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华佗门徒之风流神医 > 第154章 心中一梦

华佗门徒之风流神医 第154章 心中一梦

作者:窗外的小雨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1-12 21:22:22

老人家,你们这么多的炼器铺密密麻麻地紧挨在一起,就不怕你刚才说的这些核心技术泄露出去吗?

还有你技术这么好,完全可以将店面扩大一点,这样就能接到更多的订单了。

二蛋最终还是没忍住,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老头连轴转忙了10多天,确实有点累了,直到宝刀正式交付,他才算是松下了一口气,一边悠闲地喝着茶,一边解答二蛋心中的疑惑。

其实啊,我们家族的炼器铺,一开始并不是在京都的,我们这一片炼器作坊,几乎也都是从帝国各地陆续迁徙过来的。

几十上百年之前,这里其实只是一片片的上好良田,规模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大,但某一天,当时的天皇突发奇想,对全帝国的炼器铺颁发了一道意义重大的旨意。

具体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那会我的年纪,还没我儿子现在这么大。

但大致的意思我还是记得的,欢迎全国的炼器铺来京都发展,帝国会给炼器匠人一定的补助,包括前20年减免房租。

尤其吸引人的,手艺精湛的优秀匠人,可以享受到优先被军队征召或者同等的丰厚待遇,那也算是吃上铁饭碗了,绝对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在我的家乡,虽然我们的手艺还算可以,但那只是个偏僻的小山村,市场实在是太小了,每日只能打造些铁制农具类的产品,在赶大集的时候卖给乡邻,好换来几个养家糊口的温饱钱。

这道旨意,对我们家族来说是影响巨大的,我们为此专门开了几次讨论会,最终的决定,很是让人遗憾。

家族的老人,都不愿意长途跋涉来京都发展,他们封闭太久了,最主要是思想变得顽固和保守,潜意识还担心祖传的锻造工艺被外人偷学。

只有我已经过世的父亲,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除了打铁,平常还读了一肚子的书。

这读书好啊,书里的世界,给了他无限的遐想,他不甘心于一辈子生老病死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

他迫切地想要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证明自己的价值,最终毅然决然地,带着我离开家乡,独闯遥远的京都。

到京都的路是遥远的,漫长的,一路上,我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才从数千里之外的偏僻小山村,长途跋涉来到这里。

到京都的路又是幸福的,特别是我的父亲,离京都越近,他就越加兴奋起来,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好似这里有神谕在召唤他似的,又好似这里的空气都是香甜的

天皇没有食言,凭借父亲的手艺,我们只是通过了最基础的测试,就顺利地在这里安定下来了,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间房子。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破旧,但就是它最初的样子,在那个时代,这间破房子,算是这一带的豪宅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眨眼就是近70年了。

老人说着说着,端着茶杯的手指开始颤抖起来,他目光略微的呆滞,遥望着远方的天空,仿佛那里有他父亲深情凝视的目光。

时光也仿佛定格到70年前的那天,他才七八岁的年纪,和父亲大包小包,包裹里装的最多的,反而不是工具,而是各种乱七八糟的书籍。

他们历经数月的长途跋涉,带着满身尘土和疲倦,从阡陌的山野田埂,忐忑不安地来到这繁华的京都他乡,但抑制不住的,却是内心的兴奋和喜悦。

老头看向远方的目光,很久,很久,期间,二蛋一直没有打扰他。

他能够想象的出来,那一天的老人和他的父亲,出现在这间小小炼器铺时的喜悦心情。

好久好久过后,老头终于恢复了常态。

最后,他喟然长叹一声,仿佛是和过去告别,告别过去的追忆,告别过去的苦难,重新回到现实的世界。

我和父亲算是第一批迁徙到这里的炼器铺,所以很幸运,我们吃到了政策的红利,拿到了这间安身立命的小房子,而且房租整整免了20年。

在这里安定下来后,陆陆续续地,有无数的炼气铺都迁徙过来,他们大部分和我们一样,都是来自于帝国的四面八方,有的,比我们路途更为遥远。

但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们辞别了家人,孤独地上路,有单枪匹马过来的,有和我们一样父子携手过来的,各种各样的都有。

这大都市和我们偏僻的乡村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淳朴的乡里乡亲了,而是更加挑剔的各式修士武士,以及各种达官显贵。

我们打造的也不再是农田里的粗制刨地工具,而是逐步走上了兵器的锻造之路。

之前我还没有想明白,天皇为什么要花如此代价,将全帝国的炼器铺尽可能地集中在一块,直到父亲去世,我正式开始拎大锤后,总算才想明白了一二。

天皇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二蛋听得有点莫名其妙,怎么这老头父亲去世了,他就大彻大悟到天皇在下棋呢?

他眨巴着眼睛,期待着他更详细的讲解。

老头倒没有吊他的胃口,而是继续娓娓道来。

我们家传祖传的锻造工艺,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特别是我的父亲,可能是书读得比较多的缘故,并善于总结和思考。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良了很多古老的工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入了他自己的理解,但这还远远不够,这也是他不远千里坚持来帝都的根本原因。

父亲已经足够努力了,但他已经黔驴技穷,触摸到他曾经接触到的天花板了。

继续呆在我们那个小山村,他的技艺永远得不到成长,因为那里太封闭了,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巴掌大的天空。

敝帚自珍关门锁国的结果,注定是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每天看似匆忙,实则只是自欺欺人地原地打转绕圈,并没有向前前进一步。

可惜家族的老人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习惯了安逸,他们每天面对着井底大的天空,习惯了小富即安,并没有任何的危机和忧患意识。

来到这京都,虽然每天都很辛苦,远比在老家辛苦,但父亲脸上的笑容却逐渐的多了。

不仅仅是收入和以前相比天上地下,更多的是他的锻造技艺,犹如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能学到新鲜的知识。

或许,这也是天皇当初,规划建立这样一个集中式炼器炼宝市场的主要目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