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九章 重逢

大汉帝国 第九章 重逢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九章 重逢

汉军翻越长城,那是何等的震憾人心!不计其数的汉军把长城给淹没给了,一片红色的海潮漫过长城,朝东胡境内涌去,而后面的汉军还在汉境内。

以长城为中心,数十里方圆,都是赤色的海潮,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气势诣天。

最为显眼的是汉军的旗帜,无数的旗帜在风中漫卷,舒展如画,猎猎作响。

这是一幅壮阔的战争景象,尽管周阳出生入死多次,与匈奴大大小的仗打了不少,就没有如此让他激动的景象。

数年前子周阳率军与匈奴大战,虽然手握二十万大军,可是骑兵太少太少。就是周阳火烧草原那一战。率领的汉军骑兵不过一万人,这还是周阳东拼西凑,拼凑出来的骑兵。

而眼前,却是实实在十万大军。十万汉朝最精锐的军队!

眼下汉军,无论是从装备,还是战术打法,都不是以前汉军所能比的。他们的装备更加精良,他们的战术非常先进,打法凶悍。

更别说,他们人手两匹战马,这耍是在数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全成的了。

鸟枪换炮!

周阳心中升起这四咋。眼前情景,再回想当初的无奈,周阳真有当暴发户的感受。

“太难以置信了!太难以置信了!”

李广策马来到周阳身边,一拉马缰停了下来,手中的马鞭指着开进中的汉军,虎目中噙着泪水:“想我李广与匈奴打了一辈子仗,做梦都没有想到过,大汉能有如此声威极壮的精锐之师!做梦也没有想到呀”。

他与匈奴大小数十战,他率领下的汉军是汉朝的精锐,可是他们没有多少骑兵,带着战车。行动迟缓,战力有限,战果更不大。一次战役打下来,能有数百斩首,李广睡着了都会笑醒。

这才几年时间,汉军大变样了,有着用不完的马匹,来去如风,快捷不在匈奴之下。汉军的装备、战术,更非匈奴所能比。

回想以前,再看看眼下小李广真有恍然如梦的感受。

“是呀!真不敢相信!,小公孙贺抹了抹激动的泪水。

当年的安陶之战,那时候,他手里只有三千建章军,却与伊稚斜的一万精锐对上,固然打得匈奴尸横遍。让人欢喜。可是,那是在周阳用计的情况完成的。那时节,若是有这样一支精锐大军,哪里用得着费那么多周章,直接摆开阵势,与匈奴大战便是。

卫青和张通虽然没有参与当年之战,也是听说了很多,大是感慨。

“有如此精锐之师,行愁大汉声威不振于异域万里之外!”周阳手中马鞭重重一挥,眼中精光闪烁,振奋异常。

“东胡必破!匈奴必破!”李广他们齐声附和。

众人感慨一阵,激动的心绪方才平复下来,打马下了长城,进入东胡之地。

进入东胡之地,与汉朝的情形就不同了。汉朝到处可见房屋、田园、村庄,而东胡之地却是牛羊遍野,帐幕满地,牧民赶着牛羊,唱着牧歌,悠扬动听,别有一番异域风情。

望着眼前的白山黑水,周耻大是感慨,两千年之后,这里是富饶的东北三省,到处都是田园村庄,大型城市。繁华异常。

我们的祖先真是了得,把如此苦寒不毛之地,建设成了富饶的家园!

要不是周阳亲眼所见,还真难以相信,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在两千年前,竟是如此的苦寒,如此的落后。

“汉军来了!”

“汉军来了!”

欺民冲开进的汉军,不断欢呼,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东胡虽然不时就要与汉朝发生冲突与战争,可是,边境上的牧民时不时就要与汉朝百姓打交道,用他们的皮货、牛羊、骏马,换取汉朝百姓的丝绸、茶叶、瓷器,甚至还有食盐。

是以,牧民对汉朝百姓相当有好感。尤其是汉军在东胡存亡之际开来。那是拯救他们的,要他们不欢喜都不行。

“大汉的勇士,请饮马**!”

“大汉的勇士,请吃块羊肉”。

牧民们忙着把马**和牛羊肉弄出来,要搞劳汉军。

周阳的号令极严,没有命令小汉军将士不敢拿一针一线,好言谢绝。牧民们对汉军的好感度刷刷的直线飙升。

望着一张张喜洋洋的脸,听着发自内心的话语,周阳终于明白我们祖先为何能开拓这片土地。不为别的。因为我们有着先进的文明,让人钦佩的智慧。

在先进的文明和智慧面前,苦寒不毛,又算得了什么?

越往前行,牧民越多,帐幕相连。一座挨一座,不知道有多少;牛羊遍地,成群结队;悠扬的牧歌,悦耳动听;原野莽苍,草肥水美派人间仙境。

周阳到过河套之地,领略过那里的美景,眼前景色之美,不在河套之下。

这里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辽河平原。富饶之地。在汉朝,辽河不叫辽河,叫“饶乐水”。

在汉朝,辽河平原不是富饶的农耕区,没有稻田,没有庄稼地,有的只是草原,是东胡人心目中向往的水草地,这里土肥、水美、草青、天碧,是人间的天堂。

就是寻常时期,聚集在这里…小用牧民就不今,匈奴二十万大军席卷而来。东胡甄徘忱军。死伤无数,北方的牧民不得不南迁。是以辽河平原聚集的牧民更多了。才有眼下情景。

天黑之时,汉军距离辽河不远了,周阳下令扎营。汉军的营盘一扎下,连绵十余里,帐幕相连,壮阔异常,气象森严。

汉军在四周巡视,顶盔贯甲,气势如虹,牧民不敢靠近,退退远

默以联

在距汉军营寨大约十里外,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帐幕,里面跪坐着三个人。一个是离家数年,不闻音讯的张不疑。如今的张不疑,比起当初离家之时,脸上多了不少皱纹,更形苍老。可是。他的精神更好了。远非当日守清明门的城旦舂可比。

另一咋。人,就是那个相士。如今的相士,依然那般身形瘦削,却不再有猥琐之气,曲裾深衣在身,清量异常,精神抖擞,一派飘然出尘之慨。

第三个人,就是东方朔了。如今的东方朔,稚气已褪,长得是一表人才,身长八尺,英伟异常,让人一见就生出好感。

三个席地而坐。正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马**。

“师父,你真打算入世了?”东方朔抱着一只羊腿,狠狠对付着,话语有些不清。

相士美美的喝着马笑道:“是呀!数十年来,我一直在为击破匈奴培养人才,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奔波忙碌了一辈子,还不如周阳练一支大军。”

“呵呵!”张不疑对周阳这个孙女婿很有好感,不惜溢美之词:“那是,那是!今日汉军翻越长城。进入东胡之地,那是何等的壮阔景象!看着开进的汉军,我们的心忤忤直跳,恨不得年轻二十岁,纵横在大漠上。”

“说来惭愧呀!”相士抚着额头。有些汗颜:“有如此精锐何愁匈奴不破?匈奴一破,大汉北方无忧也,边靖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我若再不出山,恐怕只能老死山林了!”

“小朔子,这些年来,你长进了不少。随为师去,可以取富贵了。”相师打量着东方朔,再也没有当初的怪言怪语,颇多赞许。

“师父的好意,弟子心领了。”东方朔摇头婉拒道:“大丈夫搏取功名富贵,当靠自己,弟子不能靠师父的庇护。”

“哦!有志气!不愧本门传人!”相士更加赞许,问道:“小朔子。你打算如何取富贵?”

“东胡之事,有师父在。东胡跑不了。”东方朔微一沉吟,道:“匈奴,有周阳。要是我没有料错。破匈奴之策他已经盘算得七七八八了,也没有我大展身手的地方。我要去做一件,没有人想过的大事!此事做成了,我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荣华富贵!”

“好!好!好!”张不疑与相士一齐击掌,大声赞好。

三人吃饱喝足以后,东方朔拜别张不疑与相士,飘然而去。

“我们这就去见周阳!”相士送走东方朔后,与张不疑一道,赶去汉军营塞。

默默

周阳的帅帐,比起寻常帐幕要大。格外显眼。一面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帅帐中,周阳跪座在帅位上,李产、卫青他们跪坐在两厢,一边喝着马边说着军情,偶尔感慨几句,严肃之中不乏轻松之意。

“禀大帅,司马义、秦板求见!”赵破奴进来,冲周阳见礼。

“来得太好了!快请他们进来!”周阳大是兴奋,右手在短案上轻敲一下。

汉军刚刚进入东胡之地,虽是派有侦骑。却是对当前军情不是那么了解。不用想也知道,司马义和秦械二人前来,肯定是为了军情而来。

赵破奴出去,领着司马义和秦抚二人进来。

“见过大帅!”二人快步上前。冲周阳见礼。

“请坐!”周阳回礼,邀请二人就座。

二人也不客气,跪坐下来。兵士送上热腾腾的马**。

“我等前来,是为当前军情。”司马义喝一口马直奔主题:“二十万匈奴,在侯产儿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东胡难以抵挡。首当其冲的是鲜卑一族,鲜卑一族的慕容、段部、拓跪、宇文、气伏、秃发、吐谷浑诸部伤亡惨重,几乎是溃不成军。到如今,他们的主力几乎打光了,已经没有了再战之力。”

“侯产儿真是凶猛异常!”秦枫摇摇头,道:“此人不仅身手了的。箭术精绝,更是一员难得的良将。匈奴此番东进。好似一股狂飙。难以阻挡。”“他不过是我手下败将,我要好好会会他!”李广身子一挺恨不的马上就与侯产儿在阵前大杀一通。

“飞将军自是不惧,可是,东胡哪有你那般的猛将!”司马义赞一句。接着介绍军情:“如今小东胡算的上完整的,只有乌祖一部了。

乌狂部在南方放牧,与汉境较近,是以还没有遭到匈奴的攻击。东胡王已把他们调到北方去了,估摸着。要不了几天,他们的败讯就会传辆”

“东胡王如今在何处?”周阳最关心的就是东胡首领,东胡王的下

“他就在饶乐水北方不远。”秦枫冷笑一声,以讥嘲的口吻道:“这个东胡王,竟是给匈奴吓破了胆。不敢领兵上战场,派乌祖首领

“以我估算,他是打算,一旦战事不利,他就开逃。东胡有这样胆小的首领,不亡就没有天理了!”司马义不住摇头,一脸的讥嘲之色。

领是非常重要的,老虎率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群狼,绵羊率领的一群猛虎却可以为狼打败。东胡有这样胆小的首领,东胡的气运算是尽了。

可是,这和周阳没干系,东胡王的胆儿越对汉朝越是有利,收东胡就越容易,反倒是好事。

“禀大帅,有人求见赵破奴快步进来,冲周阳禀报。

“谁?”周阳大是诧异。在东胡之地,他根本就没有熟人。若说有熟人的话,那就是眼前的司马义和秦枫二人了。可是,二人就在眼前。还有谁求见?

“两个老者。”赵破奴禀报道:“他们不愿说姓名。只说,大帅一见便知。”

“老者?。周阳的眼珠立时瞪了出来,不住挠后脑勺:“谁家的?我根本就不识得呀?”

“大帅,见是不见?”赵破奴提醒一句:“这两个老者,恐怕有些来头,相貌非凡,一瞧便知不是寻常人,大帅还是见一见的好

就是他不提醒,周阳也是打算见的。虽然是打哑谜,可是,他们特的赶来”必是有要事,不妨抽出片刻时光见见。

“请他们进来吧!”周阳颌首。

“诺!”赵破奴应一声,出去领人。

周阳、李广小卫青、张通他们的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帅帐入口,摆出一副瞧瞧这是何方神仙的样儿。

要是前幕求见的是年轻人,周阳他们倒不会惊奇,或许是前来禀报军情的,老者前来,难道是倚老卖老的?由不得周阳他们不好奇。

“大父!”张通好象屁股上装了弹簧一般,直接蹦起来了,眼珠子都差点掉下来了,吃惊的打量着快步进来的张不疑和相士,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

张不疑当年离家之后,杳无音讯,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是出现在这里,周阳也是一蹦老高,吃惊的道:“大父!”

“呵呵!”张不疑笑呵呵的。打量起张通。再看着周阳,老脸上全是笑意。

张通是他最为器重的孙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现在已经做到将军了,张家复兴有望,他能不欢喜吗?

周阳是他心爱的孙女婿,威震天下。张灵儿嫁给周阳,那是她的福气。张灵儿所托有人,他这个做大父的能不欢喜吗?

“恭喜大帅!恭喜张将军!”

张不疑一去无音讯的事,李广他们是知道的,忙着向周阳和张通

“见过大父!”

周阳和张通快步跑过来,冲张不疑见礼。

张不疑左手拉着周阳,右手拉着张通,一双老眼,闪着异样光辉,把二人好一通打量,笑得嘴巴裂到耳根了。

“见过前辈!”卫青忙向那个相士见礼,执礼极恭。

相士当日赠金于卫青,卫青是个感恩图报的人,哪敢对相士不恭。

“呵呵!”相士的笑声极为清越。把卫青打量一通,笑道:“卫将军。封侯之期不远矣,多加努力!”

“谢前辈嘉勉!”卫青躬身领。

“大父,这位前辈是何人?”张通打量着相士,很是好奇的问。眉头一挑,有些惊奇的道:“好象在哪里见过?”

“你是二叔祖?。周阳的反应就比张通快多了,指着相士,差点尖叫起来。

“大典好敏捷的才思,竟然猜到老朽的来历了!”相士微微领首,承认了身份。

“你是二叔祖?。张通猛拍脑门。大笑不已:“记起来了,记起来了!二叔祖当日赠兵法之恩,侄孙不敢或忘!二叔祖,侄孙向你叩头了”。

“咚咚!”

张通跪在地上,一颗头颅点得比啄米的鸡头还要口气功夫,不知道叩了多少响头。

“快起来!快起来!”张辟匿忙扶起来。

“呜呜!”张通抱着张辟匿的双腿,激动得哭了起来。

张辟鳖,张良的次子,对他的事。传说很多。那是张家的顶梁柱,十五岁一计保全了陈平、周亚夫这些大汉的柱石之臣,为诛灭诸吕打好了基础,被人赞为一言定邦之士。

可是,数十年来,他却是不见踪影。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归隐了,有人说他给皇帝诛杀了”各种各样的传言都有。

而现在,他就在眼前,张通哪能不激动。

“通儿,别哭,快起来”。张辟疆好说歹说,这才把张通劝得站了起来。

“啪!”

周阳一个耳光打在自己脸上,懊恼不已的道:“当日与二叔祖有过一面之缘,却是对面不相识,真是走眼了!走眼了!”

周阳与张辟疆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没觉得他有何过人之处,还以为他是江湖骗子。事后。总觉得不对劲,就是说不上哪里有问题。这些年过去了,周阳依然没有忘记这事。

张辟鳖是名传天下的人物,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周阳竟然失之交臂,哪能不后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