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八十八章 旷世之战(四)

大汉帝国 第八十八章 旷世之战(四)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八十八章 旷世之战(四)

仅军臣单千难以置信。(网络小说网eTn)匈奴众大臣,谁个不惊讶。

因为匈奴的骑阵败了!

匈奴的骑阵,闻名天下,东胡、月氏、汉军,在匈奴的骑阵面前,只有挨打的份,那是匈奴的骄傲,是匈奴的看家本领,竟然连这都败了。谁能相信?

更别说,打败匈奴骑阵的是步兵,还是在进攻之中打败的。

步兵防守,凭借坚固的阵势。打败匈奴,匈奴遇到过。可是,步兵在进攻中打败匈奴骑兵,还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若是汉军用弩阵把匈奴骑阵打败,匈奴君臣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毕竟弩是骑兵的克星,败在弩阵手上,没什么好惊讶的。

偏偏打败骑阵的是一直处于劣势的步兵,这太难以让人接受了。谁相信咸鱼会翻身?

军臣单于嘴巴张了老一阵,这才惊讶的道:“这是怎么回事?。

对这个问题,谁又能解释呢?就是刘汉朝非常熟悉的中行说,也是无法解释。

骑兵的驰骋固然可怕,但是。骑兵与骑兵之间,得有一定的距离,象影视剧中那般,人挨人的驰骋。那是追求视觉冲击效果,并不是真实的战场。要是骑兵与骑兵之间没有足够的距离,那会生碰撞,会引混乱。

与骑兵正好相反,戟阵中的汉军却是人挨挨人,只要有一点点距离。不生碰撞就行。因为人比马灵活。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往往一个匈奴要面对三五个汉军。这还仅仅是横向来说,戟阵是梯次配次,有不错的纵深。把纵深的汉军算上去,一个匈奴就要对付十几二十个汉军,也就是十几二十枝长戟。

在如此之多的长戟面前,谁能对付得了?一旦撞在一起,吃亏的肯定是匈奴。

匈奴是冲过来的,在即将相遇时。汉军把戟斜向前指,戟的尾部挂在地上,匈奴冲击力越强,受到的杀伤越猛。

前面的戟只要让匈奴的冲锋受挫。后面的戟就刺了过来。如此一来。匈奴就是伤上加伤,一个人往往是给捅出好几个十数个窟窿,要想不死都不行。

若是匈奴不冲锋,站在那里等汉军冲上来,那又是另一番景象。

汉军会把十几枝甚至更多的戟集中在一起,对着一个匈奴操去。在一丛长戟的狠捅之下,匈奴能活命吗?

结局是不言自明的。

匈奴的冲锋受挫,汉军甩掉戟上的尸体。长戟斜向前指,排着整齐的队形,又冲了过来。

一望之下,只见不计其数的长戟好象无数条毒蛇,狠狠的钻进了匈奴的身体,不论是人,还是马,触之即亡。

若匈奴有长矛或戟这样的长兵器。还可以凭借战马的冲击力进行对攻。问题是。匈奴没有这些长兵器,只有弯刀。根本就够不着汉军,就给汉军捅死了。

在戟阵的攻击面前,匈奴根本就无法抵挡,不败能行吗?

戟阵中的汉军,不象海潮,倒象一堵铜墙铁壁,凡是给扫过之处,匈奴纷纷后退。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声中,匈奴好象鸭子一样。给戟阵赶着后退。

匈奴的骑术、马上砍杀,在这一刻。给全面压制了。步兵能把骑兵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在匈奴历史上还是第一遭,军臣单于宁愿自己的眼睛瞎了,也不愿见到眼前之情景。

汉军虽是占了上风,其杀伤并不多。因为。四条腿的匈奴若要逃走。又哪里是两条腿的人追得上的?

只能赶,却不能有效杀伤,这是步兵的弱点,谁也没办法。

纵是如此,周阳把步兵威力挥到如此程度,足以自豪了。

“怎么办?怎么办?”

“快撤!”

一众大臣束手无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脸的惊惧。

军臣单于双眉紧锁,正在筹思对策。以军臣单于的眼光看来,戟阵的威力是大。可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度不快,应该能找到破解之策。

“有了”。

这话带着惊喜,很是惊人,却不走出自一人之口,走出自军臣单于、伊稚斜和中行说三人之口。

三人对望一眼,军臣单于大声道:“传令:拉开距离,不要与汉军硬碰。用弓箭射杀!”

“汉军冲上来,不要近战,只用弓箭”。伊稚斜补充一句。

“牵着汉军的鼻子,绕圈子中行说更狠:“等到把汉军拖累拖疲了,再回头掩杀!”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破解戟阵的方法给找到了。戟阵打的就是人海战术,正面硬撼,就是骑兵也占不到便宜,只有弩阵能硬破戟阵。

可是,戟阵的缺点很明显,全是步兵,行动缓慢,哪有骑兵快捷。匈奴利用骑兵快捷的优势,拉开距离。用弓箭射杀汉军。牵着汉军的鼻子。要不了多久,最多两个时辰。就足以把汉军拖累拖疲,到那时。再回过头来掩杀。汉军一定会伤亡惨重。

从战术上来说,三人的确是找到了对付戟阵的好办法,问题是,用兵又是另一回事了,汉军会不会给他们机会呢?

命令一传下,匈奴骑兵迅甩掉汉军,重新集结。汉军一冲到弓箭的射程,匈奴就开始放箭。一边放箭一边撤,不与戟阵硬撼。

云车上的周阳,瞧得明白,哪会让匈奴的计谋得逞。这一仗,周阳是要检验戟阵的威力,看看有什么不足之处。戟阵的威力很大,这让人很满意。小几为,就是度不够快,吊是可以讲攻,却是不能追卜骑典,口节谁也没法弥补。

目的已经达到了,何必给匈奴机会?

周阳令旗一展,金声大作,这是收兵的命令。

戟阵开始收拢,向营塞撤退。

这可是对付汉军的良机,军臣单于哪会错过,命令匈奴追击。他更是命令侯产儿,截断汉军的退路。

军臣单于急于建功,少算了一样。那就是骑兵不能与戟阵硬撼。汉军的戟阵对着侯产儿一冲,侯产儿的军队立时逃散,根本无法切断汉军的退路。

不能切断汉军退路,那就正面追击。在军臣单于的指挥下,匈奴咬住汉军不放,用弓箭射杀。然而。汉军的骑兵,以建章军为核心,疾驰而来,对着他的骑阵就动了猛烈的进攻,在汉军骑兵的四重打击下。匈奴骑阵伤亡高带。

代价之大,比起面对戟阵还要高上许多。

戟阵太慢,只要匈奴不与之硬撼,伤亡就不会太大。可是,汉朝骑兵壬练有素,装备精良,更是有匈奴望尘莫及的四重打击,攻击力极强。要想伤亡不大都不成。

在骑兵的掩护下,戟阵退入大营。营门关上,这一战,汉军大胜!

望着汉军的营寨,军臣单于无可奈何,只得收兵回营。

汉军的营盘守得跟铁桶似的,硬攻肯定讨不了好。再者,汉军又有了戟阵,那是如虎添翼,匈奴强攻的话,伤亡会高得出奇,只有退兵的份。

与闷闷不乐的军臣单于正好相反。此时的汉军欢呼雀跃,欢腾一片。

“汉军威武!”

“矢汉万岁!”

冲天的吼声直上云霄,震得浮云为之碎裂。

匈奴之所以横行,汉军之所以处于劣势,原因就在于步兵不如骑兵。步兵遇到骑兵,等于屠杀。

今玉,汉军改写了历史,步兵打败了匈奴!

虽然战果并不大,毕竟是胜了!

在当时,重步兵这一兵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更没有用来对付骑兵,步兵能打败骑兵,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了,这本身就值得高兴。

在这之前,有一支非常有名的重步兵。就是名将吴起练的“魏武卒”横扫了天下。可是,那时。因为骑兵刚刚兴起,吴起的魏武卒并不是用来对付骑兵的。

“太好了!匈奴终于知道我们的厉害了!”李广兴奋得直挥拳头。

他和匈奴打了这么多年,对匈奴的骑兵非常头疼,为了自保,不得不带着笨重的战车。

“是匈奴知道我们步兵的厉害了!”程不识纠正一句。

汉军一连串的胜利,匈奴早就知道汉军的厉害了。可是,主要是用骑兵打的,雁门大战也用了步兵。那是借助暴雨限制了匈奴骑兵的挥。象今天这般,两种优劣不成比例的兵种正面硬撼,并战而胜之,在汉朝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准确的说,匈奴应该是尝到汉朝步兵的厉鲁了!

“对对对!”李广大声赞同。

这欢腾不在打了大胜仗之下。足足闹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停歇下来。

李广、程不识他们跟着周阳,来到帅帐。

李广刚刚跪坐下来,马上就叫嚷起来了:“大帅,我们的步兵如此能打,是不是该决战了?我们摆起弩阵,正面杀伤匈奴,再用戟阵相辅,匈奴能奈我何?”

这话说到众人心里去了,齐声附和。

弩阵的杀伤力惊人,可是,不能防守。一旦匈奴攻到跟前,弩阵只有给屠杀的份。

有了戟阵,进可攻,退可守。既可以冉来保护弩阵,还可以配合弩阵对匈奴起进攻,这胜算就大了许多。

周阳微一点头道:“戟阵的威力不错,要想硬破的话,只有弩阵了。可是,并非没有办法攻破。我们今日刚刚拿出戟阵,匈奴不是找到了破解之策?”

“匈奴可恶!”李广嘀咕一声。

“匈奴的骑兵身着皮甲,背负弓箭。腰椅弯刀,最大的优势就是轻便!”周阳脸一肃,剖析起来:“正是因为轻便,匈奴才能来去如风,今日在东,明日在西,可以掳掠。若是匈奴挥这一优势,用来对付我们的戟阵,后果堪虞。”

“是呀!”程不识接过话头道:“戟阵威力虽然大,却是太慢,都是步兵嘛。匈奴拉开距离,用弓箭射杀。把我们拖累拖疲,再来掩杀。我们就不是对手了。这决战之时,一定不能让此事生。”

若决战之时,匈奴采用这一打法。那对汉军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后果,不得不防。

李广脸色凝重,右手轻击在短案上:“此事不得不虑!”

“大帅,可有妙策?”公孙贺看着周阳,讨计了。

他一说,众人齐刷刷看着周阳。等他拿主意。

“这事嘛,我想不会生。”周阳眉头微微一挑:“决战之时,我们的弩阵杀伤力极大,一旦动手,留给匈奴的时间不多。若是匈奴还想用这样的战术,那得很多时间。等到我们疲累了,匈奴给弩阵也杀得差不多了。”

“哈哈!”

众人一阵大笑。

弩阵一贝威,那是无解的。来多少匈奴,杀多少。若是匈奴不进攻,那好,汉军可以进攻,可以直奔匈奴大营,把匈奴老巢给端了。

以军臣单于的才智,他不会想不到此点,他只有拼命进攻。当然,他的进攻主要是要破坏弩阵。要破坏弩阵,不能正面硬蜘,寻从其他地方下年,比如说汉军的两翼或是后脓※

在这样的情形下,匈奴即使遇到戟阵,也会全力以赴。戟阵给拖累拖疲的事情,就不会生了。

只要不与戟阵缠斗,匈奴扑上来就是送死,由不得众将不欢喜。

就在他们的欢笑声中,周阳话锋一转:“可是,我们也不得不防。要想匈奴不用这种战术,就得把匈奴调走一部分。”

“这好啊!”李广率先赞成:“要是能把匈奴调走,决战时,我们的困难就少些,打胜的成算更大。”

决战之时,匈奴投入的兵力越少。汉军的成算越大,这是大好事。问题是,要怎样做到呢?众人紧盯着周阳,等他说话。

果然,周阳不负众望,道:“要想把匈奴调走,虽然难了些,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

众人齐声相问。

“我们就来个疑兵之计。”周阳把计划一说。

“干了!”李广猛的站起:“大帅,这事就交给我李广吧!李广一定完成。”

不等周阳说话,喜滋滋的离去了。

望着李广的背影。程不识不住摇头。如此好事,怎么不派到自己头上呢?

默默默

匈奴营地,王帐中。

军臣单于气哼哼的坐到宝座上。左手转着黄金权杖,右手抚着宝座上的金鹰。

一众大臣姿了下来,看着很是不快的军臣单于,谁也没有说话。

还是军臣单于打破沉默:“今日与汉军一战,你们以为如何?”

“这个”一众大臣支唔起来了。

“步兵,汉人竟然再步兵打败了我们的骑阵!”军臣单于很是不爽。声调有些高:“这是数十年来的第一次!第一次呀!以前,汉人的步兵遇到大匈奴的铁骑,只有给屠杀的份,要是他们不结成车阵自保的话。”

步兵对上骑兵,明显处于劣势,今天却是颠倒过来,骑兵成了劣势,这与军臣单于的认知有些违背。

造成为种情况的,是因为当时的军事科学还未展到步兵打败骑兵的程度。

重步兵就是骑兵的克星,尤其是唐朝的重步兵,更是恐怖,足以横扫一切。

唐朝的重步兵身着明光铠,无视箭矢,除非硬弓弩矢,一般的弓箭根本就穿透不了明光铠。手端数十斤重的陌刀。两军交战时。排着整齐的阵势,对敌军完全是横扫。

当然,这种战术要千年之后才能展出来。

其实,当年的河套大战,秦军就有方阵,有大量的戟阵。可是,那一战,匈奴记住的是秦军的弩阵和飞骑。而不是戟阵。

河套之战中,对匈奴威胁最大的是就是秦弩,无数的匈奴死在强弩之下。紧接着,扶苏率领的秦军飞骑出动,与匈奴正面硬撼。硬是打败了匈奴引以自豪的飞骑。

秦军的方阵在这一战中没挥多大的威力,主要是用来支援骑兵作战,更多的是用来打扫战场。因为,在弩阵与骑兵的打击下,匈奴全线崩溃,已经用不着秦军方阵了。

是以,匈奴没有记住戟阵,只是记住了秦军的弩阵与毛骑。

要不然,有前车之鉴在,军臣单于不会如此郁闷。

“汉人的车阵不好对付,再有了这戟阵,大匈奴能占到便宜吗?”军臣单于的声音徒然转高,尖细刺耳。与中行说的声音有得一比了。

这是实情,一众大臣不敢说话。

中行说尖细的声音响起:“大单于。其实,汉人的车阵没那么可怕。奴才有一策。可破汉人的车阵!”

“闭嘴!”

“汉人的车阵,我们打了几十年。就没有攻破过!”

“汉狗就会吹牛!”

一众大臣根本就不信,七嘴八舌的叫嚷起来。

中行说象没听到似的。站起身。来到军臣单于身边,在军臣单于耳边一阵嘀咕。

军臣单于的眼睛越来越亮,最后是大声叫好:“好!好计策!中行说。你真是个讨人欢心的好奴才!”

左手中的黄金权技轻轻打在中行说身上,极是喜悦:“汉人的车阵不足为忧!”

谢大单于赐打!”中行说尖细的声音中透着惊喜,还有着无尽的

躬。

把中行说那副得宠样儿看在眼里。一众大臣极是忌妒,忍不住咒骂起来。

“你们多准备羊脂牛油!”军臣单于大笑不已:“来啊!摆酒,饮宴!”

有酒有肉,就是乐事,一众大臣把不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军臣单于心情大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到杯干,好不快乐。

这一饮,时间不短,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月上柳梢头的时候了。

正欢宴间,亲卫气喘嘘嘘的进来。大声禀报:“禀大单于,现一队汉军,正向南开去。”

“领头的是谁?”军臣单于半醉半醒间,有些懒懒的问道。

“禀单于,是飞将军李广!”亲卫忙禀报。

“你说什么?飞将军向南去了?难道是汉军要逃了?”军臣单于最忌惮的事情,莫过于汉军逃回城里固守。

汉军若是回到城里固守,匈奴今年会饿死无数。一闻是言,军臣单于酒立刻醒了,猛的站起来,眼睛明亮得象九天之上的骄阳:“来啊!去把汉人截回去!一个也不能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