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239章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关某

刘禅出发回成都之前,廖立这老乌龟终于挪窝出来见了自己。

廖立除了武陵太守的身份,还担任着侍中的职务,因此望日大朝他也要去。

侍中,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

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之外的加官之一。

因能够侍从君王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

或许侍中的身份,便是廖立敢跟刘禅打擂台的原因。

刘禅多次向其索要潘噶和其他罪臣的家眷,廖立每次都找理由搪塞。

最后刘禅派人亲自来取,实在拗不过廖立才将一些丫鬟家仆交出。

随后又是一番拉扯,刘禅将这些家眷宣判流放镡成(武陵郡最南端),并判处罚金。

这次廖立给面子,罚金是交了,人也流放。

但是,不久后传来消息,说这些人遇上山匪劫掠,不知所踪。

“好一个不知所踪,吾观之,八成是藏匿起来了。”

这下刘禅算是对这些地头蛇的狡猾有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潘濬将潘噶一脉从族中除名,不入宗祠,算是给刘禅一个交代。

而这次启程去成都,廖立还给刘禅带来一个坏消息:

充县和零阳一带出现叛乱。

充县和零阳一带,位在澧县上游。

此处发生叛乱,下游的澧县便会收到威胁。

好家伙,自己堵住他们的出路,这些人逃不了,搁着给自己来了坨大的,那就别想善了了。

“真的是好巧啊。”

这手段,也太浅白了,刘禅有些被气笑了。

廖立脸不红心不跳,拱手致歉,道:

“是啊,正是这四处用兵的时候,此时竟然出现叛乱,是臣的失职。”

刘禅则是立刻上前,将其虚扶起来。

“唉,廖郡守不必自责,四方宗贼叛乱不断,自古常有,是他们不沐王化,贪狼作祟。”

廖立看着刘禅皮笑肉不笑的脸色,也跟着皮笑肉不笑道:

“我汉军虽强,但在山林行动多有不便,想要剿灭这伙叛贼,怕是会旷日持久啊。”

武陵终究是我们武陵人的武陵,便是汉中王想要统治这里,也得看他们的脸色。

政治斗争只看利益,讲对错的都是小孩子。

这方面,刘禅倒是不想指责廖立什么,既然要斗,那就各凭本事。

刘禅听出了其言下之意,当即叫来一小校,不急不缓吩咐道:

“传令,以王平为抚苗校尉,拨钱千万、绢千匹以扩充其部,招抚蛮夷为军,号为无当飞军,令其往去平叛,着费祎为其统筹粮秣。”

随后刘禅叫来郭庆耳语一番,并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廖立,后者不明所以只是微微拱手。

六扇门的人也是时候练习一下监察官员的技能了。

至于王平,其麾下基本上都是刘备从汉中收拢的巴夷、賨民,刘禅现在是让他再吸收一些宜都的蛮夷。

这些人本从小生活在山林之中,山地作战能力强于普通汉军。

刘禅虽然不清楚王平此人的能力,但是刘禅熟知三国史,相信对方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无当飞军,伐叛乱,镇蛮夷。

说实话,刘禅很稀罕这个非常有能力的史书名人。

但是却不能轻易折节下交,要注意身份,如今的自己已是汉中王世子,而现在的王平还没有足够的功劳和名声。

给予其立功的机会然后做到赏罚分明,便足以让对方主动向自己靠拢了。

除了王平之外,其他将领也多有安排。

赵累驻守竟陵,王甫、关平轮番带着水师去夏口晃悠吓唬东吴。

丁奉则是驻守益阳,并做出进攻临湘威胁东吴的样子。

吴班则是因为外戚身份需要跟刘禅一块回成都。

沙摩柯听闻是蜀汉朝廷非常重要的大朝会,思索一番后,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去露个脸。

之所以决定去成都,除了觉得被刘禅盯着的时候感觉脊背发凉的因素外。

主要还是觉得以后荆州是彻底掌控在蜀汉手里,趁刘备高兴的时候去表忠心,说不得能讨来不少赏。

此外,刘禅令向宠继续守华容。

听闻东吴又生变故,有将领叛变孙权,这让刘禅大吃一惊。

江东上层对陆逊的事情一直隐瞒,边境封锁导致刘禅得到的消息不全,细作也暂时未能传来确切消息。

不管是谁,只要反孙权,刘禅都决定帮帮场子。

于是,临阵倒戈投降来的抚越校尉彭虎,据说此前在洞庭湖待了很长时间。

刘禅令他率本部人马试探去洞庭湖打秋风,采取游击战术不断袭扰。

造谣下毒装狐狸,杀人放火搞偷袭,什么手段好用用哪招,唯一要求是装扮成水匪。

而周仓则是带兵退出被刘禅搬空的汉寿,北上澧县。

这支部队由于主要是魏军降卒组成,因此甲胄装备率很低,也就捧个人场,索性讲他们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

大量药草和医匠源源不断的支援公安,虽然每日还会有很多人死亡,但随着医疗资源渐渐充足,这一数量还是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的。

相较于东吴的巫术道士作法治疗,曹魏的群体免疫,荆州已经算是做的挺好的。

治愈的民众隔离观察后便能迁往澧县安置。

算上汉寿迁徙过去的民众,澧县已经成为超过万户的大县了,往后只会更多。

若是澧县安置不下这么多人,还可以安排到北边的章乡、麦城两地。

驻守那里的杜宏、赵统二人都是刘禅的亲信。

麾下大部分兵马分散在南郡、宜都郡的各个城池驻守,皆由刘禅的亲信将领统帅。

此次回成都,刘禅只带回三千兵马。

主要是当初跟自己从益州出来的那批士兵,他们跟着刘禅一路打硬仗,可谓忠心耿耿。

如今损耗接近三分之一,他们的名字都被记录在册。

无论活着的还是战死的,回到益州后全都要重赏。

刘禅还会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将战死的全都按照乾天卫军的抚恤标准额外进行抚恤。

他们的子女都可以进入学堂,学成出来后得一个稳定的铁饭碗。

成都北射山一带,还有刘禅的一处屯田所,刘禅也曾在那里修建学堂。

刘禅没怎么管理过,但他认可李遗的政务才能,相信李遗将那里经营的井井有条。

还有就是刘禅十分重视的舆论阵地,刘禅决定在离开之前,敲定第二版邸报的草案。

第一版邸报反响良好,不仅有很多人看重其首创性而将其收藏,甚至出现了大客户投钱加印的情况。

据传言,是襄阳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关姓高官投的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