动将布袋收起,接着袖袍一摆,其神念碾压众人,如惊涛骇浪般拍打在二人心头,两位高僧猛地一震,片刻后恢复如常,再看向风万霖,眼神更加惊骇。

“还有何话?”风万霖语气平淡。

可寂灭禅师却不明所以,妖僧普渡也同样不解,就连殷无寿亦眼神疑惑。

风万霖一笑,三人不懂他当即解释:“风某大胆,有个猜想请两位高僧定夺。”

“还请赐教。”两位高僧双双点头。

风万霖一摆手,道:“那倒不敢,只是方才所说,佛宗也好,玄门也罢,这天下数不清的修真炼道,真要能超脱天地,不说苍穹大帝,最少也有五帝之能,这等人物岂有本体被夺之理?”

“另外佛宗涅盘圆寂,以贵宗佛祖之能,其留下法身如何被异族侵蚀?何况天罚之下还是个苟且的异族,区区残火敢争日月,岂不是自寻死路,如此,两位大师可曾想过?”风万霖这话另起一头,他有些怀疑,也有些猜想。

话音落在众人耳中,寂灭禅师眉头一皱,他似有所悟,眼中神情从不信逐渐无奈,随后又尽是不甘,最后则仿佛认命,一言不发,只不住的摇头。

反观妖僧普渡却当即骇然:“风施主的意思,莫非......”

“不错!!”风万霖当即点头。

之后不等普渡发问便直接开口:“风某怀疑,你佛宗先祖并未超脱,所谓法身又涅盘圆寂,哪怕异族或魔莲之说,在风某看来,多半他自己入了歧途,虽然只是猜想,风某也不知当初如何,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否涅盘时有何偏差,可毕竟他有道之人,即便修行上出了岔子,能问鼎苍玄,想必能留下后路,只是如何参悟需得看佛宗后人,多半在佛法之中。”

此言论将佛宗整个推到,所谓当局者迷,佛宗不曾怀疑,多半是不曾想过,可风万霖不同,听着有心非佛宗之人,任何事都敢于猜测也有心猜测,因此这些话放了出来,寂灭禅师和妖僧普渡不听则以,一但在心中有了猜想,便一发不可收拾。

渐渐的,这两位高僧仔细回味着风万霖所言,越想越觉得风万霖越说越对,到最后竟也开始怀疑,其本身所在佛门,传承无数的道统是对是错,也不知何去何从。

不过寂灭禅师一生固执,眼下依旧不愿相信,也不愿打破平生的信仰:“阿弥陀佛,风施主所言,恕老衲难以接受。”

他这话很好理解,有些人往往在心中有盲目的坚守,而且无比坚定,寂灭禅师便是如此,这也造就他神僧之名,可也阻碍他前行的脚步。

至于妖僧普渡,跟他相比要洒脱许多,因此也自在许多,佛法上也灵活许多,只是风万霖一言,对于普渡来说,一直以来他坚守的东西,似乎在逐渐崩塌,有些不愿接受,却又举棋不定,不知该不该有所怀疑。

这也难怪,佛宗者,一直以天地间最后一位超脱得以,可眼下说佛祖并非超脱,反倒是入了魔道,这说法如何能接受。

然而风万霖又说那祖树断根内生长的魔莲,正是佛宗开山祖师真灵,这推测莫说眼前的两位高僧,放在佛门任何人身上,即便是佛宗所有的弟子加在一起,恐怕也没人愿意接受。

这还不算,此事要放在玄门,恐怕就邪道也难以相信,除非有真凭实据,否则传言中最后一位超脱之人,那勘破大道之争的人物竟涅盘失败,无奈留下真身涅盘圆寂,死后真灵竟化身魔莲,更遁入魔道,这一系列反转,恐怕很少有人能愿意相信。

毕竟此事非佛宗自身,也关系到整个玄门,无尽岁月的大道之争,不管是魔道还是仙途,哪怕妖邪鬼魅都曾见证过佛祖超脱,此事多有记载,许多宗派都有密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