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168章 一波刚平一波起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168章 一波刚平一波起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0 21:45:09

随着顺天府府尹、宛平知县、府县训导、教授等多人被斩首示众,这场惊世骇俗、震撼朝野的科场舞弊大案,终于缓缓地落下了沉重的帷幕。

然而,其所引发的后续影响,却并未因此而偃旗息鼓。没过几日,身为次辅的钟王权,怀揣着一颗忐忑不安、惶恐难安的心,神色凝重地上奏朝廷,言辞恳切、情真意切地请求告老还乡、辞官致仕。

皇帝在初始之时,一心试图挽留这位老臣,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着殷切的期望,衷心地希望他能够继续为朝廷鞠躬尽瘁、效力尽忠。但钟王权去意已坚、心意决绝,皇帝在多次挽留皆无果之后,最终也只能无奈地同意了他回乡养老的请求。

自此以后,在接踵而至、纷至沓来的一系列官员任命与职务调动之中,忠顺王在朝中耗费多年心血苦心经营所积攒下来的庞大势力,正如那退潮的汹涌海水一般,一点一点地被逐步清除出去。

在这一日的大朝会上,宏伟壮丽的宫殿内,气氛庄重肃穆、庄严肃穆。永正皇帝高高地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威的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威严而深邃,缓缓地、逐一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随后,皇帝以洪亮且坚定、有力的声音,郑重地公布了一项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设立北市舶司。

市舶司的衙门选址定在天津,归属于户部统辖管理,由户部的一名侍郎出任总督一职。衙门的架构设置周全完备且细致入微,设有市舶使一名,肩负着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的职责;同知两名,在旁协助辅佐。其下更是精细地划分了船局、舶局、税局等具体的部门,分工清晰明确,各自司职尽责。同时,还下设了五名千总,各自统领着兵马,总计领兵五千,专职负责缉拿私货以及打击海岛上的不法之徒。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确保市舶司运作的公正透明、规范有序,还有都察院派出的巡商御史两人,宫中亦精心选派了首领太监一人,共同参与监督管理。

紧接着,皇帝以不容置疑、坚决果断的口吻金口一开,任命户部侍郎贾瑀为总督市舶司。

借着此次打击忠顺王势力的契机,以及彻底地将军权牢牢掌控在手中,如今的永正皇帝在朝中的行事作风,变得越来越乾纲独断、独断专行。

朝堂之上,气氛愈发凝重压抑。大臣们个个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愈发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哪怕是一个极其细微的举动,一句不经意间的言语,都极有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他们生怕稍有不慎,便会触怒龙颜、惹祸上身。

即便是凌国昌这般久经风雨、历经沧桑的老臣,如今在朝堂之上,也不得不谨言慎行、小心行事。每一次进言献策,都要反复地揣摩圣意,字斟句酌、深思熟虑,唯恐稍有差池,便会给自己和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灭族之祸。

而贾瑀问心无愧、胸怀坦荡,大胆地陈述关于市舶司如何筹备设立以及后续运行的相关事宜。

他向前迈出一步,拱手行礼说道:“陛下,臣以为市舶司之筹备设立与后续运行,当务之急乃是要清晰明确职责与分工。市舶使需统筹规划全局,协调各方关系,确保贸易事务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同知则应当辅佐市舶使,分管具体的事务,例如舶局应当负责船只的登记、检查与管理,确保船只能够合规出海;船局应当着重于提升造船技术,保障航行的安全;税局务必严格税收的征管,坚决防止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

贾瑀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再者,人才的选拔任用至关重要。无论是各级官员,还是基层的吏员,皆应当选贤举能、任人唯贤,并且需要加以培训,使其能够熟悉市舶相关的事务。同时,应当制定严格的法规制度,规范贸易行为,对于违法违规者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于运行方面,需要建立完善健全的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海外贸易的动态以及市场的变化情况。加强与沿海各地的合作交流,共同维护海上贸易通道的安全稳定。此外,对于税收所得,应当合理规划用途,一部分用于市舶司自身的发展建设,例如设施的建造修缮、人员的薪酬待遇;一部分充实国库,以支持国家其他重要的事务。”

贾瑀目光坚定、炯炯有神,声音洪亮、掷地有声:“陛下,市舶司之设立运行,乃是关乎国家利益的大事,务必精心筹备、用心谋划,谨慎施行、小心推进,方能利国利民、造福百姓。”

永正皇帝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赞赏满意的神色。

永正帝面带欣赏之色,目光温和慈爱地看着贾瑀说道:“贾爱卿,你果真是朕的天降福将。市舶司筹建这桩至关重要的要事,朕便全权交由爱卿负责。”

紧张忙碌的工作使人内心充盈踏实、满足安心。就在这一天,贾瑀正在书房之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思索着选拔市舶司属吏的相关事宜。

忽然,一阵急切匆忙的脚步声传来,只见贾芸神色匆匆、行色慌张地赶来求见。他满脸焦急忧虑,一见到贾瑀,便迫不及待、心急火燎地说道:“三叔,最近出大事了!首辅凌国昌家的三公子凌国凯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竟然盯上了咱们的煤炭生意,这段时间处处针对、百般打压,咱们的损失极为惨重。”

贾瑀听闻,不禁皱起了眉头,满心疑惑、满心不解地问道:“咱们与他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未曾有过什么冲突纠葛吧?”

贾芸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道:“三叔,您有所不知。因为煤炭价格相较于木炭更为便宜,而且还更加耐用。所以如今使用煤炭的人越来越多,那几个木炭厂的生意可谓是一落千丈。听说他们联合起来求了凌国凯,那凌国凯收了他们的钱财,便对咱们下了狠手,明里暗里地使绊子、找麻烦。而且听掌柜的说,他那意思明摆着就是要钱!”

贾瑀紧皱眉头,说道:“他要多少?”

贾芸气愤不已,大声道:“如果这只是些许小钱,侄儿也就不麻烦三叔您了。这个王八蛋简直是狮子大开口,竟然要一万两!而且他还派人去矿上打听情况,还好琼叔把他给搪塞应付过去了。”

贾瑀面色凝重、表情严肃,说道:“这人真是贪心不足、欲壑难填。你去和林虎说说,查查背后都有些什么人,什么事。”

“芸哥儿,莫急,别说他凌宏凯,就是凌国昌来了也不怕。”贾瑀目光坚定、坚定不移,语气沉稳、沉着冷静。

贾芸听了贾瑀的话,心中的焦急并未减少半分。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三叔,侄儿知道您有胆识有谋略,可如今咱们的生意越做越大,眼红的人越来越多,只怕是麻烦不断啊。就说这凌国凯,他背后可是首辅凌国昌,咱们若真与他闹得太僵,难保不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贾芸来回踱步,继续说道:“咱们这煤炭生意,如今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气,各处的订单源源不断。可正因如此,不少同行都视咱们为眼中钉肉中刺。之前就有几家小商户联合起来,试图压低价格与咱们竞争,虽然没掀起什么大风浪,但也让咱们费了不少心思去应对。如今这凌国凯仗着他家的权势,行事更是肆无忌惮。万一他只是个开头,后面再有其他权贵效仿,咱们可真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贾芸顿了顿,看向贾瑀,神色愈发忧虑:“还有,咱们的煤矿开采和运输,也不是一帆风顺。矿工们的工钱、运输的费用,这一项项开支都在增加。如今又碰上这档子事儿,资金上也有些吃紧。若是不能尽快解决这凌国凯的问题,让生意恢复正常,只怕资金链会出问题,到时候整个产业都可能受到影响。”

“而且,三叔,咱们家在官场上的人脉本就不算深厚。虽然您如今在朝中受皇帝器重,可官场风云变幻,谁也说不准哪天会有什么变故。那些平日里与咱们交好的官员,在关键时刻是否真能出手相助,也是个未知数。”贾芸长叹了一口气,“这生意场上的明枪暗箭,真让人防不胜防。”

贾瑀拍了拍贾芸的肩膀,说道:“芸儿,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咱们行得正坐得端,不必惧怕这些魑魅魍魉。凌国凯这般张狂,必然多行不义必自毙。咱们先按我说的去查清楚他背后的情况,再做打算。只要咱们团结一致,定能度过这次难关。”

贾芸点了点头,可眼神中仍透着深深的担忧,转身去按照贾瑀的吩咐行事了。贾瑀望着贾芸离去的背影,心中也明白,这只是诸多麻烦的开端,未来的路恐怕更加艰难,但他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也要守护好这份家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