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290章 蛮头

刘禅是有假节钺的,他若是一意孤行,还真的能将焦璜替换掉。

只是诸葛亮认为,人家焦璜虽然无功,但也无过,而且也算不上懒政怠政。

且如今战事紧张,冒然罢免一个两千石引起的动荡也不会小。

刘禅眉头微皱,他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少年心性比较激进,他还真打算用龚禄替换焦璜做越巂郡太守来着。

毕竟龚禄手里有兵,而且如果是自己任命的话,他便能借助自己的威势弹压不服之人。

刘禅看向诸葛亮,问道:“不知老师认为,这龚禄如何?”

诸葛亮立刻就明悟了刘禅的打算,轻摇羽扇,略一沉思,随后开口道:

“自是可信赖之人,不若公子举其为越巂郡都尉,令其屯兵南部的定莋县,这样我大军继续南下时,其可在此守住后路。焦璜为太守驻守邛都县,二人还可以两相呼应,使得越巂局势稳定。”

刘禅恍然,自己先前钻牛角尖了,郡守都尉分权分治的策略都给忘了。

东汉的郡守权力非常大,简直就是一地君主,拥有绝对的军权政权财权。

秦朝郡中负责统领驻军与管理治安的是郡尉,秩比二千石。

秦朝的郡守、监御史、郡尉是三个互不隶属的官员。

汉初的时候也有郡尉(汉景帝时期改名为都尉),但是已经归太守节制。

太守虽然不能直接掌握军权,但只要能拿捏住都尉便能间接掌握兵权。

东汉则是更进一步,裁撤了都尉,让郡守直接掌兵,郡守成功进化为一方诸侯。

蜀汉虽然也是各地郡守领兵,但实际上与东汉的制度还不一样,能领兵的郡守都加了将军衔。

如汉中太守魏延为镇远将军。

不加将军衔的,原则上是不能领兵,郡中会重新设立都尉领兵,比如习珍的零陵北部尉。

最后,经过一番思考,刘禅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将本郡的军权交给龚禄,让焦璜尽快走马上任。

咕噜~

众人一阵商谈,不觉竟然到了中午,刘禅是个饭量大的,肚子率先撑不住叫唤起来。

“哈哈,”敢笑话的也就是身为刘禅老师的诸葛亮了。

“世子今天来到我这,也是巧了,臣正巧做得一物,味甚美,今日诸位皆有福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好奇。

茶水充饥等了一会,便有数名伙房营的人端着一个大圆笼屉进来。

刘禅倒是没觉得异常,其他人却纷纷开口:“此物倒是与常人家里的食盒不一样啊。”

食盒?!

刘禅未开口,诸葛亮便笑着解释道:

“此物非食盒,而是用木棉树木材制成的蒸笼。”

闻言,刘禅立刻反应过来,木材轻软,可用作蒸笼、箱板。

不过重点是,诸葛亮现在拿出蒸笼,那这新发明的食物应该就是……

诸葛亮将蒸笼打开,将里面的食物与众人分盘。

刘禅看着面前被捏的奇奇怪怪的面团,嘴角微微翘起:“果然……是馒头。”

只是这形状,为何如此怪异?!

动物吗?还是什么奇怪的神兽……

一旁的诸葛亮听到后,微微点头:“蛮头……这名字确实不错。”

二字同音,刘禅没听出异样,忍不住好奇便问道:

“老师为何会研究这般奇怪的吃食?”

诸葛亮淡然笑曰:“今次南来,为了知己知彼臣一直在探究蛮人的习俗与信仰,以便能提前谋划。”

“今观南蛮诸部,常常以人头血腥祭祀,甚为不仁,故而想着做一物代替之。”

“做了几次后,发现这和水的面团,可以捏成人头状蒸熟,而且香气扑鼻,嚼之有甘甜之味,可以为美食。”

原来如此,刘禅点头。

同时心下感慨,不愧是诸葛亮,竟然亲自去研究南蛮的文化。

除了面团捏的丑了点,诸葛亮如此可靠的人,就是将来等天下安定之后自己躺平的依靠啊。

而且对于馒头的做法,刘禅是非常赞同的。

移风易俗替换蛮人的血腥悍勇的行为习俗,久而久之便可使之变得温良。

只是,这对蛮人来说不亚于是宗教改革,推行过程中恐怕需要用强。

刘禅到底不是儒家子弟,不会粉饰自己的话。

杨洪则就不一样了,立刻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若是能以此代替血祭,真可谓是善之善者也。此事做成,诸葛军师少不得教化之功啊。”

此言一出,场上顿时一阵欢笑,诸葛亮用羽扇轻轻点了杨洪:“你呀,你呀,哈哈。”

随后几人开始干啃馒头。

在后世这应该是贫穷的表现,但在这个时代,能吃上白面馒头也是一种享受了。

饭后,刘禅去视察了一下邛都县外的甘蔗种植园。

邛都县比卑水县略大一些,官田有一万两千亩。

刘禅将其设立为两个甘蔗种植园,其中一个直接销售甘蔗。

另一个则是对产品进行初加工,制作成糖后再销售或者直接纳为军需物资。

糖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为他是人消耗的能量来源。

作为一种高热量的食品是人们保持健康的重要物资,对于士兵而言尤其如此。

战时一线士兵要想吃口热饭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而高强度的作战让士兵们体力、脑力消耗迅速。

两军交战,谁能尽快补充糖分,让士兵恢复体力谁就能获得更大优势。

当然,刘禅最看重的是种植园的高利润率。

倒不是他要以此赚大钱,而是用高利润率吸引更多的人来殖民建设南中。

南中的问题就是汉人占比太少了,夷汉融合的时候汉人的优势并不明显。

甚至还会出现汉人被夷化的情况。

比如益州郡爨氏,明明是班固的后人,如今却高度夷化,若不是老祖宗功绩太大装点门面,恐怕真就与夷人无异了。

因此,必须吸引更多的汉人来殖民南中。

在北边苦哈哈的种十几亩地混个温饱,来南方摇身一变成为名下几百亩地,十几个蛮夷劳动力的地主,他不香吗?

当然,这是百年之计,不是短短几年就能见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