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一00章 雪灾征兆

大汉帝国 第一00章 雪灾征兆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一00章 雪灾征兆

斜纹话预示着,匈奴对汉人态度的转变,凡经到来知…

匈奴对汉人的态度由瞧不起、蔑视、重视、害怕、艳慕,一步步。到最后就是崇拜。

最初数十年里,匈奴压着汉朝打,对汉人极是瞧不起,在他们眼里。汉人和猪狗一个级别,任由他们打骂、屠戮。

汉武帝改革军政之后,强汉大军在卫青、霍去病这些天才统帅的率领下,纵横在大漠上,打得匈奴一败再败,连龙城、单于庭、狼居胥江都丢了。匈奴对汉朝由瞧不起,终于转变成害怕,害怕之后就是艳慕。

他们艳慕的不再是汉朝的富厚饶给。物产丰饶,食物不缺,而是艳慕汉军的惊人战力。经过汉武帝的军政改草,汉军的装备非常精良,战法灵活多变,战力惊人,一个汉军可以抵二十个匈奴的战力,这和汉朝创建之初截制日反。

匈奴就想向汉朝学习,学习汉朝的战术战法,对汉人重视,投降过去的汉人就成了他们的座上宾。

正是因为如此,赵信叛归匈奴,伊稚斜对他极为尊重,封他高位,还为他筑了一座“赵信城”因为赵信这个匈奴在汉朝“镀过金”

匈奴对汉人态度发生改变,就有不产汉人因为各种原因投降了匈奴。如李陵、李广利。他们到了匈奴,单于对他们极为尊重,恩遇有加。他们为匈奴出谋戈“策,李陵还好,终生不为匈奴出一策,只是终老于胡地罢了。李广利更是为匈奴奔走,练匈奴,好在南宫公主找借口除了他,为汉朝拔掉一大祸害。

李陵投降匈奴,本为报汉,另有图谋。他到了匈奴,没有为匈奴出谋划策,却是祸从天降,断了他的报汉之路。

一个姓李的叛徒教匈奴汉军的战术战法,情报出错,报到汉武帝那里就成了李陵。汉武大帝勃然大怒,下旨把李陵的家人给诛灭了。司马迁以其特有的灵敏噢觉认为李陵不太可能为匈奴做事,此事有误,为李陵开脱。

汉武大帝正在气头上,一怒之下。太史公也就“蛋疼”了。后来,终于弄清了,是情报出错,是另一个姓李的叛徒,不是李陵,汉武帝也后悔了,却无可挽回。

按照历史,匈奴对汉人态度的转变,要在数十年之后,汉军打得匈奴无还手之力去了。再阳这一胜,竟然提前到来。

不得不说,伊稚斜这一决定极富远见。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骑射相当可怕,若是再得到先进的装备。那么,一定会爆发出惊人的战力,无敌于天下也未必不可能。

这一点,已经为历史所证明。证明这一点的不是匈奴,也不是突厥,是蒙古人。

沧海桑田,千年变幻,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换了一个又一个。匈奴、鲜翠、突厥、契丹。女真、蒙古。虽然种族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只会盘马弯弓,没有创造出先进的文明,没有发达的科技。尽管游牧民族的骑射功夫了得。匈奴、鲜卓、突厥虽是强横一时,到后最都给中国灭掉了。

为何蒙古人能横扫欧亚大陆,其他的游牧民族没有做到呢?

要知道匈奴、鲜卑、突厥与蒙古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地处中亚,进入亚洲与进入欧洲同样便利。

原因就在于,蒙古人得到了先进的汉文明和发达的汉人科技辅助,为蒙古人制造了大量的武器,把游牧民族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不可否认,成吉思汗有着不可多得的军事天赋,可是,少数民族并不缺乏天才的领袖,冒顿、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他们都不差,却没有做出成吉思汗那样的业绩,就在于他们没有先进的文明与发达的科技为之辅助。

蒙古人之所以能得到汉人的辅助,根本原因在于宋朝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蒙古人的居城很惨,主要是对付女真人的,再为成吉思汗痛恨女真人。北方的汉人对女真人同样痛恨,蒙古人对女真人越狠,北方汉人越是痛快,对蒙古人越是亲近。相比女真人,蒙古人更加容易得到汉人的帮助。

比。万

这点,从蒙古人使用的谋士就可以看出来。郭宝玉、郭侃、刘整。他们都是汉人。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统一中国,和这三个汉人息息相关。

郭宝玉随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没少出主意。就连成吉思汗制订的灭金方略,也走出自他手。郭侃是郭宝玉的孙子,随旭烈兀打到中东,博得“神人”称号,更是为忽必略制订了灭亡南宋的战略。

这两人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

刘整是宋朝的后起之秀,给贾似道迫害,走投无路之下,投降了蒙古人。当时,南宋水军很能打,蒙古人只能马背称雄,却是拿南宋水军没办法,忽必略一度放弃了灭宋的想法。正是刘整剖析了南宋的形势。忽必略下定决心灭亡南宋,打造蒙古人的水军。

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处处有汉人的影子。处处有汉人的文明导科技为之辅。若是蒙古人和匈奴一样,没有得到汉人的文明与科技,蒙古人还能席卷欧亚大陆,建立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帝国吗?

伊稚斜的眼光不错,他看到了匈奴的软肋,匈奴要想复仇,就必须的打造新的装甘,江就需要大量的丫匈奴没有,匠,有的只是煮马照叫…射手。要想改变匈奴,只有优待汉朝工匠,博取他们的好感,得到他们的帮助,匈奴才能复仇。

给匈奴掳掠的汉人中有不少工匠。他们身入敌手,还能怎么样呢?可以想得到,伊稚斜这一转变,他们中肯定有人会做叛徒,会为匈奴效力。

问题是,这对匈奴的帮助有多大呢?

匈奴掳掠的工匠虽不少,却对匈奴助益也是有限。要知道,蒙古人得到的是大片的汉人土地,大量的汉人,汉人之多比起蒙古人还要多好多倍,要蒙古人不强都不行了。

匈奴没有得到汉人的土地,仅仅靠掳掠得到的工匠,匈奴能获益多少,这是不言自明的。

比。,正

伊稚斜的转变,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病急乱投医!

天空阴霾,雪花飞舞,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长城好象一条白色的巨龙,晶莹别透,蜿蜒远去,不知终于何处。

昔日大战留下的血迹,并没有褪去,只是给冰雪所覆盖了。

长城下,原野上。时不时就会见到为冰雪所覆盖的尸体、断折的兵器、破碎的内脏、撕裂的衣衫…“无一不是在告诉人们,不久前这里发生过激战。

偶尔会有饥饿的兀鹰盘旋而下,停在尸体上啄食。这尸体上有裘衣。这是匈奴尸体。偶尔还有饿狼饱餐。

如此大战,要清理完尸体。费时极长。还没有清理完,就下起了大雪,百姓回家窝冬去了。好在,已经清理得七七八八了。

雁门,为白雪覆盖,银装素裹,好象一座冰城。城门大开,却是少有人进出,城墙上的汉军在巡逻。

北方的冬天很冷,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百姓不会出来走动,那实在是太冷了,是以行人稀少。

帅府中,却是热闹非凡,高声喧哗。周阳正与一众将领痛饮。

“大帅,干!”

李广举着漆制耳杯,高喉咙大嗓子,声音震人耳膜。酒意上涌,脸色泛红,毛有了几分酒意。

也不管周阳的反应,以嘴就杯,张开大嘴,一口气喝得精光,活象一个酒徒,熟练的亮了亮杯底。

周阳也是酒劲上涌,颇有几分醉意。笑着端起耳杯,一饮而尽。

大战结束之后,周阳就没什么事了。军务很少了。至于军队,除了留下必要的,都给他们放了大假。让他们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他们主要是边关人氏,经历如此大战,最想的就是看到亲人,周阳这道命令很得军心,兵士们齐声欢呼,欢天喜地回家去了。

兵士一走,周阳这个大帅就无事可做。当匈奴打来时,事务多不胜数,天天埋头在军务中。如今。时间一抓一大把,多得没法打发,只好把李广他们召集起来,饮宴打发时间。

不知不觉中,竟然向单于看齐了。

李广他们虽然名为太守,主要是处理军事,对于文事,他们不感兴趣。那些刀笔吏所做之事,让他们别扭。哪有真刀真剑在战场上冲杀过瘾。没有了军务,闲得发慌,不是陪着周阳打猎消磨时光,就是陪着周阳饮宴。

他们之中,冯敬是读书人出身,对文事最有办法,也最有兴趣。可是。周阳的帅府就在雁门,他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饮宴处理文事两不误。

是以,这些天,周阳他们过得很是快活。

当然,周阳他们饮宴,只是打发时间,并不是为了享受什么山珍海味。有时出去打猎,弄些鹿肉、兔肉下酒,有时随便叫兵士做点下酒菜。

一众人围坐在一起,一人一张软席。在汉朝这叫“席地而坐”

中间放上一个酒尊,酒尊甚装满美酒。再放上一把抱酒的勺。

这是汉朝典型的宴饮之法。也有各踞一案,各吃各的方式。可是。周阳他们不同,一起滚过刀山。一起趟过血海,一起在死人堆里睡过觉,这情谊不同一般,哪有这般热闹。

李广抓起酒勺,一边抱酒,一边笑道:“今年的雪真大。”

“瑞雪兆丰年,明年是个好年头。庄稼的长势会不错。”周阳接过话头。

“我们的日子是好过了,匈奴的日子就难过喽!”程不识端起耳杯。美滋滋的一饮而尽:“以我多年在北地的见识,如此的雪,一定有大雪灾。今年的雪这么大,这雪灾不会匈奴的牛羊会给冻死无数。匈奴来年就要饿肚子了。”

“哈哈!”李广大笑起来,意兴飞扬:“场大雪灾,抵得上十万大军!”

漠北苦寒,植物生长季节短,是以草料短缺,牛羊不够吃。牛羊是匈奴的食物,草料不够,牛羊就没有多少肉,食物就不丰,就是正常情况下,到了冬季匈奴都难过。

一旦遇到大雪灾,牛羊给冻死司空见惯。牛羊一冻死,匈奴的食物就很成问题。

一场大雪灾,对匈奴造成的灾难并不比十万大军低。或许,还更甚几分。

“要是在以往,我们哪能在这里饮酒说笑,我们早就在准备打匈奴了。他们一旦遭了灾,大汉百姓也就跟着遭了殃。”冯敬大是感慨:“明年嘛,匈奴想来边境滋扰

为了解决灾荒。匈奴只有召集军队,去汉境掳掠。是以,每到雪灾降临,汉朝边境上就要准备与匈奴打仗了。雪灾越大,匈奴来势越凶猛,打得越激烈。

这不是从汉朝开始的,是从春秋战国时就有的。那时候,北方的胡人、匈奴,把雪灾造成的损失通过战争的方式转嫁给秦、燕、赵三国。如今,匈奴依然沿袭这一方式。只不过,他们转嫁给汉朝罢了。

正是因为大漠容易发生雪灾,尤其是漠北更容易发生。是以匈奴一直垂涎漠南。

漠南主要是现在内蒙古一带。这里气候温暖,植物生长季节比起漠北要长,发生雪灾的可能性要小些。在整个漠南地区中,又以河套最好。土肥水美草青,最适宜放牧。

这也是匈奴在河套之地屡遭败绩以后,仍是不甘心放弃河套,屡败屡打,才有赵武灵王大破匈奴和蒙恬大败匈奴于河套的事情发生。

以往,遇到这么大的雪,边关上汉军、百姓,全力投入到抗击匈奴的准备中去,哪有时间饮酒。今年不同,匈奴新败,明年无论如何不可能南下。即使要来,也不过是小股匈奴,大量的匈奴是没有的。

这是汉朝创建数十年来的第一次,众人兴致极高,端起酒杯,道:“敬大帅!大帅,年!”

要不是周阳谋戈当,是不可能打出这样的好局面,他们对周阳真心佩服。

还有比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认可更让人高兴的么?周阳欢欢喜喜的一饮而尽,亮了亮杯底,竟然学起了李广。

”好”。众人齐声赞好。

李广把酒,有些兴致萧索:“打败了匈奴是好,可是,我们又没什么事做?往年,我们是天天忙,时时忙,忙着打匈奴。如今,没有匈奴可打了,我们一下又闲了,闲得只有饮酒打发时间了。”

“闲还不好吗?你非要过那种刀头舔血的日子。”程不识取笑。

“闲的时间长了,人会发慌。大帅,你主意多,你能不能给我们找点事做?”李广看着周阳。摸着发烫的脸蛋:“最好是找点匈奴让我们打。久了不打匈奴。手有些发痒了。”

“这可难了。”公孙贺笑着接过话头:“有了这一战,长城以北数百里内不见匈奴踪影,飞将军你就是去了,连个影子都见不到。你能见的。只有冰天雪地

在汉军的追杀下,匈奴活的也变成了死的,过了长城,数百里内的活物,可能只有野狼了,要找匈奴,不是难,是很难。

“哎!”李广有些无奈的摇摇头,他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过份。

程不识他们端起酒杯,美滋滋的喝着。

“有了这一战,匈奴早就望风而遁了,要找匈奴确实难。”周阳放下手中的酒杯,缓缓开口了:“可是,并不是说找不到匈奴。”

“哦!”众人的兴趣立即给提起来了,个个盯着周阳,一脸的期盼。

“我就知道一个匈奴扎堆的地方。你们有没有兴趣去走上一趟?”周阳并没有做好好先生回答他们的问题,反倒卖起了关子。

“大帅,是什么地方?快说!”李广嘴快,催促起来。

这话正是众人要问的,无不是点头附和。

“这个地方,对匈奴极为重要。对我们同样重要。要是把这个地方给拿下来了,对匈奴的打击,比起十场大雪灾还要可怕周阳眼里精光一闪,右手中的酒杯重重放在短案上。用力过度,酒水溅了出来。

“河套!”

李广、程不识、冯敬、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齐声惊呼起来。

河套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李广他们不会不知道。正面是汉朝的都城长安,东面是北地,对汉朝的威胁很大。

这里是匈奴最好的牧场,匈奴在这里牧养的骏马足有好几十万匹。集中在这里的匈奴牧民没有一百万,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河套是匈奴心脏,一旦汉军把河套给夺取了,时匈奴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比起十场,不,一百场大雪灾还要大。

尤其是在匈奴新败之际,匈奴无力南顾,正是汉朝下手的良机。

“大帅,河套如此重要,你为何把兵士们都放了,不一举攻入河套呢?”李广埋怨起来。

“飞将军,你以为我不想?。周阳却是摇头:“可是,你也瞧见了,弟兄们伤成什么样儿了?他们不歇息,还能打吗?”

不要说普通兵士,就是李广本人也是禁受不住,周阳放掉兵士,就是要让他们恢复。

“大帅。我们这么做。”程不识异常振奋:“我们一边做好准备。一边飞报皇公这是夺取河套的一个良机。皇上应该会允准。只要皇上一准,我们就可以立即出动。匈奴新败,我们对河套下手,他们无力防守,这一仗,我们赢定了。”

“好!”周阳兴奋的一拍掌:“我这就给皇上上表。笔来!”

攻打河套,对众人太有吸引力了。无不是欢呼起来。,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杠。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