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风云箓 > 第137章 业障

风云箓 第137章 业障

作者:白玉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1-17 01:57:49

年轻人来到面前,没有一丝的胆怯,也没有一丝的言语,只有不卑不亢的眼神,看着薄凉子,轻轻的站定了脚步。

“你是他的后人?”薄凉子轻轻的开口,眼中的询问带着一丝愧疚。

年轻人没有说话,而是往前又走了一步,依旧是看着薄凉子眼神不动。

薄凉子眉头一皱:“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他后来如何。”

年轻人再次往前,依旧是没有说话,而是伸手在地上拔起了一柄利剑,手抚着剑身,眼神越发的沧桑。

薄凉子似有所悟,点了点头,打开了先前由值守弟子送来的木盒,取出一块漆黑的令牌。

天魔令,万魔渊魔山老祖的信物,据说十几年前万魔渊一场大战,魔山老祖不知所踪,其门下弟子多半死伤,剑隐门引领正道一举捣碎了魔宗嚣张的气焰,整个邪道也因此遭创不小,一时难以跟正道相互抗衡。

“你终于来了,报仇的话就动手吧。”单手托着令牌,薄凉子轻轻的说道。

“我打不过你。”年轻人终于开口,说完便把那宝剑收进囊中。

原来这年轻人就是当初含恨离去的祝春华,这些年毫无音讯也不知去了何方,眼下修为之高竟连薄凉子都看不透他,化作当初的模样来到残山,与薄凉子仇敌相见。

“可你还是来了。”薄凉子再次说道,之后将令牌抛了过去。

祝春华伸手接住,微微的侧了侧身,看着当初他大哥玄天法象所在的位置,淡淡说道:“有些忍不住了,可能修行不够,总是想来看上一看。”

“你身上有掩藏修为的神兵,我竟看不透你,不如你说出修为,我以相应的境界出手,生死搏杀两道无悔。”薄凉子眼中带愧,轻轻的试探道。

“不必了,你连我的模样都忘记了,当年的事又能记得多少。”祝春华笑了笑,转身,迈步离去。

薄凉子并未多说,也并未阻拦,只是看着他仿如当年一般,一步步下了山去。

许久后,残山上响起了一阵幽幽的话语:“这把剑我带走了,他日我还会再来,到时你薄凉子也好,剑隐门也罢,等着我吧.......”

空空的回响,剑崖上薄凉子一声叹息,之后站起身消失在原地。

打那之后,心魔萦绕着薄凉子日渐昌盛,他也不知祝春华几时会来,也不知他如何报仇,只知道有个修为高绝者惦记着往日的仇恨......

至此,薄凉子开始闭关,五十年间他压制心魔参悟剑道,青锋大帝终于在五十年后往前一步,达到了剑道之顶,无我无剑的至尊境界,其自创的青锋徐来更是圆润无碍,真正的大成之剑,剑隐门由此声势更盛,彻底压过了正道所有的宗门,连那些上古传下的道统,如苍云宗、青离宫等也难以企及。

之后薄凉子开师授徒,先后传下两名弟子,这两名弟子修行百年,从两个懵懂少年,分别成长为两大名剑,俯瞰尘烟谢青山,春秋不老崔白发,这两位百年而成的圣阶至尊,玄门中无人不晓,两道中少有敢碰。

可薄凉子眼中依旧不满他两大弟子,这两人修行上各有偏激,老大忘情却太过无情,老二无他无我又太过木纳,这样的情况难以走得更远,将来也难以执掌一教宗门。

修行有碍,薄凉子多次教导依旧无果,最后只能寄希望于心境历来,以图他二人能在凡尘中找回本真,然几番下山,前后历练了不知多少岁月,名堂是闯出不少,修为也提高不少,可心境依旧是难以改善。

如此薄凉子赶忙叫停,他二人再修下去,以杀伐为首的剑道戾气渐重,不用旁人左右,他二人自己便会陷入到无尽的心魔,从而灵台崩坏,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这点薄凉子深有体会,他所历之情心魔在首,不是他以大毅力强行压制,恐怕他后来已是魔道至尊,哪还有什么剑隐门一剑开玄,也不会再有青锋徐来的剑道至尊。

谢青山、崔白发被薄凉子强行闭关,三十年过去化去了大半的戾气,可他二人心中坚守,依旧是当初那份初窥道玄的一己之道。

太上忘情、无它无我,这两道之守所谓的真谛,他二人始终不懂,偏偏这其中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说得再多亦没有亲身经历,永远只是旁人的感悟。

薄凉子暗自摇头,或许是他本事不够,无法教出更好的弟子,也或他二人太过温养,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动迁,总之薄凉子打定主意,他两位高徒已然如此,将来无有改变难以继掌宗门,偏偏他寿元已高,恐将来的日子已然不多,没有突破只能兵解归天,可玄门如此,法末之间谁又能说羽化登仙,故他心中叹然,一门道统只能再寻旁处。

彼时薄凉子独子已成,圣阶的修为已有无相,但一门大任又怎能考虑亲情,故他夫人留下的幼苗不在道统之列,至于剑隐门旁的弟子,修为高绝者心性不够,修行至深者又修为不达,同辈者又大多远去或闭关不出,再者也不能只寄于此而叫后继无人。

无奈,薄凉子外出寻找,天下间贤子无数,能入他法眼者几乎没有,寥寥的几人也都不如他两位弟子,就这样过了十年,薄凉子依旧没能找到继承。

这个节点,剑隐门传来意外,有个年轻人海外而来,携着剑隐门拜师的神兵,一剑破开了剑隐门护山的大阵,残山上扔下块令牌,说是报仇的日子就此开始。

薄凉子听完叹息,多年的心魔隐隐有了些触动,一丝一毫,皆被祝春华一举牵动,加快了脚步,他更加的想要找到继承,他知道往后的日子再难消停,留给他准备的日子也不会再多,毕竟那祝春华敢于现身,绝对是有着一定的把握,否则两百年一晃而过,他也不会音讯全无。

事实也正如薄凉子心中担忧,祝春华惊鸿一现,剑隐门由此如临大敌,倒不是他修为如何高绝,可一己之力独战正道之首,而是那祝春华不谙一切,从不守规矩如何,只要你剑隐门有人外出,不论修为如何,哪怕是刚入门的年轻弟子,他也一概偷袭,纵然不杀,也会废掉其修为,扔在红尘中不回玄门。

如此半年之间,剑隐门弟子数十人修为被废,上到圣阶之间,下到灵源刚入,只要是外出,必定会遭遇偷袭,偏偏还拿他毫无办法,那祝春华一身修为,恐怕连薄凉子也只在伯仲,故剑隐门一时人心惶惶,不敢有丝毫外出。

不过剑道之修,大多都有刚烈之性,门中弟子修为不够,无法与祝春华相互抗衡,老一辈的高修却是大多不服,薄凉子几位师弟横心联手,残山外两遇偷袭,一前一后连续六人皆被祝春华废掉修为,其中有两人乃是当年联手对付他大哥之人,当时就命丧黄泉。

然到底是圣阶联手,祝春华第二次偷袭也被拼死反伤,拖着伤重两三年剑隐门无有大事,门中弟子相继无恙,外出往来也都恢复正常,只是薄凉子更加担忧,他知道那祝春华心性坚忍,如此伤痛不来,自然是忍着大事。

果然,三年后五帝城封禅大宝,有须弥宫掌教佛尊大佛尊者继任帝尊,敕为须弥大帝,此盛况自然正道皆往,剑隐门亦不落后,薄凉子带着门中弟子前往五帝城。

门中留下他两位师弟看守宗门,他两大弟子谢青山、崔白发也在宗门闭关,至于他唯一的血脉,亦被留在残山。

五帝城盛况空前,剑隐门残山之上也好不热闹,祝春华只身一人来到山门,所遇者只废不杀,唯独带走了薄凉子唯一的骨肉。

三个月后,残山上飘飘晃晃回来了一盏巨大的灯火明灯,底下挂着一口青色的石棺,棺材落在残山,剑崖上薄凉子亲手打开,他苦命的儿子已然不回,襁褓中失去母亲,随父亲一生修行从不与外人争斗,到头来竟为他父亲还了一生的血债。

薄凉子忍着悲痛,轻轻的拿起他儿子胸口处躺着的书信,潦潦草草不过两行字,没有署名,薄凉子却是手中颤抖。

“一剑青锋不过天,到头又有几影玄,倘若徐来君不在,薄凉一世薄凉仙。”

薄凉子本家姓徐,他儿子正是徐来,其一生所创青锋徐来便是以他儿子命名,原本打算衣钵血脉正好相传,无奈他儿子不善剑道,薄凉子毕生的心血不过学去三四成罢了,照他两个徒弟差得太远。

偏偏他儿子一生要强,不愿辱没他父亲的名头,早年发誓要将剑道大成,否则不娶妻不生子,也不理世间任何,常常在剑崖下闭关不出,可两百多年不过也是圣阶无相,剑隐门绝学不甚参悟,他父亲所创也少有心得,就连他血脉延续也未有一丝。

剑道至尊没有后人,薄凉子心中悔恨,当初他师叔危难出手,虽灭掉魔象,却也没能保下那祝春光,如此大仇来寻,叫他儿子代父偿还。

薄凉子心魔难挡,当即寒风鼓荡,剑道至尊意起杀伐,赴天下间了却心头,几番寻找终于跟祝春华仇敌相见,可三次动手,祝春华总能引发他心魔暴乱,从而将其打伤并抽身而去。

奇怪的是薄凉子每次受伤,祝春华从不再动,只是将他晾下,自己飘然而去,最后一次,薄凉子再次遇上,祝春华已是再不动手,反倒将其佩剑双手还上,之后转身就走。

薄凉子单手提着那柄当初的利刃,引发一切的神兵暗淡的没有一丝光泽,仿佛跟他的剑道一般,看着耀眼,实则内中败絮,被心魔扰乱,薄凉子一生所创终究还是走了歧途。

戾气隐在其中,杀意暗自涌动,薄凉子人如其名,一生所修到头竟是把魔剑。

突然有了感悟,薄凉子黯然的转身离去,此后再不寻仇,也不提当年的过错,剑隐门由此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十年。

十年间,谢青山、崔白发相继出关,走天下,问世间,搏取一线天机,剑隐门弟子大多效仿,为天下百姓正名他玄门之道,至于薄凉子,一身再入红尘,企图寻找一个真正的传人,一个能化解一切的契机。

十年后,剑隐门大义高玄,散播于四海苍生,真正坐实了正道之首,也为玄门之教挽回了一些本来的宗旨。

而引发了一切的祝春华,十年间高玄入顶,于海外名震各方,正邪两道的绝顶之修无人不知,毕竟有这么一位连薄凉子都拿他无奈的煞星谁人敢惹,祝春华由此而得海外昆仑之号。

再过二十年,寒门大起,门主继位竟是个横压一切的人物狱中人,狱中人修行不长,出身也不甚知晓,却是修为高绝,连当时的玄门绝顶白乾一也只能胜他半筹,亦不能将其如何。

而他带领的寒门更是横扫邪道,其座下五十五位绝顶高手,底下数万门徒子弟,威风甚至能力压正道,成为继万魔渊后,又一个以魔宗之名抗衡整个天下的不世之雄。

寒门的崛起,意味着又一个时代的到来,正邪之战,战乱一起,便是又过十年。

这十年,寒门网罗天下,门主狱中人经天纬地,风头已然盖过了当年的魔山老祖,邪道就此迎来了有史以来真正的统一,整个邪道俱是寒门。

大量的门徒涌入,又有不少邪道并教,门主狱中人打乱原有,将整个寒门重新编制,门中开设殿堂,尔后宗门大选,由所有的门人共同选举,各堂主殿主亦或阁主等人,皆是凭贤而举,不必考虑出身如何,也不用顾忌先后仇敌,只要是寒门之中,往历一切化断,有仇有怨者当场即消,或生死搏杀,或两叫无悔,总之一切化去,之后再无隔阂。

另门下弟子所进堂口,除分配外大多自愿,想要谁人统领全凭一身喜好,不过入门后不可更改,将来一切也都全凭自身,哪怕只是一些微末弟子,功过是非亦都赏罚分明,绝不允许有人从中,更加不会惹来后事,如经发现有人暗渡,便是整个寒门倾力诛杀,无有求情之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