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 第134章 意外的消息,紧急的通知

任何人想要看电影,都可以来找宣传科,不论是何人,一律同等对待。”

即便如刘厂长也是如此,毫无例外。”

“……”

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愣住了,脑海中反复琢磨方才听到的话,

尤其是放映班的钱六,刘伍德,刘大军这三人,他们的震惊更胜他人,大脑如同受到了电击般震颤。

谁提出的申请都被驳回?

仅仅遵循宣传科的指挥?

包括了刘厂长……

刘伍德咽了口水,“吴……吴主任……您刚才提到刘厂长签署的请求也拒绝?这怕是不太妥当……”

他的神情带着一抹犹豫,旁边的李六也同样流露出疑虑。

而对于刘大军而言,则是一脸羡慕地看着吴友国坐在前台,对着众人一副领导的模样,在指派事务时的那种豪情和霸气让他心中生发出无尽羡慕的情绪……

真是太牛了!吴哥真是太厉害了。

吴友国凝望着在座的所有人,缓缓地说:“这并不是问题,如果有任何关于这个问题刘厂长感到不满,我自己会承担责任,并且我会去找他说明。”

“假若其余人员持有异议,也请您指引他们直接前来寻找我,就告诉对方这是我的政策决定,任何的责任都推给我。”

“但是我有一个底线:不经我的明确准许,禁止私自外出放映。”

他将视线转回到李六以及刘伍德那里,“钱师傅和刘师傅,请二位表明态度。”

钱六点了头,沉声道:“我明白吴主任的意思。”

而此时的刘伍德则面露微笑,不断点头回应:“当然,当然,您可以完全相信我们。我们会严格遵照您的命令,一定照做!”

“嗯。”

吴友国点了点头。

收回放映班,显然不只是为了让它束之高阁,而是为了使其发挥作用与价值,而不是沦为某些人的娱乐工具。

中午时分,吴有德已经把赵大军叫到他的办公室,讨论了一会儿。

一番调查下来,吴有德才发现厂里一些领导经常会派人拿着条子喊放映班过去放电影。

而观众只有那几个领导而已。

后勤处的刘建民及与他关系较好的几位领导也经常这样搞。除了后勤,人事科也时不时这样做。

而且不仅如此,有时候还让放映班出外播放电影。

至于这期间是否有受贿行为,或是涉及人际关系的互动,则不得而知。

不过根据赵大军的推测,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他说他亲眼看到刘建民跟一个村委会干部有说有笑地从一户人家出来,还带着两名女性。

讲到这里的时候,赵大军对着吴有德使了个眼色,嘿嘿笑着。

这一下,吴有德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本来就打算牢牢抓住放映权的吴有德听了赵大军说的情况之后,决心更大了。

吴有德思索了一阵,然后说道:“王师傅,我们现有的影片有哪些呢?”

说到影片,王老六一下子变得非常健谈,说道:“现在总共有三十七部影片,比如《勇敢之路》《风云儿女》《孔夫子的故事》……”

“上个月,张主任买回来了几部今年的新片,每部只放过三回。”

三十七部片源!

吴有德感到相当吃惊,他没料到,轧钢厂居然会有如此丰厚的片库资源,在那个年代,一张电影胶片的价值非同小可,动辄需要上百块钱。

除了为数量之丰富感叹以外,他对那几部最新发行的电影尤其好奇。

这种类型的影片他尚未观赏过,好奇心使然他想探明这个时期的影片到底涵盖哪些内容。

他微笑着提问:“王师傅,请讲下都是些什么样的片子?”

王老六立即应答:“一共有八个名字,《南进之路》《钢铁大门》《勇士之心》《 ** 》《收获时刻》《珍珠传说》《花香岁月》和《永恒邪说》。其中《南进之路》的大致剧情是......”

身为专业的放映员,他一口气将每部电影的故事梗概娓娓道来。

不只是在座的同事们,甚至连吴有德都在听后连连赞叹;同时,大家被所叙述的情节所深深打动,仿佛亲身经历过那段故事。

见到此情此景,吴有德心生一个念头:宣传科众人既如此感兴趣,何不今天就在厂内举行一次电影夜呢?如果今天举办一场放映会,必定能引来全厂工人们的关注。这种活动无疑与前段时间下班练习唱歌的效果相同,均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他内心激动难抑,双眼愈发闪烁光华,旋即宣布说:\"今日下班后就在工厂院内安排一场观影活动,给大家带来欢乐的时间。选看《南进之路》,以此让大家感悟 ** 者艰辛历程的重要性,并体会当下美好生活之不易。”

“林玲,稍后请你通过广播告知所有人员今晚七点钟准时开始,感兴趣的人们准时参与。”

“王师傅,你看这样做行吗?”

王老六点头微笑答道:“没有问题。吴主管。”

吴有德不禁轻叹一口气: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大致也了解了他的为人。老实又不多话。

这类型人是值得信赖的。

实际上,昨晚的这场大雪尚未融化完全,地面依旧覆盖皑皑白雪,气温骤降。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观看露天影戏并非最佳选择。

但当此消息宣布时,没有人在意。相反除了放映组三人组以外,其他所有人都喜出望外地接受了这项提议,心情愉快得几乎雀跃。即使是薛春梅也不例外!

但她的状况是例外情况,因为她不会让自己暴露在寒冷夜晚。

吴有德随即继续发言:

“除此之外每日早晚需安排半小时的音乐播放时间,我已经准备了曲目清单,希望你能核实我们库存中有无相应的音碟记录。

另外,请列出所有现存音响资料的具体名单。”

薛春梅举着手应答表示她负责这些工作事宜。

然后吴有德淡淡地说:

“好,最后一件任务——需要在各工作区域入口处和食堂门前、

“你是不是听错了?新电影《南征北战》今天就在我们厂里放,说是反映几年前进战争的事情。我超爱看那个!”王明兴奋地说道。

“没错,《南征北战》。我也是刚刚从广播里听说的,这场电影应该挺有看头的。”刘大成肯定道。

不仅在车间,大家都在热烈讨论这件事,在厂门口的保安队伍也开始热闹起来,听到广播的消息一个个也都按捺不住了!

李虎站在大门口听着,猛地一扭头,对着一旁的张志远说,“晚上要放电影?”

“是啊!你刚才没听广播?”张志远笑着问道。

“听到了,那今晚真的放《南征北战》吗?”李虎继续问道。

“就是今晚!你怎么这么磨蹭啊。”张志远有点急躁。

话音未落,只见李虎一个转身撒腿就跑。

“哎呀!你要去哪儿?”张志远惊叫着喊道,但是李虎早已跑到了厂门外,声音渐远渐小。

“我... 回...家接我妈妈去看……”

话声逐渐变小,然而即便听到残篇断简,内容依然显而易见:他是跑回去接妈妈来了。

张志远愣了一下,苦笑着叹了口气,“这家伙跑这么快干吗嘛,我还准备让人帮他看下家里的事情。”

他骂了几句,不停地琢磨着怎么尽快将这电影的消息告诉家里人。

无奈的是,他作为看门岗上的最后一个人实在无法脱岗离去。

如果擅自离岗肯定会被队头训斥一顿的!

想到这儿,他只能无奈地嘟哝着,“你这个跑这么快……我该怎么办,我还要回家接我妈妈呢......”

与此同时,吴志国还不知道整个工厂里关于放电影的种种议论纷杂,刚参加过一个会议,就开始仔细浏览薛春梅带来的那张列了各种唱片的清单。

那时候人们的娱乐主要来源于收听那种老式黑胶唱片。即便那时的科技水平已经开发出了类似录像带的产品,但是在市场上它们仍然不受欢迎,毕竟那时还是以唱片为主,距离全国范围内开始接受录音带,还需要大约二十年的时间。

查看过名单之后,吴志国道出自己想要播放的一套曲目,这些歌曲无一不是经典中的代表——颂扬时代的主旋律歌曲。

“就这样吧,每天都换一轮歌曲来循环播放。”

他这样说了声。

\"行,我会记住的,\" 薛春梅点点头。

她看看吴志国的眼神,欲言又止……

不少文坛的老前辈,当年都曾在《华业报》上发表过自己的作品,包括再过几年名声大噪的金庸和梁羽生,最初的作品都是在港岛的《华业报》上崭露头角。

然而两年前,因时代变迁,《天润的华业报》进行了改版,更名为《进展新闻》,正式成为官方报刊。

至于最后登场的《文创报》,则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个报刊在1949年3月创立,至今还不到三年,但已成为业界的新秀,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

这都得益于它的创办人——鲁迅。

鲁迅先生是国内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在文学界的成就无人能出其右。

他不仅是一个开拓者,更是一位奠基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