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267章 这些豪强有点太进步了

刘备对麾下臣僚到底是恩厚,若是廖立能通过此次组织考察,便打算启用其做长水校尉。

长水校尉是西汉武帝初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位次列卿。统领胡骑,屯戍京师,兼任征伐。

东汉时期的长水校尉地位稍微降低,但也是秩比二千石,掌管宿卫禁兵中的骑兵部队,地位亲要,官职显赫。

刘禅拿出的骑兵装备装备的义从骑兵在荆州战场表现上佳,这让刘备有了专门组建一支骑兵部队的想法。

甚至不计前嫌意图发挥廖立的军事才能,在此之前派李邵、蒋琬来考察一下。

李邵、蒋琬二人有意无意的引导话题,让廖立说出自己对蜀汉时局的看法和态度。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不知是喝醉了,还是廖立真就这么直率,反正他是倒豆子似的一股脑说了出来。

“过去王上不取汉中,而前去与东吴争夺南方三郡,结果还是被吴人夺去,白白地劳累军士,无功而归。”

“后失掉汉中,使夏侯渊、张合深入巴地,几乎丢失整个州。后到汉中进行争夺,益州因此穷困疲敝。”

“关羽仗恃自己的勇威声名,轻敌冒进,带兵作战无方,主观臆断任性而所致,差点导致荆州倾覆之危。”

“如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辈。文恭任职治中毫无章法;向朗信奉马良兄弟,吹嘘他们是圣人,没有主见只会和稀泥。”

“郭演长(郭攸之)是盲目随别人打转转的人,不可与他共谋大事,(王上)却想用他为侍郎。”

“在我看来,如今任用这三个人,确实不当。另外,王连乃流俗之人,一旦聚敛贪狠,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天这种地步,也不应该重用。”

这是把蜀汉从刘备开始,关羽、向朗、文恭、郭攸之等一众大臣都数落了一番。

交浅言深,廖立敢说,李邵、蒋琬二人却是不敢听了。

这话,太不利于团结了。

不一会,二人便找了个由头告辞了。

李邵觉得他们应该立刻把这话告知刘备,但是蒋琬却说:

“今天廖立的话太过骇人,如果我们一起行动恐怕有构陷士人的嫌疑。应当一个人面呈王上,另一人回去写奏疏。”

李邵认为蒋琬的话很有道理,二人便约定分头行动。

蒋琬与诸葛亮的关系密切,曾经差点被刘备杀鸡儆猴便是诸葛亮保下的。

他把廖立的这些话全告诉了诸葛亮。

诸葛亮沉思良久。

当初。便是自己称之为“楚之良才”,向刘备举荐的廖立。

即便是酒后胡言,说出如此狂悖言论也不能免罪。

为了不让刘备顾虑自己而为难,诸葛亮先向刘备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奏章。

“廖立坐井自大,贬论广大朝士,公然指责国家不任贤达之士而用平庸之人,诽谤王上,诋毁群臣。一羊乱群,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官任高职,常人以下谁能分辨他的真伪?”

刘备得到李邵、蒋琬的汇报的时候,本就十分生气,深感此僚桀骜难驯。

又见诸葛亮弹劾的奏章,便顺水推舟,让尚书台下令废廖立为平民,流放汶山。

群臣得知此事后,没有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的。

流放的不止是廖立一人,而是他全家。

也不知廖立是怎么想的,他并没有针对自己的言论进行辩解,而是接受了处罚。

刘禅得知此消息后,立刻派出信使给王平,让他将平叛中遇到的武陵豪族全给抄家。

马良这边刘禅亲自打好招呼,这位新任武陵太守答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了确保王平抄家的专业度,还派遣了郭庆带着一批六扇门抄家专业户去协助他。

时间来到建安二十五年,二月十五日。

射山的梯田开垦完毕,后面李遗带着他们春耕的时候刘禅便没有再去。

这天,刘备抽空亲自来到世子府,一同跟来的还有伊籍、诸葛亮等兼职给刘禅当老师的几人。

基业越稳定,刘备就越是望子成龙。

众人在堂中坐定。

刘备先是提问了一些尚书的内容,然后便是左传。

刘禅都对答如流,甚至能背诵出许多片段,比如曹刿论战等。

这倒不是刘禅多么天之骄子,只是因为刘禅很了解自家老爹。

他就熟这两本。

从很早以前,刘禅便将这两本吃透了,吃老本都能应付来自刘备的考教。

刘禅懂得的鸡汤道理比刘备多的多,很快就将刘备说服。

其他人也啧啧称奇,对于许多努力、拼搏之类的鸡汤感到非常有道理。

刘备骄傲的向诸葛亮、来敏等人炫耀,看吧,我儿子天天往外跑,随便抽空学学就能这么厉害。

原因是什么?是我老刘家的基因好啊。

当然,这不是今天的重点,其中最为年长的一个儒生拱手而起,侃侃而谈道:

“肉食者只需要不违背时令,不驱赶农民在农时离开土地,用沉重的劳役消耗他们的精力,春种秋收,便能谷物满仓,不可胜食。”

接着便是一大堆难懂的话,什么天有其道,人有其道,令人听得头疼。

刘禅连忙摆手:“先生此言在我看来,谬矣。国之根本在民,民以食为天,上位者对农事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儒家将君主高高捧起,使之脱离实际活在理想的虚假之中。

历史已经用王莽这个例子证明了,其他方面不论,儒家对于明君的那一套理论是不正确的。

其实直到董仲舒爆改儒家之前,儒家内部也是派系林立的。

这些老儒用孔子的理论,刘禅便用荀子、孟子的理论,根本不虚辩论。

考教的结果自然是刘备非常满意。

这些老儒不愿意吃白饭,不久后便主动辞职了。

刘禅这边,则是积极推进织造局的生产建设。

有他的亲自参与,织造局的一切事务自然非常顺利。

进展非常迅速……

只是,有些太迅速了。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令刘禅颇感意料之外的事情。

屁股决定脑袋,这些沾上资本的豪强,竟然开始嫌弃朝廷的封建落后体制。

他们觉得在当下的制度框架下,自己手里的一纸股权证明并不安全。

他们担心上位者权力太大了,若是擅自动用国家暴力机器掠夺,他们会毫无还手之力。

因此,他们倒逼朝廷,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豪强有点太进步了……

发现这个势头后,刘禅一整个大无语。

“好家伙,吾竟然成了守旧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