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二十六章 东方朔的妙计

大汉帝国 第二十六章 东方朔的妙计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二十六章 东方朔的妙计

(刘彻冷哼一声,打量着东方朔。喝斥道:“有哦,“的?”

“太子有所不知,东方朔此来,非为西羌,实为大汉东方朔笑容一敛,一脸的肃穆。

“还敢狡辩。”刘彻仍是惊疑不定。

西羌的使者,一咋。背叛了祖宗的人,竟然说为了汉朝,谁会信?主父偃、申公、董仲舒、周亚夫他们个个惊讶不置,一双眼睛睁得老大,不住在东方朔身上溜来溜去。

“太子,东方朔句句实言!”东方朔声音不高,却是非常笃定。

“那你说说,如何为了大汉?”刘彻将信将疑。

东方朔并没有说话,而是瞄了主父偃、申耸他们一眼。他的意思非常明白,那就是他的话不能他人知晓。利彻眉头一挑,道:“说吧,这里的人都信得过

给太子如此信任,主父偃他们倍感荣幸,不由得挺挺胸脯。

“还是越少人知晓越好”。东方朔仍是坚持。

“太子,容臣等告退!,小主父偃他们虽然很是好奇,倒也没有打探秘密的想法。他们深知,该知道的他们自然会知道,不该知道的。绝不打听。

“你们先下去吧!”刘彻一挥手,主父偃他们施礼告退。

“有话,你就说刘彻脸色一沉,冷冷的道:“要是说不个所以然来,休怪孤砍了你的脑袋。一个中行说。已经让大汉吃足了苦头,要是再出一个,那孤就是瞎了眼

中行说教唆匈奴为祸边关,死伤无数。让汉朝穷于应付,一提起这事,刘彻就是恨恨不已,双拳紧握。

“诺”。东方朔应一声,道:“敢问太子,若大汉要收西羌,该当如何?”

“收西羌?”刘彻眉头一轩,眼中精光闪烁,差点站起来,死盯着东方朔,问道:“此话怎讲?”

西羌是三大北患中势力最弱小小的一个,是华夏的世仇,积怨千年。由于西羌地处山高林密的青藏高原,要想收西羌,难而又难,比起击破匈奴更难,还难得多。

匈奴虽然强横,毕竟地处大漠之中,汉朝要追入大漠虽然很困难,毕竟可以做到。只要国力雄厚,刮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就能追到大漠中,给匈奴重重一击。

而西羌不同,在山高林密处,道路崎岖难行,即使汉军再精锐,要想攻入西羌腹地,几乎是不可能的。西羌只需要抚险据守,就能保得万无一失。

即使汉朝的运气特别好,打下一两个险关,也是是无济于事。因为西羌险关多的是,一条道路上没有十个险关,八个是跑不掉的。

东方朔所言。是数千年,从来没有人说过,乍听此言。刘彻心头剧震,心惊不已。

“西羌虽然弱若是据关固守,就是百万大军,也是难以施展,要收西羌难而又难,可以说不可能东方朔微笑着,道:“若是在下的谋划实现,西羌就将成为大汉之土。”

“哦”。刘彻终于坐不住了,站了起来,紧盯着东方朔,问道:“你有何谋划?”

“在下的谋戈便是”东方朔接下来,抚要把他的谋划说了。

刘彻耳朵竖得老高,听得非常认真,没有漏掉一个字。容东方朔说完,眉头紧拧着,陷入了沉思。

“你的谋戈虽好,可是。要想实现,太难。西羌王要怎样才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刘彻一语问到要害处了。

“太子勿需担心东方朔淡淡一笑,道:“在下之所以去西羌,便是为了此事。到如今,西羌王对在下信之不疑,若在下从中运筹,西羌王必然上当

“若真如此的话,你就立下不世奇功!”刘彻沉吟着道:“西羌为祸华夏上千年,多少人想收西羌而不可得!若是大汉收了西羌,大汉的功业必将更盛。可是,你要如何让孤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呢?军械倒不是问题,大汉有的是,要多少给多少。一旦这些军械落到西羌手里,为祸之烈,比起匈奴犹有过之!”

匈奴固然强横,压着汉朝打了数十年。可是,只要汉朝变强了,还可以报仇雪恨。一旦军械落到西羌手里,只有西羌打汉朝的份,汉朝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西羌完全可以打了便跑,汉朝要追都不行,刘彻虑得很深远。

谋国得谋万全,刘彻不能不如此想。

“太子虑得极是!”东方朔不仅没有着恼,对刘彻的顾虑,大是赞赏。眉头一拧,有些无奈的道:“在下人微言轻,名不见经传,要取得太子信任,着实有些难。”只要他报出张辟疆的名号,相信刘彻就会相信他。可是,他不愿借助张辟疆的名声。要不然,他用不着去西羌,随张辟疆就可以取得高位。

“有人来了”。东方朔眉头一挑:“好一个高手!”

“有人来了?”刘彻有些不解,他可没有东方朔那样的耳力,还没有听见。

“禀太子,剧大侠求见太监进来禀报。

“剧大侠?”东方朔一笑,赞道:“怪不得,如此了得!”

“有请!”刘彻对剧孟这个当世奇侠,极是敬重,忙整

太监应一声,出去领剧孟。片时,剧孟快步进来,冲刘彻见礼:“剧孟见过太子!”

“剧大侠免了刘彻一挥手,笑着问道:“剧大侠有何事?。

“太子,剧某此来,正为东方先生。”剧孟冲东方朔见礼:“见过东方先生!东方先生别来无恙?”

“东方朔见过剧大侠。”东方朔笑着还礼:“蒙剧大侠问起,东方朔过得还不错。剧大侠可安好?。

“你们认识?”刘彻大是惊疑。

“太子有所不知,东方先生虽煞大名不传于世,可是,据在下所知,东方先生有安邦定国之才剧孟大笑不已。

剧孟很少夸人,他夸赞的人”必是人中龙凤。刘彻惊疑不已,打量着东方朔,问道:“你是何来头?”

“太子,剧孟奉皇上之命。前来与东方先生相见剧孟拈着胡须,笑得极是欢畅:“皇上说了。东方先生前来,不能失仪,才遣在下前来迎接。太子,东方先生,请进待兰殿见皇上吧。一切,皇上自有定夺。”

“连父皇都惊动了,这个东方朔来头很大?”景帝卧病在床,很少过问朝政。除非有特别重大的事情,才交由景帝定夺。东方朔的到来,竟然惊动了景帝,刘彻对东方朔的来头不得不惊讶。

三人赶去椅兰殿,一进绮兰殿,只见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跪坐在矮几上。景帝的精神不是太好。很是憔悴。

除非有特别重大的事情,不然的话,景帝都是在软榻上处理国事,象今天这般穿着很整齐,那是很少有的事情。刘彻大是惊讶,见过礼后问道:“父皇,你怎么起来了?”

“东方先生当世大才,联不得不衣冠相见。”景帝笑着打量东方朔。赞道:“果然是一表人才,气度非凡,不愧是鬼门传人。”

“鬼门?”刘彻眼中掠过一抹疑惑。

“太子,有些事也该让你知道了。鬼门的事,等会再说。”景帝冲东方朔道:“东方先生,请坐

“山野之人。东方朔,见过皇上!”东方朔见礼,然后坐了下来。

接下来,就要商议大事,剧孟告退。

“东方先生此来,可有以教联?”景帝笑眯眯的打量着东方朔,心情很不错。

“皇上言重了,东方朔此来。只有一点愚见,不敢言教。”东方朔谦逊一句,这才直入主题道:“东胡、匈奴、西羌数百年来,一直为祸华夏。西羌虽不如东胡、匈奴那般强横,对华夏的危祸也是不陇西之地深受其苦!”

“嗯!”景帝微微领,很是赞同这话:“三大北患中,以前最强盛的是东胡,如今是匈奴,西羌却从来没有强横过。可是,西羌虽然不强,对华夏的危害却是极大。与胡人之战,华夏有攻有守,秦开曾大败东胡,赵武灵王,蒙恬曾大败匈奴。唯有这西羌,让华夏束手,秦始皇也只能把西羌逐出陇西之地,却不能大败之。”

微一停顿,叹口气道:“这都是因为西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不便大军征伐。东胡已灭,若是大汉再把匈奴击破,那么,大汉最大的威胁便是西羌了。要对付西羌,难啊!”

要对付西羌不是难,是很难。之所以难,并不是征伐之难,而是有力使不上,再强大的实力。再善战的军队,都无能为力。

“皇上所言极是”。东方朔很是赞成这话:“正是因为如此,在下以为,当趁此之时,把西羌收了,免得为祸华夏

“哦!”景帝很感兴趣,问道:“东方先生可有妙计?”

“妙计不敢,只有一点愚见东方朔再次把谋划说了一篇。

“妙!妙!妙”。景帝一连用了三个妙字,欢喜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

“在下初入西羌,已经取得西羌王的信任。若是大汉再给一批军械,那么,西羌对在下就会更加信任,要收西羌就容易多了东方朔说出此次来长安的用意。

“军械?这不是问题,你要多少给你多少,只要西羌能到河西之地便成景帝想都没想,满口答允:“你要什么样的军械?”

“西羌不能炼铁,连青铜武器都没有多的,不少兵士还在使用木棒、石块作武器,不需要给他们铁兵器,只需要给些青铜武器便可。”对此事,东方朔是深思熟虑的。“铁兵器还是要给些,不能太多,就百十件吧,算是大汉送给西羌王的礼物刘彻接过话头。

“太子说得对!如此一来,西羌王必然欢喜,对先生更加信任。”景帝很是赞成刘彻的提议。

西羌缺铁,铁兵器对他西羌王来说,比黄金还要珍贵。更别说,还是汉朝打造的,他一定会珍视。对东方朔就会更加信任。

“太子英明!”东方朔对此议,也是赞同。

“嗯”。景帝沉思着道:“就算有了我们的军械,西羌能打过匈奴吗?”

“皇上,西羌能不能打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西羌走出大山。”东方朔明亮的眼中精光闪烁,比起九天之上的烈日还要明亮:“就算

过。我也不能让他们打胜仗。”盟“为们”景帝有些不解了。

“西羌性直,把恩怨看得极重,只有他们打败了,大汉才有机会。”东方朔点到的止,并没有明说。

“东方先生大才,方有如此妙计!,小景帝大笑起来,极是欢畅,脸上泛着红光:“如此一来,西羌必然为大汉所有。东胡、匈奴、西羌,为害华夏的三大北患,全为大汉所收,大汉之强盛,亘古罕见!哈哈!联无憾也!”

东胡、匈奴、西羌,这三大边患,一个王朝只要能处理掉一个,那么这个王朝就会成为后人颂扬的王朝。汉朝要是把这三大边患都处理掉了,怜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为后人颂扬。

历史上,汉朝正是把这三大边患都处理掉了,这是汉朝的后人颂扬的原因所在。汉武帝击破匈奴后。北方最大的威胁解除,汉朝就可以解决东胡和西羌。汉武帝派兵收了辽东之地,设有“平辽将军”一职。

那时候,汉武帝收的是辽宁一带,东北最富饶的地方之一。这里是东胡的重地,没有了辽东之地,东胡就大为削弱,成了汉朝的附庸。尽管还没有正式纳入版图。

至于收西羌,那是在汉宣帝时候才开始进行。汉武帝虽然击破了匈奴,却是国力损托太大,不得不休兵罢战。与民休息,下了《弃轮召诏》。这一休息,就是二十多年,汉朝的国力再次恢复到了汉武帝最强盛时期的水准,汉宣平决定征伐四夷,完成汉武帝想做而没有做的伟业。对西羌大举用兵。

名将赵充国,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西羌大举用兵,还取得巨大成功的名将。从此以后,西北用兵,就成了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进而有了青海这片土地,再后来,就把西藏也给收了。

到底,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尽管有很多人骂汉武帝,却不能抹煞他对历史作出的贡献。

周阳的到来,扇动蝴蝶的翅膀,历史生了改变,收西羌之事,提前好几十年就在谋划。

景帝洗雪了平城之耻,高后之辱,收了百越,平了东胡,取得的功业让人目眩。若是再把击破匈奴,平定西羌的基础打下,那他必然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圣君,即使死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接下来,三人商议了一阵细节,以及协调配合之事。

东方朔提出来,汉朝给的军械,不能一次性全给,要拖下去,今天给一点,明天再给一点,拖他个三五年方才给齐。如此一来,既可以防止西羌突然变强,威胁到汉朝,又能把西羌拴得死死的。

对这提议,景帝当然没说的。全部答应了。

商议完了,景帝派人把东方朔送去馆驿歇息。

“太子,适才你问到鬼门,联没给你释疑,现在就就给你说说,鬼门中事景帝打量着刘彻,很是欣喜的道:“鬼门,是战国名家鬼谷先生创立的学派

“鬼谷先生?”刘彻大是惊讶。鬼谷子是数百年前的人物,尽管早已辞世,却因为他的名声太大,仍是为汉人所敬仰。

鬼谷子一生教出了多少纵横天下的奇才,孙脑、庞涓、苏秦、张仪、商鞍,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哪一个不是纵横天下的人才?战国一代,就是鬼谷子的门人纵横天下的时代,推动了历史的展。

这些人人才,还仅仅是为人熟知的人才,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人才?

鬼谷先生辞世后,他留下的学术,多少人在研读,多少人在运用?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就来源于鬼谷子,尽管他是荀子的弟子。

鬼谷子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他的名气,在汉朝依然响亮如昔,刘彻乍听之下,哪能不惊的。“鬼门和墨家,是战国时代的天下显学,执天下学术之牛耳!”景帝接着解释:“鬼谷先生与墨子本是好友。却是各行各的道。鬼谷先生隐居在鬼谷,培养人才,这才有孙脑、庞消、张仪、苏秦、商鞍这些纵横天下的奇才。而墨子却是建了一座墨家庄园,作为墨家的根基。墨子主张非攻兼爱,广招门人弟子,不仅个个精通百家之学,还身手了得,除暴安良,扶危济弱,被赞为“政侠”

微一停顿,道:“战国之世,政侠出山,轰轰烈烈,四方云动,列国诸侯侧目。如今,政侠虽存,却不再是以前的政侠,他们只是为千古名世守一方净土,称为“万古堂。商鞍、孙脑、白起,他们都终老于万古堂中

“商鞍未车裂?白起未自创于杜都?”刘彻的眼睛猛的瞪大了。

商鞍车裂于咸阳,白起自创于杜邮,史书记载得明明白白,刘彻乍闻之下,哪能不惊的?

“不仅商鞍未车裂,白起未自别于杜邮,就是旯错也没死。”景帝的话更加惊人。

“晃错没死?”刘彻骇然不已,猛的跳起来,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