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秦二世扶苏 > 第219章 灾民还算人吗?

我是秦二世扶苏 第219章 灾民还算人吗?

作者:彭化食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7 22:44:08

冯去疾站在那里,望着那缓缓蠕动的队伍,如同一条疲惫不堪的巨蟒在艰难地前行。他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不可待地想要和灾民聊几句,了解他们的情况。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焦急,眉头紧锁,仿佛两道沉重的枷锁。

然而,当他走近灾民时,却发现这些人饥饿至极,虚弱得仿佛风中的残烛,根本没有力气说话。他们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得如同久旱的土地,眼神空洞而无神。冯去疾的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和怜悯,他轻轻叹了口气,正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人群中有人小声说话。那声音虽然微弱,但在这寂静的氛围中却格外清晰。冯去疾立刻停下脚步,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听口音,那分明是关中人的话语。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喃喃道:“灾民不是来自三晋之地吗?怎么会有关中人的话语?难道……”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脑海中迅速思索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冯去疾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意识到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他紧紧地盯着人群,试图找出那个说话的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探究,仿佛要穿透这重重人群,揭开背后的秘密。他的双手紧紧握拳,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弄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

冯去疾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思绪如飞。他在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各种可能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关中人出现在了这里?是巧合,还是背后有着更深的隐情?

他决定再次深入人群,寻找那个说话的人。他小心翼翼地穿梭在灾民之间,尽量不引起过多的注意。灾民们那虚弱的身体和无助的眼神,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终于,他再次听到了那个关中人的声音。他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看到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男子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恐惧,仿佛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难。

冯去疾慢慢靠近他,轻声问道:“你是关中人?为何会在这里?”男子听到冯去疾的问话,身体微微一颤,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慌。他犹豫了一下,然后低声说道:“大人,小的确实是关中人。家中遭遇了变故,无奈之下只能随着灾民队伍来到这里,希望能找到一线生机。”

冯去疾皱起眉头,继续问道:“你家中遭遇了什么变故?为何会离开关中来到三晋之地?”男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大人,关中之地也遭遇了灾害,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困苦。听闻三晋之地有朝廷开设的粥棚,便想着来这里碰碰运气。”

冯去疾的心中一沉,他没想到关中之地也出现了问题。他沉思片刻,然后说道:“你可知道,朝廷对于灾民的赈济是有安排的。你们这样盲目流动,只会给赈济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男子低下头,羞愧地说道:“大人,小的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家中老小都在挨饿,只能四处寻找活路。”

冯去疾看着男子那可怜的模样,心中不忍。他知道,这些百姓都是被逼无奈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决定将此事上报给陛下,请求朝廷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解决灾民的问题。

冯去疾转身离开人群,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这场灾难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他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百姓们争取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冯去疾刚迈出几步,心中的疑虑如同层层迷雾般笼罩着他。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顿住,片刻后,毅然折转回来。他的眼神紧紧地锁定在那个男子身上,如同老鹰盯着猎物一般,充满了警惕与探究。

他悄悄尾随在那个男子身后,仔细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只见那男子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散发着健康的光泽。他的脸庞红润,与周围那些面黄肌瘦的灾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格外引人注目。

“难道是……”冯去疾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怀疑。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努力地想要从这个男子的身上找到答案,解开心中的谜团。

冯去疾安排侍从去观察这个男子。侍从领命而去,如同离弦之箭般迅速消失在人群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冯去疾的心中充满了焦急与期待。终于,侍从回来了,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严肃。

“大人,属下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个男子确实是关中当地人。他每晚都会回家休息,每天早上又混在灾民的队伍中领取灾粮。”侍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和不满。

冯去疾听后,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凌厉,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竟有如此胆大妄为之人,在这灾荒之际,竟敢骗取灾粮!”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和愤怒。

冯去疾决定要严惩这个男子,以儆效尤。他深知,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每一粒粮食都关乎着灾民的生命。他不能容忍任何人利用灾民的困境来谋取私利。他的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灾民们讨回公道。

在函谷关外那片萧索的土地上,秋风无情地呼啸着,吹得人心里直发慌。冯去疾面色阴沉,果断地派人把那个男子抓来。那男子被带到冯去疾面前时,一开始还满脸倔强,矢口否认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眼神闪烁不定,仿佛在寻找着逃脱的机会。

冯去疾看着这个不知悔改的男子,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他一挥手,让人对这个男子一顿胖揍。那些侍卫们如狼似虎般扑向男子,拳打脚踢,毫不留情。男子瞬间被打得哭爹叫娘,在地上痛苦地翻滚着。他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嘴角流出鲜血,模样惨不忍睹。

“大人饶命啊!小的知道错了。”男子一边求饶,一边痛苦地呻吟着。“看到有免费的饭食可以使用,就起了贪心,混在队伍里。小的只是一时糊涂啊!”

冯去疾怒目圆睁,大声道:“那么多粥棚,怎么不去民间施粥的粥棚?”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空气中回荡着。

男子连忙摆手,脸上露出恐惧之色。“民间施粥的粥里有沙子,入不得口啊!大人。”

听到此,冯去疾的心中猛地一震,仿佛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他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扶苏的用意。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敬佩,也有沉思。

冯去疾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思绪如飞。他回想起之前发生的种种事情,心中渐渐明白了扶苏的良苦用心。扶苏故意在民间施粥的粥里加沙子,原来是为了筛选出真正的灾民,防止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骗取灾粮。而自己却差点误会了扶苏,实在是不应该。

冯去疾的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愧疚之情。他暗暗决定,一定要向陛下说明真相,为扶苏洗刷冤屈。同时,他也要更加严格地管理赈济工作,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送到真正需要的灾民手中。

冯去疾静静地站在那里,沉思良久。秋风依旧凛冽地吹着,吹起他的衣袂,仿佛在提醒着他局势的紧迫。

他缓缓转身,对着身边的侍从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立刻将此事禀告陛下,还长公子一个清白。”侍从们纷纷点头,神色严肃。

冯去疾带着满腔的感慨与决心,踏上了回宫的路途。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灾民们的惨状,以及那个男子的所作所为。他深知,这场灾荒不仅考验着大秦的国力,更考验着每一个为官者的良心。

回到宫中,冯去疾顾不得休息,立刻求见嬴政。嬴政正在书房中批阅奏章,见冯去疾神色匆匆,心中已有几分猜测。

冯去疾恭敬地行礼后,将在函谷关外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禀告给嬴政。嬴政听后,脸色阴沉,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嬴政才缓缓开口道:“朕险些错怪了扶苏。此事你办得很好,朕要重重赏赐你。”冯去疾连忙跪地,说道:“陛下,臣不敢居功。此事全赖长公子的智慧,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嬴政微微点头,说道:“扶苏心系百姓,有此谋略,朕心甚慰。传朕旨意,嘉奖扶苏,同时加强对赈济工作的监管,务必确保灾粮发放到真正的灾民手中。”

冯去疾领命而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他相信,在陛下和长公子的领导下,大秦一定能够度过这场难关,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监狱门口,阳光斜照在斑驳的墙壁上,投下一片昏暗的阴影。冯去疾身着庄重的官服,站在那里,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看着憔悴不堪的蒙毅,那原本意气风发的御史大夫如今满脸疲惫,头发也有些凌乱。冯去疾微微皱起眉头,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让你出来戴罪立功,这话说得没错,伴君如伴虎啊,以后说话可得小心点。”

蒙毅拱手行礼,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感激与愧疚。他微微低头,说道:“多谢老相国抬爱,蒙毅定当铭记在心。”

冯去疾吩咐侍从备车,准备前往函谷关外。一路上,秋风瑟瑟,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经过朝廷的大力整顿,灾民队伍明显少了不少。马车缓缓前进,车轮在崎岖的道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终于,他们来到了民间开设的粥棚前。

冯去疾神色严肃,从怀中拿出令牌,高高举起,大声说道:“老夫是朝廷派来视察粥棚的。”此时,有一个不耐烦的声音从粥棚里面传来:“这是民间粥棚,不归朝廷管辖,那边凉快了去那边。”冯去疾一听,顿时怒发冲冠。他的脸色涨得通红,眼神中燃烧着怒火,大声说道:“我老夫身为大秦右丞相,这事我非要管谁敢阻拦。”

冯去疾说罢,大步走到粥棚前的木桶旁,拿起木勺,在木桶里用力搅合了几下。然后,他盛了一碗粥,递给蒙毅,说道:“来,蒙大夫品尝下。”蒙毅看着木碗里的粥,那粥浑浊如泥浆,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他微微皱起眉头,犹豫了一下,然后闭着眼睛,喝上一口,直接咽了下去,还咂巴咂巴嘴。

冯去疾见状,笑道:“蒙大夫这喝起来是意犹未尽啊。”接着,他又给自己盛了一碗,喝上一口,那粥刚一入口,他就感觉如鲠在喉,卡得嗓子眼难受极了。他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但心中却更加坚定了要整顿粥棚的决心。

冯去疾强忍着不适,将碗重重地放在一旁。他怒视着粥棚,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

“这哪里是给灾民吃的粥?这简直就是糊弄!”冯去疾大声斥责道。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蒙毅也皱着眉头,脸上满是忧虑。“相国,此事必须严查。这些民间粥棚如此作为,实在是对不起陛下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冯去疾点点头,眼神坚定。“走,我们再去其他粥棚看看。我倒要看看,还有多少这样的不良粥棚。”

他们继续前行,一路上看到的景象让他们心情愈发沉重。一些粥棚虽然没有像刚才那个那么糟糕,但粥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冯去疾停下脚步,沉思片刻。“蒙毅,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一套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这些粥棚能够真正为灾民提供帮助。”

蒙毅拱手道:“相国所言极是。我们可以派遣官员专门负责监督粥棚的运作,对那些不良商家进行严厉惩处。”

冯去疾微微颔首,“好,就这么办。我们要让百姓知道,朝廷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

他们加快脚步,准备回宫向陛下禀报此事。风依旧在吹,仿佛在诉说着百姓的苦难,但冯去疾和蒙毅的心中却充满了决心,他们要为百姓讨回一个公道。

没走几步,秋风依旧凛冽地吹着,枯黄的树叶在风中打着旋儿飘落。冯去疾和蒙毅两人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一条长长的灾民队伍。这些灾民们刚刚吃完那难以下咽的粥饭,正被侍卫们引领着缓缓走向一处临时房屋。那房屋看上去简陋而破旧,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萧瑟。

冯去疾微微眯起眼睛,压低声音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夫去去就来。”他的语气坚定而决绝,仿佛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他的脸上露出凝重之色,心中满是对百姓的担忧和对真相的渴望。

蒙毅连忙拱手道:“我愿意和老相国同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勇敢,丝毫没有畏惧之色。

于是,冯去疾和蒙毅大摇大摆地朝着那处临时房屋走去。他们的步伐坚定有力,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严。当他们来到房屋前时,两人停下脚步,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那隐隐约约的问询声传入他们的耳中。渐渐地,他们才明白这是一处临时挑选人的地方。

顺着问询的声音,冯去疾的目光如利剑般落在一个官员的身上。这个官员身着县令的官服,身材略显臃肿,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不安。从他的官服来看,显然是一个县令。冯去疾性如烈火,那愤怒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他毫不犹豫地直接上前,一把抓住这个县令的衣服,怒不可遏地吼道:“你就是这个民间粥棚的官员吧?你的幕后指使是谁?你亏穿了一身官服,却是拿着麸糠赈济灾民,你该当何罪?”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空气中回荡着,充满了愤怒和质问。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仿佛要将这个县令烧成灰烬。他的手紧紧地抓着县令的衣服,仿佛要将他的罪行牢牢抓住,绝不放过。

那县令被冯去疾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脸色煞白,浑身颤抖。他结结巴巴地说道:“相……相国大人,下官冤枉啊!下官也是奉命行事。”

冯去疾怒目圆睁,喝道:“奉命行事?奉谁的命?你可知以麸糠赈济灾民是何等罪过?这是对陛下的不忠,对百姓的不仁!”

蒙毅在一旁,神色严肃,说道:“县令大人,你最好如实交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县令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他颤抖着声音说道:“相国大人、蒙大夫,下官实在是有苦衷啊。这民间粥棚本就物资匮乏,下官也是无奈之举。至于幕后指使,下官真的不知啊。”

冯去疾冷哼一声,道:“物资匮乏?朝廷拨发的赈灾物资都去了哪里?你若不说实话,今日便将你押解回京,交由陛下处置。”

县令一听,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道:“相国大人饶命啊!下官这就如实交代。这民间粥棚的物资确实有一部分被人挪用了,但下官真的不知道是谁干的。下官只是按照上面的吩咐办事,不敢多问啊。”

冯去疾和蒙毅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此事绝不简单。冯去疾说道:“起来吧,你若能将功赎罪,协助我们查清此事,或许还能减轻你的罪过。”

县令连忙点头,说道:“下官一定全力配合,只求相国大人和蒙大夫在陛下面前为下官美言几句。”

冯去疾皱着眉头,说道:“先把这里的情况整理清楚,我们要尽快向陛下禀报此事,不能让这些不法之徒继续为非作歹。”

蒙毅点头道:“相国所言极是。我们必须尽快找出幕后黑手,还百姓一个公道。”

随后,冯去疾和蒙毅开始仔细调查这处临时房屋的情况,收集证据,准备向嬴政汇报这一重大发现。

冯去疾和蒙毅迅速在现场展开了更为细致的调查。他们逐一询问在场的灾民,了解粥棚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所遭受的待遇。灾民们眼中含着泪水,纷纷诉说着自己的苦难。他们有的因为长时间食用麸糠而身体虚弱,有的甚至患上了疾病。

冯去疾听着灾民们的哭诉,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将此事彻查到底,为这些可怜的百姓讨回公道。蒙毅则在一旁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与此同时,那个县令在一旁战战兢兢地看着他们的行动,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之中,如果不能好好配合,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经过一番紧张的调查,冯去疾和蒙毅收集到了足够多的证据。他们决定立刻返回京城,向嬴政汇报这里的情况。在回去的路上,他们的心情沉重而急切。他们深知,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不仅涉及到百姓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朝廷的声誉和稳定。

回到京城后,他们马不停蹄地来到皇宫,求见嬴政。嬴政正在书房中处理政务,听到他们的汇报后,脸色变得十分阴沉。

“岂有此理!这些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嬴政愤怒地拍着桌子,“冯去疾、蒙毅,你们务必尽快查清此事,找出幕后黑手,严惩不贷!”

冯去疾和蒙毅恭敬地领命,他们知道,一场严峻的考验即将来临。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为了百姓的福祉,为了大秦的稳定,将这件事情彻底解决。

冯去疾和蒙毅领命后,立刻着手深入调查此事。他们首先从朝廷发放的赈灾物资的流向开始查起,逐一核对每一笔物资的记录和去向。

他们派遣了众多精明能干的手下,深入到各个环节进行暗访。这些手下如同机敏的猎犬,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线索。冯去疾则坐镇指挥中心,不断分析汇总回来的信息,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睿智。

蒙毅则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对涉及到的官员和商人进行逐一排查。他的态度严肃而认真,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那些被询问的人在蒙毅的威严面前,有的惊慌失措,有的故作镇定,但蒙毅总能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语中察觉到一丝端倪。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逐渐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原来,有一些不法官员与商人勾结,私自挪用了朝廷的赈灾物资,然后用麸糠来冒充粮食赈济灾民,从中谋取巨额利益。

冯去疾和蒙毅得知这个情况后,更加坚定了要将这些人绳之以法的决心。他们继续加大调查力度,收集更多的证据,准备给这些不法之徒致命一击。

而此时,那些幕后黑手也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他们开始暗中活动,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甚至还想对冯去疾和蒙毅进行打击报复。但冯去疾和蒙毅毫不畏惧,他们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继续坚定地推进着调查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