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灰角 > 第38章 冰箱

灰角 第38章 冰箱

作者:你最爱的好帅哥233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21:43

正午小院

杜安:“狗子,你来的正是时候,今天做了不少好吃的,哈哈哈”

狗子:“沾了几位小娘子的光啊。”

灵儿:“狗叔,这次来的粮食不多啊,都是一些布匹什么的,对了,上次说要带好玩的,找到什么没?”

狗子:“灵娘子啊,真是对不起啊,现在的长安太乱了,没什么可买的,这些东西是从那些高门大户弄出来的,市面上已经没有粮食了,我想着买什么不是买,丝绸,麻布多来一些,维护住这些人,他们有什么,我就买什么,让他们有钱拿,以后就有机会不是。”

杜安:“狗子说的对,做生意就是要灵活,不能死盯着一样东西,人家有什么需求,咱们就做什么生意,对了,狗子,这次回去呢,你算着日子,过了七月十五,你过来一趟,拉点酒回去,这次呢,没什么好东西给你,拉鲜鱼,你有兴趣没,会不会到长安直接臭了?”

狗子:“安哥,我看过你的鱼,都是大冰坨子,如果走的快一些呢,再让这冰坨子化的慢一些,到地方应该臭不了,我看过了,就算天气这么热,真正全化开也需要半天时间,上次我烧锅的时候,到正午了,还有没化开的呢。”

杜安:“那,这样,今天先别走了,让老陈做点大木箱子,填满枯草,把冻鱼装中间,应该能保证你到长安,另外呢,让二奎再安排一些牛车跟着你,多拉一些货过去,把这些东西直接送那些卖你东西的人家里去,半卖半人情吧,前几天林夫子提过一嘴他家两个儿子好像在建成皇太子手下干活,正好呢,这次让二奎过去打听一下消息,两个小兔崽子一封信都不写,林夫子这个做老爹总是牵挂,二奎也算他们自家人,有些话,他们自己说合适,你去打听,不合适。”

狗子:“安哥说的是,这样的事,咱们只能帮着跑跑,带带路,真聊的话,咱也不知道个四六。”

小蝶:“我去找阿爷,跟他说这事去。”

杜安:“吃过饭再说吧,我这马上好了,早一会儿晚一会儿都一样的。”

牙婆:“这桌子有点小,再支一个?”

杜安:“行,这院子有点别扭,前后就是几间房子,连个专门的厨房,餐厅都没,算了,凑合着吧,现在什么都没捋顺,先将就着。”

牙婆:“四鲤,你俩取两张桌子,添几个凳子,在廊下并个长桌。”

四鲤:“是,我这就去。”

杜安:“夫人,这两位娘子什么情况,家里就剩个兄弟总不是个事,没帮他们踅摸个人家?”

牙婆:“这事还不能急,四鲤跟小安一个家里剩个小叔子,一个剩个弟弟,我们是一个村的,他们的男人这一走就杳无音信,两个小的呢又不争气,人家一吆喝就跟人家上了山,现在这俩人就想着男人是不是能回来,可,这世道愁人啊,那俩孤魂野鬼没个死讯没个活信儿,只能这样戳着,哎......”

杜安:“夫人说的是,随缘吧,少一个人帮忙,您多受累了。”

牙婆:“呵呵,那妮子家里能来信儿是好事,去了也有个照应,咱这院里没什么活,没事了呢,就去隔壁做做衣服,挺好的,有个着落。”

杜安:“哈哈,夫人喜欢就行,你家孙子最近怎么样?”

牙婆:“挺好挺好,我去看过几次,跟廷哥儿学拉胚学的挺好,廷哥儿还夸他了呢,一学就灵。”

杜安:“恩,多大了?”

牙婆:“十五,大人了。”

杜安:“我托了武有三说媒,看到时候有没有合适的,有的话,先定一门亲,现在兵荒马乱的,也不用讲什么门当户对,孩子挺好就行。”

牙婆:“是嘛,真的太好了,先生有心了,我替孩子谢谢您。”

杜安:“哈哈,不用客气,不光你家孙子,还有那些干活的小崽子,一个个多半都是光棍子,这人啊,没个家,没有长性,脚底滑的很,有个家,心里有个牵挂就不到处跑了,咱们这有吃有喝的,再有个家,心思慢慢会稳下来。”

牙婆:“先生说的是,只是这样,又给先生添不少负担。”

杜安:“小云,你认为人口是负担还是福利?”

小云:“按照书上的理论看呢,人口既是负担也是福利,这中间的转换要看生产力,以现有的生产力看,的确是负担,我估算过咱们的生产力,还有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目前生产力的提升能够覆盖掉人口增加带来的压力,简单说呢,就是吃不空家底,从这个角度看,只要几个工坊能够正常产出,人口多三五倍,完全没问题,按照这样的数据模型推演,咱们会吃掉周围郡县的资源,会让资源朝咱们这里汇集,需要对这个事做出应对,没有好的办法,会成负担的。”

杜安:“呵呵,这样解释有道理,咱们的技术会慢慢向外渗透,现在缺少必要的渠道,等渠道稳定以后,会迎来几个必要的发展进程,第一呢,耕种方式改变,其中包括优质粮种的外流,耕种技术的提升,精耕细作,特种种植,新型的灌溉技术,杀虫方式,堆肥技术等,第二呢,”

小云:“这些不需要保密吗?”

杜安:“秘密是无法永远保密的,看待这些事情的时候不光需要智力,还需要格局,所谓格局就是你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去看待整件事情,真正的秘密永远都是摆在眼前,别人却视而不见的事情,当别人还在纠结这是不是不合祖宗礼法的时候,咱们已经拿它获利了,哪怕这一丝的差别,就注定了咱们可以吃到这波红利,他们吃不到,这就够了,很多时候,技术的改良,发展,创新需要一个巨大的平台,简单说呢,就是要做成一件事,你要得到一枚甜美的果实,就必须把所有的根系全部扎下去,缺一根都不行,这全部的根系就是一个平台,那树冠上满满的树叶就是基于这个平台衍生出的许许多多的行业,这些行业集成出的果实是很难被摘取的,这个时候有人想得到这个果实,那不好意思,只要这颗树还在原地,你就永远只能买这个果子,肯定制造不出来的,这就是不传之秘。”

小云:“您的意思是真正的技术根本不是制作物品的过程,而是一群不停探索的人,对吧。”

杜安:“对,技术慢慢就落后了,还会有更新的技术出来,更好的产品迭代,你买一条生产线有什么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出来,更新的生产线马上就能投产,抱残守缺不会长久。第二阶段呢,新的种植技术,粮种的普及会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第二阶段就从原来的种植模式慢慢转变到养殖模式加精耕模式,这个时期会有大量肉食需求,鸡鸭鹅马牛羊的养殖,蔬菜的全年供应,成为主流,生活会得到极大的丰富,第三阶段是在物质生活的到满足之后呢,进入第三阶段,精神需求开始显现,读书,写字,看戏,听歌,赏花,品茗,这些高级需求开始要被满足,大量的文化产品,就是你读的那些有趣的书,情节跌宕的故事,咱们学堂里唱的那些慷慨激昂的歌曲,画的绚丽多彩的画作,都是文化产品,你明白吧?”

小云:“明白,还有第四个阶段吗?”

杜安:“这些全做好,最少要几十年的时间,你这一代不一定能全做完的,不过你要听,我就跟你说一下第四阶段,在文化大同的大背景下,人们读着同样的书,说着同样的话,听着同样的曲目,终究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人们要个性化,不被定义,这时候呢,基于少数群体的产品就会产生了,有一个专有名词去说这个事,叫做信息茧房,围绕你的信息都是你想听到看到的,这个时期的信息是海量的,能汇集到你周围的都是你想知道的,是不是很有意思?”

小云:“师父的意思是原来的学富那五大车丢到大海里甚至连个浪花都激不起来,你喊多大声,对岸都是听不懂的,我明白了,师父要的是话语权。”

杜安:“哈哈,这所有的过程呢,不单独存在,你要做的就是所有事情同步进行,当他们意识到话语权重要性的时候,你这颗大树已经遮天蔽日了。”

小云:“现在吃不饱的时候,咱们就把树苗种下,书是我写的,规矩是我定的,世界都是按照我的想法设计的,是这个意思吧。”

杜安:“对,是这样的,当然了中间还要用一些必要的手段,好了,好了,扯太远了,来上桌,吃饭吧,海肠捞饭好了。”

小蝶:“我没吃过耶。”

杜安:“这不就吃到了。”

灵儿:“我有点迷糊。”

杜安:“没事,小云是你的小秘书,咬文嚼字的事都交给她。”

灵儿:“什么是小秘书?”

杜安:“出谋划策,写写画画,安心吃饭,哈哈哈......”

狗子:“安哥,你们说的啥呀?”

杜安:“没说啥,你们吃,我出去走走,跟老陈说说箱子的事情。”

小蝶:“我去喊阿娘,让他们也过来吃。”

杜安:“恩,去吧,狗子,待会儿二奎来的话,你跟他说一下去长安的事,吃过饭让他找他老岳父,看看他岳父的意思。”

狗子:“好嘞,安哥。”

木器工坊

青儿:“师父您来了,我去喊阿爷。”

杜安:“恩,我在工棚等他。”

不多时,嘴角满是油渍的陈木匠快步走了过来。

杜安:“不用急,没什么重要的事情。”

陈木匠:“东家是要安排什么事?”

杜安:“小事,你这是吃过了还是没吃过?”

陈木匠:“吃了一块咸鱼,听孩子说您过来,我就出来了。”

杜安:“没什么重要的事情,狗子来了,拉了点布料什么的,待会儿带着家里妇人们去抱点过来,做几身春秋的衣服,夏天孩子穿的破烂点没事,春秋天一凉穿少了会生病,你家夫人也没个像样的衣服,总是要做两身能见人的衣服的,在家待着,缝缝补补的衣服不碍事,出了门,别人不说什么,咱们自己也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对吧。”

陈木匠:“东家说的是,我回去就跟他们说,老陈替家小谢谢东家了。”

杜安:“呵呵,不算事,狗子呢,今天没让他走,今天下午呢,你弄点木板,钉点大木箱子,不求好看,板子薄点烂点也没事,就是当个围挡的意思。”

陈木匠:“要拉什么?”

杜安:“冻鱼。”

陈木匠:“只有箱子能行吗?天这么热!”

杜安:“不行,底部,侧面要铺上干草,用来保温,上面盖了草直接钉上。”

陈木匠:“盖了草不是更热?化的更快?”

杜安:“额,你再好好想想,是这样吗?”

陈木匠:“不是吗?”

杜安:“哈哈,当然不是了,干草呢,会阻止冷气流矢,冰会化的更慢,你不要乱说哦。”

陈木匠:“好像是这样啊,我记得那杨广的冰窖就是用蒲草盖口的,还填了厚厚的土。”

杜安:“对的,你想一下,冬天你穿了厚厚的衣服,是不是阻碍了冷气冻到你的身子,还有就是你再想想人噶了,穿再厚的衣服是不是还是凉的。”

陈木匠:“是啊,人自己会发热,要存住这点热气,就得多穿衣服,我老头子搞错方向了呢。”

杜安:“哈哈,做箱子呢,你有经验,不用很好的料,也不用特别精的工,哪怕是树皮糊上去,能让狗子走到长安就行,反正这些东西到了长安,大侄也是烧火的料。”

陈木匠:“了然,不知道东家什么时候要?”

杜安:“你估摸一下,这东西需要多少时间?”

陈木匠:“现成的板子,木方,非说要多少时间的话,有多少牛车?”

杜安:“不清楚,狗子拉了十五车,回去的时候差不多要二十五车左右吧。”

陈木匠:“咱们能凑十车吗?姑且按二十五车算吧,料备好,四十几个工,再加我,半个时辰吧,半个时辰肯定能弄好。”

杜安:“行,那这样,让二奎和狗子把车先备好,你们前半夜弄好,填好干草,后半夜装车,天刚蒙蒙亮就让狗子出发。”

陈木匠:“行,下午我先把张郎君的车弄好,看下午冯郎君能找来几辆牛车,到时候再定。”

杜安:“恩,那好,小蝶喊二奎去我院子了,布料在前院放着呢,你们吃过饭早点去,对了,还有柳家那几个工坊,都喊一遍,省的我挨个通知他们了。”

陈木匠:“谢东家。”

杜安:“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

陈木匠:“东家慢走。”

小院前院

杜安回到院子围着布料转了几圈,十五个牛车拉不了多少东西,有拖拉机的话,一车就能全给拉走,想来应该够这些人用一段时间了。廊下好几个女子端着大碗,蹲在廊下吃饭,三张桌子有点坐不下,主位是空的,小蝶和灵儿吃的不亦乐乎,年纪最大的牙婆照看着两个孩子,小云吃的缓慢,眼神早已经瞟到杜安身上。牙婆顺着小云的眼神看过来,杜安这时已经坐在了几个女子身边。几个女子只顾着扒拉碗里的饭,从始至终没看一眼杜安。

牙婆起身走到廊下:“先生回来了,来这边坐。”单手指了指主位。

杜安见状也不好继续坐着,起身坐到了主位上。

二奎:“师父,张郎君说让我也跟着去长安。”

杜安:“恩,你以前做府兵的时候,效力的是哪支大军?”

二奎:“受平阳公主征召,主要是守城。”

杜安:“恩,守城还好点,不那么危险。彩蝶,刚跟老陈说了布料的事,现在天气还热,过不来多久天就凉了,这些布料都分下去,让他们做点春秋的衣服,你看着弄一下,有什么想法吗?”

彩蝶:“想法嘛,这些布料不能发下去,得用来练手,我跟牙婆打了好几个版,都没动手做呢,现在有合适的布料,正好可以开始招些人手,为成衣坊打个底子。只需要这些人把尺寸报来,其他的不需要他们做,”

杜安:“这个想法不错,正好他们家里许多妇人没有合适的事情,你看谁顺眼,就招到手下干活,等硝皮子的匠人来了,直接就能开工。”

彩蝶:“家里太小了,等二奎回来,再盖一进院子,专门做这个,毕竟男男女女的不方便,我看酒坊那边的就挺好的,再盖就不盖这样的小间子了,直接盖成大通的,看着就畅快。”

杜安:“恩,行,二奎,等你回来,着手去做就行,既然是工坊,不光有工作的厂房,还需要有配套的房子,打版,存料,休息,如厕,水房,厨房,都是要有的,要覆盖全部需求,不然有点什么事,跑个几里地解决,不好的。”

小云:“有预期规模的话,我出个设计图,你们按图盖就行。”

杜安:“酒坊那边,水井打好了,上下水,电线,都要预留好,还有就是防火设计,一定要做好,制衣的库房,全是易燃的东西,一点火星,就能全给烧没了。”

小云:“好的,师父。”

杜安:“狗子,老陈说今天下午就能把箱子做好,你们晚上早点睡,明天一早就出发。”

狗子:“好的,安哥,一过四更天我们就出发,这五里坡的路我熟,出了这坡最多再走不到十里天就会大亮,长安宵禁,要是能早点出发,半晌就能到这,我们四更天出发,午时前肯定就进城了。”

杜安:“牙婆,今天晚上呢,辛苦你们一下,多准备一些路上吃的东西,水囊都灌满凉开水,对了,你们别去河边挑水了,让小明安排人从酒坊那边的水井送水,后面上下水弄好就不用再挑水了。狗子,你带你的兄弟们去酒坊洗洗澡,晚上吃过饭早点睡觉,你们还睡以前的院子,那里的东西都没动。”

狗子:“好的,下午我找老陈去,给他帮把手。”

杜安:“恩,行,二奎,下午去村里借点牛车,先去你岳父家一趟,记得带点东西去。”

彩蝶:“我做了两身衫子,你去的时候带着,一身是给虎子叔的,你记得儒衫大一些,别给错了。”

冯二奎:“哦,好的,我记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