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七十七章 两难处境

大汉帝国 第七十七章 两难处境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七十七章 两难处境

中的汉军好象一片涌动的海潮,滚滚前去,溅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周阳骑在马上,脸上挂着汗珠,微有疲惫之色。从定襄开始,汉军在周阳的指挥下,好象一股狂飙,席卷了边关,斩数万。接二连三的大战,固然让人振奋。却也太耗体力、心力,周阳作为统帅,操心的事多。消耗远常人。

“大帅。大帅,集将军飞鹰传书!”

赵破奴疾驰而来,远远就嚷了起来。

周阳一拉马缰,停了下来。赵破奴驰到近前,把手中的铜管递给周阳。周阳接过。从铜管里抽出一束绢帛,展开来一瞧,双眉猛的拧在一起,沉吟不语。

“大帅,怎么了?”赵破奴一颗心猛的一沉:“是不是雁门出事了?”

“不走出事了,走出大事了”周阳声音低沉。

“啊!”赵破奴惊讶不置,脱口而道:“飞将军把雁门丢了?”

他的声音很大,附近的兵士都听见了,眼里闪过骇人之色,弓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休要胡说!”周阳轻斥一句:“飞将军怎会丢掉雁门。单于撤离了雁门。”

“哦!吓死我了。”雁门城里贮存了很多粮草、攻城器械、军械、被褥,一旦落在匈奴手里,后果很难设想。更重要的是,雁门地处要冲,一旦失守,匈奴就可以长驱直入,赵破奴不担心得要死都不统

“传令:停止前进,就地歇息!”周阳浓眉拧在一起:“把程将军、公孙贺、秦无悔他们请来。”

赵破奴领命。自去办理。命令一传下,汉军停止前进,兵士们从马背上下来,坐在地上歇息,大口喘气,挺是舒畅。骑马很累人,尤其是大战不断的时候,更累人。

“大帅。出什么事了?怎么停止前进了。”程不识率先赶到,一脸的疑惑,远远就问出来了。

周阳并没有说话,而是把李广的传讯递给他:“你看看吧。”

程不识接过一瞧,两道浓眉拧在一起,成一个淡淡的川字,沉吟不语。

“大帅,为何停下来?”公孙贺也赶到了。

程不识把手中的传讯递给他,公孙贺接过一瞧,惊呼出声:“单于撤了?为何要撤?匈奴虽然伤亡不却没有战败呀!”

秦无悔赶到,又是一通惊讶。

周阳叫他们坐下来,四人围坐在一起:“我们议议。你们以为,单于为何不战而退?”

“这个”程不识抚着额头,很是拿不准:“我和匈奴打了这么多年,大小数十战,就没有遇到如此怪异之事。没有战败就撤了,撤也不撤回大漠去,只是撤到长城脚下,重新安下营寨,摆出一副大战架势,令人费解呀。”

一脸的迷惑之色,自打周阳认识他以来,就重来没有见过他如此迷惑。

“可以肯定一点,单于没安好心。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公孙贺这话说得气恨恨的,却是没有多少用处。

“单于肯定有目的,问题是,他的目的是什么呢?”秦无悔直性子,直接点出来。

公孙贺、程不识、秦无悔一齐看向周阳:“大帅以为,单于的目的何在?”

周阳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一句:“你们以为,单于在长城脚下摆出一副大战架势,是真还是假?”

“假的!肯定是虚张声势!”公孙贺想也没有想,就做出了判断:“匈奴的肉干快耗光了,单于要撤军了,故意给我们看的。”

“我到是以为这是真的。”程不识名将,思虑缜密得多:“是真撤,是假撤,我们可以算一笔帐,就知道真假了。匈奴宰杀了近两百万牛羊,每只羊算六十斤,照一百五十万只算,那就是接近一兆。还有五十万头牛,每头牛照两百斤算,这也是一兆。两兆肉。做成肉干,肯定会缩水,可是,我们也能算出个大概。”

略一停顿,扳着手指头,计算起来了:“每个匈奴每天吃掉五斤肉,可以维持两个月。可是,匈奴打仗,有死伤。仗打到现在,匈奴损失了五六万,也就是说,只有四十五万左右的军队。当然,吃肉的不仅仅是匈奴军队,还有牧民。我们一把火虽然烧掉了大部分牧民,活下来的还有接近十万之数。算上他们,匈奴也有两个月的肉干。如今,才过了一个月,匈奴的肉干还没有耗光,而单于却撤了,在长城脚下摆出大战架势,我以为是真的。”

这笔帐算得挺精细的,周阳、公孙贺、秦无悔不住点头。

“可是,单于为何在长城脚下大战,而不是在雁门城下呢?”公孙。贺又陷入了迷茫中。

雁门城,那是汉朝的重地。不仅城里的粮草、军械多。还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旦攻破,好处之大,不需要想也知道。

对于匈奴来说,攻打雁门城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偏偏军臣单于反其道而行之,放弃攻打雁门城。还在长城脚下摆出一逼大战架势。颇是让人费解。

“我也不明白。”程不识挠着额头,不住摇头。

“要明白单于的用意,其实也不难。”周阳的声调很平稳。

“大帅,你知道单于的用意了?”程不识、公孙贺、秦无悔三人齐齐问道。

周阳微一颌道:“网刚想明白。他这用心极为歹毒。我们站到干也步来设想下,就能明于若是强攻雁门,众一州,。结果呢?”

“匈奴不善攻城,匈奴攻城,那是舍长用短,一定攻不下来。”公孙贺脱口而答。

“那是必然。”周阳微一点头,话锋一转:“若是单于在攻打雁门时,我们突然赶到,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那肯定是我们赢。”程不识右手紧握成拳:“我们的弩阵一直留着没用呢。那可是给单于备的一份厚礼。到那时。我们用弩阵,一定会杀得匈奴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话是没错,问题是,单于还不知道我们有弩阵。”周阳却是摇头道:“他一定会想,就算我们赶到了,与匈奴打野战,我们也不是匈奴的对手。匈奴最善长的就是打野战,他一定是信心十足。以为可以击败我们。”

接下来的问题,就更加让人费解了,程不识再次沉吟起来:“既然单于以为他有十足的把握打胜,为何还要撤到长城脚下呢?”

“那是因为他担心,我们即使败了,仍是可以退入雁门城里固守。他依然是拿不下雁门!”周阳的声音有些高。

“哦!”

程不识、公孙贺、秦无悔三人一副恍然之态,惊讶不置。

“他是想把我们诱到长城下,与匈奴打野战。”程不识的反应最快:“打野战,正是匈奴所长,单于以为十拿九稳。一旦野战占了上风,他就会派兵抄我们的后路。让我们无路可逃。只要把我们重创,甚至歼灭了,雁门就成了一座空城,就会落入匈奴手里。好恶毒的算计!”

“太恶毒了!”

公孙贺和秦无悔齐声讶然。

野战是匈奴的长处,汉军虽然打了这么多的胜仗,还没有组建起一支能征善战、规模庞在的骑兵队伍,不具备与匈奴打野战的实力。

若是汉军追到长城脚下与匈奴大战一场,们势就会颠倒过来。汉军善长守城,不善野战,这是弃长用短。而匈奴的长处会得到淋漓尽致的挥,等于是一场屠杀。

军臣单于的用心非常险恶。

这事太有震憾力,周阳他们陷入了沉默。谁也没有说话。

过了老一阵,公孙贺率先打破沉默:“大帅,单于用心险恶,要逼我们打野战,我们可以不打。只需要紧守城池,匈奴的肉干也不多了,顶多一个月,他就得退军。”

“可是,他明年还会再来。”周阳的话里带着担忧。

“哈哈!”公孙贺倒不担心:“大帅,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一把大火,烧死了那么多的牛羊,匈奴今年这个冬天会很难过。会饿死很多人,到了明年,单于不会南犯。即使要南犯,人也不会太多。”

“不,明年会来得更多!会更加难以对付。”

秦无悔直接否决了公孙贺的看法。

“为何?”公孙贺一脸的惊讶。

都知道,大漠苦寒。即使正常年岁,一到了冬天,匈奴的日子非常难过。雪灾稍微大些,就会饿死人。要是遇到大雪灾,更是饿死无数。周阳这把火。比起雪灾厉害多了,今年的冬天,要是匈奴不饿死,无数,那就不是匈奴了。

秦无悔竟然不同意这看法。不仅公孙贺觉得不可思议,就是程不识也是一脸的不解。

“秦无悔,你把原委给他们说清楚。”周阳却是赞同秦无悔的看法。

应一声,秦无悔解释起来:“公孙校尉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我们这把火比起一场大雪灾更可怕,的确是会饿死很多人,却饿不死单于的军”

“为何呀?”这话让人太费解了,公孙贺更糊涂了。

秦无悔接着解释:“大汉推崇孝梯之道,大汉子弟要孝敬老人,友于兄弟,遇到灾难,宁愿自己承受,也不能让亲人受累。而匈奴,恰恰相反。匈奴贵壮贱老。最好的骏马、最锋利的弯刀、最美味的食物、最漂亮的妇人,属于最勇猛的勇士!食物短缺,饿死的是那些老弱,而不是年轻力壮的兵士。那些老弱,即使不给饿死,也会给杀死。”

尽管程不识他们对匈奴很走了解,也是没有想到这层,这可是让人根本就不敢去想的事情。舍弃老弱,自己存活,这是禽兽之行,是汉人的禁忌,不要说做,就是想想,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程不识和公孙贺的嘴巴变成了圆形。

“每当遇到雪灾,匈奴的老弱就会饿死无数。河套之战后,匈奴的牛羊损失无数,食物不丰,为了保证军队的食物,头曼单于还下令屠杀老弱。”秦无悔右手紧握成拳,手背有些青:“而匈奴的军队,却是奉行无误。在被屠杀的老弱中。有不少是参与屠杀兵士的父母,他们仍是毫不手软。”

“这个”程不识和公孙贺惊讶得说不出话了。

周阳却是淡淡一笑道:“这是很残酷。让人难以接受,却是匈奴的自全之道。”

幸好周阳知道食物链是怎么回事,要不然。乍听这话,会和程不识他们一般无二,震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匈奴贵壮贱老,是故老相传的习俗,到了万不得已时,就是自己的父母,也会给杀死。这在汉人眼里,是不孝,是禽兽之行,在匈奴眼里,这是天经地义。谁叫你老了没用呢?

这是很残酷,却是匈奴自我保全的

限的食物,不能养活所有的人,舍弃老弱,拍干,匈奴一次又一次,利用这一铁则,存活了下来。

赵武灵王大破奴,蒙恬的河套之战后,匈奴都是靠这一铁则,挺了过来。

“匈奴是蛮夷。是禽兽!”程不识忍不住骂起来了。

要不是秦无悔对匈奴特别了解,也不会说出如此深刻的见解,他们不敢有一丝怀疑。

“最可虑的是,单于来年再度南下,必然会带有攻城器械。”周阳的话让他们更加震惊:“被匈奴掳掠的百姓中,不乏能工巧匠。今年吃了亏,单于回到大漠,一定会把这些巧匠找来,要他们造攻城器械。百姓们虽然不愿,可是。身入敌手,还能怎样?”

匈奴掳掠了数十年边境。落入匈奴手里的工匠不在少数,一旦让他们制造攻城器械,后果难以设想。

军臣单于今年之所以没有造攻城器械,那是因为他以为有血誓就足够了,一定能攻破一座汉朝城池。只要攻破一座。就有攻城器械,犯不着自己造,那太麻烦。

毕竟,匈奴不会造攻城器械。要汉朝百姓来造攻打汉朝的攻城器械,他们会不会捣鬼,谁也说不清,还不如直接攻城,夺取攻城器械省事。

若是今年退回漠北,那么,他来年一定会带上攻城器械。匈奴一旦有了攻城器械,那后果将是毁灭性的,北方的城池会给攻破一大片。

会酿成一场并所未有的浩劫。

明白危害有多大,程不识他们心中的震惊远非笔墨所能形容,程不识时而紧握双拳,时而咬牙,时而咒骂。

军臣单于这一着,打中了汉军的要害。逼迫汉军与他打野战。

汉军要是不打,那就来年春季再来打。若是现在就打,野战正是匈奴所长,即使汉军有弩阵,这胜算能有几成呢?

按照周阳原先的计”利用汉朝城池消耗匈奴的锐气,然后周阳率领汉军连番出击,把匈奴攻城的军队各个击破。最后再在雁门城下,与单于决战。

周阳的计划“若是实现,那么,到决战之时,单于手中的兵力会锐减。兵力悬殊不会那么大。更重要的是,有雁门城依拖。汉军一旦不利,可以撤入城里,暂避锋芒。

无论如何,汉军都是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单于这一撤,形势立即颠倒过来了。汉军追上去打,不一定能打得过。不去打,来年凶险,还真是两难。

来年打的话,汉军可以拥有更多的弩,这是无疑的。至于骑兵。就别想了。

汉军会抓紧时间刮练骑兵,问题是,一支骑兵的成熟,需要的时间很长,哪能在一个冬季就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骑兵呢?

装备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骑射砍杀,不是装备能堆出来的,要的是时间,汉朝缺的就是时间。

骑兵不够精锐,不能与匈奴正面硬撼。在匈奴有攻城器械,汉朝城池优势不存的情况下,只有给屠杀的份。

“大帅,怎么办?”

程不识没主意了,眼巴巴的望着周阳。等待周阳的主意。

此时此刻,程不识、公孙贺、秦无悔不向周阳讨主意,还能找谁呢?

周阳皱着眉头道:“其实,程将军只是算了一笔账,还有一笔账没有算。我们来算算,真要打的话,对谁有利。”

“那还用问嘛,肯定是对匈奴有利。”程不识眼光是何等的犀利。

“若是只说这一仗的胜负之数,是对匈奴有利。可是,若是从大局来看,对匈奴未必有利。”周阳的话很是绕人,不等他们问,解释道:“匈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口众太少,大汉的口数是匈奴的数十倍之多。我们这么来算,如今边关的汉军有二十万。即使全打光了,大汉多少时间能恢复过来呢?”

“最多两年!”程不识点头道:“若是匈奴战死二十万,由于缺医少药,那么,其实损失的没有三十万,也差不多了。三十万的损伤,匈奴至少需要三五年,多则需要十来年,才能恢复过来。”

到这里,眼睛特别明亮:“大帅的意思是说,和匈奴拼消耗?”

“没错!”周阳点头道:“即使我们打败了,惨败了。我想,凭我们手中的弩阵,也能让匈奴负出十来万的死亡吧?加上缺医少药而死的匈奴。不会低于十五万。匈奴攻城一个多月,损失了好几万人,再把受伤而死的算上去,差不多有十万之数了。这就去掉匈奴二十五万,是匈奴的半数。”

“损失二十五万,匈奴至少要五年以上。才能恢复过来。五年以后,大汉的骑兵必将纵横在大漠之上,哪里还轮得着匈奴横行!”程不识右手紧握成拳,用力一挥:“拼!划算!大帅,你这就下令吧!”

“不!”周阳摇头:“这事太过重大,我也拿不准。还是禀报给皇上,由皇上圣裁。若皇上愿意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这一仗。我们就打!若是皇上不愿,就来年再打!”

汉朝不善打野战,却与匈奴打野战,胜算并不高。代价之大,难以想象,周阳虽是统帅,也难以决断。

那可是二十万条人命,光是想想就让人心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