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625章 你是夷皓,谁是乱君

先前通西域的是商队,带回来大量西域的地理人文资料。

接下来,朝廷将组建一支正式的官方的外交团队出使西域,与他们重新建立宗藩外交。

至于其中几个比较强大的,比如某贵霜,则可以给他点面子,先不让他称臣,建立正常外交。

当然,这个准备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使团预计在明年春耕之后出发。

初期计划是一年的时间,但实际上肯定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甚至要两年乃至于三年才能回来。

正是刘禅给蒋琬制定的专门使用手册,才让他当时没能举茂才。

然后便是候选竞争者刘邕上位,入了中央。

并后来作为监军跟随刘禅北伐关中,也是立下了军功,赐爵关内侯。

有能力,有军功,还先后在老刘和刘禅麾下领兵作战,根正苗红。

还是荆州人至少荆州人士都是满意的,让他担任益州刺史,最能满足各方的需求。

时隔数年,益州刺史府重新建立,刘邕当然需要大量选拔人才。

他所提拔的都是精心选拔、德高望重的人。

其中秦宓为益州别驾,五梁为益州功曹,杜微为益州主簿。

这三人,是益州士大夫群体中名声和才能最大的三人。

前两人都欣然接受了,但是杜微坚决推辞,于是刘禅便让丞相诸葛亮,派遣公车去迎接杜微到官署。

公车特征,便是朝廷出面征辟为官,而不是刺史郡守征辟,性质大不一样。

杜微显然是不敢惹刘禅的,因为刘禅从来是只征辟一次。

谁要是敢拿他来刷声望,搞什么三辟公府不就。

刘禅明面上虽然不会说什么,但是暗地里会记小本本,直接把那人和那人的子孙都禁锢掉,甭想再做官。

于是杜微心甘情愿的坐上公车,之后诸葛亮亲自引见杜微,杜微也表示了谢意。

因为知道此人是畏惧刘禅强硬的态度而被迫来的,诸葛亮便对他采取了安抚。

交谈的时候,诸葛亮因为考虑到杜微耳聋,听不见人们所说的话,于是在座位上写一篇文章给杜微。

文中写道:“常闻您的道德品行,如饥似渴很长时间,只因清、浊分流,不相来往,没有机会当面请教。”

“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人,经常赞叹您的高尚志趣,但一直未能见面。”

“受辱凭借虚假的才学,统领本州,德行浅薄而责任重大,十分忧虑。天子初登大宝,天赋仁爱聪敏。爱惜有道德的人,谦恭地对待贤良之士。”

“人们纷纷追慕汉室,想要让您遵循天意顺应民心,辅佐当今的明主,以建创复兴汉室功业,将功勋被写在竹帛上。”

“而因为贤者与愚者不在一起共事,所以此前您隔绝了刘璋,只是在家进行劳动而已,那是因为不是想要屈辱自己啊。”

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说这话,已经算是将他捧起来了,相当给面子。

但是杜微这家伙庶几夷、皓之属。

于是乞求诸葛亮,以年老多病为理由,请求归还。

夷皓,就是伯夷和商山四皓的合称。

为避乱君而隐遁者,古称高节之士。

那么,你杜微是高节的隐士的话,谁是乱君?

你给我翻译翻译,谁是乱君?

当意识到若是真留不下杜微,刘禅定然会发怒,而杜微名气又大,很容易酿成麻烦事。

诸葛亮当即头都大了,只得再写一篇文章劝告杜微。

并且一边肯定了杜微品行高洁,一边将曹魏那边的皇帝定性为乱君。

“曹丕弑君篡位,以自己为皇帝,就像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有了正名。”

“我想和众多的德才兼备的人,以曹丕邪恶虚伪为理由,以正义消灭他。”

“因为您未能辅助教诲,便想要请求回到山野之地,所以意愿未能完成。”

“天子率军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丕丧败身死,小儿竟继位内部不稳。”

“朝廷暂且以休止兵戈,勤劳务农行商,养育百姓万物,同时治理军队。”

“就像行走了百里的壮士休息一下,然后便能讨伐魏国,便可以使将士少于战斗,庶民不历尽辛劳,而天下平定。”

“您应该以自己的德行辅佐时世,我不要求您参与军事,为何您要心情急切想要求离开呢!”

经过这么一提醒,杜微恍然明悟,他被自己一辈子自比先贤夷皓的名声给拖累了。

他留下来说明曹丕是乱君,他硬要走便会有人背地里说刘禅是乱君。

早知道学人家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除了标榜自己是人才还能暗夸一下君主是明君。

当然,现在不是后悔追星需谨慎的时候,杜微必须用自己的行动来对可能造成的影响带一波节奏。

而诸葛亮的话也很明显,刘禅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很清楚了,得罪了他杜家没有好果子吃。

于是,他感动于诸葛亮的话而选择留下来为朝廷效力。

诸葛亮于是上书刘禅,任命杜微为谏议大夫,以顺从他的志向。

入职了,但是这个曲折的过程让刘禅得知了,所以杜微的职业生活很不理想。

他几次想辞职,但是不敢,于是便想着做点事,干些政绩傍身。

见他这么积极主动,于是刘禅也就顺水推舟的决定将这个需要跟士大夫群体狗咬狗的任务交给他。

得知此事,他脸都绿了,但是不敢说出推辞的话。

皇帝是单独召见他的,周围只有一些宦官。

此时由于长安的条件有限,后宫还没从成都搬过来。

刘禅没有泄火的地方,最近也是火气较大,颇有攻击性。

“就朕来看,这件事不是没有办法来处理,更主要是利益难以分配达成共识。”

刘禅请哼一声:

“数百年来,各家学说都是门生故吏遍天下,门楣阀阅之家以此为荣。”

“学术之争,不过都是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罢了,嘴里道义,心里生意。”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很大的问题,分裂的种子已经被他们种下乃至于有些生根发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