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337章 贤者之风

在刘禅行冠礼的前一天,三月十八日的时候,江东使者张温一行人来到了成都。

作为江东首席的亲蜀派士人,孙权派他来自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善意。

“吴主闻听奸贼篡汉,悲伤的不能自已,节食哀伤三月也只能聊表哀思。然神器倾危之时,需有德之人承继天命再绍大汉。”

“汉中王伸大义于天下,恩信着称于四海,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解黎民于倒悬、梳时局于危难者,舍此其谁?”

“故吴主孙权,谨慎的以卑微身份奉上奏表以让您听闻,请汉中王履登极位。”

“他自己则是身披坚硬的铠甲,拿着锋锐的兵器为您在大江的北边击破敌人,哪怕战死在冲锋的路上,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声情并茂,闻者莫不感受到孙权的‘拳拳之心’。

刘备接受了他的献礼,然后让诸葛亮在馆舍好好招待他。

不得不说,张温出色的完成了此次出使的任务。

季汉这边为了北伐的顺利进行,是需要一个安稳的东部环境的。

无论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都是需要和江东维持表面的和谐与团结。

对于孙权的示好,自然是予以积极的回应。

诸葛亮在馆舍举行了一场私人宴会宴请张温,邀请前来的都是一些有名气的士人。

他们一起探讨文学,评论天下局势,然后一起骂曹丕。

然后自然而然的就谈论起来即将发生的一些重要事情。

其中就包括刘禅的加冠礼。

加冠,就意味着成年,从此便摆脱童子的身份,自此便能做成人才能做事情。

比如结婚,以及正式进入朝堂处理政务。

享有身为成年人的权利和地位,同时,也要肩负起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礼法上,只有行了加冠礼才算成年。

所以,十六岁加冠的男子是成年人,十九岁未加冠的男子是童子这种事并不奇怪。

当然,人间是不公平的,加冠只是上层人的游戏。

有些人一辈子苦苦挣扎尚不能得到温饱,有些人天生侯服玉食,而前者才是大多数。

苍天本就不公,非要找出一个公平的事情,估计也就只有死亡了。

底层人甚至连什么是加冠都不知道,但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却将其奉为圭臬,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刚刚听闻刘备要给刘禅举行加冠之礼的时候,张温嘴巴微微张大,显然他也是有些吃惊的。

他立刻就想到了孙刘两家姻亲之约,下意识以为这是要求自己回去劝孙权把十一岁的孙鲁班送来。

但旋即转念一想便明白了,汉中王刘备到底是年纪大了,鬓角发白,完全不同于他们年富力强的吴主孙权。

张温的思绪活泛了,英雄老去,是不是预示着我江东能……嘶,下一代似乎更难对付啊。

张温对刘禅这两年的所作所为自然是颇为熟知的,然后他自己作为孙登的老师,不自觉的就下意识将此二人放在一起比较。

刘禅的表现着实亮眼,但自己的弟子也相当优秀啊。

孙登孝顺而多慧,熟读诸经典、出口成章、礼贤下士,年纪轻轻对于政务就有独到的见解,身边名士盈门、人才济济。

而诸葛亮作为刘禅的老师,眼看张温这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然也起了类似的心思。

不过诸葛亮只是说刘禅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毕竟其在武方面的成就已经足够亮眼。

此处不提,但是大家都知道其真实存在,这样反而显得站位更高一层。

而强调文学这一方面的才能,更能彰显刘禅文武双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张温不断念叨着‘刘禅所做的’这首《悯农》

不一会就眼睛瞪得像铜铃。

“嘶,此诗赋虽然……虽然浅显直白,但意境却是深远,尤其是是以王世子之身份,竟能如此深刻体察民之疾苦。”

张温一开始是想说,这首诗虽然为与南方楚律不同,但行文规整,颇像曹操的《蒿里行》文风。

但忽然想到曹操毕竟是敌人,自然是不能用在此处比较的,便改口夸赞其内容来。

“最后更是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要求己身,克己而复礼,这是有古之贤者之风啊。”

身为士人张温熟知历史,宽仁节俭、爱民重农,这不就是汉文帝行的事情嘛。

只不过此刻,刘备未正式称帝,所以还不能用先代皇帝来做比,但是心下已经如此类比了。

张温此时已经是击节而赞了,诸葛亮的装逼显然是成功的。

当然,刘禅也不会知道,自己曾经剽窃的一首诗,竟然给自己挣得一个‘贤者之风’的评价。

“不知,温能否有幸见证世子冠礼啊?”

“哦,哈哈,自无不可。”

闻言,诸葛亮笑了,这种事也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事情。

而且张温也是江东数一数二的名士,能出席刘禅加冠礼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所以诸葛亮便以刘禅老师的身份邀请他一同参加。

宴会之后,诸葛亮要回去处理公务,便留下了蒋琬和李邵陪同张温。

傍晚的时候,张温和副使赵爽和卑衍三人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孙权交给张温的出使任务已经完成一半,即对刘备的称帝表达恭顺的态度。

另一半则是促成其北伐,老刘北伐肯定不放心孙权,那就协商着一起北伐,彼此都安心。

曹丕在北边大肆打造战船的事情,孙权自然是知道的。

若是刘备不上去跟曹丕开干,估计曹丕就要来干江东了。

这也是孙权把公孙渊派到江东的使者卑衍,再转送成都来的原因。

现任辽东话事人公孙恭再如何无能,但毕竟是曹丕亲自遣使,拜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的。

公孙渊要政变夺公孙恭的权,还想拉孙权为外援,实在是屎壳郎碰上窜稀的——白来一趟。

孙权现在是一点也不想吸引曹丕的火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