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五十六章 会猎龙城

大汉帝国 第五十六章 会猎龙城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五十六章 会猎龙城

身着戎装。跪坐在矮几上,李广他们站立两厢。一脸的不爽,好象有人借了他们谷子,还他们糠似的。

“你们怎么了?个个耷拉着脑袋。”周阳有些惊奇,打量着他们。

众人都没有说话,脸有难色。程不识一碰李广:“飞将军。”

“叫我做什么?”李广嘀咕起来。

李广的嘴跟他的箭一样快。有难说的事。自然是要他来说了,程不识催促一句:“你说呀,快说呀!”

“怎么叫我说?”李广嘀嘀咕咕,一脸的难色:“大帅,你交给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把所有的武库清查了。手弩只有三千多把。矛也不多。只有四千来枝,这远远不够给骑兵使用。加上建章军,我们有差不多一万骑兵呢,这哪够呀?”

周阳的打法与以往全然不同。缺少兵器。这在意料之中。要是所有的武器都是现成的,只等着周阳去用,那么,汉军早就打得“单于夜遁逃了”

“就为这事,你们个,个张口结舌,要飞将军来说?”周阳有气好笑,程不识他们竟然把性情直爽的李广当枪使了。

“骑兵要是没有这些武器。威力就差一大截,那多可惜。”李广惋惜不已。

一句惋惜的话。却是换来程不识他们的齐声赞同,一颗脑袋点得比啄米的鸡头还要快。

“这么办吧!三千把手弩。肯定不够用。得从其他地方弄。现在要造也来不及了,步兵手里不是还有不少手弩吗?挤出来,给骑兵用。”周阳眉头拧得很紧,思索着道。

“大帅,这我们想过,可是,这矛怎么办?”程不识的眉头拧得很紧。

矛是一种利器。可是,在这一时期用得很少,到了东汉三国时期才用得多。汉朝造的矛并不多,能有四千来枝矛,很不错了。

“把矛给建章军使用,四千枝矛够他们用了。”周阳抚着额头。思忖着道:“至于其他的骑兵嘛。把戟给他们,要他们当矛使就是了。”

“啊!把戟当矛用?”周阳的话立即引来一片惊讶声。

戟和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兵器,戟既可以刺。又可以研。而矛。主要是刺。把戟当矛用。就是减少了研这个功用,的确算是创举。却是让人不太好接受的创举。把大炮当鸟枪使。谁愿意接受?

周阳剖析道:“骑兵冲锋时,只需要刺就行了,研已用不着了。我们现在的矛太少,戟倒是挺多。只有这样了。”

戟是当时主要的长兵器,数量非常多,要多少有多少。

这主意虽然降低了戟的威力。却也不错。能让骑兵挥更大的威力,李广、程不识他们都是名将,仔细想想。这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欣然同意。

于是乎,一支与周阳想象中有很大差别的骑兵就诞生了。他们多了两种武器,一是手弩,二是长兵器,使得骑兵的威力大增。

可是,这长兵器有点不伦不类,让人

默默

番离,南越王都城。

“得得!”

一队健骑,身材高大,战马神骏,疾驰而来。

为一人,一脸的冰冷,好象那不是人脸,是冰块似的。不是别人,正是陈尚。

“站住,什么人?”

守城的南越兵士喝道。

“闪开!我是汉使,要见南越王!”

陈尚冷得象冰块的声音响起,微蕴怒气。

“汉使?”城上兵士大是惊讶,仔细一瞧,红色的汉军军服。不是汉军还能是谁?大声吆喝起来:“闪开!闪开!让汉使进城!”

南越当时虽然拥地自大,名义上仍是奉汉朝节制,汉使的到来。那可是大事,南越兵士哪敢怠慢。吆喝不断,忙着清道。

番离城小人少,街上的行人不多,即使不清道也不会阻碍陈尚他们奔驰。可是,这种拍马屁的良机不能错过了。

正奔行间,前面转出一队南越兵士,拦在路上,为的兵士一拉马头,前来见礼:“吕承相有请汉使过府叙话。”

陈尚的声音永远那般冰冷:“吕承相是哪位?我只知有南越王。不知什么吕承相。”

“你?你敢轻视承相?”这人可是吕嘉的心腹,吕嘉给轻视了。哪里忍得了,手一挥,喝道:“来啊,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给我拿下了!”

南越兵士呼啦一声,围上来。把陈尚一众人围在中间。

陈尚这队人都是细柳营出身,是周亚夫主练的精锐,早就在尸山血海里历练得心如铁石,哪会把他这点阵仗放在眼里:“哼!你敢对汉使无礼?该杀!”

这人根本就不信,嘴角一扯。可是,只见剑光一闪,他的一颗头颅就飞了起来,只觉眼前的人突然变矮了。

“砰!”

人头重重砸在地上,这人不住转眼珠。嘴巴不住张阖,他到此时都没有弄明白,为何陈尚要对他突下杀手。

陈尚手中还在滴血的汉剑指着一众兵士:“你们,还有谁敢拦路?”

陈尚跟随周亚夫征战,杀人如麻,身上的气势放出来,宛如一头凶兽,南越兵吓唬老百姓还可以。面对陈尚就是婴儿与壮汉的差别,吓得不住后退。

“大胆!”

随着一声断喝,吕嘉出现。手一挥:“给我拿下!”

“你是何人?”陈尚毫无畏惧之色。

“在下便是南越承相吕嘉。”吕嘉得意的一挺胸膛,趾高气扬:“你冒犯我,该当何罪?”

陈尚冷着一张脸,盯着昌品:很好,你既然来了,省得我跑一趟六众是条侯给你圳请木,请吕承相赏光,前去饮茶

从怀里掏出一束绢帛,扔给吕嘉。

昌嘉接过一瞧,不由得脸上变色,适才的得意之情刹那消失不见,代之而起的却是一脸的笑容,亲切得象见到老祖宗似的:“请问汉使,条侯在何处?”

“在长沙,恭候承相大驾!”陈尚的声音没有一点感**彩。

“在长沙?”吕嘉倒抽一口凉气。

在当时,长沙是汉朝的南方重镇,汉朝在这里驻有重兵,积囤军械、粮草,一旦南越有事。汉军就能快到达岭南。

周亚夫一代名将,他到了长沙,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汉朝的大兵压境了。人的名,树的影,他对周亚夫是万分忌惮,周亚夫请他去长沙饮茶,他有那个胆子么?

不用想也知道,周亚夫摆茶请客,是茶无好茶,有去无回,他敢去吗?

突然之间,吕嘉脸上痛楚四起,不住抽冷子,手脚僵硬,结结巴巴的道:“有请汉使回复条侯,吕嘉不甚感激,可是,旧疾作,恐不能一睹条侯尊面,还请条侯见谅。”

“那可真不巧!”陈尚冷冷的回一句,一拍马背直奔王宫。

直到陈尚他们不见了踪影,吕嘉的“病”又好了,不打摆子了,手脚也灵活了,恨恨的道:“周亚夫,你怎么到了长沙?这不是坏我大计么?。

默炽

南越王宫中,一张软榻上,一个须皆白的老者半躺半靠在软榻上。

此人须虽白,却是红光满面,精神还不错,眼睛明亮,乍一看上去,哪里象是近百的人物。

他,就是南越王赵伤!

赵坨是一个,传奇人物,真正意义上的传奇人物!此时的他,已经九十多岁了,马上就要过活过一百岁了。

赵伤是秦朝大将,他十九岁时,就得秦始皇赏识,做了秦始皇的近身侍卫,跟随秦始皇南猛的战,扫灭六国,一统华夏。

秦国统一六国,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六国被灭后,秦始皇决定对岭南用兵,把岭南收归版图。秦军休整两年后,五十万大军翻越五岭,夫举南下。当时的赵伤刚刚三十出头,就给拜为副将。

秦军开始的攻势凶猛,打得非常顺利。可是,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后勤补给不上,士气低落,战争处于胶着。当地的土著趁机反扑,秦军统帅屠睢在一次土著的夜袭中身亡。

为了解决补给,秦始皇焦虑异常,两次驾临长沙。当时的补给主要是从五岭运来,路途遥远,山道崎岖,非常困难。

精通水务的史禄给秦始皇献策,可以把湘水和漓江连接起来。湘水池势高,漓江地势低,落差有好几百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史禄设计了著名的“灵渠”河道在山上盘绕,解决了落差问题。

灵渠一修成,粮草问题就解决了,秦军士气大振,战力空前,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岭南,就是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越南北部,东西横贯万里的广大领土并入了版图。

秦始皇派在这里的第一任镇守官员并不是赵伦,而是任嚣。任嚣病死前,把重任交给了赵诧,到如今,已经六十年过去了。

“胡儿,把始皇的旨意拿来”。

赵忙开口说话,声如洪钟。

他嘴里的胡儿,不是他的儿子,是他的孙子,赵胡,又叫赵昧。赵伤的命实在是太长了,太能活了,他的儿子们活不过他,先后死,了,他还活着。

赵胡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烦下一部胡须,黑黑密密的,有些不解的问:“大父,你怎么又要看始皇旨意?这些天,你老是看

“大父听说汉朝出了一个叫周阳的年青人,他率领汉军打败了匈奴赵伦的声音不仅响亮,还很有豪情:“打败匈奴,汉朝数十年没有做到,一个,年青人做到了,是个人物。这让大父想到了从前,想到了始皇,若始皇在,匈奴安敢横行?”

赵胡有些好笑:“大父,你操这些心做什么?他们要打便打我们坐拥岭南,关我们甚事?打得越久,于我们越有利!”

“闭嘴”。赵亿眼睛一翻,老眼中精光四射,瞪着赵胡,喝斥起来:“你这是忘祖!大父是来自真定,大父最大的心愿便是死后能安葬在真定祖坟边上

赵胡不敢再说,只得去拿秦始皇遗诏。

赵坨叹口气:“不知老屋前的那棵瑰树可还在?”

正感叹间,赵胡捧着一个描金匣子,不大,却很是精美,放到短案上,打了开来,取出一支非常精美的铜管,再从铜管里抽出一束绢帛,展开,递在赵伦手里。

赵住双手微微颤,接过绢帛,眼睛睁得老大,好象牛眼睛似的,仔仔细细的看着这块黄的绢帛,他不知道看过多少遍,可是每次看着秦始皇的手迹,他都有不同的心境。

“就是这道旨意,阻止大父当年杀回中原!”赵伤的声音很高,眼睛特别明亮:“始皇逝后,山东大乱,项籍、刘季之辈横行,大父当时就要率领五十万大军杀回中原,可是,有始皇的旨意在,大父不能这么做。若是没有始皇这道旨意,大父一定能砍下项籍、刘季的头颅

略微一停顿:“大父手里是五十万大军呀!跟随始皇扫灭六国的精锐呀!要是我们回到了中原战场,项籍虽勇,岂是我们的对手?他那八千子弟兵,不过是乌合之众,也配叫军队?。

项羽麾下一;吊兵吊是号称精锐,可是“和岭南的五十万秦军比起术“州“是个级别。

无论练,还是装备,以及指挥的顺畅,号令的严明,都远远不如。

要是这五十万秦军回到中原战场,项羽、刘邦转眼即灭。

“大父,这事你说过好多回了,还说。”赵胡有些不耐烦了。

“大父跟随始皇南猛的战,东挡西杀,受过伤,流过血,无怨无悔。可是,大父只有一件憾事,那就是在大秦危亡之际,没有出力,没有率领五十万精锐杀回中原去!大秦,是始皇的大秦!是我们用鲜血打出来的大秦!”赵伦很走动情,激动得老眼里涌出了泪水。

把手里的绢帛晃晃,声调突转高亢:“就是始皇这道圣旨,让大父有了憾事!始皇呀始皇,你深谋远虑,为华夏蝉精竭虑,可那些读书人骂你为暴君,苍天何其不公?”

赵胡有些不屑:“大父,始皇早死了,你还老念叨着做甚呢。”

“你见过始皇吗?你听过始皇说话了?你知道始皇的风采吗?”赵亿一连串的反问,激动难已:“你要是见过始皇,始皇要你去死,你就会毫不犹豫的去死!大父自打第一次见到始皇,就知道始皇是开天辟地以来,最了得的圣君了!”

秦始皇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对他身边的人影响非常大,赵忙这个,近身侍卫数十年后,仍是念念不忘。

“禀大王,汉使求见。”近侍前来禀报。

“汉使?可是袁盎?”赵住眉头一皱。

“禀大王,不是。是一个叫陈尚的人,是奉了条侯的将令前来。”近侍再次禀报。

“条侯是个人物,他手下必是英雄,有请!”赵伦的话热情了许多。

近侍应一声,出去带陈尚前来。陈尚脸上的冰冷不见了,带着和煦的笑容,见到赵坨象见到亲人似的,跪下行大礼:“陈尚奉条侯之命,拜见大王!”

“陈尚?你是条侯跟前的红人,听说你为人冰冷,为何如此见我?”赵儒微觉奇怪。

这人不愧传奇人物,人老心不老,于陈尚的来历知道很清楚。

“大王是前朝大将,随始皇征战天下,英名远播,陈尚不敢不敬!”陈尚很恭敬的回答。

赵伤一生富有传奇色彩,随始皇征战天下,平定岭南,立下大功,要是没有他,如今的广东之地不会如此达。关于始皇平定岭定,赵住守卫岭南一事,另有曲折,后面还会谈到。

“哈哈!”

赵住畅快不已:“这么多年来,我是第一次听人说我英名远播,就是那个袁盎只会吹捧,也没有你说得这么真诚。好!条侯若有什么话,我们照办便是!”

“谢大王!”

陈尚依然是那么恭敬。

与陈尚顺利出使相反,柳铁的闽越之行极为不顺。那是因为,闽越王骗那一听说周亚夫要请他去饮茶,马上称病,不敢去了。

默默联

单于庭,军臣单于的王帐中。

军臣单于一如既往的与大臣饮宴。匈奴没什么国事,政务极少,见了面,三言两语就说明了,时间多的是,要不饮宴,这时间还真没法打。

“天气已经凉了,本单于的五十万大军已经调集,准备杀向汉朝,打进长安!”军臣单于举着手中的金碗,得意洋洋的宣布,仿佛已经忘了雁门大败似的。

“打进长安!”

“打进长安!”

一众大臣齐声欢呼,声遏浮云。

“左大都尉率军猛进,已经打到汉境了,我们祭天之后,就可以进军了!”军臣单于把手中金刀狠狠插进羊腿里,恶狠狠的道:“打汉人,就要象朵这羊腿,一定不能留情!”

“乌特拉!”

“乌特拉!”

就在群臣的欢呼声中,一个侍卫快步进来,跪在地上,双手高举过头:“禀单于,这是汉人将军周阳写给大单于的信。”

“什么?周阳给本单于写信?”

军臣单于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奇得差点把眼珠子砸在地上。

“禀单于,周阳写好此信,派人围了一个营地,要牧民送来的。”侍卫再次大声回报。

“大单于,一定是周阳害怕了,写的求饶信。”

“汉人嘛,一向胆冒顿卓于写信要与吕太后睡觉,她也答应了。要不走路程太远,现在的汉朝皇帝就是冒顿的子孙!”

在群臣的叫嚷声中,侍卫再次禀报:“与此信送来的还有左大都尉的头颅。”

“什么?左大都尉的头尉?”

军臣单于还没有说话,一众大臣就叫嚷开了。

这可是重磅炸弹!要他们相信左大都尉给汉军杀了,不是困难,是比登天还要难!

“左大都尉是大匈奴的第一勇将,谁杀得了他?”

“只有他杀汉人的份,汉人杀不了他!”

就在他们不屑的讥嘲之时,只见军臣单于抓过裘衣,一瞧之下,大叫一声:“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一口鲜血喷得老远,仰面便倒,人事不知。

即使晕在地上,军臣单于仍是在不断吐血,比起在安陶给气得吐血严重了十倍都不止。

裘衣掉在地上,大臣们能识得一些汉字,只见上面用鲜血写着“周阳奉旨统兵,麾下战将千员,射雕者十万,雄兵百万,欲与单于会猎龙城!!!尔可敢应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