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八十五章 王对王

大汉帝国 第八十五章 王对王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八十五章 王对王

汉军将士们一点也不觉得冷,他们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义无反顾的朝北开去。

“隆隆!”

二十万汉军开进,声威惊天。脚步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周阳骑在战马上,放眼一望。只见一片红色的海潮向北涌去了。

激动!周阳的胸口微微起伏,少有的激动起来。

周阳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成为二十万汉军的统帅,而且还要统帅他们与匈奴硬打一场。这是一场硬战。是汉匈数十年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会场。

如此大战,由自己谋划,由自己实施,谁能不激动呢?

“禀大帅,前面就是长城了。”赵破奴策马而来,大声禀报。

“在离匈叔营地十里处扎营。”周阳微一点头,传下号令。

“诺!”赵破奴领命而去。

命令一传下,汉军在离匈奴营地十里处扎营。

之所以要选在离匈奴营地十里处扎营,是要把这十里空地用作战场。

汉军二十万,匈奴三十多万。双方投入近六十万军队进行一场大战。需要的战场非常大。若是战场不够,无法展开兵力。

汉军扎营是有条不紊。车兵结成车阵,步兵持戟与之配合,骑兵不住驰骋,担任掩护,防止匈奴偷袭。

其余的汉军开始立塞栅。汉军的寨栅都是做好了的,要立起一座营寨一点也不费事,只见塞栅好象是魔鬼之手在催生一般,迅增长,只用了一个时辰,寨栅就立起来了。

塞栅一起,汉军就具备了一定的防守能力,即使匈奴攻来,也不用太担心。

接下来,就是挖壕沟。寨栅和壕沟。是汉军宿营必不可少的防御措施,不知道挖过多少回,汉军驾轻就熟。挥着农具,奋力挖掘起来,一条又宽又深的壕沟出现。再布上尖刺之物,一座巨大的营盘就立了起来。

最后一项,就是安帐幕芍这种野外作战,帐幕是必备之物。汉军的帐幕井然有序,哪象匈奴那般乱糟糟的,横成列,竖成行,中间是宽阔的通道,四通八达。若是一处受到攻击,会很快得到增援。

二十万大军的营盘。占地极广。周阳放眼一瞧。只见帐幕一座接一座,一眼望不到头。

无数的汉军旗帜,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

最大的帐幕,当然要数周阳的帅帐了。不是周阳要摆阔气,实在是奔走人员太多,还有一众将领时不时就要来禀报军情,领受军令,若是帐幕太哪里装得下。

帅帐高大雄伟,气势不凡,一眼就能认出来。

一杆帅旗,上书一个斗大的“周”字,迎风招展。

帅帐中没什么陈设,除了帅案,就是矮几,还有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

周阳跪坐在矮几上,左手放在帅案上,帅案上摆满了竹简。

李广他们跪坐在两厢,喝着热茶,很是享受,不时眯眯眼睛。从雁门出,汉军一连行军三天方才到达这里,这行军度实在是够慢的。要是骑兵的话。早就赶到了。

之所以行军如此之慢,是周阳故意放慢度。要是急赶的话,行军度固然可以加快很多,问题是,那会消耗过多的体力,于大战不利。

“大帅。我们接下来做什么?”李广把茶杯一放,眼睛一眯。大是惬意。

程不识他们盯着周阳,等待周阳说话。

“大战在即,最重要的就是侦察敌情,了解地形。我要去匈奴营地看看。”周阳喝了一口茶。

大战之前,了解地形,察看敌人动向。这对大战非常重要,方便

兵。

不会有人反对,程不识道:“我也要去。”“你们都要有”周阳微一颌。

虽说这是长城下,一马平川。东西南北都一个样,是平原。可是。看看地形,了解一下匈奴,对大战仍是有所帮助。程不识他们这些大将,更是不可少。

“诺!”李广他们领命。

“冯大人,你就留下来镇守大营。”周阳站起身,快步出了帅帐。

带上五百建章军护卫,周阳和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离了大营,直奔匈奴营地而去。

默默默

匈奴营地,单于王帐中。

军臣单于与一众大臣又在欢宴。欢宴对于匈奴来说,实在是平常得紧。政务军情不多,时间没法打,不聚到一起吃吃喝喝,日子怎么过?

虽有伊稚斜突袭失败,军臣单于的怒气很快就消了。不能在行军途中突袭汉军,等汉军扎下营,再和汉军大战一场,凭借匈奴骑兵的优势。还收拾不了汉军?

到那时,就不是打败汉军那备简单了,而是要让汉军付出高昂的代价。用他的话来说“打得汉军一个不剩”

不是他吹牛,从大势上来说。确实有这种可能。一是匈奴占有兵力优势,二是在城长下,与匈奴打野战,正是匈奴铁骑挥的良机,要是还打不过汉军,打死他也不信。

是以,军臣单于很快就又高兴起来,召集一众大臣接着饮宴。

一如既往,一众大臣谈得最多的就是此战必胜。

“汉人是羊,大匈奴的勇士是狼。五十万只狼,还吃不下二十万只羊?”

“汉人一到,

“不,要让汉人扎下营盘,让他们歇够了,再来大战一场。要让汉人知道,和大匈奴打野战,那是找死!”

来说去,仍是老调重弹。匈奴必胜,汉军必败,因为匈奴的优势是明摆着的。

军臣单于听得很是高兴,大笑一声,接着道:“本单于以为,此战。大匈奴的胜算不是十成,是九成九。你们知道,为何是九成九吗?”

“为何?”

一众大臣的好奇心给提起了。

“我们得向汉人学学,学学汉人的谦逊,留一分余地!”军臣单于说到此处,自己都忍不住了,仰天大笑起来:“哈哈!”

“哈哈”。

王帐中笑声一片,一众大臣好不快活。

一个亲卫急匆匆的进来,向军臣单于禀报:“大单于,汉军已经扎下营盘了。”

“汉军扎下营盘了?。军臣单于一直盼望着汉军北上,可是,当汉军真的到来时,他仍是喜不自禁:“汉军是来送死了!”

“汉军的营盘如何?有大匈奴的营盘结实吗?”

“他们的帐幕有没有大匈奴的大?”

一众大臣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不时讥嘲汉军。

亲卫略一迟疑,如实禀报道:“大单于,汉军的营盘很结实,比起我们的寨栅牢靠得多。还有,他们的帐幕井然有序,横成行,竖成列,道路畅行无阻。哪象我们的营盘,乱糟糟的,要骑马驰骋都难

末了还嘀咕一句:“那才叫营盘!”

“你胡说!”

立时有大臣鼓噪起来:“汉人只会住他们的羊圈,城池,哪会用帐幕?大匈奴的营地,那才叫营盘。”

匈奴在帐幕里生,在帐幕里死。要他们相信,汉军的帐幕比他们更有秩序,很有些难度。

匈奴虽然压着汉朝打了数十年。很少遇到汉军的野外营地。

即使冒顿的白登之围,那也是把汉军诱入埋伏,使得汉军没有营盘。仓促应战。

“大人不信,可以去看。”亲卫回敬了一句。

这话到是有理,军臣单于的好奇心给勾了起来:“去看看”。

一众大臣哪肯落后,前呼后拥,随着军臣单于出了王帐。军臣单于下令,调来两千兵士随行护卫,率领一众大臣,前去查看汉军营地。

军臣单于骑着追风宝驹,出了匈奴营地,带着一众大臣,直朝南行去。

此时的营地外,不少匈奴正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说着汉军营盘的事儿。

汉军到来的消息,以最快的度传到匈奴耳里。对于匈奴来说,他们是时时盼着汉军北上,因为伟大的单于说过了,此战匈奴必胜,汉人是来送死的。

是以,匈奴兵士人人盼着早点砍下汉人的头颅,一听说汉军到来,无不是大喜,三五成群的离开营地,前去汉军营盘窥视。

以他们想来,汉人的羊圈城池坚固。难以攻破。汉人的营地不算什么,尤其是帐幕肯定不如匈奴,人人带着一颗蔑视之心,静去窥视。哪里想得到,不看则已,一看之下,不由得顿生三分羞愧之心。虽然匈奴的羞愧之心并不多,却也不得不冒出三分,那是因为汉军的营盘比起匈奴的有章法得太多了。

有汉军巡逻,他们不敢靠得太近,无法详细看清寨栅与壕沟的情形。可是,帐幕他们能看清,汉军的帐幕安放得整整齐齐,横成行,竖成列,秩序井然,要不服都不行。

匈奴一辈子住在帐幕里,这都给汉军比下去了,由不得他们不羞愧。

这一来,问题就大了,这消息象风一般传了开去,匈奴给好奇心驱使,三五成群就去看个究竟。不要是说兵士。就是那些将领、军官。也赶去看了。

匈奴没有严格的军规军令约束。要禁止也禁止不住,军臣单于也不去理睬,只管策动追风宝驹驰骋便是。

这事要是让周阳知道了,一定会惋惜不已,早知道能有如此轰动效果。何不趁其无备之际,大战一场。

周阳会用兵,会打仗,却不是神仙,没有未卜先知之能,错过一次好机会。

军臣单于往南驰骋,骑在追风宝骑上,平稳异常,不愧是宝驹,心情不错。没有了赤电,有这追风宝驹也不错,等打败了汉军,骑着追风宝驹,打进长安,把赤电夺回来,这耻辱就洗刷得一干二净了。

远远的望见一条黑色的水线,那是汉军的寨栅。寨栅是否结实、壕沟是否又宽又深,离得太远,看不太清楚。

放眼一望,只见不计其数的帐幕,一座连一座,不知道有多少,一直连绵到天崖尽头。

帐幕摆放得整整齐齐,横行竖列。各有章法,中间的道路四通八达。一处遭袭,别处可以迅增援。

军臣单于通晓兵法,看得暗自点头,想起了亲卫的话“这才叫营地匈奴的营地,与汉军营盘比起来,只能叫猪圈,太乱了,一点章法也没有。

一众大臣,指指点点,议论不休。

伊稚斜双眼炯炯有神,打量着汉军的营盘,不住点头,竟然大声赞叹一句:“这个周阳不简单,深晓兵略,我败在他手里,不冤”。

“左谷蠢王,你不必长汉军志气,灭大匈奴威风。”

“进了狼窝的羊,还是羊;住进羊旧…良,怀是狼!汉人的营磊再也是汉人,胆小如皇心”

一众大臣鼓噪起来,以他们的傲气,绝对不能接受伊稚斜的点、评。

“都闭嘴!”军臣单于手中的马鞭指点着汉军营盘:“汉人虽然胆有些东西也不错,我们何不用用?回去以后,马上传令,帐幕就照汉军这办法来摆放,要横成行。竖成列!”

“大单于,那是我们大匈奴的传统,不能改!”

“大匈奴怎能向汉人学?”

马上就有大臣反对了。数十年积累的傲气,不是一时三玄就能耗光的。

“汉人的茶叶、丝绸、瓷器、织锦衣衫。是不是好东西?你们为何爱不释手?”伊稚斜清冷的声音响起:“汉人的营盘比我们的强,变变又何妨?”

“左谷蠢王说得对!”军臣单于手中的马鞭重重一挥:“若是不听从号令者,就不用得到汉人的丝绸、茶叹、瓷器、织锦衣衫、汉人奴隶与妇人!”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毫无,商量余地。一众大臣,万分不愿,只得领命。

“中行说,你以为汉军的营盘如何?”军臣单于轻轻一马鞭抽在中行说身上。

中行说一脸的笑容,幸福万分的领受军臣单于的赐打,声调颇有点高:“大单于,若说营盘,大匈奴是不如汉军。汉人的营盘固然好,却是赶不上汉人的城池。可是,数十年来,汉朝不是一直是大匈奴的仓库么?大匈奴予取予求,无不如意!”

“哈哈!”军臣单于大笑:“讨人欢心的奴才!”

“汉狗的吠叫,还是有几分悦耳!”

一众大臣得意的笑了起来。

中行说身子弓得更低了,奴才相更足。

军臣单于带着一众大臣。远远观察起来,一边看,一边点评。说的更多的,当然是匈奴的得意事,他们认为匈奴此战必胜。

“大单于,有汉军靠近。”

中行说尖细的声音响起,朝西边一指。

军臣单于一瞧,只见西边溅起一片烟尘。来的汉军应该不少。

“杀了汉人!”

“汉人送死来了!”

大臣们手按刀柄,气势威猛,吼声四起,杀气腾腾。

两军已经营地相望,遇到巡逻的汉军,很正常。要是把汉军的巡逻兵士给杀死,可以借机出口恶气。

军臣单于念头一转,立时就决定了:“冲上去,把汉人杀光!一个。不留!”

这话正是一众大臣心里所想。无不是大声叫好,挥着弯刀,拨风般冲了上去。两千护卫兵士跟随,溅起漫天的烟尘。

“隆隆!”前方隐隐传来蹄声。汉军声势不凡,来的人数不少。

汉军来得越多越好,军臣单于这两千兵士,可是本部精锐,有不少射雕者,汉军遇到他们,那是找死军臣单于意气风,一拍追风宝驹,宝驹嘶鸣一声,骤然加,冲了出去。追风驹的度太快,只一口气功夫,军臣单于就甩开众臣十几丈,一骑绝尘,对着汉军冲去。

一道流畅的红色水线出现在视野里。这支汉军不过数百人,军臣单于手里有两千精锐,汉军必败无疑。军臣单于信心十足,摘下硬弓,搭上箭矢,泼风般冲了过去。

冲了一段距离,与汉军更近了。可以看清汉军的情形了。

汉军个头高大,骑在马上,好象移动的铁塔。胯下战马。神骏非凡。是少有的良骤。军臣单于是何等的眼光,他一眼便看出,这支汉军与众不同。骑术极为了得,就是比起他的本部精兵,丝毫也不逊色。

不用想也知道,这支汉军非常精锐。要是给吃掉了,对汉军士气打击非常大,这种机会哪里去找,绝对不能错过。

右手猛挥,要后面的军队快点赶过来。军臣单手一拉马缰,追风宝驹停了下来,说停便停,仿佛早就站在这里似的,不愧宝驹之称。

伊稚斜他们赶过来,汇合在一起。军臣单于右手重重一挥,两千匈奴驰骋起来,对着汉军冲了过去。

“飞将军!”

“程不识!”

立时有匈奴大臣认集了李广和程不识这两员久在边关的名将。

“大单于,大单于,那就是周阳!那今年青人!”伊稚斜的目力不错。手中的马鞭指着周阳,激动得微微颤抖。

汉军之所以能够接二连三的打胜仗。就是因为有周阳谋划,要是把周阳给杀掉,这仗不用打了,不战而胜。周阳就在眼前,要伊稚斜不激动都不行。

“他就是周阳?”虽是屡次败于周阳之手,军臣单于与周阳还没有真正面对过。上次火烧草原,两人仅是在战场上匆匆一面,军臣单于忙着逃命,也没仔细瞧过周阳。

细看之下,冉阳挺年青,很俊朗,长相很不错嘛。

就在军臣单于打量周阳的同时。周阳也在打妾他们。

李广惊喜无已:“那是单于。左谷蠢王,中行说,左贤王,右贤王。天呐,匈奴的君臣全在这里。我们大了!干掉他们,一个不留!”

要是把匈奴君臣给干掉,这仗还用打吗?

双方都是打着这主意,一场王对王的碰撞开始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胜凶此,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