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四章 献上一计

大汉帝国 第四章 献上一计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四章 献上一计

“皇上,世不绝贤,国不乏圣,大汉人口众多,岂能没有人才?”周阳刚一开口,又得到景帝认同,微微颔首。

人才,是不缺的,只是没有发现,没有用好罢了。

“精通技艺的人才更是不少,皇上可以从其中择取优秀者,让他们教徒授课,把技艺传承下去。”周阳开始兜售自己兴办科教学校的想法了:“一个良工教出十个,十个良工教出一百个,这样下来,既可使得技艺不失传,又有更多的良工。有了这些良工,大汉的军械会更加锋利,大汉的战马会更加优良,大汉的粮食会更多,大汉的水利会更加坚固,大汉的钢铁会更加坚硬……”

一连串的例子举下来,景帝的眼睛越瞪越大,兴致越来越浓厚。

许昌冷笑一声,打断周阳的话头:“周郎官,你说得比唱的好,可是,良工的技艺都是秘而不传,要他们教徒授课,痴人说梦。”他一口一个周郎官,是在讥笑周阳官位低下。

这丑角他是越当越上瘾了,周阳暗中好笑:“这事很好解决。良工之所以把技艺秘而不传,无外乎他们要养家糊口,若是别人知道了,就会饿肚子,养不活家人。这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技艺会失传。”

中国古代科技非常辉煌,有好多就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依然是很先进,有些东西我们的祖先做到了,而现代科技还无法解决,熟悉科技史的朋友都知道这点。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周阳的声调有些高,人人都能听见。

许昌又要说话,景帝挥手阻止:“周阳这话大有见识,秦末战乱,多少技艺、多少书籍不都毁于战火吗?若是要有更多的人知道技艺,有更多的人读书习字,这些技艺,这些书籍就不会毁于一旦。这可是我们老祖宗的精髓呀!”

秦末战乱,很多书籍毁掉,让无数的文人为之叹息,不少文臣对周阳此言大是赞同。

“丞相,魏其侯,你二人牵头,拟个条呈出来,呈朕阅后,立即实施。”景帝当场采纳了周阳的建议:“良工呀,他们吃饱了,家里有余粮了,他们也乐于教人。至于学徒,朕下旨,选良家子弟聪明多智者充徒。若学有所成,做出重大功绩者,与军功同,赐爵。”

景帝不愧是明君,周阳要说还未言的事,他就决定了,周阳对景帝的钦佩之情更增几分。

“皇上圣明!”周阳真心称赞一句。

景帝看着周阳,脸上带着笑容:“周阳,你出了这么好一个主意,朕不得不赏你。赐你爵一级,你是不更爵,晋爵一级,大夫爵吧!”

“谢皇上!”周阳谢恩。

周阳原本是最低阶士爵的最高爵位不更爵,赐爵一级,就晋阶了,进入了大夫爵,可以戴一梁进贤冠了。这一级赛过数级。

“公孙贺,你是建章营的校尉,朕今天给你找了一个新兵,周阳就给你了。”景帝看着周阳,问道:“周阳,你可愿去建章营?”

建章营的兵士每一个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人人有一身过人的本领,外放到军队中去,不是校尉就是军司马级别的军官了。

汉军的编制是每五人为伍,设有伍长;两伍为什,设有什长;五什为队,设有队率;两队为屯,设屯长;两屯为曲,设军侯;两曲为部,设军司马;五部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设校尉或者将军统领。

军司马统领四百人,相当于现在的营长级别了。按照编制是五曲为一部,事实上并不一定是两千人,这要视情况而定。

也就是说,建章营的兵士,相当于现代的营团级军官了,更何况还是景帝亲自选定的。建章营的兵士来源有三种,一是从军中挑选,其条件太过严苛,能给选中者太少。二是功臣子弟、贵族之弟充当。三是皇弟特旨。

这三种情况里面,最难得的就是皇帝特旨了,没有特别情况,没有非常特殊的人,皇帝是不会下旨。这么多年来,皇帝下特旨为建章营选兵士的次数扳着指头也能数过来。周阳虽是普通一兵,却是荣耀无比,不少大臣眼里闪烁着艳慕之光,巴不得自己和周阳对换一下。

周亚夫是红光满面,欢喜无限。他本就是将军出身,更是两代将门,若是周阳去了建章营,那就是承继祖业。最让他欢喜的是,周阳通《论语》,要是再有军职经历,在军中历练一番,那就是文武双全了。

文武双全的官员,在朝中有几人?

周亚夫本人就是由将入相,算得上是文武双全了。可是,他知道,他善统兵,不善为政,而周阳对局势的把握,对景帝心思的琢磨,在他之上,要是周阳有了军职的经历,那么前途真的是不可限量了。步周亚夫后尘,出将入相也不是不可能。真要如此的话,那就太美妙了。

“谢皇上隆恩!”如此赏赐,比万两黄金,加官晋爵更让人欢喜。周亚夫抢在周阳之前,匍匐在地上,向景帝谢恩。一想到美妙的前程,声音都有些发颤。

周阳原本想趁此机会说服景帝重视科技,有了科技做为基础,汉朝肯定会更加辉煌灿烂,接下来的“汉武盛世”必然会更加鼎盛。倒没有加官晋爵的想法,能让历史更加辉煌,就不枉白来汉朝一回。

当然,好事谁也不嫌多,更何况还是去建章营,哪有不同意之理:“皇上,臣没有从过军,只怕做不好。”

景帝于周阳这份谦逊很是赞赏,要是换个人,景帝特旨,肯定是拍着胸脯,欢喜得不知东西南北了:“这有什么好怕的?建章营嘛,是调教大汉最精锐军队的地方,你去了,一定能把你训练成能征善战之士!你好好用功吧!退朝!”

景帝站起身,袍袖一甩,大袖飘飘而去。

周阳还想向景帝建议,要他保护专利,已经退朝了。虽然有点遗憾,却不用担心,以景帝之精明,以后再说也是一样,他一定会采纳。

先进的文明,凝聚了华夏;发达的科技,铸就了华夏的辉煌!

游牧民族与华夏最大的差距就是文明不够先进,科技不够发达,并非他们不敢善战。最终才有匈奴给击破,突厥给灭亡的历史发生。

契丹、女真、蒙古、满清这些游牧民族,虽然武功强盛,甚至征服了中原,最终却给汉族同化了。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先进的文明。

想想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的历史,带了多少汉人工匠,为他们打造武器、弓矢、攻城器械,要是没有这些汉人工匠的支持,只会盘马弯弓的蒙古人什么也不是。

周阳今日之语,实为精辟之言!

“阳儿呀,阳儿!”周亚夫拉着周阳的手,亲热得紧,脸上的鲜花一朵朵,还有那么一点点艳慕:“你可是建章营的人了呢!阿父也不是从建章营出身的呀!”

“见过丞相!”公孙贺上前见礼。

周亚夫打量一眼公孙贺,个头高大,身板结实,往面前一站,好象一根铁杵。大手在公孙贺胸膛敲敲:“结实,是个好兵!”

他是名重天下的名将,是汉朝兵士心目中的大英雄,能得他赞赏,那是无上荣幸,公孙贺脸上泛着红光,都快乐疯了:“谢丞相夸奖!”

“后生可畏,好好练兵,将来建功立业的机会,有的是!”周亚夫勉励一句:“犬子就交给你了。”

“丞相放心,末将自会照顾好周公子。”能得周亚夫勉励,那是何等之荣耀,公孙贺一张嘴都裂到脖子根了。

“不!不是照顾他,是要训练好他!”周亚夫脸一肃:“周阳虽是我的儿子,也是普通一士卒,按建章营的规矩办。阳儿,你这就跟公孙将军去。到了建章营,得守规矩,不能乱来!我们周家没有孬种,你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勇士!”

“谢阿父教诲!”接下来的时代是一个热血横流的时代,能去建章营受训,比起给柳铁训练好得太多,周阳暗下决心,要练出一身过硬的本领。

“丞相,是不是容周公子过了太夫人的寿诞再去?”公孙贺很为周阳着想。

“不行!治军者,当朝受命,夕引道,哪有那么多拖泥带水,这就去!”周亚夫断然拒绝公孙贺的善意。

公孙贺有些为难,周阳笑道:“公孙将军,我们这就走吧!”

“丞相,告辞!”公孙贺冲周亚夫行礼告别,带着周阳,直奔建章营。

望着周阳的背影,周亚夫无比欣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