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九十章 大破匈奴(一)

大汉帝国 第九十章 大破匈奴(一)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九十章 大破匈奴(一)

一身燕居之服,寻常深衣。头戴幔头,跪坐在矮几上,两道浓眉深锁,一脸的忧心仲仲。春陀侍立在侧,打量着景帝。一脸的忧色。

自从得知周阳率军北上长城后。景帝就这般呆。对,是呆。每天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催问边关军报,至于朝中事务,已经交给寰婴、许昌、庄青翟他们处理了。

这几天,景帝是吃不好,睡不香,人都瘦了一圈。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些黯淡,眼圈有些黑。

这打仗,不仅仅是边关将士们压力大。就连远在长安的景帝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大得出奇,景帝时时刻刻都在担心,都在等待边关的消息。

春陀看存眼里,急在心头,却又无可如何。

战争啊,真是折磨人!

“笃笃!”

轻微的点地声响起。

景帝猛的睁开眼,站起身,迎向门口。只见寰太后在南宫公主的搀扶下,颤微微的进来。在她们后面。还有一个宫女,手托银盘,盘里盛着一碗粥,正散着香气。

“皇儿给母后请安!”景帝忙上前行礼,扶住寄太后。

“见过父皇。”南宫公主向景帝见礼。

“南宫啊,呵呵!”景帝打量着这个宝贝女儿,眉头舒开了。南宫善解人意,很得景帝欢心,越看越开心。

“皇上啊,你这几天吃得可好?睡得可香?”窦太后很是关切的问。

“回母后,皇儿吃得好,睡的香。”景帝其实这几天毫无胃口,更是睡不着,为了让实太后省心,只能撒谎。

“你撒谎”。窦太后的拐杖在地上点头,声调有些高:“这几天,你明明吃不下一碗饭,没有睡一个囫囵觉。还在骗老身。”

“母后,皇儿真的很好,身子骨还硬朗着呢。”景帝挺挺胸,可是。窦太后眼盲之人,瞧不见。

窦太后在景帝父女的搀扶下。坐了下来。沉声道:“皇上,老身知道你是不想让老身担心。可是。你老不吃不喝,老身能不担心么?不要说老身担心,南宫也担心得不的了。南宫这孩子,挺有孝思,给你熬了一碗粥,趁热喝了吧

南宫公主忙从宫女手里的银盘里端起粥,递给景帝:“父皇。”

“呵呵!”天伦之乐,没有哪个做父亲的会拒绝。做皇帝的天伦之乐更加珍贵,景帝笑呵呵的。甚是欢喜,接了过来,用勺舀着一尝,赞道:“南宫的厨艺大见长进了。”

“那还用说。”窦太后脸上泛起喜色:“老身这几天吃南宫做的菜。胃口好着呢。”

景帝几口喝完,把碗一放,擦擦嘴。窦太后这才道:“皇上,你为边关战事担心,做皇帝嘛,这是应该的。可是,你也不能亏了身子不是?你若是垮了,大汉谁来顶?该吃的吃,该睡的睡,天,塌不下来。”

“母后。这道理皇儿懂。可是,皇儿一想到,二十万将士的性命。心里就难受。不知,这一仗打下来,二十万将士能有多少活下来?就算他们活下来,有多少人伤残?”景帝说着说着,泪水已经在眼里滚来滚去了。

“哎!当皇帝难啊!”寰太后感慨一句:“皇上仁慈,才挂念将士们的安危。皇上,你只要记住一点。即使二十万将士全部战死,哪怕周阳也战殁了”

南宫公主一惊,脸色苍白,差点惊呼出声,却是忙以手掩嘴。

“大汉也不能出事,皇上更得挺住。”窦太后的声音微微颤:“只有这样,大汉才能把最后的痛苦留给匈奴!”

如今的军事形势,依然是匈奴强汉朝弱,尽管周阳打了不少胜仗。根本局势还没有改变。可是。以汉朝的国力,只要决心一定,一定能够打败匈奴,把最后的痛苦留给匈奴!

景帝没有说话,重重点头。

窦太后接着道:“这一战,明知没多少胜算,仍是要打,就是用将士们的性命换五年时间,很痛苦!痛苦就痛着吧!该吃的吃,该睡的睡。痛苦总有结束的时候!”

站起身,道:“老身该说的说了。如何做,皇上你自个儿掂量着吧。哦,一场大战。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没有十天半月,不能分出胜负,皇上不必过于担心。”

决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这是常识。象长平之战,更是打了几个月才决出胜负。

景帝送走窦太后,叹了口气。虽然没有说,意思很明白了,大战拖得越久,景帝担心的时间越长。

“春陀,在养心殿里放张榻。联就在这里吃,就在这里睡。”景帝下定了决心。

默以默

睢阳,梁王宫。

梁王站在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前。双眉紧锁,一双明亮的眼睛死盯着地图,连转动一下都没有,好象一尊雕像。

韩安国、公孙诡、羊胜、司马相如、庄忌他们侍立在身后,个个站的笔直。

他们今天给梁王找来,还以为耍象往常一样,请他们饮宴。却是没有想到,梁王这个安乐王爷竟然破天荒的第一遭不饮宴,而是在看地图。

这地图是梁王目前能收集到的汉匈大战兵力分布图,虽然与实际有不少小差距,不够准确。可是,这已经是梁王尽了最大努力才收集到的。这也是粱王手眼通天,要是换个人。肯定收集不到这么多有用的消息。

韩安国他们没有说话,时间在无声

过了许久,梁王终于转过来身来,呼出一口气。

公孙诡忙问道:“大王何事忧心?”

“忧心?也对,是忧心”。梁王于公孙诡的用词略感意外:“你们说。这一仗,大汉的胜算几何?韩安国,七国之乱时,你没少给孤出主意,你精通兵道,你说说。”

韩安国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梁王的战国有一半是他的主意,深得梁王信任。第一个问的不是公孙诡,而是韩安国,这让公孙诡很是不爽,阴阴的瞄了韩安国一眼。

“大王,以臣愚见,这一仗不论胜,还是败,大汉都是胜!”韩安国的话很绕,一众人一下子就糊涂了。

“韩大人,这话何意呀?。公孙诡终于逮住机会了,不无奚落之意的道:“胜便是胜。败便是败,胜与败不分,那就是黑白颠到,是非不分

“让韩安国把话说完梁王却是眉头一皱,阻止公孙诡再说下去。

公孙诡不敢再说了。韩安国接着道:“胜。自是不用说了。在下就说说败也是胜的道理。此战,大汉获胜的成算并不多,一是兵力不占优。二是骑兵太少,三是在长城下与匈奴打野战,这对大汉极为不利。

大汉虽然打了不少胜仗,可是,一旦脱离了城池依托,与匈奴打野。战败是注定的!”

汉军有弩阵一事,汉朝知者不多,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

“那为何败也是胜呢?”梁王有些不解了。

“大王请想,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汉军明知有败无胜,仍是北上长城与匈奴大战,周阳的用意已经非常明白了。”韩安国长叹一口气:“二十万大军,二十万忠魂!”

眼里泛着泪花,甚是悲论,似欲哭泣。

他的表情痛不欲生,绝对不是作假,一众人一下子愣住了。目先,齐刷刷盯在韩安国身上,等待他说明。

韩安国只顾着摇头喘嘘,却是没有解释。

一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明所以。

梁王的眼睛越来越明亮,脸色越来越红,越来越激动,健硕的身躯微微颤抖:“他们不顾性命,去拼匈奴”。

“大王英明!”韩安国点头道:“以前,大汉要卞练骑兵,却是苦于马匹短少。如今,周阳缴获了如此之多的战马,却又苦于没有时机。若是匈奴年年犯边,大汉把人力、物力、财力用去抵抗匈奴,这练骑兵一事,就会担搁。二十万将士。不惜性命,与匈奴大战一场。就是要用性命为大汉换得数年练骑兵的时间!”

“战马有了,人力、物力、财力不是问题,再有时间,数年之后,大汉的铁骑就会纵横在大漠之上!”梁王右手紧握成拳,很是振奋的道:“到那时,岂容匈奴横行!”

他这一解释,众人恍然,司马相如。庄忌,齐声长叹:“二十万将士。二十万忠魂!”

“大王,周阳屡次坏大王的大事,他死有余辜。趁这次兵败,大王应该好好收怜他!”公孙诡时刻不忘给周阳折辱一事。

“是呀,大王!”羊胜忙附和。

“住口!”二人的献媚,却是换来梁王的厉斥。

周阳多次坏梁王大事。梁王对周阳极是痛恨。按理,二人这话一定能讨得梁王的欢心,却没想到。梁王竟是喝斥他们,二人以为听错了。要不是梁王脸上带着怒气。

“周阳屡次坏孤的大事,孤也恨他!可是,孤是高祖的血脉!不能恨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周阳能如此,足以证明他是个英雄!”梁王的声音很大,好似雷霆。震人耳膜:“高祖被围平城,却不能雪耻,那是何等的耻辱?高祖为雪此辱,留下了一道血诏,你们可知血诏写的是什么吗?周阳若败,那是为大汉长远计。不得不败!孤若还趁机落井下石,那是枉为高祖血脉!”

略一停顿,高亢的声音转为沉痛:“若周阳战殁,孤一定会去他的坟前祭拜!感谢他为大汉血洒疆场!”

“大王!”

韩安国、司马相如、庄忌,很是激动。

二十万将士明知不能取胜。为了长远计,不顾性命去拼匈奴那是何等的感人!

当然,这都是他们不了解具体情况。根据一些零星的情报得出的

论。

公孙诡和羊胜二人愣了愣。躬身道:“谢大王刮诲,臣知错了!”

“长卿,你善属文,可否为孤写一篇《格魂歌》?”梁王看着司马相如。

招魂歌是汉朝祭莫战死将士的祭文。

司马相如躬身道:“大王有命,在下敢不从命。”

以为冉阳败定了的,不仅仅有梁王,还有一人。

炽炽

淮南,是一座大城,周回二十余里。城里房屋众多,街道纵横,一瞧便知,是一座繁华的城池。

城中有一座巨大的宫殿,正是淮南王的王府。

如今的淮南王叫刘安,就是以修道飞升留传于世的淮南王。

此时的刘安,并没有在淮南王府,而是在城北的山上。此山海拔并不高,却是山势雄峻,风景优美。仿若画儿一般。

在后世。这山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八公山。”

后人赞八公止。“八公草木晚离离,仿佛成*人似设奇。老气逼云含雾雨,空青拔地镇谁夷。”道出了此山景致之美。

八公山一共有四十多座山峰。主峰最高。主峰之上,正站着一人身着寻常深衣,头戴讲贤冠,羊握象牙扇,象牙词扇面。洁白如霜雪。

手中扇轻摇,清奇儒雅之气乍现。

他,正是淮南王刘安。

刘安双目清澈若水,仰视天空。只见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焰尾利过。消失在天际。

“天现异象,必有大凶!”刘安脸上的淡然之色顿失,略带惊惶。大声道:“快,有请八位仙长到王府一叙。”

他本是好黄老,信仁“道之人,流星出现,对他很有震憾力,急急忙忙的下了山,赶回王府。刘安快步进屋,略一整理衣衫,就去了厅堂。

来到厅堂,只见八个身着道袍的方士跪坐在矮几上,一见他进来,站起来施礼:“见过王爷!”

“各位仙长,不必拘礼。快快请坐。”刘安跪坐在王座上。

八人坐下,看着刘安。

这八人,就是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淮南八公”: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

八人有道高士,修仙炼道,很有名望。刘安深爱仙道,与八人深相结纳。

“大王唤我等前来,不知有何要事?”说话的是苏飞,此人烦下一绺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身着八卦仙袍,一副飘然出尘之姿,让人一见就生出几分敬意。

“适才,孤在山中赏景,却见彗星出,其长竟天,天现异象,不知作何解?”刘安说出用意。

“主刀兵!”李尚接过话头道:“先吴军起时,彗星出,长数尺,流血千里。今彗星其长竟天,此刀兵大起之象!”

古人把流星出现视为异象,其影响之大小以长短计,若是流星越长,越是凶险。

“北方大战已起,此异相正验耳!”苏飞重重点头。

刘安好看的眉毛一挑:“此番大战。吉凶如何?”

“大王,彗星竟天,凶险莫测,大汉当有大败。”李尚双目微闭,双手不住掐动。嘴里喃喃有声,一副作法算天机之态。

刘安双眼一亮:“若是周阳兵败,本王再趁机参上一本,周阳之祸必牵连周亚夫。周亚夫虽不再是承相。其得圣宠比起做承相时更甚三分。若是参倒周亚夫,本王就少一阻碍!”

刘安表面上读书自娱,远离权谋纷争,活脱一安乐王爷。其实。隐有不臣之心,盘算着如何夺嫡。只不过,他隐得深,不象梁王那般,急吼吼。

他要夺嫡,周亚夫必除。若是周阳兵败,趁机参上一本,势必会的到朝中大臣响应,周亚夫的地位会大降,这对他有莫大的好处。

周亚夫善用兵,忌惮他的卢不仅仅是梁王一个,刘安也是其中之

“此计甚好!”苏飞撕下了高人伪装,直接叫好。

李尚、田由他们齐声赞同。刘安的势,于他们有莫大的好处,谁会与自个儿的好处过不去呢?

“不可!”

一个大嗓门响起。

众人一瞧,正是淮南八公中的老五。雷被。雷被个头高大。双目似电,极是威猛,是八人中最正直的一个。

“雷仙长,为何不可?”刘安微微有些着恼。

“大王,若大汉兵败,大王应当上奏,请皇上安抚将士,而不是治大将之罪。”雷被声若洪钟。

“周阳兵败,治他之罪,是天经的义,有何不可?”刘安眉头一挑。脸上已现不悦之色。

“大王请想。大汉与匈奴打了数十年,可曾有今年这般胜仗?”雷被好象没有看见刘安的脸色,大着个嗓门道:“若长城之战失败,非战之过,是力有所不及。若以此而治周阳之罪,是为不公。大王若为大汉计,当上书为周阳开脱。”

雷被说的是正理。即使决战失败。周阳率领汉军打了那么多的胜仗,已经很难得了,若是治周阳的罪,真的是不公了。

刘安无言以答,狠狠剜了一眼雷被。

“五弟,不许胡说!”苏飞端起老大的架子,喝斥起来。

就在他们以为周阳败定了时。决战已经分出了胜负。

默默默

“你说什么?剧大侠把每奴的肉干给烧了?”

这话出自周阳、李广、程不识、冯敬、公孙贺、公孙建、秦元,悔他们之口,个个一脸的难以置信。

焚毁匈奴的肉干,是天大的好事。可是,当馅饼砸进嘴里的时候,谁会相信这种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由不得周阳他们不信。“我说的全是真的!”厉方喘着粗气:“我奉剧大侠之命前来禀知大帅。”

火势一成,剧孟立即要厉方前来见周阳。两军正在交战,他要见周阳,还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见着李广。

一见李广的面,他就吼着要见周阳。说是有天大的军情。

李广哪里相信,差点一箭把他射杀了。厉方只得说他和周阳是故人。是朋友,周阳一见他就会明白。

李广见他说的不象是假的,半信半疑,把他押来见周阳。

周阳一见厉方,惊奇得差点把眼珠砸在地上。周阳万未想到,这个昔日装神弄鬼的人会出现在这里。

不容周阳说话。厉方就说剧孟把肉干焚毁了。

这事太突然,太难以让人置信。李广他们惊疑不定,看着周阳,等他决断,信还是不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