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 第191章 客座教授邀请!意外惊喜!

时间很快,到了翌日黎明破晓之时,匠人们尚未到李建民便先行赶来了。而他们来到这个庭院时得到了事先的通知,因此都被引导至此。

等待片刻李建民回到后马上告诉工人他的改建蓝图:

首要任务:封闭通往后面院子的月亮门,使得两者之间彻底割裂开来——使后者人员无法踏入前半部分;

但在封门之余,亦不可阻断其出路,在其西侧院墙上开设另一处出入口供住户自由进出。

次级任务:增设一道门扉于前后两个空间间的连接口安装厚重的铁大门,配备一把巨锁。

从此以后,除非得到许可,否则无人可以任意进入这所 ** 的空间。

如此便可保证这里的私密性——它完全属于自己私人范围,不受外力侵犯。

还是抽水马桶好,没味儿又干净。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抽水马桶,林向东以前在赵志明家就见过。

提起来,中国古代就有马桶。

在晚清时期,

清廷给海关总税务司胡姆的四合院里安装了一套抽水马桶。

那是从伦敦订购的,由大清海关代表唐纳尔特意送到北京的。

不过,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抽水马桶真正在大众视野里普及,还是到了民国时期。

一九一四年,通山裕兴公司聘用德国工程师汉斯·弗里茨父子担任技术顾问,引进材料和技术,开始生产卫生陶瓷。

国内的首批抽水马桶就此问世。

这家裕兴公司是德国人创办的,在卫生陶瓷投产之后,最先是在沪州的新建筑物采用了该技术。

很快便使得上海的高档楼群普及抽水马桶。

尽管自称陶瓷大国,享有世界声誉,但首批抽水马桶竟非国人生产,颇有几分讽刺意味。

更让人汗颜的是,即使有了抽水马桶生产线,国产的卫生用瓷也难成体系!

这是因为抽水马桶所使用的瓷器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瓷器大有不同。

抽水马桶需长期泡在水里,要求极低的吸水率。

作为清洁用品,必须具有极强的污渍抵抗力。

还得承受人体的压力,并且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

因此,即使是景德镇那些经验丰富的瓷匠也搞不定!

林向东对此颇为感慨。好在身处京城里,至少有自来水。

如果换了别的城市或者乡下,没有自来水,哪怕有抽水马桶,也是白搭。

林向东打算回头打听一下,京城里哪里能买到抽水马桶,买一台回家装。

而尽管抽水马桶还未购置到位,但挖掘排水渠完全可以先动工。

这个上午,

林向东一直在指导工人布置设计方案:这儿要砌墙,那儿要做个储藏室……

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空间,院子里也可以增加很多乐趣。

中院靠南可以开个小池塘,造个小假山;再架一座水车,从山下引来活水,瀑布流水,下面则养些金鱼乌龟,种植睡莲。

夏天可以种葡萄藤,阴凉下乘凉还能尝到新鲜的葡萄。

为了赶工期,他还加了一些工人进来一同工作。

这座宅子工程很大,但有了更多的工人帮忙进度就快了很多。

总算是开始了热闹的改造……

三月第一天,林向东带着李晓红和赵婉婷,推着自行车一同外出,因为前一天他创作的小说刚刚结束。

《飞狐外传》共有六十二万字,写作历时仅两个半月。

书中的三分之二由三人共同创作。

林向东决定带二人一起去邮局投递手稿,以便让两位合作伙伴感受到成就。

到了邮局,

窗口的工作人员见到来者不觉惊叹:“大作者,您这是又来投稿?”

林向东笑着点点头,并顺便取回自己的书稿邮件。

办理完后,他还特意教导李晓红和赵婉婷,教会她们如何邮寄稿件和兑换汇款。

《飞狐外传》的第二次付款也到了。上次交付了共计三十万字的手稿。

千字十二,稿酬总计高达三千六百元。

林向东取出现金,周围的顾客和服务人员全被震惊得呆若木鸡。

三千六百元在平均月收入仅为二三十元的时代,堪称巨款。

他们不禁纷纷感慨不已。

“真是了不起的大作者,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能力。”

林向东微笑,回应道:“这是我付出劳动得来的,不容易哦。”

出了邮局门,

李晓红警惕地看了看周围低声说,“向德哥,不如我们现在回去?”

吴有德一愣:“咋又这么急?”

……

听到这话,李有才笑道:“张哥,你是想看我的手稿先睹为快?还是想问大结局?”

一旁正在与柳清莲、孙雪莲聊天的赵文杰转过头来,笑道:“我看他两个都想要!”

张明智嘿嘿一笑。

李有才说道:“嫂子啊,你可真是张哥的心有灵犀啊。”

柳清莲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

李有才想了想,说:“手稿这里暂时没有。唯一的一份早寄到出版社了。如果张哥想看,还得等报社把它给我寄回来才行。”

手稿,尤其是名家的作品原稿非常珍贵!

不仅有文化价值,更是物质上的财富!

作家们可以通过它传承给后代;亦或送于友朋;甚可以作为交易物品,换取经济利益。

以金庸的手稿为例,其中某一页竟价值16万元!

若考虑到一部数十万字乃至百万余言的作品,会有多少稿页?这些稿页又累积出怎样的价格?

所以,李有才绝对不会轻易将所有的手稿寄给《京华时报》,一定在它们被利用完成后返还。

前段日子,《雪山飞狐》全份手稿已被出版社以快递送达。

但一听说现在没有任何可阅读的手稿以先览,这种失望的心情显而易见。虽然失落,张明智也能体谅并问起新作品结尾:“有才,《飞狐外传》这一次,不会又给咱们留点什么悬念吧?”

“求您别再来什么悬念了吧!搞得我都紧张得无法入睡啦!”

“哈哈哈哈哈......”

李有才大笑,他了解张明智说的是之前在《雪山飞狐》的结尾。那次会议,几个人在餐桌上有深入探讨。这次的故事结尾。

李有才摇头笑着说:“放心吧,这一次不会让你空欢喜。”

\"究竟为何?故事怎么结束?\" 张明智迫切追问。

他在春节期间坚持每日阅读《京华时报》,热切追踪《飞狐外传》,如今他只完成了一半阅读,因此对后续剧情充满无限期盼。

李有才眨了眨眼睛,带着一丝淘气问道:“明智,你当真要让我透露结局吗?”

“等等...” 张明智愣了一会后摆摆手说,“好吧好吧,当我什么也没说过!”

\"嘿嘿,并不是我不想告诉你哦,明智。”李有才知道,张明智这样的反应正是自己预料的结果。若是提前告知故事终局,则期待感瞬间减少,可能还会让人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对于这一点,作为编撰书籍和读者身份者,李有才是深知此道之关键所在。

“好好好。”

张明智连连附和,然后拿起他的酒杯笑着说: “我们碰一杯吧!虽然新年已过,但我仍祝各位新的一年顺遂心意!事事如意!”

女士们都选择了饮用茶而不是酒,但他们纷纷举起了杯子庆祝着。

一道道美味佳肴上桌后,张明智招呼大家品尝。特别是,他特别推荐此餐厅的炒肝非常美味。

于是,一盘盘炒肝被李有才不断地添取,让他欲罢不能。

口感实在是太美味!

柳清莲与孙雪莲也频频点头赞美,称赞食物非常可口。

餐间的谈话与笑声让场面氛围热烈和谐。

席间交谈,张明智提到要给李有才分享一个好消息。即便无需猜测,李有才也能知道张明智所提及的定是歌曲方面的好讯息。

当然,肯定还是关于那几首歌曲!

作为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且是音协会副理事长的张明智口中好消息无疑必与音艺有关。

事实上——

正如李有才所预料,

音协会的主要领导者均已经欣赏了李有才提交的三首歌曲,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赞同!并且会主席吕济把三歌中的《歌颂社会主义》和《我们就是社会主义的新一代》带去请上级审读……

轻轻拍了一下李有才的肩膀,张明智压低声音道: \"很快,这两首歌曲会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也许还能用在很多重要场合。

歌词紧扣时代,意境深远,意义积极!

有位领导曾提意这首献给青年的作品非常利于孩子们诵习传唱,在学校进行广泛推广很有必要。不久后

“我想请你担任 ** 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张思远说。

“……”

刘明志愣住了!

没听错吧?让他去当教授?

还是 ** 艺术学院的教授?

即使是客座教授,那也是教授啊!!!

刘明志心里暗想:我?也配??

他苦笑地看着张思远,无奈地说:“张哥,我真的啥都不会。我就高中毕业,再说了,美术理论、绘画技巧这些东西,我都不是很懂,我只会画素描。我能教给学生些什么?”

张思远摆摆手笑道:“没关系的,我们不需要你教具体的技术知识。平时来给学生分享一些你的创作经验、创作心得就好了。你创作的作品那么多,一定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启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