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553章 季汉特色祭祀道路

身为大汉皇帝,来长安祭祀历代先帝,修缮那些被毁坏的陵寝。

这件事从政治上来讲,完全正确,正得不能再正,统得不能再统。

当老刘已经做出决定,甚至可能已经动身的时候,刘禅便是想反对也来不及了。

关中萧条,皇帝銮驾所需一应花费恐怕得让朝廷大出血了。

更关键的是,现在关中刚刚被打下来,流民山匪很多。

还保不齐有曹真或者其他人的门客死士藏在桥底下,或者吞炭毁容搞刺杀。

安保的预算必须直接拉满。

还得留出相当程度的预算给老刘用于祭祀和赏赐。

说真的,老刘不是不能来,只是有点太着急了。

“此事确实乃重中之重,当全力筹备,去信丞相,着他全权处置,务必妥当安排。”

当个甩手掌柜,我刘禅不管了,你们自个浪去吧。

使者微微拱手正准备告退,复又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再次弯下腰来。

“殿下,法令君托我给您带句话,他说益州民众无不欣喜王师北定关中,无不恭贺陛下还于旧都,皆愿扶老携幼以追随陛下。”

“知道……”刘禅下意识的就要回答,忽然眼前一亮明悟了法正话的意思。

“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了,一个大一统王朝当然不会去蜀中定都。

到时候,益州不再是京畿,成都人也不再是京爷。

时至今日,买票上船的机会可不多了。

便是天价黄牛票,这时候想买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

跟着皇帝一起还于旧都,祭祀皇只见证汉室三兴的历史,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想要这个机会。

甚至还能给他们立个碑,到时候再以彰显天下归心的名义整个万民上表。

由礼仪官于长陵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诵读给刘邦。

这可是以汉室忠良的身份青史留名的机会。

署名名额规定为五十,不,三十个。

物以稀为贵,一个名额不卖到两三千万,都算刘禅搞了慈善。

想到这,刘禅忽然觉得老爹这时候来长安也不是什么坏事。

益州的有钱人多啊,就光振国商行的流水刘禅便能从中看出一二来。

凉州、荆州的有钱人加起来都不到益州的一半。

还有万邦来朝,那些羌、氐、夷、蛮族每个都得选出两三个代表吧。

自然是谁印象深刻谁站位靠前,而越慷慨的就越印象深刻。

谁敢送挂历,就让他排到西伯利亚去。

关中的经济腾飞第一步,还真有可能靠他们给拉动起来。

受过良好教育的刘禅表示要对自己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

怎么能忘记要依靠群众呢,一定要做到与民同乐。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先去挣钱。

这么盛大的政治活动,可不能让王公贵族自娱自乐、孤芳自赏。

传统的祭祀,不行!只会大笔的浪费朝廷财政。

季汉特色祭祀道路,行!甚至能反哺财政。

想到这,刘禅不再迟疑:

“黄皓,来人,把黄皓给孤叫来!”

这些精细的操作,还是得让经验丰富的自己人去做。

要不是因为所有人都会死命劝阻刘禅,他甚至想把刘邦、刘彻、刘弗陵他们的陵寝全都开发成旅游景点。

让底下的老祖宗们也热闹热闹。

这都是因为关中实在是太残破了,让刘禅操碎了心。

一场接近一年的对峙,让这里的最后一丝元气也被魏军给压榨光了,一点都不剩了。

土地荒芜,流民四散,随时有爆发大饥荒的可能。

也幸好汉军手里有粮,可以将不少流民百姓和俘虏都收纳之,为己所用。

俘虏的教化转化有些麻烦,但是百姓只需拿出粮食给他们吃一顿饱饭,便能使之安稳下来。

不过对于刘禅来说,倒也不算轻松。

缴获量虽多但多是兵器甲胄,粮食不多。

那么大的俘虏人数,加上收拢的流民共十几万人。

想要全部消化掉还是比较困难的。

至少需要朝廷从外地调拨物资入关供应他们一整年,才能渐渐恢复关中生产。

而且这个生产力还颇为低下,邓艾上表说郑国渠彻底修缮需要两年。

吴懿表示六月份才能基本肃清境内的匪盗,那郑国渠的修缮工程七月才能开始。

也就是说接下来两年的时间里,朝廷财政上在关中都得是入不敷出的状态。

难是难了点,但关中的潜力还是很强的,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他的土壤很肥沃,这几十年来一直繁荣不起来,主要是东汉朝廷无能。

西凉叛乱分子和关中群盗动不动就在此乱战,民不聊生。

另一个则是两年一大旱、三年一蝗灾的,天灾**将这里搞废。

现在的关中属于是已经到到底了,怎么走都是向上。

刘禅有足够强大的军队将敌人挡在关中之外,并竭力建设水利工程,着实是未来可期。

这一时间,益州、荆州以及凉州的许多村、里、乡、亭的基层公务员都在拖家带口的陆续涌入关中。

对于新打下来的土地,刘禅都会从后方抽调成熟的基层班子来上任,以尽快的重新确立新规则和新统治。

这些都是当地考核优异的基层人员,少部分平调到京畿,大多数升一级调动。

村、里干部升乡、亭干部,乡、亭干部去县里当吏员。

将统治力下到村里,这才算是真的占领,才是大政府。

村庄要建立,乡也要建立起来,皇权不下乡被踹进历史的垃圾桶里,刘禅就是要将朝廷的权力下到以户为单位的家庭。

退伍老兵或伤兵到乡村安置,有的负责收税、有的负责普法,有的直接担任里正、村长。

还有的负责教育黎庶识字,这是两年前刘禅制定的新政策。

文盲率纳入地方官政绩考核指标。

十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孩童不会写自己和父母姓名的,算文盲。

十四岁以上,不能识别一百个常用字的,算文盲。

中央和郡国不定期派遣官员到地方明察暗访,考察政绩。

如今选拔村长乡长的制度已经越发成熟。

不论出身,必须通过县里的识字和律法考核才能上任。

干得好的乡长还有机会晋升为县级吏员。

这些人是刘禅能迅速扩充新的地盘,建立统治的基石。

这是曹魏学不了的,以至于曹魏现在失去了并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