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276章 凶奴大淳定和约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276章 凶奴大淳定和约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1:05:48

呼勒察在成功稳住内部局势之后,终于能够全身心地将精力投入到与大淳的和谈事宜之中。他神色凝重地将谋士文志鲸召唤至营帐内,缓缓开口说道:“文先生,如今内部局势暂且得以安稳,这和谈之事,还需仰仗您多多费心谋划。”

文志鲸那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心中思绪如潮般翻涌。他深知,此刻正是自己展现才能、获取更大价值的关键时刻。若能助力呼勒察在此次和谈中谋取到最大的利益,那么自己在匈奴中的地位必将更加稳固。

“单于,依我之见,和亲之事,大淳向来极为重视礼教纲常,多半是不会应允的。不过,我们大可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筹码,以此来换取其他更为实际的好处。至于求封单于封号,恐怕难以实现,大淳绝不会轻易给予如此尊崇的封号。但倘若退而求其次,谋取一个郡王之位,或许还有几分成功的可能。而互市之事,实乃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竭力争取多开设几处,并且在贸易的条款方面争取到更多的优惠。至于朝贡之事,其规模和具体内容也需要仔细地斟酌考量,务必确保我们能够从中获取充足的物资和财富。”文志鲸有条不紊地缓缓说道,眼神中透露出精明的光芒。

呼勒察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随后说道:“文先生所言在理,只是这互市之地,不知大淳方面能够给予我们多大的让步?”

文志鲸略作思索,回应道:“首领,依我推测,大淳或许会在互市的地点选择上坚持己见。然而,我们可以在贸易的种类以及税收方面努力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比如,要求他们放宽对我们马匹和皮毛的收购限制,降低相关税收,同时增加对他们丝绸、茶叶等物品的供应数量。”

呼勒察微微皱眉,接着问道:“那这朝贡的规模,先生觉得应当如何定夺?”

文志鲸答道:“单于,朝贡规模不宜过大,以免让大淳认为我们过度依赖于他们,但也绝不能过小,否则会显得我们缺乏诚意。我认为,可以在马匹、珍贵皮毛的数量上进行适当的控制,同时向他们提出对一些稀缺的工匠制品和珍贵书籍的需求。”

呼勒察手摸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嗯,先生考虑得甚是周全。那这郡王之位,又该如何竭力争取呢?”

文志鲸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单于,我们应当着重强调您在草原上的崇高威望和强大影响力,以及您在稳定边疆方面的卓越能力。声称若能获得此封号,您将会更加尽心尽力地致力于维护与大淳的和平友好关系,并且保证对大淳的绝对忠诚。”

呼勒察微微颔首,又问道:“先生,那倘若大淳拒绝了我们提出的这些条件,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

文志鲸神情严肃,沉声道:“单于,到那时,我们便需要摆出强硬的姿态,但也要为彼此留下回旋的余地。可以暗示他们,倘若和谈无法达成,草原各部很可能会重新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从而对大淳的边境造成更为严重的威胁。不过,这仅仅只是最后的手段,能够和平顺利地达成协议,方为上策。”

呼勒察长叹一口气,说道:“但愿此次和谈能够顺遂,让我族能够获得喘息之机,得以发展壮大。”

文志鲸拱手行礼,郑重说道:“单于放心,我必定会竭尽全力,为您谋取最大的利益。”

呼勒察听着,频频点头,心中暗自仔细地盘算着文志鲸所言的种种利弊。

另一边,贾瑀收到呼勒察派来的使者后,却是不敢擅自决定议和之事。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当机立断,立刻将匈奴使者送入京城。

京城之中,朝堂之上,群臣针对此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大学士林之焕挺身而出,神色庄重地说道:“陛下,匈奴此次求和,实乃边患得以暂时平息的良好契机。然而,和亲之事,违背我朝礼教传统,万万不可应允。至于封号,需要权衡利弊,切不可让匈奴过于张狂。而互市与朝贡之事,应当谨慎商议,务必确保我朝的利益不受损害。”

永正皇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独到的见解?”

成国公熊楚率先说道:“陛下,匈奴向来狼子野心,此次和谈恐怕暗藏奸诈,应当小心应对,切不可掉以轻心。”

首辅叶高接着说道:“陛下,若能通过和谈换来边境的长久安宁,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和谈的条件必须从严把控,绝不能让匈奴占了便宜。”

一时间,朝堂上众臣纷纷发表意见,众说纷纭。

永正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由文华殿大学士林之焕领命负责与匈奴使者呼都儿进行谈判。

谈判桌上,林之焕神色严肃,率先开口说道:“呼都儿使者,此次和谈,还望双方都能够秉持诚意,共同谋取和平稳定之局。”

呼都儿昂首挺胸,态度强硬地说道:“林大人,我匈奴首领此次乃是诚心求和,和亲之举正是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倘若贵朝不应允,这和谈恐怕难以成功。”

林之焕不卑不亢,回应道:“和亲之事,于我朝而言并无先例可循,此乃不可变更的原则。不过,其他方面,我们尚可进行商议。”

呼都儿皱起眉头,提高声音说道:“那互市之地,至少要增加三处。”

林之焕果断摇头,说道:“两处已是我方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不可再多。我朝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若贵方执意坚持,这和谈恐怕难以继续推进。”

呼都儿怒目而视,大声说道:“不行,至少三处,否则没得谈!”

林之焕沉声道:“贵使莫要冲动,且听我细细道来。互市之举虽对双方皆有益处,但我朝也需要充分考虑诸多因素,例如治安管理、市场秩序等。两处互市,倘若经营得当,双方皆能获得丰厚的利益。”

呼都儿冷哼一声,说道:“林大人,这两处实在太少,远远不足以满足我匈奴的需求。”

林之焕目光坚定,说道:“呼都儿使者,莫要忘了,和谈的目的乃是为了实现和平,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无限索取。倘若贵方执意坚持,那么朝贡之事,恐怕规模也要相应缩减。”

呼都儿一惊,说道:“这如何能行?朝贡规模原本就不大。”

林之焕说道:“那就要看贵使在互市之事上如何做出抉择了。”

呼都儿沉默片刻,说道:“林大人,可否再商量商量?”

林之焕说道:“当然可以,但贵使也需明白,我朝的底线绝不可破。”

呼都儿接着说道:“那关于互市的贸易条款,我方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优惠。”

林之焕回应道:“这需要看贵方在其他方面能够做出何种让步,比如朝贡物品的质量和数量能否有所提升。”

呼都儿咬牙说道:“林大人,您这分明是步步紧逼啊。”

林之焕微微一笑,说道:“非也,我这只是为了确保双方能够公平公正,从而实现长久的和平共处。”

经过多轮激烈的交锋,双方僵持不下,谈判进展缓慢。

林之焕一方面与呼都儿艰难周旋,一方面征求前线总督贾瑀的建议。贾瑀深知匈奴内部情况复杂多变,回信道:“和谈有望达成,但条件务必从严把控,以防匈奴日后生变。”

林之焕收到贾瑀的回信后,对呼都儿说道:“呼都儿使者,贾总督之意,和谈条件需重新考虑。”

呼都儿急切地问道:“那你们到底想要怎样?”

林之焕不紧不慢地说道:“莫急,我们慢慢商议。”

又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谈判过程,双方终于达成协定。

林之焕说道:“我们大淳朝自从太祖皇帝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公主远嫁草原和亲的例子。因此,对于你们这次提出的和亲请求,我实在难以应允啊!

不过,既然贵国已经诚心归降,那我便准许你们每年向朝廷进贡两次,并明确规定每次进贡的人数不得超过一百五十人,马匹也不能超过五百匹。

除此之外,我决定赐予呼勒察瀚海郡王的封号,但这已是最高的恩赐了。

另外,关于贸易方面,我同意在大同和宣府两地开设互市,以促进双方的经济交流与发展。这样一来,既满足了贵国的需求,又能维护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希望贵国能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消息传到匈奴,呼勒察心中虽对未能完全达成自己设定的所有目标略有不满,但也清楚地明白此番和谈所取得的成果已属不易。

呼勒察对手下将领说道:“此次和谈,虽然未能完全如我所愿,但也能够缓解当前的紧迫局势。”

将领附和道:“首领,当下应当先稳住局势,日后再寻找其他机会图谋发展。”

呼勒察点头说道:“且看今后局势如何发展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