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197章 武忠筹划宫廷乱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197章 武忠筹划宫廷乱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0 21:45:09

贾瑀和襄阳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这时候京城中也有人为事态做着准备。

在那幽深阴沉、仿佛被永无止境的阴霾笼罩的宫廷深处,甄太妃的病故宛如一片浓重且挥之不去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让整个宫廷都沉浸在一片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之中。

而此刻,太上皇也已病入膏肓、弥留于世。这一状况如同在武义亲王和忠顺亲王的内心深处放置了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将他们密谋的密室都震得气氛凝重,把他们的安宁与未来炸得粉碎。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命运的转折点已然来临,若此刻不奋力一搏,未来的道路必将充满无尽的荆棘与难以穿透的黑暗。

忠顺亲王身材高大,剑眉高挑,双目之中燃烧着狂妄大胆的火焰,仿佛能将一切阻挡他的障碍焚烧殆尽。他双手紧紧握拳,指节泛白,那用力的程度好似要将骨头捏碎。他眉头紧皱,满脸的急切与不耐,额头上青筋暴起,声音如洪钟般响亮且急切:

“二哥啊!眼下这局势,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是咱们唯一的机会,若是错过,这辈子就永无出头之日啦!想当年,咱们可没少欺负那萧义隆,还有咱母妃对他母亲的百般欺辱。如今母妃已走,太上皇也快归西,一旦萧义隆和他娘腾出手来,咱们哪还有活路?他们定会新账旧账一起算,到时候咱们就只能任人宰割,死无葬身之地!

如今这京城之中,各方势力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那孟辉祖和赵信所掌控的禁军,虽实力不容小觑,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只要我们动作迅速,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未必不能成功。

说起那萧义隆当了皇帝以后,哼!看似仁厚,实则心机深沉,手段狠辣,这几年不动声色地就铲除了不少异己,绝非善类!朝中那些个大臣,像礼部尚书蔡卓达,此人一向趋炎附势,只要咱们许以重利,应当能拉拢过来。还有吏部侍郎贾化,他与我曾有些交情,或许能为我所用。至于刑部尚书李可正,此人刚正不阿,怕是难以拉拢,只能先观望。兵部尚书杨永泰立场不明,需派人试探一番,看能否争取。”

武义亲王则显得沉稳许多。他眉头紧蹙成了一个“川”字,双眼透着忧虑与深思,在屋内缓慢而沉重地来回踱步,脚下的步伐仿佛带着千钧之重,每一步都像是在艰难地抉择。他的语气谨慎而小心:

“三弟,此事切不可鲁莽冲动!太上皇虽说命在旦夕,但他的余威仍不可小觑。咱们必须深思熟虑,从长计议。稍有不慎,咱们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不仅自身难保,还会连累整个家族。

京城局势复杂,除了禁军,还有其他王公贵族的势力盘根错节。那些中立的势力,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倒向皇帝一方。

这永正皇帝确实不可小觑,他能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继承大统,足见其谋略和手段。这些年他治理朝政也颇有成效,在朝中颇有威望。

像内阁大学士张申书,他是皇帝的坚定支持者,咱们绝不能抱有幻想。而户部尚书马东真,一向明哲保身,或许能保持中立。至于左都御史苏龙,为人正直,对朝廷忠心耿耿,咱们很难拉拢,只能想办法让他不与我们作对。还有一些地方督抚,需看他们的态度再做定夺。咱们必须把每一步都思量清楚,稍有差池,便是灭顶之灾。”

忠顺亲王听罢,额头上青筋暴起,怒目圆睁,心中的不满瞬间如火山喷发。他瞪大双眼,眼中布满了血丝,扯着嗓子怒声吼道:

“二哥,你怎么老是这般前怕狼后怕虎!再这么迟疑不决,等新皇坐稳了龙椅,咱们就只能任人宰割!小时候咱们那样对他,他若得势,会放过咱们?你以为你的谨慎能换来平安?简直是痴人说梦!我可受不了这样窝囊地等待,不如豁出去拼了!”

武义亲王猛地停下脚步,目光凌厉如刀,直直地瞪向忠顺亲王,那眼神仿佛能射出寒芒,沉声道:

“三弟,你莫要这般冲动!咱们同为母妃之子,是同胞兄弟,若要成事,必须谋定而后动。如今这局面,犹如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咱们不能只凭一时的意气用事,否则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况且,京城的防务布置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城门的守卫、宫廷的禁卫,以及京城周边的驻军,都需要我们仔细思量应对之策。还有,这皇帝身边也不乏忠心耿耿的能臣谋士,我们不可轻视。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你这样冲动行事,只会让我们功亏一篑!”

忠顺亲王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双手抱在胸前说道:

“二哥,你就是太过谨小慎微,瞻前顾后!这样怎能成就大事!我可不想一辈子被人踩在脚下,仰人鼻息!与其这样窝囊地活着,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我就不信,以我们的力量还斗不过那皇帝!”

武义亲王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得如同铅块,缓缓说道:

“三弟,为兄并非不想争,只是这宫廷争斗波谲云诡,一步走错便是满盘皆输。咱们必须精心筹划,确保万无一失。但你所虑也不无道理,若不有所行动,恐怕真的在劫难逃。只是这行动,必须要慎之又慎。

还有,朝中那些大臣的态度也至关重要,若不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即便我们控制了京城,也难以长久。人心向背,决定着我们最终的成败。”

忠顺亲王不耐烦地用力摆摆手,态度坚决得犹如钢铁,一脚跺在地上吼道:

“二哥,你总是这般小心翼翼,畏首畏尾,难成大器!我心意已决,定要放手一搏,管他什么后果!哪怕是粉身碎骨,我也在所不惜!”

武义亲王望着忠顺亲王那决然的神情,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自长叹一口气,深知这位三弟的性子刚猛执拗,一旦下定决心,便九头牛也拉不回。但他也清楚地明白,事已至此,已无退路可言,只能硬着头皮与忠顺亲王一同谋划这前途未卜、吉凶难测的惊天大事。

忠顺亲王说道:

“二哥,前番金陵那案子,我在朝中的势力被皇帝剪除了许多,如今我势单力薄,急需你的帮助。”

武义亲王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得让人感到压抑,目光低垂说道:

“三弟,莫急。咱们先好好盘算一下各自的势力。”

忠顺亲王眉头紧皱,咬牙切齿地说:

“我这边在朝中的文臣所剩无几,倒是在军中还有些亲信可用。我这边在军中,有跟随我多年的副将刘猛,此人勇猛善战,打起仗来不要命,手下有一支千人的精兵,对我忠心耿耿。还有千户李刚,他掌控着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队,机动性极强。另外,在京城外的兵营中,参将王涛也是我的人,他能调动三千兵马。”

忠顺亲王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在指挥着他的兵马冲锋陷阵。

武义亲王沉思片刻,抬起头来缓缓道:

“为兄在朝中尚有几位能信得过的大臣,虽官职不高,但关键时刻或许能发挥作用。军中也有一些旧部愿追随左右。只是,此事风险极大。

为兄在军中也有一些根基。有个叫赵鹏的参将,他手底下有两千人的精锐步兵。还有副将林虎,他率领的一千五百人的弓弩手训练有素。另外,我在边疆的旧部陈将军,若能及时赶来支援,可带来五千兵马。但路途遥远,能否及时赶到,尚未可知。”

武义亲王说着,眉头皱得更紧,心中的忧虑溢于言表。

忠顺亲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眼神仿佛饿狼看到了猎物,双手握拳说道:

“二哥,事到如今,已无退路。咱们带着家族死士以及这些军中亲信,以清君侧的名义包围皇宫,诛杀太后和永正皇帝。事成之后,我登基为新帝,必不会亏待于你。我封你为一字并肩王,与我共享这天下!”

忠顺亲王接着又道:

“二哥,我们还可以派人说服洪熙一派的将军们保持中立。说服他们加入自然最好,即便不加入,能让他们保持中立,也能减少我们的阻力。剩下与我们作对的,也就孟辉祖和赵信两人是皇帝的亲信。这两人不足为惧,只要我们行动迅速,必能一举成功!”

武义亲王心中仍有顾虑,但看着忠顺亲王那坚决的模样,也知此时已无回头之路,只能硬着头皮应道:

“好,三弟,那咱们就放手一搏。但务必要计划周全,切不可有丝毫疏漏。若有半点差池,咱们可就万劫不复了。”

二人随即开始详细谋划具体的行动步骤,准备掀起一场宫廷巨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