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英雄吁天录 > 第一百五十章 天地离心.焚心如我.无妄之灾.祸临己身

袁承天见势不能,自己亦有落败受厄之险,心想:自己可要打起万般精神对敌,否则有落败之虞;自己声名事小,袁门声威事大,如果百年袁门毁在己手,自己将来又有何面目见先祖袁督师于九泉,何以见爹娘?当年爹爹和娘亲是多么企盼自己功成名就,再现袁门当年赫赫之声威,不坠之威名;可是假如自己武功不济,败于人手,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岂不成了千古之罪人?想到爹爹和娘亲在自己懵懵懂懂幼小之时便告知自己世上之人尽不可信,有时人心险于蛊惑,杀人于开形,而笑面如花,尤其有的人大奸不显,而其人包藏祸心,害人无数,是以夜间行路往往于狼顾,害怕别人背后行刺;所以为人处事便要光明磊落,心不藏奸,以天下为己任,以公道为准绳,将来有朝一日或可为其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然这是为儒家所倡导的人生最高追求,可是也是江湖中英雄好汉所想,因为人活一生,决不能够浑浑噩噩,一无所成,否则形同槁木,一无是处,所以人处于逆境之中,于万劫不复之时,才应当摒弃生死执念,让信念游走于沉沦桎梏之外,才可以参透生死玄关,人生不过一场大梦,虽然我辈皆在梦境之中,而不自觉醒,那便应做那敲钟之人,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尚在的良知与信念,再行踏上那不朽的征程,扬帆启航,正其所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谪仙青莲居士李太白的诗,道尽人生艰辛,可是又在困厄之中见真心,又自道尽世上英雄豪杰——不死之心!

何灭虏呼啸一声招呼赵盾和满人志三人愈发收紧阵势,此时三人手中长剑左右穿刺,行成织网,只见剑芒寒冷,只刺向袁承天身周!袁承天见他们三人誓要困住自己,甚而还想取之自己性命,他们这样做也只不过是为了报昔年祖袒之的先人祖大寿杀害义兄何可纲之事,可说原本无错,可是事过百年,双方后人各有死伤,如果如此这样下去,徒有杀伤人命,于事无补,可说是件得不偿失之事,所以自己要调中罢事,不让他们再这样自向残杀,因为目下最紧要的事却是“反清复明”的事业,所以道义所在,自己也不可以让他们争斗不断。

三柄长剑,剑式嗤嗤,带动寒风,砭人肌肤,全都招呼向袁承天,不留丝毫情义,在何灭虏看来如果不是袁承天的出现,自己已然手刃这何灭虏,大仇得报,——可是他一经出现,便自破坏自己本来的想法,心中能不气恼,所以手上便加劲,招呼赵盾和满人志两位兄弟,一起共御敌人。

祖袒之虽身体不能动弹,然见到袁承天于剑阵剑网之中全力施为,于急风暴雨之中犹自游刃有余,可见武功不凡,名下无需。他自然明白昆仑派自是宗派一流,所谓家学渊源自有独到之处,从来不肯示于外人;今日但见袁承天于起手落脚之下以一双肉掌抵御何灭虏、赵盾和满人志三柄砭人肌肤的长剑,尤不落下风,便可窥见昆仑派的武学要旨,当然更有他的领悟和自身的武学修为,否则难到此境地,——因为世上之人天分自不相同,所以有时虽一门师兄弟,武功有时参差不齐,以这袁承天——袁门少主看来其骨骼异于常人,而聪明睿智更是不遑多让,看来他这袁门少主非他而何?至于旁人只怕难以胜任,更有一点心怀家国天下,心系世上苍生,所以心中着实仰慕于他,心想:这袁承天不堕先祖袁督师之赫赫声名!

此时场中又起变化,只见何灭虏目眦欲裂,因为他眼见仇人在前,本来大仇得报,偏偏这袁承天自以为是,不让杀他,坏自己好事,心中焉能不恼,可是说到他们三人联袂可以先行杀了这袁承天却也不近现实,因为以目下来看,袁承天未见衰迹,不见败象;而反观他们三人则是气息喘喘,似有不能之势,心中不免生急,手中长剑也使得不尽自然,甚至于剑招每每偏差了尺寸,不尽人意。他心下懊恼:岂难道我姓何的今日便杀不了他姓袁的不成,岂不是有愧于先人?

袁承天知道今日若不能让他们三人输得心服口服只怕难以善罢干休,看来只有全力施为,否则今日决无幸理。此时何灭虏口中又是呼啸声起,三柄青钢长剑杀声风起,直刺向袁承天左右前后,意思是让他躲过可躲,避无可避,甘愿伏输。

袁承天见他们如此,心想:来得好。只见他左手二指一指点出,正是那“乾坤一指”中的“又见轩辕”指风如刀,正点中那满人志腕门穴道养老、外关、会宗三穴道,这是人体手腕处最为紧要的三处穴道,是力之所至,精为所养,把握兵器的关键所在。袁承天乾坤一指击中此三穴道。满人志受力不住,真气外泄,当地一声手中长剑脱手而落。他脸上显得极为尴尬,心想:自己的武功岂难道如此不济。他也不敢抬头看何灭虏何大哥的眼神,正不知他如何看待自己。袁承天一招得手更不迟疑,于旋踵之中点他肋下章门、期门二穴。满人志本来长剑落手,便欲反手出招,不料袁承天后发先至,出招竟快得出奇,已然点中他肋处这两处穴道,接着身体又转,点他后背期门穴,这一套手法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满人志虽心有不甘,却也无法,只有眼睁睁看着自己受制于人,虽心中着实有火,也只有自怨自艾,再无他法!

何灭虏见满人志一瞬间被袁承天所制,心下也是一惊,心想:看来是我们小觑了这袁门少主,自己可要打起精神小心应对,否则只怕无幸!赵盾向来和满人志情交莫逆,形同兄弟,今次眼见这袁承天所制,心下不忿,所以便大吼一声,道:“你敢伤我满兄弟?我和你拼了!”说着长剑上下翻飞,斜刺里穿出,已然乱了章法,不顾不愿向着袁承天刺去,誓要为满人志复仇,——其实袁承天也只是制他穴道,并未伤那满人志分毫,何来复仇一说,只是这赵盾一向脾性暴躁,便和先祖赵率教一般,见不得世上不平之事,如果见了那便拔刀相助,生死置之度外,都是性情中的真汉子,所以今日见了满人志受制,一时情急,剑法不免走偏,三人剑阵少了满人志,只剩下赵盾和何灭虏;这赵盾又关心则乱,横竖要与袁承天拼命。袁承天顾念他们都是昔年袁督师祖、赵、何、满四大猛将的后人,所以不欲伤其性命,只愿这何灭虏和祖袒之二人握手言和,冰释前嫌,莫再提及以往上代恩怨,戮力同心,共践“反清复明”大业,可是偏偏何灭虏心中放不下仇恨和执念,誓要杀了这祖袒之!袁承天只有行不情之请之事,要将他们一一制服,让他心悦诚服,明白私人恩怨可以化解,而民族大义不可放弃!

剑至,杀气亦至;赵盾长剑直刺袁承天小腹。袁承天蓦然出手,以恰到好处将这柄青钢剑挟于手指之间,让这赵盾前进不得。何灭虏见了,手中长剑也是分心便刺,意思迫他放手来自救这赵盾。袁承天二指一松。赵盾不防袁承天会松手,一个吃力不住,脚下不稳,向后翻滚而出,一时闹了个出乖露丑,一时脸上一红,掩饰不住难堪。

人随剑走,袁承天身子一转。何灭虏见长剑走空,心下着恼,接着反手一剑,嗤嗤凌厉剑风如影随形迫至。袁承天见三人剑阵只剩一人,已不足为虑,便右手食、中二指并拢,向着何灭虏眉心点去。何灭虏长剑回式圈转,想要化解其招。袁承天见他就范,心中一喜,忽然以指变掌,啪地一声击在其肩臂,接着又点他下臂穴道。何灭劳右手便不听使唤,长剑当地落地。赵盾此时已起身见何大哥落败,以为袁承天要杀他,便不顾伤痛冲来,举剑以上而下削来。袁承天耳听背后风响,知这赵盾偷袭,更不回头,左腿反踢,以风辨位,啪地一声正击中这赵盾的手腕寸关节。当地一声,赵盾长剑落地,还要出手,袁承天欺身而近点他穴道,让他稍安勿躁。赵盾只有眼睁睁看他出手,而自己无能为力,心中哀叹一声:今日我们兄弟三人一败涂地,只求速死,以免受辱,夫复何求?

何灭虏眼见无望,左手捡起长剑,虽不甚灵便,但还可以行动。他仰天长叹一声,眼中有泪,叫道:“何氏列祖列宗,灭虏无德无能,眼见不世仇人便在眼见而杀他不得,灭虏真是无能,只有以死以谢天下!”他说完目光下意识瞥了一下袁承天,见他也正向他看来。他说完便手起剑落向自己的脖颈砍下,似乎要寻短见。袁承天很是吃了一惊,心想岂能让他自尽?他可是忠义之后,何氏后人!他思之至此,更不迟疑,跃身而近,口中叫道:“何兄弟不可如此?”

他刚刚跃进,本意出手阻止这何灭虏自杀,——可是他终究还是大意了些,在这生死关头,依旧妇人之仁,心不藏奸;他以仁义对人,而别人偏偏拿他这为软肋,以为可欺,今日他虽顾念别人亲情,可是别人却不念旧日先人之情分,所以袁承天便身处危境之中。何灭虏见他前来,手落之势便缓。袁承天夺去长剑,心中这才放下,可是忽觉小腹一痛。他低头一看,不知何时何灭虏不可转动的右手正将一柄匕首刺入自己小腹,血流了出来。何灭虏冷冷发笑。袁承天左手翻转将他推出,质问何灭虏为何如此?何灭虏冷冷笑道:“你以为你是古之大侠,还想排难解纷,以为这是义所当为的事?可是你也不想想现在世道变了,人心不古,已然不是从前的世界,天下人尽可杀,而仁义荡然无存,你给人家讲仁义,天公地道,人家看你如傻子,以为愚不可及;少主,你莫怪我何灭虏出手狠毒,因为在这世上你若仁义,必不久长,因为虎狼在伺,时刻要噬其肉,所以只有全无心肝之人才活得更长久,所以少主……”

袁承天后退几步,匕首在小腹,此时不可拔去,否则命在顷刻。他戟指何灭虏道:“你是何氏后人,怎么变得这样离经叛道,违背江湖道义?”何灭虏眼睛忽然通红,看情形有些颠狂,大声道:“我离经叛道?你看天下的江湖门派多少为了功名富贵杀父害兄,比比皆是,更有为了投靠朝廷不惜做出欺师灭祖之事,违背初心,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们宗派先前宗旨可是反清复明,可是他一旦上位,便置之不理,非但置之不理,更加弃之敝履!你说他是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可是而今却大位独在,守卫京都,做了九门提督,少主你说他不是大奸大恶之徒那谁又是?”

袁承天知他说的是自己大师兄傅传书,可是他说得句句在理,似乎也无可辨驳,因为大师兄确实德行有亏,实在不堪掌教昆仑,可是他可是师父的儿子——虽然这是秘而不宣的事,可是这终究是事实,虽然迫死爹娘,但是自己也不能清理门户,因为现在自己虽可尊他一声大师兄,可是自己和他身份有别,现在自己的身份可是袁门少主,怎么可以越俎代庖?所以这件事只有昆仑派门人弟子自行清理门户,自己却不可以插手,那样无疑会引起袁门和昆仑派之间的莫大风波,那样实在得不偿失,所以自己不能做,这样一来便会朝廷得利,江湖门派受损。所以自己要权衡利弊得失,不能因一时冲动做下错事,因为有时一失足成千古恨,有时会将自身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步!

何灭虏低头见袁承天的创口还有血流出,不禁心中有愧,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有些不对,人家仁义对己,自已却暗行这下三滥手段,实在不是江湖人物所为,更况且他可是袁门少主,更是袁督师后人,自己怎么可以做下这事。此情他的思绪趋于平静,才觉得有些悔恨。袁承天见他这样子,说道:“何兄弟,你现在一定后悔吧?那也无妨,我有个不情之请,你一定要答允我,否则我死后做鬼也决不饶你!”

何灭虏见他说得中肯,心中不觉酸楚,泪水流下,因为他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所以也有恻隐之心,眼见袁承天似乎也活不太久,心中自是难过不已,因为世人多是放不下执念,因为是人便有七情六欲,所以异于禽兽!

袁承天微声道:“如果我的一死可以换取你们何、祖二家世仇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休再提及以往种种情事,那么我死又何妨?何兄弟,人生世上,总是要死的,你也不必悲伤!缘起缘灭,物起物生,一切生死,皆有定数,不必萦于心怀,只要无愧于天地也就是了!只是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时才是太平之时?”他临殁前还念念不忘于世人苦难,而不留恋于自身安危。当场的祖袒之、何灭虏、赵盾和满人志听到这位袁门少主的肺腑衷肠之言都不禁地泪如雨下,心想:我辈私心太重,和这袁门少主一比,简直不值一哂!人家心怀天下,念念天下苍生,哀哀百姓之苦,从来不念自己安危,为了江湖道义,尽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此种高风亮节世上之人几人能够?

何灭虏听这袁承天说话愿意以死换取何、祖二家的和解,不可谓不良苦用心,但是见到袁承天血流不止,心下不由的惶急,便要出手点他穴道,以防鲜血再出。袁承天心中却是无知无觉,并不觉得痛苦,反而有些喜乐,因为他乐见祖、何二家合解,以释前愆,否则他便死也不甘,所以他觉得心中不再有任何留恋,可是心中依旧放不下那清心格格,又想起那婉兮格格因他们袁门而死,不觉心中难过。其实岂止如此,恐怕那忠孝堂主温如玉的心情更加痛楚,只因婉兮格格为救他们袁门而命丧当场,只怕这是他一生之中的痛楚,余生只在回想中度过,也许除此只外再不心系于人,因为执念在心,不可忘却!

袁承天来到穴道被制的祖袒之面前,出手解他穴道,说道:“祖兄弟你和何兄弟你们二人握手言和吧!”祖袒之见袁承天身明大义,又见他小腹之中中了暗中偷袭的匕首——这可是制命所在——何灭虏以君子可欺,暗算于这袁承天,可说不是江湖中英雄好汉所为;可是袁承天却不念旧恶,依然想着他们两家和解,放下仇恨,共同反清复明,只是为了民族大义,而置自身安危生死于不顾,而反观他们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地争斗,心目之中只怕从来没有想过民族大义之事,由此看来,当真汗颜,无地自容!

何灭虏此时纵使心中不愿,也不能拒之,因为眼见袁承天便命在倾刻,所以也只有和这祖袒之冰释前嫌。袁承天见他们不再执念以往之事,心中自是欢喜。他见此间事情已了,便欲转身要走。忽然黑暗之中有人阴恻恻笑道:“怎么?小师弟你这便要走了?”只见大师兄傅传书从阴暗中转身出来,身后并无官兵,只是他一个人前来;看来他艺高人胆大,有恃无恐,眼看众人仿佛死人一般,这也是他心高气大,自升任京城九门提督一来便自威严尽出,更加不把旁人放在眼中,看谁都觉得不值一哂。——而今他忽然出现,未必好事。

袁承天见他笑得不怀好意,透着杀人的意味,便道:“大师兄你要干嘛?”傅传书道:“我已来了好久,见你们出手也不好阻拦,现在我现身只为要拿他们——”他一指何灭虏、赵盾和满人志三人,又说道:“你们可是反清复明的乱党,朝廷缉拿的对象,我身为九门提督,效命朝廷,所以职责所在,不得不出手拿下他们,还有……”他话锋一转,看了一眼这统领祖袒之说道:“你身为步兵统领,缉拿反贼本为你职责所在,可是你现在倒好,都与敌人握手言和,真是岂有此理,按军规律法轻则革职,重则通敌授奸,罪在不赦,非但褫夺官职,更可当下狱问刑,祖袒之你知罪么?”祖袒之身为统领,岂有不知这罪名,不由得心中一慌,可是转念一想:横竖是死,莫如和他拼了,或有机会!他更不答言,忽然腰刀出手向着傅

传书肩头斫去。傅传书不意他胆敢出刀伤害上司,心中有气,心想:你好大的胆子,非但不求饶,反敢负隅顽抗,真是个不知死活的东西,今儿若不显露自己的手段,你们也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袁承天本意出手对付傅传书,让他们四人快走,可是此时身体已虚,因为失血过多,便有所不能,所以想要阻拦也是不能,只有任他们相互厮杀,自己只有伺机而动,也不能忠义之后落到朝廷手中,因为那样只怕摄政王多铎便格杀毋论,置人于死地,他是知道这位摄政王最恨天下的反清复明的帮派和组织,从来下手不留情,事事斩草除根,是以天下的正派江湖大士都伺机而动,想要刺杀于他,以免他以后更加肆无忌惮地杀害好人,可是每次行刺总是功败垂成,仿佛他命不当绝,总能化险为夷,这样一来他便更加痛恨这些反对朝廷的江湖门派。

何灭虏知道今日不能善罢干休,所以呼哨一声,招呼赵盾和满人志,共御强敌,因为他知道如果这傅传书没有真实能为断然做不到九门提督之职,所以现在也不讲什么江湖道义,所以纷纷持剑出招,将这傅传书围在垓心,形成垓下之围,要效仿当年汉兵围困那楚王项羽故事,因为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各人都是全力施为,谁也不敢稍有大意。

傅传书见四人形同合围之势,心中冷笑:便是你们一起上也不是我的对手!他的眼角余光看了一下小师弟袁承天,只见他血湿衣衫,而神情依旧俊郎,又且不失坚毅倔强之态,眼神之中透着救世的情怀。他心想:袁师弟从来以为他可以济世为怀,救天下苍生脱离苦厄,可是从来不关心己身安危,以为天下英雄!其实别人也未必念你的好处,因为世上之人多是少恩寡义,不知天公地道为何物?而这位小师弟便如其先祖袁督师一般不知进退,一味尽忠报国,结果是天不佑好人,徒让天下英雄扼腕长叹!

四人齐攻傅传书,意在今日杀了他,以免以后祸临己身。傅传书长声道:“好,好的很!祖、何、赵、满昔年袁督师手下四大猛将后人今日又自齐聚一起,好的很!今日本座便要拿下你们四人交于摄政王发落,以儆效尤!”何灭虏性情一向桀骜不驯,便如先祖何可纲般宁死不屈的角色,所以听了这傅传书说话,格格笑道:“只怕你还没这本事!你以为你是九门提督便可以为所欲为,只怕也不能够吧!”傅传书道:“且看今日谁生谁死!”赵盾忽地一剑刺向傅传书肩头,口中大叫道:“凡是朝廷的鹰犬都该千刀万剐,死不足休!”满人志心中也痛恨清廷,因为蛮夷占我大好河山,我辈皆为奴役,不得自由,又且时常见到穷苦百姓为有司衙门所迫,流离失所,哀哀于道路,可说是生民涂炭,天下同悲,正如那:唱不完的悲歌,诉不完的人间衷肠,行不完的世间路,杀不完的恶人头!今日眼见傅传书身为昆仑一派的掌门,却心甘情愿效力于摄政王,与天下英雄为敌,只是为了功名利禄,而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全然忘了自己的本来身份和面目,徒然堕了昆仑派的大好声名,竟而将堂堂昆仑派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步,可说是做下欺师灭祖之事,行为不堪,让人齿冷!然而他却并不觉得,反而以为自己擢任九门提督,是为荣耀之事,反而沾沾自喜!

袁承天此时也不便插手,这才打息而坐,点住创口周边穴道,抑止血液流出,再以昆仑派的内功心法护住元神,不让自己经脉走乱,否则气息一岔,便有性命之忧。他于五人争斗视若不见,再以双掌交错,气息互通,只见头顶发际有白气冒出,面色由白转红,于生死关头又自回转。这也是袁承天元神护体,天命该此,如若换作别人流血过多,纵使内息武功再好也不过延迟性命不长,终究归于本位,而袁承天则不同,因为天煞孤星的命格便是遇凶化吉,于不可能之时化为可能,于无生之处化有生,这也是他与常人区别,便如那身为紫微星座的嘉庆皇帝虽时也有危机,但是总能化险为夷,平安无事!

祖袒之手中腰刀横斩竖斫,但是总是近身不得,伤傅传书不得;而何灭虏和赵盾、满人志三柄青钢长剑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夹刺傅传书,也总是不见成功,收效甚微,因为这傅传书总能于不可能之中滑去身形,躲过要命的招数,所以四个人虽自联手,可是不见成功,不免人人心浮气躁。傅传书只是冷笑,心想:就凭你们四个人也异想天开拿下我,可不是痴人说梦?

袁承天虽性命无碍,可是说到要他助拳于祖袒之他们也是不能,目下紧要的是找一个僻静所在好好调息体内经脉,以免再自走火入魔,到那时便会经脉俱废,精尽人亡,所以他虽可以行动,但是说到出招杀人却有所不能。傅传书不愿与四人多所纠缠,所以手脚便自以决无可能的方向将四人迫得连连后退。何灭虏见状大吼一声道:“赵兄弟、满兄弟,咱们加把劲将这朝廷鹰犬杀人,以免以后害人!”

赵盾和满人志二人听何灭虏的话,便又自强打精神,二柄长剑向着傅传书的前心和后背双双刺至,二个人也是前后夹攻,意思要他防不胜防,躲无可躲,只有受戮的份。傅传书见状,于百忙之中,竟以二指夹住赵盾手中长剑,然后一圈一引,竟将这赵盾的长剑刺向那满人志手中的长剑,只听呛地一声响。两个人的长剑重重相交。傅传书趁二人一怔之间,正不明所以,心中纳罕:明明长剑刺敌方,怎么经他这么一圈一转便让两个人自相残杀,自己好收渔翁之利!何灭虏知道这是傅传书以移形换位之时,再以巧妙手法将长剑引向另一边,让两个互相伤害。他心中不由有气,心想:好你个傅传书!今儿我何灭虏便不信拾掇不下你?

这是祖袒之身形转来,手中腰刀看似很寻常,实则不是一般兵械,乃是上好的天上陨石练其之钢,坚锐无比,世上之寻常兵器难以与其匹敌!再行让人锻炼成一把腰刀,——虽然不可以和轩辕神剑相提并论,也是为神兵利器,所以腰刀所到之处皆是威力所至,生人避之;避之不及,有身家性命之忧!

傅传书眼见他们四人愈加围拢,都是怀着杀人的心,心想:你们想要杀我,只怕未必能够!他见自己情势危迫,呛地一声抽剑在手,刷刷挽了几个剑花,迫退前来抢攻的赵盾和那满人志,手中长剑剑走乾坤,又行施展昆仑派的剑招,立时情形大有改观,只见剑气纵横,凌厉的剑气迫得四人不能近身半尺之内,此时傅传书已决意将四人尽数拾掇而下,再行对付那小师弟袁承天——因为小师弟身受重创,所以武功便有所不能,不足为虑,反倒是这四人是为大敌,尤以何灭虏、赵盾、满人志为最,他们可是反清复明的主干,至于祖袒之量也成不了气候,他只是为势所迫,才不得已与这三位握手言和,至于实在情形,却是心有不甘,并非实情实义,所以不足为虑。

众人见这傅传书不再以双掌对敌,而是抽长剑应敌,只见剑招纵横,透着隐隐杀气,众人这才感到此人不是等闲易欲之辈,万不可以掉以轻心,否则无幸。所以何灭虏、赵盾、满人志和祖袒之三人不再各自为政,各行各事,而是合力围攻于这傅传书,意思再也明显不过,兄弟齐心,必可断金!只是他们还是太小觑了这傅传书,因为如果他那么不济,只怕也得不到摄政王的青睐,也绝然做不到九门提督一职,因为这九门提督位高权重,守卫京师的安危,职责重大所大,自然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如要委以武功见识俱在人上的人,这人还必须是万中人选,否则难以胜任!

傅传书长剑到处,已然将那武功稍次的满人志和赵盾击败于地。满人志和赵盾长剑落地,受制于人。傅传书出剑如风,更不迟疑,长剑到处,嗤嗤声响,已击中二人的肩头穴道,不能动弹,委顿于地。何灭虏眼见赵、满二位兄弟落败受制于人,大吼一声挥剑直上,势要拼命。傅传书心中冷笑,你们如此武功也想反清复明,真是清秋大梦,自不量力,可笑之极。他的脸上不免露出不屑的神情,看别人在他眼中尽是死人。何灭虏心中不免生恼,心想:你也只不过是九门提督,又何必瞧人不起!手中长剑忽地挽了个剑花,又自平空刺去,向着傅传书哽嗓咽喉刺去,想着出奇不意,攻其不备,杀他个措手不及。可是傅传书又岂是易与之辈,手中长剑忽地变招,剑招由先前轻灵变做凌厉,一招“剑指天南”杀气尽显,刺向何灭虏的肩头。何灭虏只有回剑来格,岂料傅传书剑到中途,忽又变招,刺向他的下肋。这下变招来得甚是突兀,着实出乎何灭虏的意外,所以再要回剑挡格已是不能,只有硬生生受他一剑。傅传书手下更不留情,一剑洞穿其肋下,剑式不衰,一剑钉在地上。何灭虏虽身体巨痛,然而并不出声,汗珠虽滚滚而下,但是呻吟一声也无。傅传书欺身而近,点他穴道,让他不得动弹,又自拔下长剑。何灭虏创口鲜血淋漓。傅传书见状,伸手又点创口周遭穴道,不让鲜血流出,这倒不是他心怀仁慈,因为他若死在当场,便成了死人,不好向摄政王交代,所以目下还不能让他死,好为王爷有赏。

祖袒之见何灭虏、赵盾和满人志三人尽落败,而且生死操于人手,可说一败涂地,自己身处危境,但是也不可以退却,只有面对生死?战。傅传书斜睨一眼袁承天,只见他脸上没有喜悦忧愁,只因看透世上之事,不过贪、嗔、痴、念恨,念恨。所以万物不萦于怀,才是武学最高境:有我无我!

祖袒之抢攻几招,见不奏效,也只有弃之不用,改用以慢攻快。傅传书长剑在手,婉转如意,心想:今日将他们送给摄政王发落,那么摄政王多铎该当喜不自胜,因为近来傅传书发觉摄政王看自己的神色之中充满期许,更多是器重,因为世子多福安已不堪大用,因为他神志不大灵光,有时清醒如常人,可是有时浑沌如痴儿,虽不十分颠狂,却也行不达意,让多铎甚为苦恼,心中便有意收这傅传书为义子,只是碍于侧福晋晚晴的情面没有表达出来,可是这情形又岂能瞒得过傅传书,他知道自己事事不能急于求成,所以佯装不知,以免生了嫌隙。

至于婉兮格格的死,摄政王多铎更是迁怒于袁门,尤以这忠孝堂主温如玉,因为婉兮格格是为了救他才至于命丧箭下,只是有一节他不知道,傅传书那一箭才是要了婉兮格格一命,否则何至于此,可是这情形只有当事人知道,傅传书不提及,谁又会知道?多铎一向视婉兮格格为掌上明珠,今时一旦命殒,自是心中震怒和伤感不已,便下令京城的守卫清兵长官严加盘查进入城中之人,誓要将袁门逆党缉捕归案,为婉兮格格复仇。只是他这行为有违婉兮格格初心,如果她在天有灵知道阿玛要将袁门毁灭,只怕死也不能瞑目,她之所以心甘情愿去为忠孝堂主温如玉而死,只是两情相悦,奈何天佑好人,空让世上有情人不得眷属,留下遗恨在人间?

袁承天眼见这祖袒之力有不逮,身陷危境之中,不由得心中生急,因为他知道大师兄是要擒拿他们献于摄政王阙下,以期得到他的更加重用,所以对付天下的反清复明的英雄好汉,则不择手段。忽地傅传书凌空而跃,手中长剑嗤嗤下沉,刺向祖袒之的头脑。祖袒之以腰刀相格,本意将其迫退,知难而退!可是这傅传书招式凌厉之极,似乎到了坚不可摧的地步,所以他手中的腰刀竟为其斫为两断,长剑去势不衰,竟而扑地刺入他的肩臂。傅传书本来可以一剑杀了这祖袒之,但想到如果将死人献于摄政王那么意义便不大,所以还是保全其性命为重,那样对于摄政王更为有用!

祖袒之受了这一剑,身子不由趔趄,几乎倒下去。傅传书伸手要点他穴道,让他不得动弹,自己好将他们一一拿下,献于摄政王。祖袒之见了岂能让他得逞,于百忙之中奋力踢出一脚。傅传书不意他受伤还有反击的机会,再者距离又近,避之不及,下腭被踢,虽然他于仓卒之间身子后仰,势图避过敌人的招式,但是要是完全避开已是不能,还是被踢及,只听啪地一声轻响,下腭骨裂,虽不严重,但是也是痛及。傅传书眼冒金星,心中气恼,左手翻出为掌,重重的一掌拍中这祖袒之的肩头之上,琵琶骨立时尽碎,他以后再也习练不得武功,成为废人,对一个习武之人来说这是比死还难受的事,可是事已发生,再无回旋余地。

一旁的袁承天倾刻间见到大师兄傅传书将这四位忠义之后制服,心中不禁凄凉丛生,心想:自己该当如何阻止大师兄行凶杀人?只是他目下虽然保全性命,但说到武功一道,只是难能,体内经脉方始归于正道,没有乱走乱撞,否则经脉气息逆转,那么自己便有经脉俱废,走火入魔的风险,到那时只怕自己疯癫不智,成了废人一个,所以他眼见祖袒之他们一一受制,也不能出手制之的原因所在,——不是不出手,而是不能,否则非但救不了别人,自己的性命也要搭进去,得不偿失,所以只有另谋其路,再无他法。

傅传书见自己大功告成,不由得仰天哈哈大笑,神情说不出的从容,仿佛自己是君临天下的今上!袁承天心中则是长叹一声,大师兄走上邪道,只怕师父有知也要后悔!自己眼见大师兄舍正求邪,身入魔道,却又无能为力,也是无能之极,难道自己便这样眼看大师兄置身于万劫不复之地步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