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八十三章 对阵

大汉帝国 第八十三章 对阵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八十三章 对阵

说得口沫横飞,把汉军贬得亢是外,仿佛是牛任由他们去收割脑袋似的。。

打野战,的确是匈奴最善长的本领了。长城下一马平川,更是便于匈奴骑射的挥,要他们不自高自大都不行。连一向头脑冷静的伊稚斜也是兴奋得说了好多必胜之类的话。

独有中行说一人独踞一案,大口吃肉。大口喝着马**,闷声不响。一语不,好象这事没有生似的。

“中行说,这计策是你出的,你说,汉人能拼掉大匈奴多少勇士?”

军臣单于对汉军北上一事,也是欣喜难捺,可是,他还没有完全糊涂。明白一点,一人拼命,两人难挡。二十万人拼命,匈奴虽然勇悍,也不好收拾。

此时的中行说,心里翻江倒海。难以平静。他懂得谋略,亲卫的话提醒了他,汉军真要拼命的话,匈奴的伤损必大,不要说来年,接下来的数年很可能不能大举南下。

当然,这话他是不能说的,他出主意的时候,就说只要把汉军逼到长城下,就可以大破汉军,匈奴大胜。要是他现在说匈奴的代价极为高昂,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再者,即使他说了,也未必有人会相信。谁会相信,羊拼命能把狼踢死?匈奴自诩为草原上的狼,把汉人看作羊!

“大单于,汉军北上,那是自寻死路,大单于不必担心!”中行说决心说假话。

“哈哈!”军再单于大是欢喜,笑不可抑:“中行说,你说,我们就在这里等。还是做点别的事情?”

对中行说的谋划,军臣单于不得不服气,他说会把汉军逼来,还真的给逼来了。

“大单于。汉军行军中,战力最弱。若是趁此机会”中行说说到此处,停了下来。

不需要他说,都明白该干什么。军臣单于和一众大臣哈哈大笑起来。

“汉人行军,必是无备。我们趁此机会。大打一场!”

“汉人烧了我们的草原,烧死了大匈奴的牧民、牛羊,他们该付出代价了!”

“那不叫打,那是迎接他们北上!”

在一众大臣的讥嘲中,伊稚斜清冷的声音响起,调侃一句,马上就道:“大单于,我愿领兵前往!”

匈奴今年之败,就是他从安陶开始的,后来就是一败再败,败得一塌糊涂。伊稚斜的气虽平了,仍是引以为耻。这可是报复汉军的好机会。他岂能错过?

“好!本单于给你五万人马。好好迎接一下汉军!”军臣单于大是

喜。

“大单于放心,我一定杀得汉军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伊稚斜信心十足。

五万匈奴精锐,一齐冲杀起来。那是何等的威力?到现在为止,汉军虽是一胜再胜,却从来没有与五万匈奴军队正面硬撼过,要伊稚斜不信心十足都不行。

默蚁

“隆隆!”

汉军行进,蹄声如雷,烟尘若云,往北开去,好象涌动的海潮。

二十万大军开进,加上马匹、装备、插重,占地数十里。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数十里内都是涌动的红色浪潮。

波澜壮阔。。震憾人心。

周阳骑在马上,不时打量汉军。于汉军高昂的士气、必死之心,甚是满意。

在周阳身前,有一个大家伙。一辆车。这车很大很重,需要八匹神骏的战导来拉动,所占空间不这是“云车”就是汉朝的指挥车。

在平原旷野作战,将领若是站在地上,无法把握全局,就需要使用云车了。云车上设有望楼,可以观察敌情,也可以用来指挥作战。

这次,在长城下与匈奴大战。就是在平原之地作战,云车必不可少了。

“大帅,你说,匈奴会来吗?”身侧的李广有些担忧。

“来也好,不来也好!”周阳倒不担心。

“大帅。你这话说得。”李广埋怨起来。

“匈奴来了,我们就好好杀上一场。若是不来。我们就在长城下再杀。当然,匈奴还是来的话,我们可以趁机多干掉一些匈奴,决战之时,困难就小些。”周阳剖析道。

“我们虽有七成胜算。可是。要是趁这次进军的机会,再干掉三五万匈奴,胜算更高。”李广不住点头。

“禀大帅,五万匈奴正杀过来。”赵破奴气喘吁吁的冲过来,大声禀报:“是左谷蟊王伊稚斜。”

“真是伊稚斜?”李广脱口问道。

“是他!我识得他!”赵破奴肯定一句。

伊稚斜败于安陶,正走出于建章军之手,参战的建章军都识得伊稚斜。

“太好了!”李广兴奋得一握拳头:“我们把伊稚斜一口吃掉,这胜算就有九成了。”

伊稚斜本人精通兵道,若是把他给干掉了,军臣单于无异于失去一条臂膀,再损失五万军队,这兵力差距进一步拉近,顶两成胜算绰绰有余。

“到哪里了?”周阳问道。

“离我们只有五十里。”赵破奴喘着气回答。

“五十里?一口气的功夫!大帅。我们赶紧布阵吧。”李广忙提醒。

“传令,停止前进,准备大战!”周阳在李广耳边低语一阵,李广欢天喜地的去了。

命令一传下,汉军停了下来。战车在前,骑兵护住两翼,建章军护住背后。粮草、格重,在中间。

兵士把云车放了下来,先固防止摔阳下了战了云车,站到望楼卿丁肚动绞盘,绞盘声中,云车缓缓升高,周阳仿佛坐电梯一般,越升越高。

升到十余丈,这才停了下来。

周阳放眼一望,心潮澎湃,激动难已。

二十万大军集结在一起,那是何等的声威。居高临下,尽收眼底,波澜壮阔,让人震憾。

吸口气,平抑一下激动的心情,周阳朝北一望,只见北方一条怒龙正向汉军扑来,这是匈奴军队溅起来的烟尘。

“隆隆!”

隐隐的蹄声传来,虽然距离甚远,那种震憾力却是能让人清晰的感受到。

再过一阵,蹄声清晰入耳,一条涌动的水线出现在视野里。再过一小会儿,周阳看清了,无数面狼旗在风中飘舞,匈奴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朝汉军压来。

虽是敌人,周阳也不会抹煞匈奴的优点,伊稚斜不愧是精通兵法的,这阵势不错,厚重稳固。(网络小说网eTn)匈奴驰突起来,声威惊天,大地狠狠的颤抖着。

“大匈奴的勇士们:汉人可恶可恨,更可憎!汉人烧了草原!烧死了我们的父母阏氏儿女!杀死了我们的牛羊!报仇雪恨的时间到了!用你们的弓箭,射穿汉人的胸膛!用你们的弯刀,砍下汉人的头颅!”伊稚斜挥着手中的弯刀,大声呐喊:“乌特拉!”

“乌特拉!”

“乌特拉!”

匈奴大声呐喊着,眼里射着仇恨的光芒,泼风般朝汉军卷去。

数次败于汉军之手,固然让匈奴痛恨。可是,真正让匈奴刻骨铭心的是把草原烧了。牧民和牛羊给烧死一事。草地是匈奴的命根,牛羊是匈奴的祖宗、情人,要他们不痛恨都不行。

匈奴已经冲到射程内,周阳手中令旗一挥,战鼓声响起,汉军的弩阵开始威了,上千架弩对着匈奴齐射。

一片密集的箭网把匈奴罩住了,匈奴死伤不少。

“弩阵?”

弩是匈奴的克星,不计其数的弩集中使用,结成弩阵,那将给匈奴带来浩劫,这可是两次河套之战,匈奴用数十万人命得出的宝贵教。

伊稚斜乍见之下,还真是给吓了一大跳,随即就有了判断,汉军的弩不多,虽然对他的威胁大,却也不惧,毫不犹豫的冲了过去。

他当然不知道,汉军有上万架弩。若是万弩齐,他这五万人会伤亡惨重。

弩阵是周阳最后的王牌,不到关键时刻,是不会拿出来的。

用一定数量的弩来射杀匈奴。既能增加匈奴的伤亡,又不会引起匈奴的怀疑,一举两得之事。弩是汉军的利器。匈奴是知道的,若是一弩不,反倒反常,会让匈奴生疑。

周阳的算计很准,果然,匈奴在经过了短暂的惊讶之后,继续前冲。

经过弩阵的打击,匈奴的伤亡不地上多出了不少尸体。

当匈奴进入弓箭的射程时,汉军弓箭手放箭了,再加上弩矢,这箭网就密集得太多了,匈奴的伤亡更大。

当然,匈奴也在放箭。骑射是匈奴的看家本领,果是非同小可,数万人齐射的场面,非常惊人,箭矢之密集,让人震憾,不少汉军受伤。

好在这些汉军,经过李广的调教,箭术大有长进。尤其是那些云中弓箭手,跟随李广的时间最长,他们的箭术绝不在匈奴之下。

整体说来,还是汉军占了上风,匈奴的代价比汉军高得多。

若是周阳投入所有的弩阵,那么,伊稚斜这五万军队已经伤亡高昂了。可是,周阳没把握全歼他,一旦亮出了底牌,后果会很严重。

在猛烈的弩矢和箭矢的打击下。匈奴冲到阵前,队形已经散乱了,对汉军构不成多大威胁。伊稚斜指挥匈奴退出,重整阵势。再朝汉军冲来

现在不过是试探性的攻击,成与不成,都不重要,周阳也不派汉军去阻止他重新列阵。

阵势重整后。伊稚斜率领匈奴骑兵猛冲而来。汉军对付他们的仍是弩矢、弓箭,然后两军相交,汉军凭借战车,结成阵势,阻挡匈奴的骑兵,步兵在战车后面用戟或研或刺,弓箭手放箭。两军肉搏起来。

在阳光下,只见刀光剑光不停闪烁,两军斗在一起。

匈奴的砍杀凶狠凌厉,刀法变化多端,不容小视,再加上匈奴是骑兵。占尽了便宜。汉军只能靠战车来阻挡匈奴的骑兵,靠车步配合来杀敌。

一时间。两军处于胶着状态。难分高下。

伊稚斜这次虽是雪耻而来,却也不会狂妄到仅凭五万匈奴就击破汉军的程度,汉军如此表现,在他的意料中。

“乌特拉!”

伊稚斜挥着弯刀砍杀,大声呐喊。“乌特拉!”

匈奴齐声高呼,声浪直上云霄。

“汉军威武!”

汉军的战号冲天而起,丝毫不比匈奴的万岁声逊色。

一时间,两军的吼声此起彼伏,直上九重天。

周阳站在云车上,打量着战场。对汉军与匈奴战法兵器进行评判。

汉军对付匈奴骑兵的武器。不外两种,一是弩,二是战车。弩与战车,却是各走极端。弩是犀利的进攻武器,射程远、力道强、威力奇大,是骑兵的克星。可是,弩没有防守之力,一旦给匈奴冲到跟前,就只有任由宰割的份。

战车正好相反,只能防守,无法进攻。匈奴远了,一点办、旧…泛有。若是匈奴冲到跟前就是战车挥的时汉军的车阵一成,匈奴骑兵虽然凶悍,却也没有办法,不是给弓箭手射死,就是给步兵杀死,打了小半个时辰,一个车阵也没有攻破。

可惜的是,战车笨重,行动迟缓,机动不便。

尽管战车有这些缺点,在汉匈奴战史上,仍是挥了重要作用。

漠北决战时,卫青正是凭借“武网车”结阵自保,把匈奴的锐气消耗掉,到了晚上,专起大风时。派出骑兵抄了匈奴的后路,这才上演了“单于夜遁逃”的壮歌。

匈如的装备并不多,皮甲、弯刀、弓箭,防御力不强,进攻的手段单一。他们的长处就在于。轻便灵活。一旦冲锋受挫,可以迅拉开距离,重整队形,再来冲击。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失败,还要以凭借四条腿的战马,快撤离战场,等待战机的出现。

这就是骑兵的好处。

若是汉朝有一支能征兵战的骑兵,再配合汉朝的科技优势,装备精良的武器,研究出全新的战术,多兵种配合作战,匈奴的优势将会给全面压制。

到那时,以匈奴的装备,他们只有给屠杀的份。

当然,这一切,都得建立在这一仗能不能为汉朝争取到改革军制,练骑兵的时间上。若是能争取到时间。只需要数年时间,汉匈战争的整体形势就会大为改观,战争的主动权就会落到汉朝手里。

若是争取不到时间,汉朝迟迟不能练骑兵,不能改革军制,那么这事就会拖下去,代价将会高得吓人。

就在周阳转念头这阵,场上形势已经生了一些改变,汉军的车阵有不支之势。

“时机到了!”

周阳暗忖一句,手中令旗一挥。汉军开始向阵内退去。

“终于退了!”

伊稚斜望着缓缓退去的汉军。大是欢喜。

汉军有二十万。他只有五万军队,兵力对比是一比四,他没有想过全面击溃汉军,只需要让汉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出口恶气即可。

正是从此点考虑,他集中所有的匈奴。攻击中路。经过一番血战。汉军的中路抵挡不住了,开始退却。

他深通兵道,知道若是趁机猛攻必有不错的战果,要是把汉军的中路彻底击溃,那好处就太大了。要是能把云车上的周阳给活捉了,或者杀死,那就是更美妙了!

伊稚斜挥着弯刀。奋力砍杀,大声呐喊“乌特拉!”

匈奴寄吼着万岁。好象海潮一般,对着退却的汉军涌去。周阳手中令旗一展,建章军和骑兵出动,泼风般朝匈奴背后冲去。

李广领着上万弓箭手,在数千步兵的保护下,快朝匈奴后背涌去。

周阳手中令旗再一挥,左右两翼的汉军开始移动了,整个汉军变成了一轮弯月。四下去的是退却的丰路。月牙是左右两翼。

一旦给汉军左右两翼合拢,那么。伊稚斜五万大军就会给围在中间。

只要把匈奴围住,就有全歼的可能。周阳就不用担心会泄露弩阵的秘密,完全可以架起秦弩,让匈奴去见他们伟大的昆仑神。

这么多的汉军移动,那声势是何等的惊人,别的不说,光这声响,就震得大地狠狠颤抖。

伊稚斜回头一瞧,立时吓得头皮炸,一旦给汉军合拢,那可是他的四倍兵力,他就算再不把汉军放在眼里,也不敢冒这个险。

更别说,汉军的车阵正是防御战中对付匈奴骑兵的法宝。一旦给车阵围住,匈奴能有几个活命?汉军还有弩,再对匈奴一阵猛射。这杀伤就高得出奇。

“退!退!快退!”

伊稚斜久历战阵,一转念头就知道当前该做什么,得当机立断。在汉军合拢之前。脱出包围圈。

汉军退却,匈奴士气高昂,正是威的时刻,伊稚斜纵然反应快,又能有多少匈奴听从他的号令呢?

此时此刻的匈奴,巴不得狠狠杀一通。

要是再延挨片时。后果不堪设想。伊稚斜大急,挥手一刀,砍翻一个匈奴,大吼道:“撤!违令者。斩!”

他身边的匈奴停了下来,在他的严令下,极不情愿的朝后退去。

有人退,就好办了,越来越多的匈奴开始退却。

此时,已经有不少匈奴现汉军正在切断他们的退路。只要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退路给切断,那就是有死无生,无不是大惧。

“汉人在断退路!”

“快退!”

冲锋中的匈奴拨转马头。疾驰而去,妄图在汉军合拢之前冲出去。

周阳在云车上看得清清楚楚。不的不赞叹,伊稚斜的反应够快的。若是换个人,反应稍慢,不需要太长时间,只需一小会儿功夫,匈奴就会给围住了。

现在,就要看双方谁的度快了。

汉军一定要把匈奴围住,而匈奴一定要在汉军合拢之前冲出去,双方开始了一场追逐赛,比起了脚力。

到脚力,当然是匈奴占优势了,谁叫匈奴都是骑兵呢?

汉军虽然是两条腿,其度也不慢。快得吓人,好象飘风一般卷来。

两支军队,在缺口处,轰然撞在一起,一场前未所有的血战,就此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