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风云箓 > 第160章 殒灵台

风云箓 第160章 殒灵台

作者:白玉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1-17 01:57:49

这话听上去有些冰冷,谁都知道风尘这是心有怨气,想想也不奇怪,他本是风家之后,虽有先天之灵却偏锋绝脉,本就年幼时心生苦闷,又赶上三年前一场大祸。

总算熬过了一切,如今他身入玄门,可不等有所期待,便被旁人安排好一切,还是当着他面前一番商议,如此所谓的为他考虑,实则只是每个人心中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征求他的同意。

说起来,在场的除了古元大师没有交集,旁人如雷功、姬瑶以及白鹭仙子,这些人都算风尘的亲近,且有救命之恩,可再大的恩情也不能随意处置旁人的一切,何况风尘还背负着一身血债,将来也有他自己的路要走。

古元大师眼神悠远,仿佛透过一切在看着风尘,就这么看着,好半天未曾说话。

她不言语,在场的也都沉默不语,唯有雷功的双眼不觉得亮了一亮,不过也并未多说,他在等,等着风尘接下来要说什么,也等着古元大师如何答复。

片刻后,古元大师脸上的轻纱微微一动,似乎有些笑意,眼神也变得柔和:“子随父,风万霖的儿子,果然有些傲气。”

风尘并不搭茬,只是接着又问了一句:“倘若我风尘不入瑶池,前辈还是要我雷伯伯三个条件?”

“不错。”古元大师点了点头:“贫道早就说过,你是你,他是他,不可混为一谈。”

听完这话,风尘眼神清澈,不再有丝毫怨气,仿佛他放弃了什么,又看了看姬瑶仙子,跟着上前施礼:“姬瑶阿姨,小侄就此别过,待将来再把恩情还上。”

说完又对雷功说道:“雷伯伯,小侄天性鲁莽,可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您一心好意,小侄心中感念,至于恩情,小侄这辈子怕是还不完了,既如此,将来如有机缘,幸得一身修为,凡雷伯伯有令,亦或霹雳堂如有差遣,小侄肝脑涂地绝不皱眉,眼下便就告辞去了。”

风尘说完对雷功施了一礼,又跟白鹭仙子点了点头,之后转身就走,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沓,就连古元大师他也没有再看一眼,更没有对其在乎。

如此变动,谁都未曾想到,就连姬瑶仙子都以为风尘此来,将会有一场造化等他触碰,可不想这孩子性子刚烈,且有一身傲气,宁可不要机缘,也不愿有丝毫拖欠。

这样的性格,放在修行上多是好事,心如磐石不可因外物摧动,可要放在处事上,多半会吃亏不少,不愿变通,自然也就少了许多的机会。

但世间万事往往又都是这般,有舍有得彼此均衡,风尘这样的选择也未必就是坏事,往后的路谁又能真正看清,故姬瑶仙子并没有规劝什么,只是在心中叹了口气,有些可惜罢了。

而雷功则是真正明白风尘的意图,他不想拖累自己,虽然古元大师说得明白,你风尘进不进瑶池,那三个条件也不会更改,可事有迁就,也有理字可循,你的条件只是你说,旁人答应是旁人的事,我风尘从未接受,也不亏欠什么,故往后的路没有人情牵绊,就是雷功想要偿还那三个条件,我风尘不愿,怎么做也就无法强求,而雷功也就好些交代。

毕竟当事者不予配合,也没有义务配合,那就不是可以控制,最后也能还雷功一个自由之身,最起码也不会一直绑在风尘的身边,至于雷功自己想要对风尘有所护持,那是他的事,且与古元大事的条件有些出入,只抱其命,不干其事。

这也是风尘所能接受的限度,在他眼里,自己虽然年少,可此时也是身入玄门,往后虽有坎坷,但不经风雨如何真正成长,且生死之间没有真正的经历,不入大恐怖,何来大觉悟,修行便是这般,旁人说得再多只是旁人的经验,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真谛。

如此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便是这个道理,虽然浅显,却少有人懂,故天下名师不少,可出类拔萃的弟子就那么几人,说到底,后浪不靠前浪动,反对激流越轻松。

说得再好只是经验,千辛万苦才是后人真正的积累,正如这道理本身,都知道浅显易懂,可真到用时又有几人做到,多数都藏着掖着,生怕弟子们遭遇挫折,然天才不少,能到绝顶者寥寥无几,其本质便是安放矫养,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磨难,这才导致安厦不再,那些所谓的天才,大风易折暴雨难尝,平白的夭折不在。

雷功看着风尘的背影,恍然中似乎看到了他的老友,当年也是这样的少年,不过虚长了几岁,十八的年纪同样倔强,甘愿吃些苦头也不受任何的规矩,更不被万事裹挟,这才成就了后来惊世骇俗的天纵之人。

风万霖十八岁辞别长辈,一甲子过去,当初那个狂傲的少年竟是搅动了整个玄门,正邪两道无人不知,高修往下谁人不晓,更带着风家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小玄户,一跃成为北疆之首,镇守大漠的同时又震慑着整个玄门,不是他风万霖不愿帝尊,后来的风沙堡早已是大帝宗门,岂会到最后被人算计时还是在九耀仙门之间。

回想到老友,雷功又想到了自己,他又何尝不是一身的孤傲,四百年大器晚成,如今的名头只是后来的两百年才有至高的成就,先头之间,那两百年身无长处,只有一个狂傲的性格吃亏太多。

直到遇到了风万霖,二人彼此相投,又相互借鉴,雷功开创了自己的绝学雪落苍穹,由此而通,九天神雷诀不日大成,他霹雳堂一脉也是因此威震天下,不再是一个玄门中流,屈居九耀仙门的末尾,他本人也是有大帝之姿,却同老友一般,风万霖不愿,他雷功也同样不愿。

想到这,雷功又不觉想起,眼下他雷功的出境,霹雳堂眼瞧心盼,等着他一身伤势恢复,雷鸣山一脉,那无数的生灵也在等着他往复会还,春秋大帝一身支撑,眼下的瑶池又是条件如此,而风尘又是这样的选择,倘若彼此对换,叫老友风万霖面对这样的出境,他会作何选择。

雷功想了片刻,直到风尘已迈步出门,他也没有真正想到,因为在他的眼里,风万霖不会面对这样的局面,哪怕如三年前那样的绝境,九幽冥帝真身出阵,其上古之名竟也被他捣碎了真身,只能凭借通天箓逃出残魂。

那九幽之能尚且如此,何况雷鸣山时所谓的动乱,虽然风万霖当初也同样的陨落,可那时的局面,雷功自信换成玄门中任何一人,哪怕是苍云大帝亲自出手,也不会比风万霖做得更好,毕竟那九幽可是上古而来,传说更是由上古五帝将其封镇,这悠远之下,其真身虽有消弭,可也不是后辈者轻易触碰。

故雷功的遭遇,换想成风万霖,当是一身当道万夫不挡,即便是莫问剑真心出手,再加上妖王等后来之人,也休想在风万霖手中带走雷鸣山任何一物,因此雷功左想右想,实在想不出眼下的形式,风万霖会做如何的选择。

不过雷功与风万霖生死相交,两人的性格彼此也知道一些,因此雷功也多少琢磨出一丝老友的选择,就眼下来看,退一万步讲,倘若风万霖真是面对此刻的抉择,是好言劝说风尘留下,还是坦然面对他的选择,又或者跟他一道而去,不受古元大师条件裹挟,再或者,听完古元大师那番大劫无量大道无常的感悟,跟她一样选择束缚着风尘。

到最后,雷功摇了摇头,这些选择都不在老友的范畴,以风万霖的行事,先不说能否会有旁的办法,就是入瑶池疗伤,他也不会顾忌古元,更不会把难题推给姬瑶,同样也不会把筹码压在风尘的身上,如此所谓的条件也就不会成立,他只会强行而入,或与古元交换,其条件本身也就不在听人差遣。

至于风尘一事,在风万霖看来,哪有什么大劫无量大道无常,人各有命也各有其命,如何走且看自己的选择,我被修行者当拨云雾,路上的一切乃磨刀之用,即便是最后真遭不测,也是路到尽时,怨不得任何。

可这样的抉择毕竟是旁人行事,雷功也同样孤傲,却不像风万霖那般无视一切,他有他自己的规矩,也有他自己的行事,换想着风万霖的处身,只是想看看老友的抉择,眼下的情况,雷功也已定下了心思。

只是他不等开口,就听古元大师轻轻的说道:“小孩子性子执拗,可贫道要说我瑶池的机缘不只在你,更在那白家的圣女,你可还是要走?”

“前辈此言当真?”风尘猛的停住,直接转身就问。

连古元大师身后的姬瑶仙子以及再往后的白鹭仙子,听到这轻飘飘的一句,也是脸色顿惊,更是异口同声:“师祖?”

惊异的不只他们,就连雷功也是眼神一动,转过头直盯着古元大师,等着她接下来要说的话,

可古元却是高深一笑:“真不真贫道所言,信与不信便要看你。”

“前辈的意思?”风尘快步走回了前厅,眼神同样盯着古元,只等她迈过关子。

但古元大师只是摇了摇头:“进了瑶池再说。”

话音将落,古元大师的身影逐渐虚化,最后彻底消失,众人都知道,这是进了瑶池,等着风尘前去相见。

只是古元大师这般的笃定,风尘却毫不买账,但又关系到白羽,他也不敢拂袖而去,故在前厅犹豫,不知是该进瑶池,看看古元大师有何话说,还是依旧离去,赶回南海快些修行,也好在玄阶时赶去落神峰,助他舅舅白惜墨寻找殒灵台,并借先天之灵的优势以及白羽云凰圣女的身份,二者同时灌注血气,在殒灵台当中引出一丝上古圣灵的灵力。

说到殒灵台,远古时龙汉大劫,祖龙祖凤彼此敌对,其两位的血脉也跟着加入争端,之后便导致当时的天下卷入纷争,彼此搏杀下可谓好一场劫难,远古异兽彼此不存,死伤者不知多少,只道在那之后,神凤隐落,苍龙不出,连天下异兽也半数不现。

这样的结局可谓惨烈,而其中的牵扯早已不知何故,且如此久远也无法考究,但有一样东西却一直在传说当中,而且就在那落神峰之下,其深不见底又延绵不知的九霞涧内,这个东西便是殒灵台。

顾名思义,那殒灵台乃是龙汉大劫时,众多的上古异兽陨落之地,其中不乏圣灵之尊,当然,作为争端开启的凤凰一族,同样也有死后的残留,而殒灵台作为当初的陨落之地,同样也是战场的中心,当初本是一根通天的柱子,后来被打碎残留,又被当时无数的圣灵以血脉、残魂以及破碎的真灵浸染,化作一块了巨大的石碑。

再之后浸染的越来越多,其死气沾染也越发严重,而且凝结化羽,似有新生之象,可它怨气颇重又岂会容于天地,故天道之下神雷灼炼,那石碑便化作了一个莲台模样,却变得小巧,更在天罚之后,龙汉大劫落幕之际,犹自破空离去,最后有传言说它在落神峰惊鸿一现。

玄门中由此传言,自然会引去无数的寻找,可玄门之下,一直到今天,也只是有寥寥几人说是有幸见过,却不等上前又不见踪迹,想必是有缘者当能触碰,而这个有缘人又是个不错的理由。

落神峰九霞一出,天光之下无数人趋之若鹜,可宝物倒寻不少,机缘也足够之多,唯有那殒灵台,不管你身出何门,又或是哪种血脉,只听说就在其中,却不曾有人再度见过,后来传说不实,玄门也就只当飘渺,没人再关注这等宝物,只在乎九霞涧何时天光,也好身入其中去寻找自己的机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