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风云箓 > 第323章 鸡肋

风云箓 第323章 鸡肋

作者:白玉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1-17 01:57:49

幻象推衍到此处,正是孔阳真人当初拜师。

青离宫掌教帝君亲自收徒,少女本家姓孔,名则孔阳,长生大帝收做关门弟子,如此孔阳真人就此拜师。

只是眼下幻象变动,反过来再看寺庙,风万霖一人镇守,白虎堂堂主回师请命,余下白虎堂高手原地等候,殷无寿一人返回帝苑。

其中,殷无寿一是要借人皇剑回返除魔,再者那寺庙牵连佛宗,佛家弟子理当罪责,另外此间事跟佛宗有关,须弥宫乃佛门之首,理应有所交代。

这般,幻象衍化到帝苑之中,殷无寿与老太师说明此事,老太师二话不说,亲自借来人皇剑,点兵五百相助擒拿。

与此同时,帝苑传讯佛宗,告知须弥宫掌教佛尊,大佛尊者心知严重,亲自往后山请出灵、陨、空、寂四大神僧中,唯一没有闭关的寂灭禅师。

寂灭禅师排行最小,可修为最高,抛去佛法不提,降妖伏魔可谓冠绝须弥山,乃佛宗最高之人,他三位师兄于境界上或有超越,可要说对敌,寂灭禅师绝对是首当。

另外寂灭禅师性情果决,比三位师兄更有优势,遇事不优柔寡断,没有佛门恶习,此外劝人向善也只说一遍,听则罢,不听便开法伏魔,从无商量余地,因此大佛尊者将其请出,随帝苑赶去伏魔。

再有帝苑说此番应对乃混元之境,风沙堡堡主亲自出手,联合青阳真人与白虎堂主,三人合力竟不能破,可见那所谓的神兵才是关键。

这一点,寂灭禅师颇有研究,对神兵一道,尤其是阵法及护体一类,他不灭金身的功法正是参照神兵加以改良,将佛家修身融入其中,如此法身炼体修为高绝,于斩妖除魔更得心应手。

如此看来,此番寂灭禅师最为合适,接佛尊法碟寂灭禅师即刻赶赴,待到寺庙时不多不少,正与白虎堂堂主脚前脚后。

可来到寺庙,寂灭禅师有些反常,幻象中明显看出他眉头紧皱,原本悲苦的面容略带狠戾,难道老和尚要杀人灭口?

姬瑶仙子不禁疑问,只是幻想之中她不好推测,便耐着性子继续观看。

原来这寺庙乃故人所建,那暗中之人不肯现身,可寂灭禅师却佛法感应,那人看似神秘,却一身佛法浩然无边,虽有意隐藏踪迹,可本门秘法隐隐牵动,寂灭禅师立时明白。

缘出一门,此人的身份也有些猜想,同样的功法,此人或许是寂灭禅师的师父隔代传授,与当今须弥宫掌教佛尊一师之徒,多半是大佛尊者当年的亲师弟,妖僧普渡。

说到妖僧普渡,本也是须弥宫弟子,与寂灭禅师叔侄两辈,当年因狱中人抢夺佛经,普渡的师父与之争斗不幸圆寂,留下两名弟子托给恩师。

当时的掌教佛尊痛惜爱徒,亲自传授这两名弟子,可二人缘法不同,师兄固守佛门,老佛尊圆寂后接任掌教,以大佛尊者之名执掌佛宗。

至于他师弟普渡,本是须弥宫游方尊者,师兄继承佛尊,因对佛法不同悟性不同,修行也不尽相同,没多少日子便彼此不合,普渡一气之下自愿游方,没有特殊事不回山门。

此后普渡游走四方,名声越来越大,修为也越来越高,可行事风格实乃随性,佛门弟子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世间固有的印象,对普渡尊者的行事,可以说背负其名却枉费其名。

普渡行事乖张,佛门戒律从不遵守,至于佛门八苦,在他身上难见分毫,只是他不按常理,行事倒却尽数为正,奈何手段酷辣遭人嫌弃。

为善者,他置之不理,为恶者,也杀干抹净,不管你何等出身,只要为恶,从来没有辩解机会,也不看丝毫证据,只要认定他直接就杀,也不度化世间一人,所谓佛法如抛之脑后。

这一点,寂灭禅师颇为看好,因此当初他惹出麻烦,很多时候都是寂灭禅师前后维护,不曾接受惩罚。

后普渡尊者愈演愈烈,行事越发乖张也少计后果,所谓大小因果,有种有得,世间循环也往来无常,普渡以往行事终于给须弥宫惹来大祸。

以往小宗门偶有败类,碍于名分也碍于佛宗,须弥宫五大宗门之一,对普渡尊者也不好追究,可帝苑皇族却不在此列。

帝王者,贵胄也,出两个恶事本不稀奇,往常只皇家受罚,人皇令下要么斩首要么关押,或者是流放赤地,问题就出在此处。

当初人皇贤明,帝君者从不遮掩,有恶事发生秉公非常,该杀该罚也从不姑息,之后更告知天下,叫百姓评说。

可毕竟人有不同,当初有帝苑皇族仗着妙法,又仗着身份,有些人做下苟且,虽涉及百姓,大部分非玄门中人,没人告发也就很少有人愿意追问。

可纸里包火哪能长久,普渡尊者得知一二,本想着天朝不管他出手斩杀,可不等除恶,许多事有人告发,老太师刚正不阿,报人皇本意诛杀。

只是人皇当时念及旧情,其中最为严重者,其父身后只有独子,更无后辈血脉,念着这点,人皇当时判其流放,意图后世子孙降生再作伏法。

此事本来也算公道,可普渡何人,听说后中途截杀,押送的路上,普渡尊者连同反抗者一并杀之,噩耗传到帝苑,人皇震怒令须弥宫交代。

其实本也不至于此,奈何被杀之人的父亲与人皇手足,四海征伐也颇是战功,与妖魔相拼,护人族海内,这样的人物早年丧妻,一独生爱子托付。

人皇本身最念亲情,将其送往帝苑,求一世长生也算造化,不想他纨绔不学,玄门中建树平常,倒学人浮夸,仗着出身有恃无恐,其父亲当时镇守西北尚未还朝。

人皇处罚后传信告知,他父亲感念天恩,并未多说,只道是咎由自取,可爱子独苗乃人之常情,有些个私心倒也无妨。

当时人皇考虑这点,虽有些不公,判罚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统御天下便不问不究不举不罚,其流放之地也正是西北,有意令父子团聚,谁知半路截杀,普渡尊者出手无情。

这般惹出大祸,噩耗传到军中,身为人父者血脉被断,心灰意冷此生魔念,当即班师回朝不入帝都,走皇城兵峰直达须弥山下。

十五万大军气运当头,有人皇虎符哪怕如玄门,兵锋陷阵也难以抵挡,眼见一场屠杀山门血戮,帝苑老太师亲自出面,携人皇御旨,十五万大军按兵不动。

转头限须弥宫佛宗三日交代,倘若不能交出普渡,须弥山下有言在先,所谓将在外军令不受,十五万大军再难调度。

按说此事本不应该,可人皇毕竟念及手足,此事给足情面也顾念亲情,大军在须弥山前,整个玄门眼见动荡。

如此佛宗内乱,可大佛尊者也毕竟不凡,三日内普渡叛逃师门,从此不认佛宗之人,自号妖僧广行天下,对于帝苑缉拿也生死相见。

可事有原委债有短长,妖僧普渡脱离师门,明眼人一看就知,十五万大军余恨待消,奔佛宗冲杀三次,须弥山护山法阵尽数破灭,佛轮金身震碎七八。

这一番发泄,须弥山死伤有数,正所谓修行不易,许多佛门弟子一生修行,不等触及高深便付出东流,此从头再来致须弥宫一落千丈,这点也是甲子之战时,佛宗少有参与的根本原因。

话到此处,妖僧普渡游走天下,与帝苑偶有搏杀,只是她不受裹挟,帝苑也没有真正的高人亲自出手,凭一些寻常弟子很难缉拿,因此妖僧一直法外。

而寂灭禅师对这位师侄,本来只道他太过偏激,有些时候不懂变通,可后来一想,此事如换成自己,当初只怕亦是如此。

因此这些年没有来往,可寂灭禅师却真心想念,对于妖僧普渡不回须弥,他从来不怨,只有惋惜,奈何二人之间没有联络,许多事也无法沟通。

不过眼下如幻象,无名的寺庙彼此遭遇,虽然二人未见也未曾点破,但寂灭禅师明白其中。

殷无寿携人皇剑赶来,风沙堡堡主亲自镇守,如此他普渡师侄难以脱身,可继续拖延,有人皇剑之威,难以支撑也难以抵抗,这寺庙被破早晚之事,那神兵被碎也是只数剑。

之后以风万霖的威名,哪怕修为不敌,生死搏杀也无往不利,如此他普渡师侄此间危矣,何况人皇剑万法不挡,殷无寿更在一旁。

想到这些,寂灭禅师暗中琢磨,宁背滔天祸事,也要出手相助,而且他想到狠辣,意图骤然间偷袭全场,将在场的瞬间灭口,以此慰当初心中的愧疚,更为妖僧谋取生机思。

只是长辈的心思仍有不解,帝苑说惨案所为与寺庙有关,可普渡的为人,当真是亲自做下?

寂灭禅师不禁怀疑,他师侄人品自不用提,修行也算稳固,如此心魔一说应该没有,可种种迹象,所有的矛头指向普渡,难道是另有隐情?

寂灭禅师不敢确定,同时也不敢否认,毕竟多年不见,他曾经的师侄眼下如何,修行上是否出了问题,是否有心魔难以保证。

因此寂灭禅师犹豫不决,是点破身份,还是一念相助,一时间不好决定。

可正当犹豫,寂灭禅师不曾察觉,自己渐渐着了心魔,不知何故这寺庙方圆百里之地,凡有执念者,皆被一股不知名且无比微弱的气息扰乱心境。

这一点早被影响,他来到寺庙与众人见面,之后不受感应便一直承受,只是他不曾察觉,这心魔微弱,饶是他金身不老心境无碍,此刻内空外空依旧被执念锁住心魔,正一点点蚕食他佛家修行。

不过在场的除他之外,如风万霖以及白虎堂弟子,不管是殷无寿还是所带高手,哪怕五百甲胄也不受影响,这一点与心境无关,这些人心境也不比寂灭禅师,只是暗中隐晦只针对佛门,且圣阶混元最受影响,尤其是佛门的大寂灭境界。

只是眼下情况,寂灭禅师仿佛不觉,另一头人皇剑一连三剑,最后一道剑气终于破开那护庙的金光,寺中僧侣尽数被擒,之后那密室中玄阶僧人紧跟被拿,暗中躲避者现出身形。

此关键时幻象一闪,一杆寒枪挑碎虚妄......

有人出手,正是风万霖大风诀运到极致,细微的波动,一道枯瘦身影渐渐浮现。

只见他手持佛珠腰挎布袋,土黄色鼓鼓囊塞一身邋遢,寂灭禅师抬眼观瞧,这半老的和尚不是普渡更是何人。

当初他最为得意的师侄,须弥宫八十一路游方尊者排在首位,只是背负怨名叛走师门,妖僧普渡正在眼前。

寂灭禅师有心看着,普渡面上悲苦眼现黑气,双手布佛号再搭布袋,看情形那布袋内有玄通。

寂灭禅师意忽然识到什么,脸上痛疾似有不忍,可眼中一闪,一股黑气隐入心魔,灵台中一点迷雾渐渐扩散......

“是你?”殷无寿也将其认出,身为白虎堂堂主,许多事他自然知道。

不过风万霖在旁眼神询问,他成名尚短,对普渡之名只是听说,他不曾见过故而疑惑,此刻听殷无寿认识此人,当即转头。

反之殷无寿不等回答,寂灭禅师率先开口:“想不到咱叔侄俩再次见面,竟是在这般情形。”

“小僧已脱离佛宗,叔侄一说,还是算了。”妖僧普渡笑着回应,手中半行佛礼算是敬意。

寂灭禅师心头一苦,叔侄二人原本的情分,这些年怕有牵连一直不认,可当初无奈他一直自责,因此他越发修行,许多事也越发豁达。

这点妖僧普渡也大致相同,叛走须弥宫,很少有事迹传出,玄门中仿佛蒸发,知道眼下再次现身。

只是寂灭禅师不愿搭话,二人的称呼,对他来说有些心中不忍,此刻默默的看着眼前的师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