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六十三章 单于的决断

大汉帝国 第六十三章 单于的决断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六十三章 单于的决断

喝足点后,将十们依然兴致高盎,说笑调侃不断旧到周阳下令睡觉为止。

早在出发之前,周阳就告知将士们,在进军过程中,要做好吃苦受冻的准备,没有火供他们取暖偎食。只要能打败匈奴,不要说不升火,就是抛头颅,洒热血,将士们也是再所不惜。自然不会有异议。

哪里想得到。竟然有火,还是如此奇异之火,要将士们不欢喜都不行

命令一传下,将士们无不凛遵。首先,是在帐幕里升起火堆,然后把战马赶到帐幕里。这么冷的天,若是把战马放在帐幕外,一定会冻坏。要知道,保持马力,才能击破匈奴,这是必要的举措。

在帐幕里,人马混睡一起,人马相挨,还有火堆,一点也不觉得冷。

周阳的帐幕是所有帐幕中最大的,能容纳的人不少,一个火堆不够,足足升了三个火堆。周阳和一众亲兵,还有追风驹、战马挤在一起。温暖如春。

“真暖和!”亲兵们齐声赞叹。

在如此冷的天气里,能有一堆火,那是无上幸福之事,他们却是三堆火。还与周大帅共睡一个帐幕,个个兴奋得如同跳到房梁上打鸣的公鸡般。一脸的欢愉之色。

追风驹趴在地七,周阳偎着追风驹,又枕在追风驹肚子上。另外两匹战马,环周阳而卧,周阳为三匹战马环绕,处处有温暖。再盖上毡子,暖烘烘的,跟烘空调没多大差别。

人马共卧,这是匈奴的办法。匈奴在较冷的天气里行军打仗,就是用这办法,既省事,又不会冻着。一举两得之便。

这办法的确不错。很适用,唯一的缺陷便是会弄得一身的马臊味。这对于周阳他们这些出生入死。在死人堆里打滚,在血水里洗澡的将士们来说,马臊味屁都不是,忽略不计。

这一夜,却是极为奇别。那就是,满营地响起“吧叽吧叽”的声响。这是将士们嗒吧嘴巴发出的声音。

缴获了如此之多的牛羊骏马,原本应该可以大吃一顿的,却给周阳把牛羊马肉当柴禾烧了,这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却也惹得将士们馋虫大动。

更别说,睡梦中的火堆,仍是肉作柴禾。这香味很诱人,要将士们不在梦中大快朵颐,哪里可能。

将士们无不是做着美梦,抱着羊腿,大口猛吃。口水直流。

周阳也做了一个类似的梦,只不过不是抱着羊腿猛吃,而是抱着硕大的牛头狠狠的对付,还有现代社会的酱,葱、蒜泥这些佐料,吃得那个爽,口水直流。周阳的衣襟都湿了一大滩。

“怎么这么臭?”睡梦中的周阳给一阵怪异的臭味熏醒过来,眨巴着眼睛。迷迷糊糊的问道,嘴角的口水晶莹显眼。

“大帅,是肉烧完了,弟兄们把匈奴的尸身当柴禾烧了。”一个亲兵打个呵欠,向周阳禀报,末了还来一句:“这觉睡得真暖和,就是营房里也不过如此!”

“匈奴的尸身?”周阳有些发愣,转着眼珠道:“这也能烧。我怎么忘了这事呢?”

头一歪。靠在追风驹的肚子上,接着大睡。

次日。天亮之后,周阳爬起身来。美美的伸了一个懒腰,昨夜睡得挺香,还美梦不断,啃牛头,还吃牛蹄筋。牛蹄筋之多,让他撑爆了肚皮,回味无穷啊!

“好多的马毛!”周阳惊讶的发现,他身上有不少马毛。

人马共睡的好处,就是省事。坏处就是会沾上一身的马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再一瞧亲兵。咋,个一身的马毛,都快变成了骏马了,不由得好笑。亲兵们相互打趣:“光长马毛,不长马腿,跑起来也不快!”

洗救完后,将士们用火烤好炊饼,猥好马美美的饱餐一顿后,继续进军。

出发前。将士们把烘干的羊皮、牛皮、马皮捆在身上,乍一看上去。就象茹毛饮血的原始人。

大军出动之后,昨日的赤潮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片毛皮的浪潮,滚滚北去,威势一点不减。

默默默

龙城,依然是冰天雪地,积雪数尺。

冷冽的冰雪,刺骨的寒风,浇不灭匈的热情,匈奴在冰天雪地里跑马射箭。用弯刀砍杀,箭术精绝。刀法娴熟,气势凶狠,仿佛他们不是在练,而是面对可恶又可恨的汉人似的。

事实上,匈奴正是把空气当作汉人进行砍杀。可恶又可恨的汉人。不再象以前那般,任由他们砍杀,这置大匈奴的勇士于何处?

“乌特拉!乌特拉!”惊天的万岁声响彻天际,震得大地都在颤栗。

军臣单于喷着酒气,一头从王帐中钻出来,打量着拼命练的匈奴,大是得意,欢喜无已。洪声大笑,道:“本单于有如此勇士。何愁汉朝不灭!何愁汉皇不臣服!”

“大单于英明!”

一众臣子齐声颂扬,极是得意。

“马来!”军臣单于这段时间的心情极度之好,酒兴上来,更加不可遏止。

佣仆牵来骏马,军臣单于飞身上马,一夹马肚,大吼一声:“驾!”

骏马撒开四蹄,奔驰起来。骏马仿佛感受到军臣单于的喜悦之情似的,引颈长嘶一声,极是洪亮。

“哈哈!”

军臣单于纵马疾驰,兴致勃勃

“大单于,大单于!”

军臣单于所到之处,立时引来一片尖叫熹,匈奴军队、匈奴牧民,以崇敬的目光打量着军臣单于。仿佛信徒面对上帝一般虔诚。

这也难怪,虽说军臣单于有数年前的惨败,败军覆师,匈奴损失惨重。可是,军臣单于毕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首领,他选择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要趁景帝驾崩之际,大举攻汉。

此战匈奴稳胜之局,匈奴军队、匈奴牧民,对军臣单于的爱戴之情不仅恢复如初,更胜昔日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今的匈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若说大匈奴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单于。伟大的冒顿单于是当之无愧的!在之外,就是大单于了!”无形之中,军臣单于的威望竟然仅次于冒顿单于了。冒顿,是匈奴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单于,他统一了匈奴各部,第一次把四分五裂的匈奴凝聚在一起,这是匈奴的一座丰碑,无人能超越。

要不是因为冒顿单于无法超越,匈奴一定会认为军臣单于才是匈奴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单于,谁叫军臣单于即将率领他们创造辉煌呢?

冒顿单于虽然猛一了匈奴各部,把匈奴整合在一起,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可是,冒顿单于在对汉朝的战争中,并没有取得多少辉煌,尽管有平城围高祖刘邦,遗书谩吕后的得意之作,却仅仅是在边境之地掳掠。并未深入过汉境。

军臣单于马上要做的事情,便是深入汉朝腹地,兵临长安,击破汉朝,迫使汉朝彻底臣服。这种事。不要说去做。光是想想就足以让匈奴疯狂。

汉朝,在匈奴眼里,那是天堂般的国度。有着吃不完的美食,饮不完的美酒,穿不完的绫罗绸缎。花不完的金银,享用不完的美丽妇人”打下汉朝,匈奴就是进入了天堂,自此衣食无忧,不用再受大漠的苦寒。

美妙前景。诱人承来,要军臣单于在匈奴心目中的地位不达到旷古绝今的地步都不行。

这吼声发乎真诚,出自内心,与虚应故事截然不同,一听便能听出来,军臣单于大是欢悦,不由得感慨一句:“本单于做单于多年矣今日方知做大单于之乐也!

一双明亮的眼睛眯到了一起,骨子眼里都是痒痒的,太爽了!

“大单于,我们可否南下了?”军臣单于正欢喜间,一个匈奴老者恭恭敬敬的问道。

“你是怕去迟了。没有最好的庄稼地。牧放牛羊,是吧?”

军臣单于对这个老者的心思一猜便中,笑呵呵的打量着老者,宽慰道:“你放心吧!汉人的地界大着呢,比起大匈奴的地域一点也不汉人的地界。不仅很大,还很肥沃。比起大漠肥沃得太多!北地、中原、关中、巴蜀、江南”都是美得不能再美的地方,那里的土地肥沃,草儿茁壮,宜于放牧

军臣单于一心要灭汉,对汉朝自然是了解的,扳着指头,如数家珍般细数起来,头头是道,极是在理。就连当时并不出名的江南,他都知道。

江南虽然富饶,对中国极其重要,可是。在秦汉时期,却是不毛之地。不为人重视。当时,江南地广人稀,土地虽然肥美,却是没多少重要性。这对匈奴来说,不要紧,越是这样的地方,越是宜于放牧,要军臣单于不关心都不行。

“大单于言之成理,可是。还是早点去的好”。这个老者很是向往道:“这一次,汉人的土地一定会成为大匈奴勇士的牧场!”

越是胜利的机会越大,匈奴越是不愿呆在龙城,因为龙城虽然重要。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可是,龙城太冷。就是耐寒的匈奴,也是受不了。要是能早日到达汉境,吃穿住用更加多姿多彩不说,光这天气就暖和得多。

“既然如此,你们就先南下吧”。

军臣单于身为匈奴单于,哪会不明白老者的心思,大笑道:“带上你们的牛羊,为大匈奴的勇士烤好羊肉,猥好马欢快的迎接大匈奴勇士的到来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话,有很多人认为不适合匈械匈奴自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行动如风,来无影,去无踪,不可捉摸。其实,那是错的。

匈奴掳掠,不需后勤,这没问题。可是,象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是没有后勤,没有抬重。匈奴也是没法打仗。

只不过,匈奴的后勤抬重是活的,那就是牛羊,这与汉朝截然不同。为人忽视。正是因为如此,每当匈奴要大举行动时,总是会跟着很多牧民,这些随来的牧民,相当于汉人说的“民夫”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匈奴大军赶牛送羊,要不然。匈奴支撑不了多少时间。

赵武灵王时期,匈奴大举南下;秦始皇时期,头曼单于南下,哪一次不是如此?

当然,在这之外。牧民还有占领肥美水草地的贪念。

这一次,军臣单于要破汉,依然离不了匈奴牧民给赶牛送羊。

按照匈奴的传统,这些牧民应该是随在大军后面,而不是超前。

匈奴信心十足,此战必胜。匈奴牧民在龙城已经呆不住了,他们的心早就飞到汉境,飞到中原,飞到土肥水美草青的江南之地。让他们呆在这里,是一种二亩。了臣单干此时的心情极好,愿成*人点美,欣然让牧民走在前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为大军准备好吃食,烤好羊肉。偎好马匈奴大军只管行军便是,进军就会更快。

有如许好处,军臣单于当然没有理由不同意。

“大单于!大单于!”

匈奴牧民齐声欢呼,使劲挥着胳膊。

消息一传开,成群结队的牧民,骑着骏马,赶着牛羊,唱着牧哥。喜气洋洋,开始向南进发了。

早日赶到汉境,占领更加肥美的土地。这是匈奴牧民的贪念。谁还愿意呆在龙城,忍受这冷如弯刀的寒风?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不计其数的匈奴牧民,赶着牛马,拖家带口,喜气洋洋的朝南赶去。洁白的雪原上,只见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滚滚南去。

望着欢声笑语不断,快速南进的牧民,军臣单于意气风发,手中的马鞭虚抽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去吧!去吧!”

“大单于,这是不是有点危险?”中行说眉头一拧,有些担忧的。道:“他们没有军队保护。若是遇到汉军,岂不堪忧?”

“哈哈!”军臣单于心情实在是太好了。大笑声中,手中的马鞭在中行说身上轻抽一下:“那又能怎样?就算是周阳来了。难道他还能放把火把冰天雪地烧了?”

“哈哈!”

一众大臣齐声大笑。军臣单于说得没错,就算周阳来了,也不可能再象数年前那般,一把火把草原给烧了,牧民先期南下,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是,奴才总是心惊肉跳,好象要出事。”中行说双眉紧拧。

“啪!”军臣单于手中的马鞭重重抽在中行说身上。中行说猝不及防,吓了一大跳,惨叫一声:“大单于。你这是”

“这下,你不会心惊肉跳了吧?”军臣单于大笑不已。

默默

长安,未央宫,养心殿。

汉武帝站在窗前。面朝北方,两道浓眉紧拧在一起,皱成了一个川字。一脸的凝重之色,双手紧握。太过用力,手背微微有些发青。

刘彻身后,站着一个与他年岁差不多的少年郎,极是高大壮硕。身材颀长。两道浓黑的剑眉犹如出鞘的利剑。面如冠玉,极是俊朗。

他是刘彻的两大伴读之一。著名的张塞

此时的张害,微微有些奇怪,试探着问道:“皇上,你怎么老是朝北望?”

张暮是咋。极为聪明的人,他却是想不明白,这些天,刘彻为何老是北望。一有空,刘彻就会站到窗前。望着北方,双眉紧拧,仿佛有天大的事情似的。

张塞是刘彻的伴读,两人自起读书识字,知根知底的,就没有见过刘彻如此凝重,要他不惊奇都不行。

“姐夫到了雁门有些日子了,不知道有没有出发?”刘彻没有回头。紧盯着阴霾的天空,仿佛自言自语似的。

“大帅去了雁门?”张塞一双眼睛瞪得象铜铃,有些难以置信:“大帅的车仗不是还在长安吗?怎么可能去雁门?”

周阳的行踪属绝对机密,张察自然是无权知晓。周阳的车仗天天在长安四处逛悠,动静很大,谁都知道周阳仍在长安,却突然从刘彻嘴里知晓周阳早就去了雁门,他哪能不能惊的。

“那是迷惑匈奴的。”刘彻的语气很是冰冷。紧接着就徒转高亢。振奋异常道:“联的二十五万大军,就要在姐夫的统帅之下杀奔龙城!”“杀”杀奔龙城?”这消息太过骇人了,张塞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不顾一切的指着刘彻。惊讶万端的问道:“皇上,你没说假话吧?”

这是惊天的消息,若是不明究里的人,乍闻之下,自然是不会相信的,听在张塞耳里,仿佛千个万个焦雷在耳畔轰鸣似的,脑中嗡嗡直响。

“要不如此,联怎么会北望?联是在等候姐夫的消息!”刘彻猛的转过身来,紧盯着张寨,问道:“张塞,你说,这一仗,大汉能胜吗?”

眼睛瞪得滚圆,极是紧张。胸口急剧起伏。

这一战的干系太大了,尽管知道周阳用兵奇诡,将士们怀有必死之心。可是,刘彻仍然担心。不能怪刘彻,实在是此战对汉朝太重要了,若是此战胜了,就是毕其功于一役,汉匈战争基本上划上了句号。

若是失败,后果极为严重。就得一仗一仗的来打,会死伤无数。国力大耗。谁都会紧张。

“这个,”对这问题,张害哪敢下结论,不由得张口结舌。

“皇上,大帅的军报到了!”

就在这时,申公手捧一捆竹简,兴冲冲的冲了进来,顾不得向刘彻施礼,双手奉上竹简。申公深知,刘彻盼这军情如盼星星盼月亮吧不得早点知道,哪敢有丝毫耽搁。

“快拿来!”刘彻瞬息之间,敏捷如豹。左手闪电般伸出,一把抓过来。三两下展开,略一浏览小双眼瞪圆。嘴巴张大,双手不住颤抖。连话都说不出来,直接石化了。

“皇上!皇上!你这是怎么了?”申公和张寡齐声惊呼起来一双眼睛瞪得滚圆。

e处于关闭状态。

b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