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317章 交州归降

曹丕是不会杀刘协的,为了彰显自己的气度,为了防止有心之人人打着为汉帝复仇的名义向自己发难。

因而刘协必须好好活着,只不过尽管当时受禅仪式举行的非常盛大,但各地依旧有流言说刘协被曹丕杀了。

其中最令曹丕意想不到的,是他那位就藩的好弟弟曹植。

曹植竟然在自己封地内公然为刘协举办丧礼,还哭的十分伤感。

于是曹丕专门派许褚带人去将曹植等一干人等抓来,要以诽谤兄长皇帝的罪名问罪于他。

曹丕其实对他的这些弟弟还是挺不错的,并不想为难他们。

这是当年曹丕在曹操病榻之前发过誓的。

因此,他继位之后只是让所有弟弟都回各自封地就藩。

当个富家翁老老实实过日子,不给自己添乱就行。

结果,这个最有才华的弟弟却是最先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不管有心还是无意,影响总是恶劣的。

因此,曹丕想将曹植树立为自己会惩戒造谣者的典型。

只是如何处置这个弟弟,曹丕也很为难,到底是骨肉兄弟,他并不想杀了对方。

而且,民间似乎流传着曹植跟自己的皇后甄宓有私情的谣言。

曹丕知道其为子虚乌有的谣言,故此也不会杀了曹植落人口实。

没错,这个谣言也是刘禅编撰的。

主要是通过真假参半的事情捕风捉影的说甄女士和曹植有一腿。

依据就是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携带老婆卞氏、儿子曹丕、孙子曹叡等东征孙权时,甄女士因为有病留在了邺城。

建安二十二年大军回到邺城的时候,曹丕的母亲发现她非但没有病态,反而更加颜色丰盈、光彩照人。

然后暗示说才华横溢的曹植和他美貌性感的嫂子甄女士互相爱慕终于有机会暗通款曲,所以得到婚外情滋润的甄女士才容光焕发。

这种谣言明显就是在挑拨离间,曹丕对此嗤之以鼻。

且不说曹植生于东汉初平三年比甄宓小十岁,年龄差距巨大。

在当时,曹丕已经在夺嫡斗争中占据了上风,曹植即将落败,在这种情况下,甄宓怎么会怎么敢和没有前途的曹植暗通款曲。

曹植又怎么敢在那时候勾引比自己大十岁的嫂子呢?除非是嫌自己死的慢。

于是曹丕身正不怕影子斜,对此表现的并不在意。

众人一看当事人都是如此,也就知道这是谣言便也不当回事。

曹植一干人等被抓到洛阳之后,卞夫人得知此事后立刻来找曹丕求情。

不少宗室重臣也来求情,曹丕答应了他们。

他下令将曹植贬为安乡侯,把万户封邑削减为八百户。

在曹丕看来,这个弟弟纯粹是吃饱了撑得,现在让他勉强吃饱饿不死,应该就不会给自己添麻烦了。

同时,他还将曾经支持曹植进行夺嫡之争的丁仪、丁廙兄弟二人及两家男子全部处死。

如此一来算是彻底剪除其羽翼,拔除其爪牙,让曹植再也没有搞事情的可能。

曹植的性命是安全的,但是这样的惩罚也不可谓不重,已经足以震慑国内其他宵小了。

于是曹丕便在殿内召集了一些儒雅名士,令曹植七步作诗。

若是能做出来,自己就饶了他,做不出来,就要问罪。

这个弟弟的才华如何,这个世界上没人比曹丕更清楚了。

当年夺嫡之争的时候,曹丕可是日夜都在研究弟弟的诗赋,以寻求击败对方的办法。

只不过,他始终找不到在文学上击败曹植的办法。

因此,曹丕提出来的七步做诗,在别人看来可能是问罪刁难。

但曹丕却是清楚的知道,这对曹植来说不过是手到擒来。

是一个让自己饶过对方非常合适的台阶,谁也挑不出来毛病。

其他兄弟若是想搞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七步作诗。

就在曹丕七步作诗的同时,南边的交州士家终于跟季汉朝廷达成协定。

十一月上旬,交州的战事结束。

西于县因为承受不住汉军的围攻,在坚守了一个半月的情况下向汉军投降。

随后士燮也以交趾太守的身份,代表士家向季汉请降。

士家目前控制着交趾、九真、日南、合浦四郡,这也是他们的谈判条件。

其中合浦郡被孙权一分为二,东部划分为高凉郡,而高凉郡自然是被孙权派来的官吏掌握。

这些年来,孙权也是不断在加强自己对交州的控制力的。

采取钝刀子割肉的办法,一点点蚕食士家的影响力。

士家虽然不满,但也没被逼到需要造反的程度。

现在,士燮向季汉投降,未必没有从两个强大诸侯之战斡旋取利的想法。

他的投降要求是可以向季汉朝廷称臣,汉中王刘备也要认可他士家人担任这四郡的太守。

至于被汉军抓住的士徽,愿意送到成都为官。

至于在孙权那里当质子的另一个儿子,士燮并不担心对方的安危。

给孙权和刘备都送了质子,双方就都会有了忌惮,反而不会加害手中的质子。

对于士家来说,大不了就是以后明里向刘备进贡,暗地里也向孙权送礼就是了。

当然,给孙权送礼肯定比以前少很大一部分。

即便是孙权觉得自己亏了,对方也会把这笔账算在刘备头上。

十一月中旬,消息送到刘禅手中。

刘禅提出自己的建议后送到成都。

成都留守、尚书令法正随后带着一众尚书、侍中、侍郎等商议,最后通过了刘禅的建议。

首先,是同意士燮的条件所有条件,正式任命士家人担任四个郡的太守,所有人身上的爵位也保持不变。

毕竟太偏远了,羁縻政策才是当下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举措。

只不过,刘禅玩了个心眼,他不仅任命了现任的四个郡太守,还将下一任的郡太守给确立了。

首先是被掌控在手里的士徽,被确立为继任士燮后的下一任交趾太守。

士徽本就是士家当成少主来培养的,士家自然不会反对。

而其他三位预备役太守,则是现任太守的次子或者小儿子,至于长子等其他儿子则被任命为县一级的主官。

本应是长子继承,可现在刘禅点名要小儿子继承,这挑拨之意太明显,但确实有用。同意的话,长子便会不满,可若是拒绝,同样会令被选中的小儿子心生怨怼。

听闻这是刘禅的意思后,士燮这个老人发出一句感慨:“果,汉皇之后裔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