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五十章 一言而决

大汉帝国 第五十章 一言而决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五十章 一言而决

匈奴,嘉中国历史上的件大事,影响深不汇击破匈奴,汉朝没有办法集中人力物办财力来征伐四夷,那么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东北之地,还有青藏高原,新疆都不会归入版土。b

汉武帝击破匈奴一事,就是在两千年后的现代社会,一提起这事,仍然让人热血如沸,让人心神激荡。这一时期,有不少辉煌的壮歌与传奇流传于世,激励后人。诸如卫青创造的“单于夜遁逃”霍去病创造的“封狼居胥”还有霍去病的豪言“匈奴不灭,无以家为”后人一提起这些热血传奇,就会心潮澎湃,热血奔涌。

而破击匈奴之事,由周阳来决断,得冉周阳一言而决,这是何等的幸事?

这是何等的让人激动?

周阳一颗心忤抨直跳,双眼中精光四射,紧紧握着拳头,努力克制自己激动的心情。

来到汉朝,让周阳激动,让周阳热血奔涌的事儿不少,可是,就没有一件能让周阳如此激动。匈奴一破,千古传奇必将流传于世,后人提起此事,一定会说上一句“破击匈奴,周阳一言而决”

张辟藩、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周亚夫、晃错他们看着周阳的目光,流满了艳慕之色。

不是他们心眼想抢功劳,实在是这太韦运了。

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华夏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一言而决定一个民族存在与否的事情,就这么一回。在此之前,不乏明君圣王,三王五帝、秦始皇、尹伊、周公,这些倍受后人赞扬的伟大人物,他们也没有这份幸运啊。

人生如此,夫复何憾?

任谁处此之情,都会艳慕,恨不得那是由自己来说。

这些人中,就周亚夫和旯错心情最是复杂。

晃错“死而复生”再次参与如此军国大事,了却毕生心愿,即使死了,他也没有遗憾。回想当初,他辅佐景帝时,虽是以击破匈奴为宏愿,可是,那时的他,非常明白,击破匈奴相当遥远,如今,就在周阳一语间,他有恍如隔世之感。

周亚夫本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若是没有周阳,他很可能驰骋在疆场上,参与击破匈奴一战。可是,由于周阳的存在,他没有这机会,给景帝驾崩之前罢黜了,还是永不叙用。

当良机降临时,他能不惋惜吗?

细细一想,这是周阳来决定匈奴的命运,父子一体,周阳是他的儿子,周阳的幸运就是他的幸运,又是欣慰无已,忍不住拈着的须,微笑不已。

“呼!”周阳吸口凉气,努力平复心神,大声道:“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先来说说致败之因!”

“嗯!”刘彻、张辟缰、申公、主父偃他们不住点头,大是赞赏周阳这话。

“这就是大帅能打胜仗的原因吧!”张辟疆畅笑一声,赞扬:“虑事万全,方有必胜之事!”

周阳微微一笑,道:“我们的致败之因,主要有几个。一是,先帝驾崩,将士们处于悲痛中,军心不稳,士气不高。二叔祖已经说过了,单于此举,必然激起将士们的必死之心,必然奋起破击匈奴,这是哀兵必胜,这不是问题。”

哀兵是最可怕的,因为人人怀有必死之心,会拼命。有此一点,军心士气自然会恢复。

“其二,就是天时了。”周阳接着剖析,道:“眼下正是严寒之季,不宜于用兵,自古以来,就有冬不用兵的古。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将士们行军非常困难,补给亦困难。匈奴性喜寒冷,不耐热若是在炎夏之季交兵,匈奴会苦不堪言。在如此地冻三尺的时节厮杀,匈奴是如鱼得水,欢快异常,他们一分战力,会发挥出两分。”

匈奴生长在大漠之上,对严寒的抵抗能力远比汉军高,高得多。很有可能,汉军将士们已经冻得受不了,他们还正欢畅着呢。

适应气候,这是致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点上,强弱不成比例。

“是啊!”刘彻微微领首:“匈奴别的不行,唯独对酷寒格外欢喜,大汉此处不如矣!”

周阳微微点头,往下剖析:“其三,便是地利了。大汉此次出兵,必要深入匈奴腹地。对地形的了解上,远远不如匈奴。若是不在严寒时节,可以通过侦察来弥补,可是,眼下冰天雪地,要侦察得很详细,太难,太难!”

“有此三点,足以致败了。

”刘彻脸色凝重,问道:“胜算又是几何?”

“至于胜算,不在于人和,而是在于大汉先进的文明,发达的技艺,还有出其不意的用兵!”周阳一口气说出汉朝的优势。

“说详细点。”刘彻身子前倾,耳朵竖得老高,听得很仔细。

“诺!”周阳应一声,大声道:“单于此次大举南下,必然激起华夏男儿奋起抵抗,这是人和。可是,大汉有人和,匈奴也有人和之利。原因不在于别的,而是在于。自从长城大战以来,匈奴在大汉面前,一而再,再而三的吃败仗,损失惨重,一提起大汉之名

“呵呵!”李广、程不识二位亲身参与当年的长城大战,一闻是言,不由得畅笑起来。

“这些年来,匈奴无时无刻不在盼着滋扰大汉,掳掠金帛子女,重续以前的辉煌。”周阳的声音越来越高:“我料想,单于的命令一传下,匈奴不论在哪里,不论天气有多严寒,他们必然会赶往龙城,他们是盼不得马上把大汉当作他们的仓库。予取予求。有此一条,足以令匈奴士气高昂,战意炽烈!”

对胜利的渴望,往往会激起一支军队无穷的斗志。景帝粤崩,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要匈奴不士气高昂都不行。

匈奴的士气不仅高昂,还会爆棚,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若问匈奴什么时间的士气最是高昂,就是眼下时刻!”周阳掷地有声的得出了结论:“是以,人和对于大汉与匈奴,都有这种便利,很难说谁更占优。”

“有理!很有理!”一众人不住击掌赞赏。

周阳右手紧了紧:“至于先进的文明。发达的技艺,这是大汉最大的优势。匈奴只会盘马弯弓,造不出锐利的武器,更不可能打造出一支装备精良的大军。在大汉的陌刀、强弩面前,匈奴自叹不如

略一停顿,道:“仅此一点,此次大战。大汉便有四成胜算

在战场上,要靠真刀真枪来厮杀,谁的装备更精良谁就占有优势。实力决定战争的胜负,在装备上,是匈奴永远的痛,永远造不出汉朝那样精良的装备。

“单于一定会以为,大汉国丧期间,不会出兵,即使出兵。也是很少,不会大举出兵,只要我们不使消息泄露,一定会打单于一个措手不及。”周阳的声音徒转高亢,道:“等单于发现大汉大举出兵后。已经晚了,那么,我们就有七成胜算

“七成?不低了!”刘彻明亮的眼睛中精光闪烁:“既然如此,那便开战吧!”

“诺!”众人轰然相应。

周阳更是激动的晃了晃拳头。单于此次出动六十万大军南下。是倾国之兵,换句话说,这是给匈奴的最后一击。若是取得胜利,匈奴的命运也就决定了。匈奴,这个强横的游牧民族,很可能象历史上一样,给封在历史中,永远的消亡!

“姐夫,你准备怎么打?”刘彻站起身,缓缓踱步,不住挥着拳头,他很激动。他刚刚登基,就遇到如此大战,既让他气愤,也让他激动。如此大战,人一辈子能有几次遇上?

“是呀!大帅打算如何用兵?”张辟虐他们扭头看着周阳,询问一句。

有了成算还不行,紧要的是如何用兵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众人非卓关心。

“大帅,单于迟早是要来的,我们就在边境之地迎击便是。”李广拈着胡须,开始出主意:“如此做的好处,便是不让将士们受那酷寒之苦”。

“是呀!末将也赞同!,小程不识附和一句。

大漠苦寒,如今这时节,大漠有多冷,李广、程不识他们这些边关再清楚不过了。深入夫漠的话,汉军将士给冻掉耳朵、手指不是问题,活活冻死也不惊奇。

与其受那酷寒之苦,还不如在边关迎击,汉军依托城池之利,立于不败之地了。

张辟疆眉头一挑,眼中精光一闪,没有说话,只是打量着周阳。

“二位的想法甚好,可是,我不打算这样打。”周阳一语否决了:“我是想,还是去龙城找单于,比较好!”

“直捣龙城?”这四个字,不知道说过多少回,就没有这次如此让人震憾,上自刘彻,下至李广、程不识他们,个个睁大了眼睛,一脸的吃惊之色。

直捣龙城,一直是汉人常说的一句话,每当说出之时,必然是热血奔涌,心神激荡,让他们吃惊之事,仅此一回。

要知道,龙城在大漠深处,离汉境千多里路程。要是在春暖花开时节,直捣龙城,他们不会有任何惊讶之情。这可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寒时节,数十万汉军深入大漠,直捣龙城。其难度大得太多,要想他们不惊讶都不行。

“我是想,只有直捣龙城,才会有最大的战果!”周阳的声音有些高:“当然,如此做的代价会大得多,困难会大得多!”

“嗯!”张辟疆略一沉吟道:“在冰天雪地里直捣龙城,困难非常大,代价也很大,可是,战果是最大的!六十万匈奴大军全部集结在这里,若是大汉之军突然出现,足以把匈奴全歼。若是离开了龙城,匈奴就会分散在上千里战线上,大汉要想全歼,难而又难!”

按照兵法,六十万大军不可能放到一个城下,应该分散在上千里战线上,对汉朝同时发起进攻。

若是军臣单于把六十万大军集中在一起,对汉朝一座城池发动进攻的话,那他的脑袋就是给门夹了。稍懂兵法之人,都会明白这点,更别说军臣单于这咋。精通韬略的精明人了,他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

匈奴一旦分散,击破之很简单,难度骤然减少很多。可是,要想全歼匈奴,难度却又增,有支匈奴吃了败仗,其他的匈奴军队就今四肌,汉军要想追击,非常困难。

要想把匈奴全歼,龙城是最佳的地点。六十万匈奴集中在这里,汉军突然赶到,大打出手,匈奴很可能全军覆没。一旦这六十万匈奴给全歼了,匈奴就会如李广所说,得从娘肚子里重新来过。

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龙城才是最集攻击地点!

在座众人都是明悟之人,给张辟疆一语点醒,不住点头,赞赏不已:“大帅眼光独到!”

“龙城的确是最好的攻击地点,可是,赶到龙城后。大军还能有多少战力?”刘彻明亮的眼睛盯着周阳,问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在龙城与匈奴决战,这的确是最好的构想。可是,若是汉军赶到龙城后,已经精疲力竭,没有多少战力了,面对六十万匈奴,很可能不能打胜仗,甚至有可能打败仗。

赶到龙城不能打胜仗,不如把匈奴放到边关来打。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到周阳身上了,静等他的回答。

“赶到龙城,最大的挑战便是严寒和补给。”周阳一脸的肃穆:“将士们行军,要保暖,不能受冻。这事,朝廷早就在研究,到如今,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正好可以用上

平城之围后,刘邦虽然改弦易辙,行“和亲。之策,却并没有放弃报复匈奴的想法,调集了不少人手,进行秘密准备。其中就有一项,如何让将士们在大漠的酷寒中不受冻,不给冻伤。也由此可以看出刘邦雄心勃勃,要想把匈奴彻底解决。

数十年下来,汉朝制造出了一种衣衫。穿在身上很暖和,也很方便。当然,并不是保暖衣。对这衣衫,周阳大是惊讶,我们祖先的智慧总是那么让人震憾。

“哦!”刘彻猛的想起此事,双眼中精光闪烁:“造出了多少?”

“禀皇上,已经造出了数十万件。”主父偃恭敬的回答:“攻打河套之地,是破击匈奴的稳妥之策。可是,若是战机出现,大军不能出动,岂不可惜?先帝早就下旨,造了数十万件备着。”“太好了!”刘彻兴奋的一握拳:“有了这衣衫,将士们就不惧严寒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衣衫,周阳才敢做出直捣龙城的决定。

“至于补给,主要的困难在于马匹的草料周阳脸色凝重:“人吃的,有干粮,可存放二十天以上,这不是问题。难在战马的草料,在大漠中行军,冰天雪地里。不可能找得到草料。保证马力,是此战胜败的紧要处!”

对于战争来说,马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若是不能保证马力,即使汉军赶到龙城,也不能发起冲锋,威力大损。

“大帅如何解决这一天大的难题?”旯错问道,脸色凝重之极。

这是决定性的问题,众人的目光又聚集在周阳身上了。

“这咋。问题,我们得向匈奴学习,用匈奴的办法来解决。”

周阳扳着手指头,开始算账了:“汉境离龙城,千多里路程若是在春暖花开之季,骑兵三四天就能赶到。在冰天雪地里行军,时间会长些,差不多要五六天时间。我是想,所有人带上八天的干粮,足以赶到龙城了。只要到了龙城,不用愁没吃的,匈奴会为我们烤好羊肉、爆好马只要打败了匈奴,就有吃有喝了

匈奴六十万大军集结在龙城,还有不计其数的牧民,龙城的牛羊、草料多不胜数,只要汉军能打败匈奴,要什么有什么。

“嗯!”众人不住点头,大是赞赏。

“这就会节约十天的干粮,可以多带十几斤马料。”周阳扳着手指头,道:“此次进军,不带草料,全带上等精谷,还有鸡蛋。行军途中,用精谷拌鸡蛋喂养战马,既减轻了行军的负担,又能保证马力,这就是匈奴的办法。”

对马的研究,匈奴很是独到。一般来说,到了秋高草黄季节,战马才会上膘,马力最强,匈奴的战力也就最强。

可是,这受限于季节性,匈奴不甘心。就研究出了用上等精谷拌鸡蛋喂养战马的办法。

只要有鸡蛋,只要有精谷,战马可以一年四季都是膘肥体壮,马力充沛,战力极强。

匈奴虽然研究出了这办法,却不适合匈奴。因为匈奴是游牧民族,只会用弓箭,不会用农具,不会耕种,缺乏上等精谷。

“呵呵!”众人发出一阵畅笑声。

“大汉什么都不多,唯独这精谷有的是!”刘彻激动的一晃拳头,大声畅笑起来:“这是匈奴的法子,可是。匈奴没有精谷,大汉就用匈奴的法子来打败匈奴吧!哈哈!”

“哈哈!”众人跟着大笑。

有了这两条,汉军赶到龙城。战力就不会下降,以汉军强悍的战力,六十万匈奴哪里抵挡得住,胜利可期!

要是把这六十万匈奴给干掉了,匈奴也就不再是强横的匈奴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凶叭章节更多,支持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