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三章 英雄归来(下)

大汉帝国 第三章 英雄归来(下)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三章 英雄归来(下)

宫,养心殿。

景帝与那个中年人对座。景帝依然一身燕居之居。很是欢喜,眉头散开,浓黑的眉毛根根向上翻。

“皇上何事如此之乐?”中年人有些意外。

“朕派田去,那是在给周阳提醒,朕相信周阳会明白朕的苦心。”景帝喜悦上脸:“数十年来,大汉人才辈出,就没有一个象周阳这般,对付匈奴如此有办法。若是朕一个不小心,自折梁柱,那朕就是千古罪人!”

“千军易得,一将难寻,皇上如此保全周阳,实是用心仁善。”中年人大是感触:“可是,皇上若是把田大人升上几级,再派去,会更好些。”

“不!”景帝摇头:“就这样。先生担心,有人猜出朕会立谁为太子,对他不利,是不是?”

“皇上圣明。”中年人颔首:“宫中之事,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见真章。皇上虽是在暗示周阳。却也有明眼人。若是梁王知道,只怕会有不可测之事。”

“先生所言极是,不得不虑。”景帝笑着点头道:“正是如此,朕这才把先生请来。朕的意思,是想请剧大侠暗中保护,有剧大侠在,万无一失。”

“剧大侠盖世奇侠,武艺盖世,为人忠厚,可托此等要事。”中年人于景帝的安排很是赞成:“我这就去见先生。”

“此事负托于你们,朕就放心了。你们政侠,数百年的美名,一定会护得他的万全。”景帝大是放心。

“皇上言重了。”中年人一脸的神往,仿佛在回忆什么美好的记忆似的:“战国之时,政侠出山,必是轰轰烈烈,四方云动。如今,天下一统,四海归一,政侠早就可以不存了。”

“如今的政侠,不再是扶危济弱,而是为千古名士守护一方净土。”景帝很是感激的道:“世间事,多不如人意。那些才智高绝之世,或触主怒,或犯众怒,往往无容身之地。若无万古堂,这些才智高绝之士。何处存身?”

中年人点点头道:“数百年前,轰动天下的政侠,只为千古名士守一方净土,保一存身之处,若是祖师泉下有知,不知道作何感想?”

“他一定会欣慰!”景帝另有看法:“他当年成立政侠,就是战国纷乱,天下扰攘,不能宁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天下一统,四海归一,不正是贵派祖师的遗愿么?”

中年人微微点头,大是赞成景帝的看法:“皇上言之有理。”

“贵派什么都可以变,唯独为千古名士守护净土不能变。”景帝两道浓眉拧在一起:“想那商鞅,单身匹马入秦,变法强秦,最后不容于秦惠文王,若无贵派相助,何能终老?”

“皇上,商鞅之车裂。那是他自布疑阵,非惠文王之过。”中年人笑道:“商鞅变法时,秦惠文王为太子,触犯新法,商鞅治其罪,劓了公子虔,惠文王是恨商鞅。可是,为君者,怎能以私仇加罪于臣?再说了,陇西、河西这些地方,商鞅并未推行新法,不是惠文王推行的么?商鞅与孝公名为君臣,实是挚友,孝公已逝,商鞅心冷,这才隐退,布一疑阵罢了。”

“纵是如此,若无贵派,商鞅怎能存身?”景帝笑道:“更别说还有孙膑、白起这些千古名将,不正是在万古堂中终老么?若无贵派,朕不也犯下大错,杀一名士么?”

略一停顿,景帝感叹一句:“世人皆知,商鞅车裂、孙膑不知所踪、白起自刎于杜邮,可不知他们在万古堂中消遥快活。后人谈起他们,只能说他们如何如何获罪,却不知万堂中存千古名士。”

中年人了解景帝,他如此说,必是有用意。静静的听着。果然,景帝最后道:“朕想请你去见见先生。”

“皇上的意思是……”中年人有些拿捏不准。

“先生会明白朕的意思。”景帝并未明言。

“皇上放请放心,在下这就去。”中年人站起身,快步而去。

望着中年人的背影,景帝有一种解脱之感,更加轻松。

“田见过大帅。”田滚鞍落马,冲周阳见礼。

周阳翻身下马,抱拳回礼:“周阳见过田大人。”

“多时不见,大帅名震天下,为大汉建立殊勋,田既感且佩。”田能说会道之人,充分展现机敏的口才,夸赞起周阳:“若说为官,大帅比起田晚了好几年。田做郎官也有几年时光了,如今还是区区郎官。而大帅,短短时日,功盖当世,名震天下,田自愧不如,愧煞!愧煞!”

不住摇头,一副惋惜之态。

虽是夸赞之词,却也是实情。以周阳的经历,为官不到一年。就有如此大的功勋,不知道要羡煞多少人。

李广和程不识他们听在耳里,不住点头,暗赞田会说话。

周阳是李广他们钦佩之人,夸周阳就是在夸自己,李广大是欢喜,抱拳一礼:“李广见过田大人。”

“飞将军?”李广之名威震天下,竟然先行见礼,田还真是有些受之不起,忙还礼:“田见过飞将军!”

身子躬成了九十度,身段放得很低。李广更加欢喜。

程不识他们一一见礼,并未对田低瞧,这让田大是欢喜。他是小小的郎官,而李广、程不识他们哪一个不是拼杀出来的将领?军功在身,比起田高得太多了,瞧他不起,拿脸色给他看,这是他最担心的。

“皇上有旨,要大帅赶到离长安五十里处歇息。”田这才宣旨:“那里已经搭好了帐幕,备好了牛酒,供将士们歇息之用。”

景帝还真是上心,连这都安排好了,李广他们既是意外,又是感动。

周阳一声令下,汉军开进,向歇营处开去。一路行来,时不时就会遇到前来迎接的百姓,虽然天气很冷,朔风劲吹,却是熄灭不了百姓的热情。

百姓扶老携幼,带上吃食、酒肉……前来慰劳,要周阳他们收下。周阳的号令极严,百姓的心意虽诚,却没有一个兵士敢收,这让百生更加感动。

快到天黑时,终于赶到了歇营处。远远一瞧,偌大的营地,帐幕整齐,横成行,竖成列,道路四通八达,一道坚固的营寨立起,汉军兵士巡逻,守得跟铁桶似的。

一阵浓郁的香气飘来,周阳一吸溜鼻子,闻出来了,是肉香。营地里的汉军已经在为周阳他们准备晚饭了。别的不说,这肉香很诱人,看来,汉军兵士的烹饪技艺不错,今晚上可以大快朵颐了。

李广嗒吧着嘴唇,摸摸额头:“要是我们追击匈奴时,闻到这样的肉香,一定会馋死我!”

程不识马上点头赞同,狠狠的用力,仿佛不如此不能表达他的赞同之意。

那时节,李广他们靠吃生马肉度日,十几天未尝熟食,要是能闻到这般肉香,还不变成馋猫?周阳追击回来,一觉睡醒,抱着羊肉猛啃,啃下的骨头足有十斤重。

那些追击归来的将士,哪一个不如是?只要是熟食,不管好吃不好吃,那都是美味,天下间最美的美味,比起生马肉美了百倍。

“好教飞将军得知,皇上派了宫中疱厨,前来为征战归来的将士们做酒菜。”田朝营盘一指,为周阳他们解释起来。

“御厨?”周阳他们大是意外。

景帝对周阳他们够重视了,连御厨都派出来了。可是,这是周阳他们该得的,这是用性命拼杀出来的,景帝心中欢喜,派御厨来掌勺,也在情理中。

“汉军威武!”

如雷的吼声响起,吸引了周阳他们的注意。

仔细一瞧,原来营盘附近有很多百姓,人人着新衣,带欢颜,好象大过年似的,是来迎接周阳他们的。粗略一算,营盘附近的百姓没有一万,也有好几千。

这里的百姓不仅仅是前来欢迎,还在汉军营盘外面搭起了帐幕,看样子今晚上他们打算住在这里了。

一路上行来,遇到百姓欢迎的事情多了去了,就没有如眼下一般,竟然要与汉军住在一起,这还是头一遭,周阳有些意外。

“大汉万岁!”

归来的汉军齐声欢呼,算是对百姓的回应。

策马来到近前,周阳看清了,百姓还升起了火,一堆一堆的火,不下数百堆。火堆旁边堆着成捆成捆的竹节,在古代称为爆竹。

在鞭炮出现前,古人的欢庆就是靠烧竹节,弄出声响,进行庆贺的。如此之多的爆竹,周阳还真是意外,百姓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百姓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瞅着来路。一见周阳他们到来,无不是欢呼呐喊,把爆竹放到火堆里烧。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没多久,爆竹响起来了。

“乒乒乓乓!”

清脆的竹节爆裂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再有百姓的欢呼声,汉军隆隆开进的蹄声,汇成了一首喜悦之歌。

百姓的认可,最能激动人心,周阳他们这些征战归来的汉军将士无不是感动异常,李广虎目中噙着泪水,挥臂高唱:“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珏,饥啖敌酋头,渴饮敌人血!”

他的歌声雄壮豪迈,自有一股超迈之气,远远传了开去。

这首歌是汉军将士的最好写照,他们用鲜血、用性命很好的诠释了这首歌的真义!

此时此刻,无论是汉军将士,还是百姓,胸中自有一股超迈之慨,一闻歌声,跟着李广齐声唱来:“儿女情,且抛却,瀚海志,只今决!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羯!瀚海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单于王庭舞钢刀,刀刀尽染匈奴血!立壮志,守奇节……”

歌声豪迈,壮志横空,军心似铁……激励多少豪杰!

百姓们唱着唱着,眼里就涌出了泪水,更有百姓低声饮泣起来。

周阳唱着,眼睛为泪水模糊了,金戈铁马的征战场景浮现在眼前,多少熟悉的将士已经战殒沙场。作为他们的统帅,心中的悲伤远过常人,此时此刻,周阳心中想的只有一句话“要是他们还活着,那该多好!”

忆战场,涌热血,想同伴,汉军将士的眼睛湿润了!

这些铁打的汉子,在血水里洗过澡,在死人堆里打过滚,流过血,负过伤……就是没有流过泪,可是,处在这种时刻,喜悦的时刻,他们竟然流泪了!

热血奔涌,豪情激荡,将士们不由自主的握住了剑柄。

强吸一口气,周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率领汉军进入了营寨。

进入营地,周阳下令,汉军开始宿营,有条不紊,丝毫不见乱象,与在边关时面对匈奴一般无二。并没有因为这是回长安,接受景帝的封赏而松懈。

田看在眼里,不住点头,暗赞周阳号令极严。他虽不是武将出身,但他是个聪明人,看得出来,周阳很得将士们爱戴,他的号令,将士们不敢不遵。

周阳与李广他们聚在一起饮茶歇乏,田这个钦差,哪敢松懈,略一招呼周阳他们后,就去指挥晚饭的事情。

周阳一扫视,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冯敬、秦无悔他们个个一脸的满足之色,很是享受这种待遇。征战很苦,最想要的就是有一个温暖的窝,一旦找到,很是舍不得,就连李广和程不识这等久经战阵的名将也不例外。

“皇上对我们可是下了一番功夫,派了御厨,送来御酒。”周阳把手中的茶盅放下,打量一眼众人。

“那是!”李广没有听出周阳话里的意思,美美的喝着茶水。

周阳一扫众将,没有一个人听出他话外之意,只得说得更透彻些:“这次回京,皇上封赏肯定会很重。你们立下大功,身份地位会与众不同,会有人挖空了心思拉拢你们,你们得拿定主意,要忠于皇上。”

作为现代人,皇权对周阳的影响没那么大,若是要周阳选择忠于皇帝,还是忠于华夏,周阳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忠于华夏,而不是皇帝。

忠于皇上,这话不是周阳要说的,是景帝的意思,周阳代他说出来罢了。

李广他们终于听出周阳话里有话,放下茶盅,惊疑的打量着周阳。

有些话不能明说,只能暗示,周阳略一措辞:“我们是武将,我们只管驰骋在沙场之上便是,其余的事,我们就不必理会了。程将军,你说是不是?”

程不识万未想到,周阳竟然问他,不由得一愕:“大帅说得是!”

在这些人中,周阳最担心的就是程不识了。程不识是窦家的马夫,而窦太后最喜欢梁王,早就想搞兄终弟及,要把梁王推上皇位。若是窦太后出面,要拉拢程不识,程不识是个重情义的人,一个推脱不开,应承下来,万事皆休。

景帝选中的太子即使景帝不暗示,周阳也知道,现代人要是连这都不知道枉为现代人了。程不识在这一战中是立下不小战功,可是,他的战功再大,大得过周亚夫吗?以周亚夫的战功,出了几次错,景帝就要对他下手了。

因为,传承是皇帝最重视的事情,功劳再大也没用。

“程将军,此行长安,必然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凡事三思而行。”周阳再次提醒他。

“谢大帅提醒,程不识记下了。”程不识也明白周阳是在特别嘱咐他,很可能周阳已经嗅出了什么味。当下,牢牢记在心里。

听他说得认真,周阳也就放心了。众人接着饮茶说笑。

“禀大帅,营饭已经好了!”田进来禀报。

“走,用战饭去!”周阳站起身,出了帐幕。放眼一瞧,好家伙,竟然如此丰盛,摆了这么多食案。

食案摆放得整整齐齐,汉军将士立在食案旁,静候周阳他们的到来。

周阳来到自己的食案前立定,扫视汉军,站得笔直,挺拔如松,虽是用战饭,却如上战场,肃穆整齐,甚是满意。

“弟兄们:明天,我们就要进入长安,朝天子,献捷于宫阙!”周阳开始训话:“你们欢喜么?”

“大汉万岁!”

一句吼声,是最好的回答。

“这餐战饭,是皇上派了御厨,为我们做的,你们要记住:皇恩浩荡!”周阳于皇恩浩不浩荡,并不放在心上。可是,此时此刻,这话不得不说。

“皇上万岁!”

汉军将士再将欢呼起来。

“吃饱了,喝足了,养好精神,明日进长安,朝天子!干!”周阳端起酒杯,遥遥一敬将士们,一仰脖子喝干。

“干!”

一个字,如同炸雷一般轰鸣,将士们举杯在手,一口喝干。

接下来,就是吃喝。周阳他们边吃边聊,将士们谈兴甚高,说得最多的就是明日进长安,朝天子事了。

这是汉朝数十年未有的盛事,尽管他们已经知道礼仪,熟悉章程,仍是很期待。了解与亲历,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一直饮到月上中天,方才作罢。

次日五鼓时分,营地外喧闹声响成一片,周阳给吵醒过来,穿衣而起,来到营门一瞧,只见不计其数的百姓开始忙活了。百姓忙着烧柴禾,弄爆竹,要让将士们热热闹闹的进长安。

读好书,请记住唯一地址(3qz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