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 第230章 地下寻宝,佛国奇宝!

李守信道:“主任,既然已经入局,就得遵循局中的规则,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儿,谁都避免不了。”

赵文远微微点头。

话锋一转,李守信又道:“主任,您对未来有何打算呢?”

“守信,别绕圈子了,有话直说吧。”赵文远坦诚道。

李守信笑道:“机械厂即使再大,收益再多,也不再属于您个人了,虽然您也能因此获得不少好处。但我觉得……它仅仅是个起点而已!一个让您迈向更高境界的跳板。”

赵文远不置可否地拿起一支烟,深吸了一口,“说下去。”

李守信接着说道:“你现在已经是主任了,这个职位不算低。但如果下派到地方……

最起码是个督抚!

掌控一省行政和财政,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顿了顿,李守信继续说道:“如果留在京城不放出去,那便是某一部的大臣了……

以您的才能和经验,工业部、交通部都可以担当。您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他看着赵文远,笑容温和:“不论哪个位置,都比现在的处境强得多,是不是?”

赵文远微微颔首。

实际上,他也思考过很多次这个问题,不然当初不会主动请求对机械厂进行改革。

他渴望一条捷径,一条走向权力核心的捷径。

几千年来,官本位的观念已深深地烙印在这个民族的心中。

所有人都梦想着做官,因为成为官僚便意味着拥有光辉的前途与荣耀。同样地,赵文远对此深以为然。

这真的是这样吗?

确实如此。

现实的确如此。

身为一位七十年后的来者,李守信自信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做官,挺好!

有多好?那简直无法详述,无数的理由堆积起来可以填满一本书。

李守信坚信,存在便是合理,尤其对于传承了几千年的信仰更是如此。

许多人批评中国人遗传里的“官本位”的思想,并认为那是狭隘愚钝的体现;但在实际中这确实是一种深刻的 ** 啊。

思索片刻,

赵文远道:“被外放并不轻松。”

“没错,

李守信说道:“因此,我以为您现阶段最该做的应当是进一步扩大机械厂的发展,增强产量,增加盈利能力。如果您的机械厂可以在这过程中成为模范代表,那对上级来说无疑是一项荣誉。同时也会证实您的能力,一箭三雕!”

“嗯……最近我也在思索这个问题……”

赵文远紧蹙着眉头,稍加思索后说:“现在机械厂已经有了相当规模,要想更进一步岂有容易之处?”

李守信敛眉不答。

客厅突然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两个人都在思考问题。

忽然之间,当赵文远想要结束这个讨论之时,李守信脱口而出:“开设分厂。”

这几个词猛然打断了谈话流程。

“开……开分厂??”

“正是,假如本厂已然遇到发展的壁垒,那么为何不换个方式突破这个困局呢?”

“然而分厂应该设立在何处呢?钢铁厂建设选址有很多条件和限制,非常依赖于基础材料产地。”

“自然是选在含有铁矿的地方。”

李守信淡笑道:“何处有丰富的铁资源,则在何处建厂。分厂可以革新机械厂现有的制造体系,实现一体化的运作。

这样一来,完全自供自制,不用外部购买原料,节省了不少运输成本。”

“这样的话,确实是很好。”赵文远点头赞同这一观点。

其实之前他掌控的一个较小规模的铁矿场使得他能够创办出该机械工厂。

但由于后来这个铁矿山渐渐干涸,所以只好从其他地方购买矿产。

赵文远叹息道:“可惜好矿产并不好找啊,它们往往被深深藏于地下且多半藏于偏远山林之间。

或许花费十年乃至更久,都无法找出优质矿山来,

全是运气作主……”

李守信则笑着看向对方,见他刚吸一口烟斗,忽然说出:“知道一些地点,好几个我都知晓。

其中之一距离京城很近,特别适宜机械厂建立

李宏伟回到书房就开始打电话,一直忙碌到中午才被妻子陈静喊出来吃饭。刚一落座,他对张伟德说道:“明天先派一批人手过去,再请些地质专家,过两天我亲自过去。”

“去哪啊爸爸?”

女儿李莉兴致勃勃地问道。

陈静也好奇地看着丈夫。

“什么事还得让你跑一趟?”

李宏伟答道:“要去唐山一趟,听说那边有个铁矿,需要去看看具体状况。”

唐山?

陈静愣了一下:“你要去多久?”

李宏伟摇了摇头:“这个说不好,短则一个月,最长或许一年也难说。但是我会经常回来,你们不用担心。”

“这么长时间?”李莉有些不满地喊了出来。

李宏伟笑了笑点头道:“勘探矿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事儿急不得!”

张伟德笑道:“厂长这次和以往不一样,应该不需要太久,也许年前就能回来!”

李宏伟高兴地说:“那最好不过,干杯!”

实际上,几个小时的通话,他已经恢复冷静。

唐山铁矿的消息无论是真是假,对李宏伟而言意义非凡。

虽然如果空欢喜了一场,他会有些失落。不过,这一线索已令李宏伟有了新的突破口。

如何推动轧钢厂发展?

建立分支厂、扩大生产无疑是关键一步。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拥有稳定的矿源。

如果这次在迁安县找不到铁矿,并不是末日,还可以另寻他处,中国地大物博总有无数的可能!此时的李宏伟正充满斗志,准备应对新挑战,尽管只有四十岁不到。

现在目标清晰。

他情绪愉悦频繁举杯与朋友交流,一顿午餐吃的心满意足气氛和谐。

午饭后,酒后的他把张伟德请进了书房。“唐山的铁矿是怎么得知的?消息可靠吗?”,李宏伟急切追问着。

对此张伟德笑而不语,在短暂思索后,他缓缓道出一个故事:“厂长,您听说过 ** 派系吗?我家世代精通 ** ,在多年前的燕山游历过程中发现那个矿山的存在。”

李宏伟瞠目结舌难以置信,“你说是你自己发现的?怎么可能呢?”

张伟德微笑点点头:“我们家历代相传都是 ** 派系传人,善于地理堪舆。这样的技能对于我们来讲很常见。”

听完之后,李宏伟感到无比惊奇与疑惑,脑袋发麻不知所措。“好吧,我不会把这个透露给别人”。

说完张伟德便端起茶品尝不再讲话......

实际而言,并非为了故弄玄虚或夸大其词,而是别有他法.

由于他知道很多未被开发矿山,如果让厂长相信这全都是巧合,那简直太牵强。

如大石河矿、唐手玛矿等,这些都是后世已证实存在的重要矿源。

此外,诸如攀枝花与内蒙古白云铁矿也都具备潜力。

这些矿源,如果利用得当将让红钢轧钢厂实现惊人发展。

李宏伟将成为钢铁行业的领军人物,前景光明不可限量!然而,出于当前社会环境局限性,他自己并没有开发上述资源的权利条件.

因此告知好友,使其尽快步入成功显得尤为重要且有效率。

……

良久之后李才逐渐反应过来。看着张伟德时的眼神充满了错综复杂的情绪。

对于这个年轻小伙子, 他越发觉得神秘莫测.似乎每次遇见总会有意料外的惊喜发生.尤其今天,简直令人震惊!

** 派相师?对这种行业他并不生疏, 能认识一位真正的高手更是荣幸之事!

犹豫片刻后李低声开口道:\" ** 先生……\"

\" 嘘,请别叫我这个名字!”张伟德急忙阻止:\"老样子,保持不变才是最好的。”

说实话,要不是您之前对我多有照顾,咱们又相处得不错,还有小莲也拿我当……哥哥,我也不会对您说这个。

再说了,我也不缺钱,这个您应该知道。

就我写那几本书,足够我舒舒服服地活两辈子了……

张明山,我的身份您可得对外保密才是,我这人喜欢清净,不喜欢被外人打扰!”

外人?

听到这里,

陈建民心里一喜,这不就是说自己不是外人吗?

能交好一个书法家,这可是莫大的机缘啊,未来说不定就受益无穷了……

“好好好!”

陈建民笑得合不拢嘴,点头道:“那就依你,咱们还照旧,哈哈哈……

来,尝尝这个茶,这是我刚从江南收来的明前茶,有年份了,味道还不错,尝尝看……”

说着话,他站起身亲自给李文杰倒了一杯茶。

李文杰坦然受之。

随后,

陈建民就没有再询问关于古玩街的事情,李文杰已经把自己隐秘的身份说了出来,这是莫大的诚意。

要是还继续问,这不是显得自己不相信人么?

在商界多年的老练,让陈建民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接下来他和李文杰聊的全都是家常琐事,或者是街头巷尾的趣闻,甚至连书法家这三个字都不提了。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

最后李文杰起身告辞,不过临走时又被陈晓梅拉住,非让他尝一杯她精心熬制的红豆薏米粥,并且点评一番。

李文杰只好答应。

这么一耽误,等到他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